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生也能衝進美國長春藤盟校,楊譯翔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採訪當天,他戴耳環、穿花襯衫、繫皮帶,不同於時下大學生的打扮,隱隱透露自我的主張,就像他的學習歷程一樣。
#不要太早給自己設立天花板_限縮了發展的可能性,楊譯翔說,他在統測前5個月才開始準備考大學,考前2個月的模考成績連前10志願都進不了,好不容易拚上了第一志願台科大,格外珍惜有念書的機會。
大一時,很多同學都先把眼前的考試考好再說,走一步、算一步,#但他很早就清楚設定目標的重要,規劃從遠程、中程到近程的目標,包括搶救自己多益成績只考450分的英文到至少可以「用」的程度……↘↘
🌼更多相關內容,請訂閱未來Family電子週刊
✨免費訂閱電子週刊,更多親子教養不漏接👉https://bit.ly/3pwGrzF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wMumKm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9的網紅竹竹愛麗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竹竹愛麗絲回來的第一支影片💕 來跟大家聊聊在英國讀書時期被打破的刻板印象✌🏻 看完之後英國跟你想的一樣嗎? 待在英國的朋友還有其他有趣的例子快跟我們分享(*´з`*) 歡迎分享這支影片,讓更多人看到竹竹愛麗絲😜 ►【追蹤FB :https://reurl.cc/EnQ43n 】 ►【追蹤Ins...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竹竹愛麗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新聞] 電影《小美人魚》挨批太政治正確,安徒生-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卻也因此強化了不合時宜的性別刻板印象。 以家電廣告為例 的評價
- 關於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Re: [討論] 討厭甚至痛恨小黑人魚的原因? - PTT評價 的評價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
。
底下金石堂頁面的編輯推薦
對亞斯特質的介紹:簡短而且清楚
。
誰說亞斯白目,是你不了解亞斯伯格
文/錢嘉琪(四塊玉文創編輯)
我個人沒有太多跟亞斯人相處的機會,但身邊幾位朋友家中都有亞斯兒,平日聽他們訴說親子間相處的種種狀況,多少知悉其中的艱難與辛苦。不過這種認識充其量只是隔靴搔癢,直到接下《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的編輯工作,透過作者林仁廷生動有趣的舉證說明,仔細爬梳關於亞斯伯格的種種個性特質和應對方法,存在心裡的迷思像霧一層一層被風吹開,對亞斯伯格自此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
當中最重要的迷思破解,是作者開宗明義指出:「亞斯伯格不是病,它只是一種特質。」他以「一頂脫不下來的帽子」形容亞斯特質,說這頂帽子「會遮陽」也會「阻擋視線」,雖然對個人有所影響,卻絕對不是病,不需要「用藥」醫治,三言兩語導正許多人對亞斯伯格長久以來的誤解。
至於造成這頂「脫不下來的帽子」的主因,是亞斯人處理訊息的神經系統與大腦間的連結錯置,以致無法有效解析情緒訊息(有情緒,但無法解讀,因此難以使用)。為方便讀者了解,作者在書中將亞斯特質引導所發展的處世邏輯統稱為「見理系統」,社會人的處世邏輯為「社交系統」。由於難以解讀情緒,亞斯人的大腦主要依靠認知系統強勢主導,凡事以可見、具體、量化為依據,不講抽象、不可見又籠統的情感,對他們來說,世事理應「先合理再合情」。
看得出來嗎?這一點跟社會人常掛在嘴邊的「合情合理」、「通情達理」、「法律不外乎人情」多麽不同,對亞斯人來說,社會上無處不在的模糊彈性,讓他們充滿迷惑。亞斯人處在以社交系統為主的社會裡,就像左撇子生活在右撇子世界那樣扞格不入,難怪就學、就業階段經常撞壁,挫折不已。而社會人直覺亞斯人難搞、固執且假鬼假怪,是因為只從自己熟知的系統出發,就像戴上有色眼鏡,看出去總有色差。
林仁廷從事諮商心理師二十年餘,擁有豐富的亞斯輔導經驗,不但在書中清楚分析亞斯人的心理世界,更從不同階段著手,一路自兒童、少年介紹到大學、出社會及就業,每個階段會面臨的不同問題,透過志明與春嬌的故事做例子,闡述亞斯人在成長中會遇到的問題,又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編書過程中,我就想著出書後一定要買來送給那些家有亞斯兒的朋友們,讓他們更有方法地與孩子相處,並幫助亞斯兒順利融入社會;我也積極向一般人推薦這本書,了解我們的社會上其實有兩種不同的認知系統存在,其中沒有對錯與好壞,只是各有作用、各擅勝場,打破「亞斯伯格=白目怪異」的刻板印象,徹底撕掉這一紙負面標籤。
。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8bgg28n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北一女校慶聊天十分鐘45元的新聞,還可以怎麼討論?】
﹏﹏﹏﹏﹏﹏﹏﹏
▍輿論怎麼開始的?
