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裔美籍時尚攝影師Hiro辭世,享耆壽90歲。他的作品散見《時尚》和《哈潑時尚》等流行雜誌。1982年,雜誌《美國攝影師》以一整期的篇幅介紹他的作品,標題是:「這個人是美國最偉大的攝影師嗎?」
.
Hiro本名若林康宏(Wakabayashi Yasuhiro),1930出生於中國上海,他的父親是一名日本語言學家,旅居上海編輯日漢字典。他與在二戰結束後曾與家人遭到國民政府關押五個月,在1946被遣送出境。但Hiro回鄉後並沒有對日本文化沒有太感到認同,反而醉心於美國時尚。在接觸到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和伊文.潘(Irving Penn)的作品之後,他決定以攝影師為志業,前往美國發展。
.
1954年,他移民至美國,先成為了攝影名家阿列克謝.布魯多維奇(Alexey Brodovitch)的學生,後來也如願以償在偶像阿維頓所成立的工作室擔任助理。他很快成才,將自己的創作概念分享給阿維頓,也在他的推薦之下,他得以進入《哈潑時尚》擔任攝影師。日後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以自由接案為主,與《時尚》等雜誌也有密切合作。他在十年之內就成為美國最閃亮的攝影新星,1969年的美國雜誌攝影師協會將他選為年度最佳攝影師。
.
Hiro的攝影作品多帶有超現實的視覺配置,秉持著伊文.潘的名言「商業攝影就是推銷夢幻」的守則進行創作。除了經常運用昆蟲與動物元素之外,不尋常的燈光設計與色彩使用,以及日本平面設計的簡潔感,讓人很容易對他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此外,他也曾拍攝過人像作品,包括三船敏郎(見圖三)、桂冠詩人勞勃.佩恩.華倫(Robert Penn Warren)、西恩.潘(Sean Penn)都曾經成為他鏡頭下的主角。
.
在生涯晚期,Hiro的作品跨越出了商業領域,走進藝術殿堂,曾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等地展出。安迪.格倫德伯格(Andy Grundberg)在1999年出版的《Hiro: Photographs》當中寫道:「在19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Hiro是時尚攝影界一顆閃耀的明星,然後他就從此消失了。」並總結道「才華和名氣從來不是同義詞」。
.
2021年8月15日,Hiro在賓州辭世。
#Hiro #WakabayashiYasuhiro
才華同義詞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P18補充圖表:客家就是我家】
台灣社會對於「客家」往往有著一些刻板印象,彷彿它就是保守、刻苦、節儉的同義詞;殊不知翻開華人移民歷史,客家人其實是勇闖天涯海角的先鋒!他們不只擴散的範圍遠大於福佬人,而且落地生根之後還成為各國的達官顯要,至今仍左右著許多地方的政治與經濟發展!
由於對這段歷史實在太感興趣,從製作完介紹大溪地客家人與國民黨歷史的ep.18之後,我便斷斷續續地開始收集資料,嘗試拼湊出全球客家移民版圖。由於資料真的不好找(沒有正式的官方統計數據),就這樣搞了快一個月,終於把這套圖表給生出來了(但只包括中南美洲、大洋洲、非洲部分)!迫不及待趕快來分享一下,以下整理幾個比較有趣的點:
➤ 許多客家人在各國身居要職,例如——
- 圭亞那第1任總統鍾亞瑟(Raymond Arthur Chung)
- 蘇利南第2任總統陳亞先(Henk Chin A Sen)
- 古巴共產黨創黨元老邵正和(Moises Sio Wong)
- 模里西斯鈔票上的人物朱梅麟(Moilin Jean Ah-Chuen)
➤ 你以為客家人都很傳統?事實是他們才華洋溢且勇於挑戰,雷鬼音樂之所以能從牙買加走向世界,正是因為一群客家裔音樂人做幕後推手。
➤ 家鄉的恩怨到了海外依然延續著,由於客家人在留尼旺以及模里西斯佔上風、排擠廣府人,於是廣府人只好往馬達加斯加或南非移動,造成早期馬達加斯加華人圈幾乎只有廣府人的情況。
其他更詳細的歷史脈絡,歡迎大家仔細去詳讀圖上的說明唷!
