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我有更多的時間,尤其是這段疫情期間花了不少時間在閱讀上,不管是投資理財、商管、名人傳記,各方面的閱讀都讓我收穫不少。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書叫做『如何改變一個人』(The Catalyst-how to change anyone’s mind),由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Jonah Berger所寫,今年六月底才在台灣發行的新書。書中舉出非常多有趣的例子,說明催化劑扮演改變他人的重要角色。
你應該也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越想要改變一個人,不管是用命令的、勸說的、或者是理性分析的,一切你看起來非常有說服力的方法,但常常得到的結果都是對方仍然不願意改變。在這過程當中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面對改變人們通常會有「抗拒心理」。而且,當你越警告⚠️某些事情不能做的時候,對方想要嘗試的慾望就越高。所以常常會看到在禁止塗鴉的地方到處都是塗鴉,在禁止亂丟煙蒂的地方處處可見煙屁股。
高明的方式,不是直接推倒改變的高牆,而是藉助催化劑(catalyst),減少抗拒心裡。
移除改變的障礙,泰國健康推廣基金會在2012年有一個非常好的做法,他們發現要人們戒菸最有說服力的人,不是基金會或是名人,而是抽菸者本人。
他們找了一群假裝要抽菸,年齡不滿10歲的孩子去街上向那些吸菸者「借個火」
第一名吸菸者說:「我不會借給你。」第二個人回答:「香菸有毒。」第三個人責罵:「香菸會讓你的喉嚨破洞的癌症,你不怕要開刀嗎?」說這些話的不是公衛人員,而是平日就在抽菸、手上的香菸燒到一半的路人,但他們卻滔滔不絕講著吸菸如何不好。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群身高不到120公分、年齡不滿10歲的孩子,從口袋裡掏出香煙,彬彬有禮的向抽菸的人借火。
這些吸菸者不肯解孩子打火機,通常還訓斥一頓。孩子會走開,但離開前遞給抽菸的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你關心我」「那你為什麼不關心你自己?」紙條下方寫著免付費電話,打過去能協助你戒菸。
泰國健康推廣基金會宣導免費戒菸協助熱線電話已經超過25年,但儘管砸下數百萬美元的廣告費,人很少人打電話過去。吸菸者無視基金會的廣告,對訊息漠不關心。他們知道吸菸不好,但不會想辦法戒掉。
「抽菸的孩子」預算僅5000美元,媒體支出是零,卻有驚人的成效。打電話給協助專線的人暴增六成以上。那支拍小孩子與抽菸者互動的影片被瘋傳,不到一個星期觀看次數就超過五百萬。
如果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別在努力說服對方,要鼓勵對方「自己說服自己」,讓他們自行選擇道路。另一個方法是「提供選單」。
我朋友向我抱怨,太太總是詢問他的意見,接著又否決他提議的事。另一半會問:「你晚上想去哪裡吃飯?」或是「你這個週末想做什麼?」但我朋友要是回答:「墨西哥菜好像不錯。」或「星期天去看某某慶典好了。」太太就會拒絕:「我們上星期才剛吃過墨西哥菜。」或「我覺得星期天會很熱,不適合你整天待在戶外。」
我朋友快瘋了。他幹嘛要問我想要什麼,就為了否決我?他抱怨,難道他把我當成某種反指標?
我朋友後來採取稍微不一樣的做法,不再只提一個選項,而是兩個。從問要不要吃墨西哥菜,變成墨西哥菜或壽司感覺都不錯。從建議參加慶典,改成提議要看慶典,還是追一部他們兩人都喜歡的劇。先生從給太太一個選項,變成提供選單。
突然間大嫂不再爭論。她從未欣然同意他的兩個提議,依舊會想出其中一個選項不理想的理由,但至少會從兩個中挑一個。
「改變不需要加足馬力,而是放開手煞車。」實在太有趣了!
下次你面對拒絕吃飯的三歲小女兒時,不妨試試看:「寶貝,你要先吃菜菜還是先吃肉肉呢?」取代「你要不要吃飯飯?」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手煞車 放 一半 在 怪俠直播購物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帥勾說故事:讓別人贏!!
有個朋友問我:
為什麼我的另外一半都不懂我!
交往前跟交往後的態度天差地遠。
她有點不能理解…
我:那妳懂他嗎?
