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史上最漫長的暑假 , 終於要開學了 ! 許多家長一方面開心家裡終於可以恢復清淨 , 一方面也擔心小孩在學校會不會被傳染而生病了。 將心比心,那麼自己的小孩哪些症狀應該在家裡休息呢 ?
評估小朋友是否可以上學主要有兩個層面 :
(1) 是否有傳染力, 怕傳染別的同學, 造成其他家長的擔憂與學校的困擾
(2) 症狀會干擾小朋友學習與上課,也擔心延誤就醫拖到病情
首先, 針對是否會有傳染力的疑問,雖然因為防疫大家都有戴口罩,勤洗手,但是由於小朋友不好掌控,難以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建議家長若出現以下症狀可考慮在家休息或就醫等症狀痊癒。
#發燒 :
- 每天早上建議家長自行量測耳溫或額溫,若發現高於37.5度以上,因為到了學校有可能真的發燒(>38度),而發燒幾乎可以說八九成與感染有關,為避免到學校造成別的同學感染,應先在家觀察或就醫評估,等狀況明朗再決定。
- 無論有無服用退燒藥,退燒時間若尚未超過24小時,都還有可能會再燒起來。建議家長記下最後一次發燒高於38度的時間,距離這個時間有超過24小時以上沒有發燒才可以去上學。
#咳嗽 :
- 正常孩子是不咳嗽的, 除非嗆到氣管。若小朋友在學校不斷出現咳嗽症狀,建議在家休息並就醫評估,畢竟大部分的傳染病都是飛沫傳染,口罩也是有縫隙的,更何況吃飯時也要拿下口罩,每一次的咳嗽都會增加傳染他人的風險。
- 如果小孩出現咳嗽但是幾乎都集中在放學後到起床後1-2小時這段時間,白天在學校完全沒症狀,或是只有跑步運動時才會引發咳嗽,通常是因為過敏性氣管的問題。 雖然不會傳染,但應盡速請醫師評估治療,以免長期的氣管慢性發炎導致未來變成大人型的氣喘。
#鼻涕鼻塞鼻水:
- 即便上學都有戴口罩,小孩打個噴嚏,鼻水弄濕了口罩,更換的過程或是擤鼻涕的動作都會造成飛沫的噴濺。 為避免傳染其他孩子,建議若到了學校還是出現鼻水與噴嚏,就是感冒了,應該就醫將症狀控制下來,否則建議在家休息等待痊癒。 若是拖超過七天或是出現黃稠鼻涕就要擔心是否出現鼻竇炎的併發症。
- 如果鼻涕鼻塞只出現在睡前到起床後1-2小時這段時間,在學校並沒有明顯症狀,原則上比較像過敏性鼻炎,不會傳染其他孩子。 不用特別請假休息但應該請醫師評估給予控制,避免影響孩子的睡眠與學習的專注。
#嘔吐 :
- 若孩子突然發生嘔吐,最常見還是傳染性胃腸炎。 因為嘔吐物內有許多病毒會造成感染,建議先在家休息或就醫,等待症狀消失已可正常進食喝水再去學校。
#腹瀉 :
- 突然出現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多半是傳染性胃腸炎。若在學校出現腹瀉,要更換清理小孩弄髒的褲子,或是擦屁股的過程都可能會觸碰到具傳染力的病毒顆粒。為避免傳染其他人,建議在家休息或就醫,待腹瀉改善方可上學。
#皮疹 :
- 家長每天上學前建議自己檢查一下小孩的身體、四肢、特別是手掌與腳掌,若有突然出現皮疹(紅疹或是水泡)的狀況,建議不要上學,應先就醫確認是否具傳染性的腸病毒感染或是水痘,之後再依照相關規定決定何時上學。
#喉嚨痛 :
- 當孩子抱怨喉嚨痛,無論有無發燒,若有看到口腔內有水泡、紅點(考慮腸病毒感染) 或是扁桃腺的化膿 (考慮腺病毒或是A型鏈球菌感染),就建議不要上學,盡速請醫師評估診治。
#眼睛紅癢或疼痛:
- 若孩子出現眼睛紅、眼睛痛/癢、黃眼屎,因為有可能是傳染性結膜炎,建議不要上學應盡速就醫評估處理。
此外,若不考慮傳染力,孩子出現或是抱怨那些症狀會影響學習,應該考慮不要上學呢 ?
