【郭襄:十六那年,風陵渡口】 文◎趙二狗 簡書……
郭襄。在搜狗輸入法下,打出這兩個字,只需要敲擊鍵盤八下,卻能柔軟地擊中許多人的心。
-ONE-
金庸的小說射雕三部曲中,倚天和神雕中間存留了將近80年間的時間空白,其中關係隱晦微妙。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兩部著作有哪些聯繫?除了朝代更迭,我想簡單地從幾個人物說起。
1、楊過將此玄鐵重劍送給了郭襄。襄陽城破前,郭靖、黃蓉夫婦請高明工匠熔之鑄成倚天劍、屠龍刀,並藏《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掌譜》、《武穆遺書》於其中。
2、襄陽城破,郭破虜身死,屠龍刀流入江湖,百年來爭奪不斷,郭襄則帶著倚天劍浪跡天涯。
3、郭襄在四十歲大徹大悟,出家為尼,創下峨嵋一派。她的徒弟是風陵師太,法號為郭襄所取,以紀念第一次在風陵渡口結識楊過。
4、南帝一燈大師的四位弟子漁樵耕讀,耕讀為武三通和朱子柳,武烈、武青嬰是武三通的後人,朱長齡和朱九真是朱子柳的後人,他們兩家組成朱武連環莊。在倚天裡面,兩家人可謂是卑鄙無恥,機關算盡反誤了唧唧性命。
5、黃衫女子——楊姐姐在倚天中出現過兩次,一次解救丐幫危機,一次教訓周芷若做人。留下一句,「鐘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俠侶,絕跡江湖。」多方猜測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
6、《神雕俠侶》的最後,尹克西與瀟湘子一起到少林寺盜得《九陽真經》後,將經書縫入隨身白猿腹中(後來張無忌掉下山崖,遇到的那只)。看守經書的覺遠大師和張三豐師徒二人死死想追,但無果而終。後來覺遠大師圓寂之前背誦《九陽真經》,當時在場聽到的三個人是張君寶、郭襄和少林的無色禪師,此後百年間,武當、峨嵋和少林三派武功大進,遂成大家。
在此期間,郭靖和黃蓉的白首相依,以玄鐵重劍鑄造倚天劍和屠龍刀,並藏以絕世武學和武穆遺書。郭破虜子承父業,豪情萬丈,堅守襄陽,城破而身死。張三豐一生放蕩不羈,履歷險奇,楊過和小龍女的飄忽婉轉行蹤不定,倚天屠龍的輾轉流傳等等。
當然,在這缺失的八十年裡,分量最重的就是,郭襄的一生沉浮。
-TWO-
郭襄出生在武林世家,名門之後。上有大姐郭芙,下有小弟破虜。從小天資聰穎,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壓力小,犯錯有大姐頂著。
因為有郭芙這個教育的失敗品擺在那裡,郭靖夫婦既不會對她溺愛,又不會疏於管教。
郭襄是在《神雕俠侶》離結束還有四分之一時才出場,卻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全書的第二女主角,甚至比女主角小龍女個性鮮活的多,故此給人印象好的多。
郭襄在十六歲那年就氣質非凡,頸掛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有了她娘的冰雪聰明淘氣機靈,也有了他爹的江湖正氣心地善良,真是集郭靖黃蓉的優點於一身。
全書也從悲痛中轉換為一個明快輕鬆的節奏,讀起來猶如春風拂面,可謂是神來一筆。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說她姐姐郭芙。郭芙絕對是神雕中最惹人嫌的角色,真的是把郭靖黃蓉的缺點給湊齊了,噁心指數遠超金輪法王、趙志敬、霍都之徒。
作為一個失敗典型,郭大小姐實在是比較成功!因為她並非大奸大惡之徒,做到這樣令人生厭的境界,確實得有一番功夫。
但是,全世界都喜歡的郭襄,偏偏她喜歡的楊過不能和她在一塊,最後一生未嫁,終老峨眉;
全世界都嫌棄的郭芙,偏偏前有大武小武獻殷勤,後有耶律齊的千恩百愛。
故事的一切來源於,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
酒店裡面,郭襄與草莽英雄敞開心胸,把酒言歡,聽聞神雕俠的事蹟,心生愛慕。就和西山一窟鬼,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之後見到了神雕大俠。
郭襄愛上楊過,與現在少女愛上大叔的愛情故事如出一轍。大叔積攢了年齡紅利,集閱歷、才華、資源於一身,可以說應有盡有。