她:沒有應答…
我說個故事給妳聽…
在網路上曾有兩個讓別人贏的故事
美國海關有一批沒收的腳踏車 , 在公告後決定拍賣 拍賣會中 , 每次叫價 , 總有一個十歲出頭的男孩以“五塊”開始出價 , 然後又眼睜睜地看著腳踏車被別人用三十、四十元買去。
拍賣暫停休息時
拍賣員問那小男孩為什麼不出較高的價格來買。
男孩說:我只有五塊錢。
拍賣會又開始了 , 男孩還是每次都以“五塊”起價
當然最後還是被別人競走。
慢慢地 , 聚集的觀眾開始注意到
那個總是首先出價的男孩
越來越多的人對男孩競價的結果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拍賣會快結束的時候
只剩一輛最棒的腳踏車 , 車身光亮如新 ,
有多種排檔、十段桿式變速器、雙向手煞車、
速度顯示器和一套夜間電動燈光裝置。
這無疑是一輛難得的好車!
拍賣員問:“有誰出價?”
站在最前面 , 而幾乎已經放棄希望的那個小男孩還是站起來 , 堅定地說:“五塊”。
此時拍賣會現場一片寂靜。
所有人屏住呼吸 , 靜靜地站在那兒等待著結果。
這時 , 所有在場的人全都盯住這位小男孩
這次 , 沒有人出聲 , 沒有人舉手 , 也沒有人喊價。
直到拍賣員唱價三次後
他大聲說:
“這輛腳踏車賣給了這位穿短褲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話一出 , 全場鼓掌。
那小男孩歡呼著舉上那皺巴巴的五塊鈔票
得到了那輛毫無疑問是世上最漂亮的腳踏車
臉上流露出人們從未見過的最燦爛的笑容。
我們的生命當中
除了“勝過別人”、“壓過別人”、“超越別人”之外
我們能否可以”成就別人” ……讓别人赢
另一個是「作者黃冠華」的爸爸跟媽媽互動的故事…
前一陣子老爸的好朋友送他黃俊雄布袋戲的表演票,在國家戲劇院公演。
他約老媽去,老媽覺得看布袋戲表演她興趣不大,就說不去了,老爸只好約了想看戲的老朋友去看。
傍晚看完回來,剛好老媽不在。
老爸告訴我:「厚!那個布袋戲真的是我看有史以來最棒的表演!」
老爸講得口沫橫飛,那表演如何顛覆傳統布袋戲印象等等,我聽得如癡如醉,就好像在現場一樣精彩。
晚餐後,老媽問起,那個布袋戲怎麼樣?
老爸在餐桌上淡淡的說:「妳真是有先見之明,還好妳沒去看,表演就一般般。」
我在旁邊聽了,眼睛瞪得超大,但還是決定默不作聲。
吃完飯,我問老爸,你怎麼和老媽說表演普普通通不好看?
老爸笑著說:「你要懂得讓別人贏呀,如果我回來和她講:『哈哈,妳活該,那麼好看就是沒去看,妳就沒看好戲的命,以後知道了吧!』
這當然也是一種做法,但是對整件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不需要再去炒冷飯,也不用再去找麻煩。
我看到好看的表演,對我來說已經賺到了。
多講一句話讓她贏,讓她覺得做對了決策、讓她爽。
反正戲都已經看完了,如果這樣講還能夠讓人家高興,帶來一些附加價值,那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嗎?
她心情好,我們生活也比較好過,對不對?」
是呀!
我回想從孩童時期開始
打架時你打我一下、我一定要還你,總是要打到最後那一下,因為要贏!
長大以後,和人家吵架總是要講到「最後那一句最傷人的話」,因為要贏!
進入職場,時時刻刻都散發著戰鬥氣息,因為要贏!
很多場合說話都如刺刀般銳利直接,直攻要害,因為要贏!
參加社團組織、朋友聚餐,都巴不得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厲害、多博學,因為要贏!
在現今社會上的諸多顯學,都在教你怎麼贏,才能贏得漂亮、贏得徹底,好像這樣才是人生的勝利組。
在我記憶中,很少聽到叫你「讓別人贏」的說法。
其實,讓別人贏,不代表就是讓自己輸。
把老婆當公主,老公就是王子。
把老婆當皇后,老公就是皇帝。
把老婆當保姆,老公就是保安。
把老婆當丫鬟,老公就是太監!
生命最重要的,不是你贏過多少人
而是你幫助過多少人
#向上向善
#轉自我的老師達宏老師
#願你們快樂
#好文多分享
手煞車 放 一半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別人贏!!
有個學生問我:為什麼我的另外一半都不懂我!交往前跟交往後的態度天差地遠。她有點不能理解…
我:那妳懂他嗎?