﹋﹋﹋﹋﹋﹋﹋﹋
.
北一女中12月12日舉行117周年校慶和園遊會,其中一個攤位提供「聊天」項目,消費者可以從街舞社社長、民謠吉他教學、流行音樂社社長、合唱團團長等學姐中,選擇拍照、點歌、聊天、打球等活動。
.
引發網路熱議,有人認為有商業頭腦、有人則認為不妥,更多的是在網絡平台的批評和羞辱。
.﹏﹏﹏﹏﹏﹏﹏﹏﹏﹏﹏
▍可以用什麼方式更深討論?
﹋﹋﹋﹋﹋﹋﹋﹋﹋﹋﹋
.
1、標籤拆解:
.
將主角多重身份背後標籤拆解,通常輿論都是從標籤的衝突之中產生
比如「你是xxx就應該要ooo」,而當沒有做到ooo時,就會引起輿論
所以將標籤拆解,以便理解「預設概念衝突」是怎麼發生的
.
2、三種觀點:
.
這件事的社群輿論主要從三種觀點切入,分別為 #社會 #商業 #教育
我會以第一人稱口吻,描述各持這三種不同觀點的人會怎麼表達
.
3、先後因果:
.
先發生「園遊會」,才有「網路熱議」,然後才有「新聞報導」
所以不能直接看到「新聞」來反推「辦這種活動」的起心
「是為了賺錢才辦活動」
.
🚩標籤拆解
.
北一女學生同時背負 #女性 #名校 #高中生 的標籤
.
🚩三種觀點
.
▍社會觀點
.
著重在 #女性 #名校 的討論
.
►為什麼這麼多活動,「拍照」「點歌」「打球」可以,唯獨「陪聊」被特別放大?
.
►「女性」與「盈利」掛鉤,潛意識便會跳出「性交易」「八大行業」?
這是這社會還不願正視的問題所致,#污名化 和 #歧視 普遍散落。
.
一來不明白八大行業真正內容為何,而直接認為這是下賤、骯髒的,事實上,並不是所有酒店從業人員都是在賣身、賣感情,會上酒店的人也不是每個都想亂搞。
.
酒店客群主要分成商業客和兄弟客,商業客就是一般西裝領帶的商務人士而已。
.
酒店又依照服裝樣式開放程度分成 制服店、禮服店、便服店。
以最單純的禮服店而言,就只是倒酒、整理桌面、唱歌聊天,僅此。
.
再有更多的接觸,如果自己不能接受,是可以拒絕並換桌/換台的,看每個人程度到哪(當然有些人就是想找人包養,用自己去交換未來,用話術和身體去勾引客人,但大部分不是。)
(btw我前男友幹上的那個就是這種典型,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感謝前男友讓我對酒店行業了解透徹。)
.
當感受到被侵犯時,每個小姐會有求救暗號,打暗號讓少爺/行政/幹部知道,就可以被保護離開。
.
二來是對於女性的「貞潔」要求凌駕於「身體自主權」,女性應是屬於另一個主體的,不是自己的,這種「自己」除了身體,還上崗到了包括「時間」「談心裡話」
當這樣的行為被作為獲利工具,就如同出賣自己的靈魂約契
.
►名校背後的品德枷鎖
.
大家對於這種社會新聞「xx高材生竟然犯了oo罪」不陌生,這種就是標籤的概念衝突。
背後假定了「會讀書就應該品行優良」
.
或者穿著小綠綠制服,走在路上就應該要舉止端莊賢淑、在公車上要坐有坐相等等。
(短褲夾腳拖是我高中的基本配備,想來也是對於這種標籤的微小反抗。)
.
今天當「應該品行優良的高材生」與「八大從事人員的陪聊工作」碰上了,標籤的衝突因而產生。
.
►物化自己、販賣父權紅利?
.
如果說酒店公關是物化女性和販賣父權紅利的終極體現,那在灰色地帶的直播主、「線上聊天平台」算不算是?
她們都知道「我是漂亮的/性感的/甜美可愛的」「女人」正是收益來源,因此從事此行業。
.
但北一女學妹一開始辦這攤販的起心,是「因為我知道男人會付我錢」而去辦的嗎?
.
什麼是物化自己?