楊過那時已經是處於一個男人的巔峰時期,名滿江湖。
更何況,他還癡情。
這就滿足了一個少女關於靈魂伴侶的所有想像。
楊過給了她三根金針,可以滿足她三個願望。
她想都不想就用了兩根,只為看楊過的面目和邀請楊過跟自己過生日。
在楊過揭下他面具的那一刻,她的青春也就由此定格。
倚天裡面也有類似的情節,就是張無忌答應滿足趙敏不違背江湖道義的三個要求。
同樣是三個願望,趙敏用它贏得了自己的愛情,郭襄卻沒有。
若是郭襄以此換取楊過的愛情,她就不是郭襄,楊過若是因此放棄小龍女,接受郭襄,他也不再是楊過。
-THREE-
倚天裡有一段:宋青書和滅絕師太拆招,被她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靈狐」,將宋青書的長劍震上了天空。
這一招是峨嵋派祖師郭襄為紀念當年楊過和她同到黑沼捕捉靈狐而創。
那一天,應該是她最快樂的時光之一。
楊過拉著小郭襄的手,在黑沼上滑行,就像在雪地裡滑雪一樣。
然而,十六歲那年的煙花太美,燃盡了此後的二十四年的年華。
積攢了年齡紅利的大叔楊過拿出了應有的氣場,第一件賀禮,滅蒙古前鋒,砍下兩千隻耳朵;
第二件賀禮,燒蒙古糧草,送上絢爛煙花;第三件賀禮,除去丐幫奸細,承上打狗棒。
這三件禮物,只有楊過做的出來。
仔細一想楊康真是厲害,雖然武功際遇都沒有郭靖好,但是連同他兒子一塊把郭家弄得是「雞犬不寧」啊。
哪幾個姑娘能夠受到了這般大禮?哪怕是個男的,當場也得從了。
自此,小郭襄情根深重。
在蒙古軍營中,小郭襄有段獨白,碎碎念道:
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裡,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裡也挺喜歡你。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請你莫怪!你有甚么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
好像是童言無忌,好像是癡情無比。
有人說,郭襄愛的是那個大叔神雕俠,而不是屌絲楊過。想想,似乎有點道理。
假如郭襄早生二十年,說不定就和郭芙一樣無比任性,也去砍掉楊過左臂。
假如郭襄早生二十年,說不定就和楊過青梅竹馬,在桃花島快樂一生。
但是,哪有那麼多的假如呢。
-FOUR-
在絕情谷,小郭襄用了第三根金針,求楊過不要輕生。
楊過這時苦等十六年未果,死意已決,縱身一躍。
郭襄幾乎想都沒想,隨他而去。
別人說郭襄僅僅是仰慕也好,年紀輕輕不成熟不理智也好。
我只知道,這種愛,無法歸類,沒有雜質。
我只知道,郭襄在戰亂中見到自己的「情敵」小龍女的時,她說:楊大嫂,妳真美。
我們都知道,楊過和郭襄不能也不會在一塊,因為楊過等了十六年小龍女最後愛上一個小妹妹,他得被千萬的讀者問候祖宗十八代,還有郭襄爹媽那一關也不好過。
等等,于情於理,他們都不可能白頭偕老。
但是,我們內心似乎都有點希望,楊過和郭襄能夠在一塊。
因為,在郭襄的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那個對愛情無比執著的自己。
在神雕俠侶的最後,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雕並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我本來想,金庸老先生也真是的,加一句「祝你幸福」不就能稍微高興一點收尾了。
轉念一想,誰又真能如此大度?該掉的眼淚,一顆都不能少。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那一年襄陽城破了,父母在那慘烈的最後一戰中離她而去,弟弟也死了,她徹底在世界上孑然一身。
有個人曾說過,小妹子,你爹媽都是當代大俠,人人都十分敬重,你有甚麼事,自也不用我來效勞。但世事多變,禍福難言。你若有不願跟你爹媽說的緩急之情,要甚麼幫手,儘管帶個訊來,我自會給你辦得妥妥貼貼。
這一句承諾,遠比行動重要的多。
所以,她始終也沒有去找他。
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坳花落無聲,絕情穀空山寂寂,風陵渡凝月冥冥。