#頭痛 :
- 若小孩原本就常常會抱怨頭痛的體質,確定沒有發燒的話,可先考慮給予一次止痛藥物後,看頭痛改善狀況決定是否就醫。若頭痛持續或反覆,且影響孩子上課,建議給醫師評估。
- 若小孩除感冒發燒外不是常常頭痛的體質,卻出現頭痛到哭泣的程度,或是頭痛合併嘔吐、眼睛看到重疊的影像(複視)、四肢的無力或麻木、意識的改變等等神經學症狀,不要上學,應盡速就醫。
- 若不能確定小孩是否真的頭痛,可先在家休息一天,看看孩子是否真的因為頭痛干擾他的日常生活。 若在家蹦蹦跳跳,玩得很開心,看電視打遊戲的小孩,真的有問題的機會比較小。
#腹痛 :
- 如果小孩突然抱怨腹痛,若沒有其他症狀,一定要先詢問最後一次大便是何時 ? 如果當天還沒大便,建議先讓小孩去蹲廁所解便,上出大便後就一切正常,就可以上學通常無大礙。 若上不出來腹痛持續,建議就醫處理。
- 若抱怨腹痛同時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症狀,無論有無發燒,為避免造成群聚感染及老師處理嘔吐排泄物的困擾,建議在家休息並就醫處理。
- 若小孩抱怨腹痛,程度嚴重到會哭鬧,可直接就醫評估。 若輕微,可先在家休息觀察看看是否真的影響日常生活或食慾。 通常腹痛若是嚴重的問題造成,小孩就無法玩平常有興趣的遊戲,看喜歡的卡通,笑容也會消失,食慾更是不可能很好。 所以,若小孩總是要上學就抱怨腹痛,在家完全看不出來,看過醫師排除嚴重問題後,可能就要考慮是否有上學的壓力了。
#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劇烈咳嗽 :
- 若小孩抱怨呼吸不順、胸悶或是胸痛,多半要擔心肺部跟心臟出問題的可能性,若觀察到小孩日常生活的受到影響,甚至運動能力的下降,呼吸時注意到出現肋骨下肌肉的凹陷,應盡速就醫,以免在學校發生危險。
- 若小孩每次咳嗽都連續多聲且劇烈,無論有無痰音,都一定會干擾自己跟同學上課,應在家休息並就醫請醫師診治。
手掌腳掌紅疹癢 在 皮膚科 胡怡萱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樣也是腸病毒?
這個妹妹一開始有感冒發燒,後來冒出很多超級癢的紅疹,從手掌腳掌延伸到手背腳背,甚至往上到手臂和腿部都有,這也是一種腸病毒的皮膚表現喔!下次回診的時候紅疹就結痂脫皮了,迅速康復。
一般最常見的表現;是類似感冒的症狀,合併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和潰瘍。
#怎麼樣會得到腸病毒?
1. 糞口傳染
2. 飛沫傳染
3. 接觸水泡組織液傳染
#如何預防腸病毒?
1. 落實洗手五步驟
2. 家有孕婦嬰幼兒,減少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合
3. 環境或衣物可以用稀釋漂白水或高溫消毒
手掌腳掌紅疹癢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俗稱的胎毒
這真的沒有毒。
一直強調
我喜歡打群體戰
醫學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專門
要一個人能夠處理所有的問題
說實話
真的非常困難
你要去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全能的神
還不如去找一群各有專精的專家來打群架比較實在
我不喜歡不懂裝懂
所以
打團隊戰一直是我喜歡的方式
術業有專攻
這是不變的真理
所以
我又請我們專門的小兒孕婦皮膚科蔡昌霖醫師上場嘍
請他來聊聊江湖上傳說的胎毒
原文連結在此👇👇👇👇
關於PUPPP孕婦們一定要知道的四個重點
http://skindoctordino.com/archives/2622
其實蔡醫師的部落格中有很多很棒的皮膚醫學知識呢
有空大家可以去多逛逛
全文如下:
====================================
關於PUPPP孕婦們一定要知道的四個重點
BY DINO ON 2019/03/26
孕期常見皮膚病裡
最讓孕婦(和先生)日子難過的、PUPPP一定是其中一個
(孕婦不好過、身旁的先生哪有好日子過? XD)
PUPPP的全名是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
中文是: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