用身體作為契約的客體,主動的成為從屬者/商品化,又因性別權力不對等而失衡。
.
就我與學妹們聊天的過程中,她們的起心本意與「仗著自己是女生來賺取男生的錢」而且「我就是要成為商品本身附加在男生身上」恐怕相去甚遠。
.
▍商業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與 #高中生 的討論
.
►如果說市場機制裡,有需求就有供應,有客群願意掏錢買單,交易便成立
但這個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還是本來就存在?
.
這個需求內涵是什麼?
是社會上無處可去的焦慮。
.
對高中生而言,就是升學壓力、同時處理課業、人際、社團、家庭的滿腹辛酸,師長的不理解或高壓要求
因此他們有了「只有年紀相近的學長姊能體會、並針對當前環境給予建議」的需求。
.
對校外而言,是對光環的想像與追逐。
人們對於自己未到過的地方,會有加成的想像附著,例如,能出國讀書/旅行,一定很有國際觀/一定家裡很有錢,那他們是怎麼做到/從中習得什麼,無論他們到底是靠自己的努力達成還是靠爸(能考上名校,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資本落差)
.
不一定是升學主義學歷至上,根本而言,出於人性的基本好奇使然。
.
►園遊會本質:娛樂性的進行學生商業行為賺取班費
.
這邊有兩種輿論聲音:分享心得經驗怎麼可以拿來賺錢/怎麼可以用無成本的方式賺錢
.
但首先,沒有人會在園遊會時候做公益,什麼家裡的破布娃娃都可以拿來賣個三五十塊
.
與其說為了賺大錢來辦活動,不如說為了符合園遊會性質加減產生一些金錢流動
.
大家都有辦園遊會的經驗,通常都先問班上有沒有人家裡是賣什麼吃的喝的,再來設計一些遊戲或服務
這就是練習如何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盤點現有資本設計商業模式
.
對高中生而言,他們的資本並不多
「知識」和「經驗」正是他們最大的資產
.
呈上,當他們發現有市場需求,而他們正好能以現有資本作出供給,且現實面呈現供不應求情形,證明這樣的價格符合市場機制並未超過
.
但為什麼知識可以賣錢?
.
►知識經濟、知識變現
.
有位知名網紅表示「女學生要想啊,你憑什麼賺取這個錢,律師和心理諮詢靠講話可以收那個錢,是因為他們的專業」
.
憑什麼賺這個錢,就是對於這個「知識」和「經驗」的質疑。
.
坊間職能培訓、升學求職經驗分享、家教、線上課程、一堆冬夏令營培訓、之前紅極一時的醫學生面試工作坊爭議,之間的差別是什麼?
.
知識經濟是近幾年才蔚為風潮的商業模式,最初因著互聯網從中國大陸崛起,2017年被稱作知識經濟元年
.
除了打破原本實體物換取收益的模式,也包括縮短知識變現歷程(產品-營銷-交付),轉變為擁有知識的主體獨立完成這個流程,實質經濟性價值判斷就來自「知識的不可取代性」
.
衝突點在於他們認為,高中的知識,大家攝取的大部分相同,不可取代性低、「專業性」低,有課綱、有老師,就能觸及這塊知識
.
但「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已經脫離全民教育的階段,高中課程更深更廣,無法妥善吸收而載浮載沉於知識苦海的學生才是多數
.
北一女學生的專業,不止在於課業本身,更是「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如何有效率的、有系統性的」張羅和梳理浩瀚陌生知識,這才是她們的不可取代性。
.
►「零成本、高收益」
.
這則新聞被放上網時,那個筆者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個攤販,這個「零成本」恐怕未估計得到這些知識和經驗時間的隱形成本
.
在跌跌撞撞中所獨自承受的心理壓力,在沒有人提攜和引領時的惶恐和迷茫,這些對高中生而言,都是很沈重的成本
.
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去找前輩解決種種心理與精神困境,如何與同儕相處互動待人處事、在社團上當幹部,學習如何做一個領導者
.
要同時兼顧家庭、課業、社團、人際,這些是成本,也是經驗的獨特性
.
►業界前輩怎麼說
.
我從前輩板上截取的,但資料太多混淆來源了,如果有人知道麻煩告訴我!
.
原文如下:「
【怎樣是門好生意】
有一年的期末報告主題是老師給每一組學生一百美元的基金,要他們去創造最高的收入,並在期末報告時上台分享。
.
大部分同學都是去買東西來賣,靠各種加工或銷售方式賺取差價。但最後獲勝的那一組根本沒有買任何東西來賣,卻獲得了最高收入跟超高利潤率。你猜他們怎麼做的?