終南山在陝西,風陵渡在山西,萬花坳疑在山西,絕情穀在湖北。
郭襄開始了浪跡天涯,在二十四年裡去了無數次以上的四個地方,此間輾轉反側,不能忘懷。
小東邪郭襄也不負「邪」這個字。想當年東邪黃島主帶著小黃蓉也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你敢和他說,唉,你姑娘都這麼大了,你一個人也不容易,找個人續續弦吧。
看黃老邪不挑斷你的手筋腳筋。
但是他們的「邪」倒是正氣盎然,邪的癡情一生。
莫道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FIVE-
這世上假如沒有辜負就好了,我喜歡你,而你也喜歡我。
四十歲那年,她在峨眉山底下,遇到一個說書人。
他說起一個很老的故事:有兩條魚,生活在大海裡,某日,被海水沖到一個淺淺的水溝,只能相互把自己嘴裡的泡沫喂到對方嘴裡,這樣才能生存,這叫相濡以沫。
海水最終要漫上來,兩條魚即將分別,最終要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不去打擾彼此。這叫相忘於江湖。
郭襄聽完大笑而去,聽完痛哭一場。
峨嵋山上,白雲朵朵,煙熏霧繞。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二十四年,少女的容顏已老,青絲也已經熬成白髮。
古佛清燈的歲月,從那一刻開始。
在倚天裡面,輕描淡寫的一句:
俞蓮舟道:「恩師(張三豐)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楊過給她開了個好頭,等了小龍女十六年,郭襄則用了二十四年,大徹大悟。
念念不忘,但是二十四年都找不到。真的找不到嗎?
我覺得,應該是那句,相見不如懷念吧。
金庸裡大情大悲的橋段很多,若論最微妙、最隱晦同時也最讓人感歎的,莫過於倚天第二十七章。滅絕師太告訴張無忌,郭襄祖師的徒兒叫做風陵師太。初讀不以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細針刺入心中,隱隱小痛,卻移不走,撫不平。
郭襄此生已削髮為尼,按道理已經是大徹大悟,不該有世俗之戀。
我想了好久才明白,原來大徹大悟不是將一切拋諸腦後,而是能夠拿得起放得下,拿捏自如,舉重若輕。
我忽然想到趙敏在張無忌婚禮上說的那句:我偏要勉強。
我想,郭襄也是這般倔強的一個女孩,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了不可能相愛的一個人。
所謂勉強,該是勉而不強。不是所有的愛戀,都要以戀愛收場。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大概如此。
郭襄雖然單戀,雖然終身不嫁,但依然是幸福的。
因為,世界上有種幸福,不是有人把你捧在手心愛你,而是有人值得你全心全意地去愛。
附上一首小詩(轉自網路),以此作結。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
小毛驢滴滴答答,
倚天劍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
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
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嵋山上的雲和霞,
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
《關於作者爭議》
這篇文章是大陸網站轉來的,標明作者趙二狗,後來因有人指稱他抄襲,日前,他在微博發了篇道歉如下:
『前幾日,寫了篇關於郭襄的文章,被諸多平臺轉載。有的授權,有的只是表明「授權」,有的更是連名都沒有了。
那篇文章寫的粗糙,多處有嬌柔造作之嫌。
文中有幾處引用未加標注,有摘錄原文,有引用馬親王的微博評論,也有多處內容來源於知乎等網路平臺。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孩子,長得俊也好,醜也罷,都是血肉,我之前的做法有點拐賣兒童的意思,真是不該。
當時並未有版權意識,有涉嫌抄襲,故此鄭重向讀者及知乎原創者致歉。』
※