她:沒有應答…
我說個故事給妳聽…在網路上曾有兩個讓別人贏的故事
美國海關有一批沒收的腳踏車 , 在公告後決定拍賣 , 拍賣會中 , 每次叫價 , 總有一個十歲出頭的男孩以“五塊”開始出價 , 然後又眼睜睜地看著腳踏車被別人用三十、四十元買去。
拍賣暫停休息時 , 拍賣員問那小男孩為什麼不出較高的價格來買。男孩說 , 他只有五塊錢。
拍賣會又開始了 , 男孩還是每次都以“五塊”起價 , 當然最後還是被別人競走。
慢慢地 , 聚集的觀眾開始注意到那個總是首先出價的男孩 , 越來越多的人對男孩競價的結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拍賣會快結束的時候 , 只剩一輛最棒的腳踏車 , 車身光亮如新 , 有多種排檔、十段桿式變速器、雙向手煞車、速度顯示器和一套夜間電動燈光裝置。
這無疑是一輛難得的好車!
拍賣員問:“有誰出價?”
站在最前面 , 而幾乎已經放棄希望的那個小男孩還是站起來 , 堅定地說:“五塊”。
此時拍賣會現場一片寂靜。
所有人屏住呼吸 , 靜靜地站在那兒等待著結果。
這時 , 所有在場的人全都盯住這位小男孩 , 這次 , 沒有人出聲 , 沒有人舉手 , 也沒有人喊價。直到拍賣員唱價三次後 , 他大聲說:“這輛腳踏車賣給了這位穿短褲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話一出 , 全場鼓掌。
那小男孩歡呼著舉上那皺巴巴的五塊鈔票 , 得到了那輛毫無疑問是世上最漂亮的腳踏車 , 臉上流露出人們從未見過的最燦爛的笑容。
我們的生命當中 , 除了“勝過別人”、“壓過別人”、“超越別人”之外 , 我們能否可以”成就別人” ……讓别人赢
另一個是「作者黃冠華」的爸爸跟媽媽互動的故事…
前一陣子老爸的好朋友送他黃俊雄布袋戲的表演票,在國家戲劇院公演。他約老媽去,老媽覺得看布袋戲表演她興趣不大,就說不去了,老爸只好約了想看戲的老朋友去看。
傍晚看完回來,剛好老媽不在。
老爸告訴我:「厚!那個布袋戲真的是我看有史以來最棒的表演!」
老爸講得口沫橫飛,那表演如何顛覆傳統布袋戲印象等等,我聽得如癡如醉,就好像在現場一樣精彩。
晚餐後,老媽問起,那個布袋戲怎麼樣?
老爸在餐桌上淡淡的說:「妳真是有先見之明,還好妳沒去看,表演就一般般。」
我在旁邊聽了,眼睛瞪得超大,但還是決定默不作聲。
吃完飯,我問老爸,你怎麼和老媽說表演普普通通不好看?
老爸笑著說:「你要懂得讓別人贏呀,如果我回來和她講:『哈哈,妳活該,那麼好看就是沒去看,妳就沒看好戲的命,以後知道了吧!』
這當然也是一種做法,但是對整件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不需要再去炒冷飯,也不用再去找麻煩。
我看到好看的表演,對我來說已經賺到了。
多講一句話讓她贏,讓她覺得做對了決策、讓她爽。
反正戲都已經看完了,如果這樣講還能夠讓人家高興,帶來一些附加價值,那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嗎?
她心情好,我們生活也比較好過,對不對?」
是呀!
我回想從孩童時期開始,打架時你打我一下、我一定要還你,總是要打到最後那一下,因為要贏!
長大以後,和人家吵架總是要講到「最後那一句最傷人的話」,因為要贏!
進入職場,時時刻刻都散發著戰鬥氣息,因為要贏!很多場合說話都如刺刀般銳利直接,直攻要害,因為要贏!
參加社團組織、朋友聚餐,都巴不得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厲害、多博學,因為要贏!
在現今社會上的諸多顯學,都在教你怎麼贏,才能贏得漂亮、贏得徹底,好像這樣才是人生的勝利組。
在我記憶中,很少聽到叫你「讓別人贏」的說法。
其實,讓別人贏,不代表就是讓自己輸。
把老婆當公主,老公就是王子。
把老婆當皇后,老公就是皇帝。
把老婆當保姆,老公就是保安。
把老婆當丫鬟,老公就是太監!
生命最重要的,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助過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