也有學者把同樣的病稱作是Polymorphic Eruption of Pregnancy(PEP) (妊娠多型性皮疹)
有些孕婦或醫師會把他簡稱是「孕期/妊娠蕁麻疹」(但其實這個病跟真正的孕期/妊娠蕁麻疹不一樣)
也有叫它是「孕期癢疹」的
也有孕婦或家人直接來門診說得了「胎毒」(但現在比較少人這樣叫了)
典型的PUPPP
常見在懷孕25週之後
由下腹部妊娠紋的地方長出會癢的持續性皮膚紅疹
另外也會延伸到身體其他部位、四肢
手掌、腳掌、黏膜、臉部一般不太會長PUPPP的疹子
PUPPP的疹子不抓還好、越抓越癢越腫
常常讓孕婦的生活品質及睡眠大受影響(謎之音:脾氣也跟著變差~)
通常會持續發疹到生產過後才會好轉
如果不治療一直持續發疹抓癢的話
孕婦的皮膚常常會被抓到血跡斑斑、色素沉澱嚴重
目前對於PUPPP的了解、其實並不夠多
過往的文獻研究認為
PUPPP容易發生在第一胎、多胞胎、寶寶比較大隻肚圍比較大的孕婦
也有學者認為因為PUPPP容易長在妊娠紋處
所以可能是跟真皮膠原蛋白被拉扯後所暴露出的抗原所引發的免疫攻擊有關
但目前仍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
既然有典型的、那當然也有不典型的
不典型的可以在懷孕很早期就出現
也有在生完後才出現的
也有持續到哺乳結束才好轉的
不管哪一種
都會讓孕婦癢到很想撞牆(或想提早剖腹)
接下來是關於PUPPP的四個重點:
1. PUPPP不影響寶寶健康
2. PUPPP可以安全地有效治療
3. 亂抹東西只會越來越糟
4. PUPPP無法被預防、也不見得每胎都會發生
第一點:PUPPP不影響寶寶健康
PUPPP雖然讓孕婦痛苦到死去活來
但這個病發作不管多嚴重
其實並不會影響胎兒健康
但大前提是:必須確認真的是PUPPP
因為並不是在「孕期發生的會癢皮膚病」就都是PUPPP
我的「孕婦小兒皮膚病門診」裡
每天都有孕婦自己以為或被診斷是PUPPP、但其實並不是
要先確認診斷了、才能夠談後續的治療及預後
診斷如果不精準、後續的治療或預後就無法預測或到位
雖然真的有少數幾種孕期皮膚病會影響胎兒健康及預後
但如果真的是PUPPP的話
請準爸爸準媽媽可以先放下心中憂慮、不要擔心寶寶的健康會不會受這個疾病影響
第二點:PUPPP可以安全地有效治療
我在禾馨的「孕婦小兒皮膚病門診」是從2015年7月禾馨民權開幕以來就開始服務
過去3年多中治療過無數的孕婦各種皮膚狀況、當然也包括許多PUPPP
在過往醫學文獻累積出的安全資料的基礎下
加上個人的經驗
只要孕婦願意給醫師足夠的信任與時間
並且配合醫師的指示使用藥物及回診追蹤
幾乎都可以用安全有效的治療來大大改善孕婦的生活品質
孕婦們實在不需要一再忍耐而讓自己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謎之音:醫師不會故意開危險的藥讓孕婦使用~)
第三點:亂抹東西只會越來越糟
請孕婦們不要誤信不明網路資訊、或是聽說別的孕婦皮膚癢擦什麼好像有效就去買來擦
PUPPP本身是一個疾病強度很強的病
不用藥物治療就能大大好轉的可能性實在很低
所以請不要因為擔心害怕、或不想接受藥物治療、就去嘗試各種非藥物的外用產品(按摩油、妊娠霜、各種俗稱帶有「神奇」「萬用」的外用產品)
這些往往會讓皮膚病情更嚴重、或是製造出另一種需要收拾的皮膚病
另外PUPPP也不是保濕不夠造成的、也不可能因為多擦保濕就會好掉的
第四點:PUPPP無法被預防、也不見得每胎都會發生
得過一次PUPPP的孕婦
常常會心裡有陰影、擔心下一胎再發生PUPPP
(因為得PUPPP實在是太痛苦)
(謎之音:要是早點治療的話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其實過去的研究、與我自己的個人經驗
PUPPP在第一胎發生的話、下一胎不見得會發生
反過來說、也有孕婦是第一胎沒有得、但第二胎以後才得PUPPP的
所以每一胎得PUPPP的機率其實都是獨立事件
也沒有好的辦法可以事先預防
總之
PUPPP雖然聽起來有點討厭、有點可怕
但在科學證據及醫師個人過往治療經驗的支持下
是可以被好好安全治療的
孕婦們切勿忌諱求醫、或因擔心而不敢吃藥擦藥
反倒被無效的偏方或非藥物的產品擔誤治療時機或製造新的皮膚問題
只要皮膚科醫師作出正確的診斷、排除掉會影響胎兒健康及預後的皮膚病、並在安全範圍內給予有效的治療
PUPPP對孕婦生活品質的影響可以大大降低
(就算再多生幾胎也不怕~XD)
(謎之音:但是醫生並不會幫你養寶寶、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