我分享的意思是——這篇組合內容真的挺有意思,也因為郭襄是金庸小說中所有的女性人物,我最喜歡的一個。
^_^
手心輸入法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我而言,演說就是傳遞理念的一種魔法。我經常受邀至校園和同學們分享我的成長歷程,講我如何開始寫作、如何描繪自己的閱讀地圖、如何孵夢、如何捕捉靈感、如何把不切實際的幻想變成具體可行的計畫、如何開一間小書店、如何學好日語、如何閱讀繪本、如何寫一首現代詩、如何欣賞日本文學、如何創業開店、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藍海事業,如何解決人生各種疑難雜症。
如果不是透過演講,我可能沒有機會接觸到這麼多真實世界的陌生人,並且與他們進行短暫的交流,因為我的個性其實很內向,不擅長主動和陌生人搭訕,所以我買了好幾本搭訕教主鄭匡宇的著作來安慰自己(其實對我沒什麼幫助)又買了把妹達人系列,希望能多了解異性的想法(結果好不容易把到了老婆,這套書對我的人生很有用)。
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因為ADSL家用網路數據機的普及,我開始上網探索數位世界,為了期許自己倉頡輸入法可以打快一點,我替自己取了酷炫的筆名叫做銀色快手,原本想要以科幻電影銀翼殺手作為我的筆名,但是這個名字太殺了,算命仙說命中帶煞不吉,所以只好用另一部單車電影銀色快手,作為我行走江湖的名字,如今已經使用了十八年,小女孩都亭亭玉立,而我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叔。我在虛擬世界神遊的時間,大概是我做夢的兩倍時間,使用 ICQ、MSN、臉書的頻率,遠超過我跟朋友煲電話粥,泡咖啡館聊是非的次數。
如果不是《內向心理學》這本書,幫助我理解自己的內向人格,我可能還是那個在人面極度膽怯的小男孩。當然你現在或許會以為銀快說自己內向,該不會是開玩笑吧,我明明看起來就很八面玲瓏的樣子,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應該在職場上早就晉升為主管或是超級業務員才對,可是我並沒有。而且我討厭辦公室,我是個不適合生存在辦公室裡的異形生物,每次走進辦公室總令我感到窒息,像是有雙隱形的手狠狠掐住我的脖子那樣難受。
過去,我不擅於表達自己,走在人群擁擠的地方,我會莫名的惶恐,台北車站與捷運轉乘站是我最害怕路過的地方。面對陌生人會手心不停地冒汗,坐電梯會想吐,人擠人的台鐵普通列車也會讓我很想吐,以前跟異性朋友約會,有時緊張得說不出話來,因為害怕自己會興奮到語無倫次,為了害怕出糗,我盡可能傾聽對方說話,卻被當作是適合傾聽的聊天對象,我始終當別人的備胎情人,情緒資源回收筒,隨傳隨到的寂寞快遞員。但是好喜歡妳,好想跟妳在一起,好想跟妳一起去看電影,這類的話我完全說不出口,所以每當我看到日劇刻不敢勇於求愛的男生,我好想衝著電視機螢幕大聲說:你演活了我前半段的人生!
這樣的我,怎麼有可能站上講台面對群眾侃侃而談呢?
回想起來還真不可思議啊,站上講台明明雙腳在發抖的我,明明努力強作鎮定但臉上不露痕跡的我,明明把聽眾的臉全部假想是西瓜田的我,明明腦袋一片空白講稿內容一緊張差點全忘掉的我,講到一半發現自己舉不出半個具體例子的我,說話卡卡像是讀字幕卡的我,忘記帶簡報檔出門的我,鬼打牆找不到演講地點的我,下了車站叫不到計程車的我,把演講時間完全搞錯白跑一趟的我,搞錯演講對象來不及更換內容的我,講到台下聽眾四分之三都睡著的我,講到牛頭不對馬嘴聽眾憤而離席的我,狀況頻出現在居然還繼續站在講台上誤人子弟的我。
當大家以為我可能天生就是演說專家,實際上我失敗的演講遠比你想像來得多。因為我當作是一份打零工的機會,我不得不硬著頭皮上陣,即使我並非親子教育專家或是暢銷書名作家,但我還是以外行充內行的姿態去面對每一次不同的聽眾,希望就我有限的閱歷,給大家一個另類的思考方向。
為了準備講綱,我拼了命研讀各類相關書籍,上網查看別人是如何消化資料製作PPT簡報檔,好像認真準備寫論文的研究生,從沒有為了一件事這麼認真地讀書。好像也是從接演講案子的那時候開始,讀一本書的速度愈來愈快,我迅速練就了消化別人的經歷,述說成自己人生故事的本領,原來專家裝久了也會變成真的,那我豈不成了張大春筆下的「大說謊家」了嗎?