附註:
- 我本人是3/4福佬+1/4外省,但研究這些歷史之後對客家超感興趣XD
- 數字大多取自網路文章,加上自己的交叉驗證,因為沒有正式統計,都只是估計
- 如果你是客家人,或者對這段歷史有更多理解,歡迎在下面補充或指正,讓這套圖變得更好! :)
#全家就是你家
#客家就是我家
🔊 以下各大平台皆可收聽:
Spotify,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所有平台收聽連結請點此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客家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客家話 #海外華人 #華人移民
才華同義詞 在 陳心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部都係雞》陳心遙
《信報》2017年1月25日《視線所及》專欄
去年一首惡搞鋼琴獨奏曲《夢中的婚禮》的《雞,全部都係雞》,傳遍整個網絡。有人覺得好無聊,有人覺得好得意搞笑,有人覺得好侮辱女性;其實正是各取所需。符號,就是開放給所有人去詮釋意義。「你好好一個女生,唱這首歌,知否這是對所有女性的侮辱嗎?」「唱這歌只覺得有趣和可愛,你腦袋想什麼就聽到什麼吧?」這兩極論調似曾相識嗎?又有人造圖用來調侃政治。這流行現象其實和早幾年的「草泥馬」類同,高聲的胡鬧,其實是低調的咒罵。
話說雞除了因與「妓」字同音,被人作為「賣淫女人」的同義詞外;還有「小雞雞」被戲稱為男性生殖器官。此說源自「雞巴」二字,而「雞巴」的本字是由「毛」字分別加上「几」及「巴」兩個形聲字組成,真是形神俱備。
中國傳統有什麼大小喜慶,都會斬雞作宴。酬神謝鬼,雞亦是首當其衝。其實,外國也有類似風俗。首先,猶太人會在贖罪日(Yom Kippur)用雞在自己或別人頭上旋轉三周,象徵用雞向神謝罪,由雞替代自己承受懲罰;殺雞後將雞肉捐獻給窮人。印度卡西族雖然現在大多信奉基督教,但仍有少數維持其古老信仰;相信雞可以代替人類犧牲,作為神明寬恕罪人的條件,差不多是「代罪雞」的意思了。
至於最為香港人熟悉的,莫過於「斬雞頭、燒黃紙」的傳統了。人所共知這是三合會的傳統宣誓儀式。香港開埠初期甚至被港英政府的法庭視為有效的宣誓方法,皆因法庭可以利用民眾對於傳統迷信的敬畏,來測試被告或證人的誠實程度,屢見功效。試過有法官因為原告不肯在文武廟前下跪斬雞頭發誓,而反判原告心虛說謊有罪,一直被引為佳話。
但為何三合會又會以「斬雞頭」做入會或結拜的儀式呢?香港三合會,源頭就是清末的「洪門」或「天地會」;入會除了要跪拜在象徽「忠義」的關帝像之外,也要有拚死反清復明的決心。民間流傳一首《賜洪刀歌》,詞曰:「一不斬豬,二不斬羊,賜我兄弟斬鳳凰,有仁有義刀下過,無仁無義刀下亡。」意謂凡我洪門同志,屠刀不向豬羊,要斬就要斬鳳凰。鳳凰是鳥中帝王,斬鳳凰就是弒君革命的意思。不過,世間上又豈有神話中的瑞獸呢?於是雞又再一次成了「代罪畜生」了。
其實雞好有才華,例如其頸椎擁有一般相機都望塵莫及的防震系統,任憑四周動盪不定,視線卻永遠堅定不移。祝讀者雞年乜都睇清睇透,勇往直前。
#雞年 #全部都係雞 #雞全部都係雞 #斬雞頭 #黑社會 #小雞雞 #反清復明 #信報 #陳心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