擺脫逐字念稿的習慣,是在我接演講案子的半年以後。起初,沒有人教我如何做簡報,沒有人教我如何開場白,沒有人教我如何埋伏筆,如何穿插一些小故事,如何把演說變得精采,如何適時的植入笑話(像相聲裡的抖包袱)如何說出發人深省的金句,如何把一個概念說得清楚,如何把複雜的理論簡單說出來,如何引導聽眾的注意力與思緒,如何掌握演說的節奏,如何觀察聽眾的反應並適時拋出提問,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讓現場的與會人員、工作人員記住我這個人,如何採用更有說服力的方式行銷我的構想。
沒有人教我,找不到適合的教科書,我只好自己主動去摸索,有空我就去聽免費的講座,有空我就練習抄寫網路上查到的講演大綱,有空我就去書店和超商翻閱當期的商業周刊,去讀讀成功人士的訪談,去讀讀名人專家寫的文章,去揣摩一種專業級的口吻,面對鏡子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失敗了再練習,吃螺絲照樣把講稿重新背一遍,表情不對努力擠眉弄眼,衣著不對去成衣店挑選適合的襯衫,沒有充分的故事解說,努力從各種管道蒐集不同的人生故事,有趣的奇人異事和拍案叫絕的經典案例,準備了這麼多,目的只為了台上的半小時或是一個半小時,反正我是個打零工的御宅族,別的沒有,時間特別多。
窮的只剩下時間,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直到有一回,我在台北信義區中油大數的演講廳聆聽美學大師蔣勳分享他的故事,才終於有種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演說可以這麼有魅力,可以這麼地打動人心,可以這麼地信手拈來滔滔不絕,加上蔣勳的聲音溫柔而有磁性,聽著聽著,總也不禁被他迷人的風采所吸引。而我也好想成為像他那樣有魅力的演說家。於是,我開始努力擺脫逐字稿,思考該如何在短時間進行一場豐富而有趣的演說,最重要的是,針對聽眾的需求,我必須給出適合他們的內容,而不是自顧自講著聽不太懂的話,我不想成為冷場的薑餅人,來到現場就是分享故事,分享生命經驗,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我感覺有個聲音對我說,你要學習放輕鬆,你要釋放自己內在的能量。沒什麼好怕的,聽眾不認識我,反而對我一點成見也沒有,他們想聽的是故事,是我這個人說出來的故事,我把故事說得精采,他們會有反應,我把故事說得驚奇,他們會拍手叫好。大方分享我遭遇到衰事糗事絕望挫敗,他們笑得好大聲,我開始享受演說的過程帶給我的喜悅和豐盛,我開始迷上透過演說,向我不認識的陌生傳遞理念的這個動作,我創造了屬於我的 90 分鐘,120 分鐘,我在書寫屬於我自己的光榮時刻,在講台上我彷彿擁有了魔術師的表演舞台。
從這一刻起,我看見自己閃閃發亮的未來!
文/銀色快手 2015.05.29 AM 09:49
手心輸入法 在 小众软件- 手心输入法是一款拼音输入法,支持Windows、OS... 的推薦與評價
手心输入法 是一款拼音输入法,支持Windows、OS X、iOS、Android,纯净无广告弹窗,支持在线词库、换肤等功能。 感谢@914066828 的在小众软件论坛的推荐: 试用了几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