.
這組同學仔細分析了所有手上擁有的元素,發現這次報告最有增值空間的不是那一百元能買來的東西,而是他們自己花在這件事上的工作時間、全班同學在期末報告時專注聆聽的十分鐘,以及這些準畢業生的未來。
.
於是他們把期末報告的上台時段賣給了徵才企業跟獵才公司,最後選了出價最高的一家,不僅沒有花到那一百元,還賺了好幾千元的收入,甚至可以獲得未來獵才成功的抽成機會。
.
這就是商業頭腦,懂得從資源稀有角度出發。我要是天使投資人,還會想從當中談一輪找出是誰發想跟執行這個計畫的(當然要付錢給他們),長期輔導跟追蹤這一群孩子。
#時間才是最值錢的資產 #年輕人的未來更是」
.
▍教育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高中生 的討論
.
►誠如前面所述,能夠上名校的,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資本,這些是幸運,而不單靠「自己多努力」
.
有些人認為,這是販賣光環,是忽視了作為社會族群中佔優勢的位置,將功勞佔為己有的自大行徑
.
但不只北一女有標籤,其他學校各自有各自的原罪要背負,這邊的問題,我想,是會持續在有人有文明的社會持續存在的
.
►身分,資格論,17歲怎麼談108課綱?
.
高二,才經歷新課綱一年,可能連自己學習歷程都還搞不定、甚至連老師、學校都還摸不清楚課綱到底在做什麼,有什麼資格談、甚至收錢?
.
理念者與實踐者,很多時候是不同人。
.
在坊間教育組織裡,是因為認同了同一個理念而湊在一起,但在國民教育的教學場域,一個政策的實施,不是每個人都認同,迫使大家開始群起討論這個方向,需要更多的激盪和問題反饋,才是推動下一個進程、或是將遇見所阻呈報回政府機關並再修正的重要過程。
.
更多的討論,應是被鼓勵、而非以資格審查而禁止的。
.
另外,新課綱大家都還在摸索,教學者與當事者,會有不同的摸索經驗,是只有那個位置能看見的視角和困境、新想法和新的焦慮
.
各自有各自獨特經驗,就值得被提出來探討,跨越了身份審查的問題
.
►教育資訊落差,是可以販賣的嗎?
.
現實是,北一女的資源肯定比其他學校優渥。(我在TFT徵才那篇有詳細談)
.
她們有的資訊、管道、組織、計畫,其他學校可能不見得有、或老師不見得重視,阻斷許多機會流入學生手中的可能。
有些人認為,名校學生經歷這些活動營隊後的心得,販賣給其他學校沒有參加過的學生
.
衝突點在於,這樣的資源落差,是大多數教育(含NGO)工作者致力想解決的問題,當這種落差被用作盈利時,是一種「傾銷」之既視感
.
在國際衛生場域上,曾發生過一件事:
某A大國獲得B小國的共用病毒株後,回去研發出疫苗,再高價賣給B國
.
這個共用病毒株可視為總體教育資源,名校(A國)從總體資源中拿取站比較多的資源後,有能力產製出知識結晶(視做疫苗),再賣給原本被剝奪資源的那些學校學生(B國人民)
.
雖然行為無本意,但在結構上問題油然而生,高中生或許不明白這件事還藏有這一層問題在,但每個角色在社會上,都同時擁有壓迫與被壓迫者的位置。
.
.﹏﹏﹏﹏﹏﹏﹏﹏﹏﹏﹏
▍為什麼先後因果關係重要?
.﹋﹋﹋﹋﹋﹋﹋﹋﹋﹋﹋
.
有段話如下:
.
「顧客清一色是男性,恐怕賣的都還是“女高中生”甚至“北一女”相關的概念,所以“成本”並不是零,而賺取的就是“父權紅利”,所以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是“父權經濟”。
.
“父權經濟”在任何男性掌握資本而且有貧富差距的社會都存在,程度多少的問題而已,因為“愛慾”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而且女性天生可以在生理和心理上供給,所以市場必定存在。父權經濟的光譜很廣,從單純的陪伴經濟到性產業都是。」
.
►這是很典型「用新聞來看事情」
.
看似振振有詞,實質為 #倒果為因 的謬論例子。
.
再次強調,是先有園遊會,才有新聞。
不能看到新聞註解「顧客清一色都是男性」,就認為學生是為了招攬男性而做。
.
🚩那新聞媒體怎麼報的呢?
.
▍標題:「真香」「暴動」「懂賺」「清一色男性」
.
▍內文:
.
「有沒有照片?正的話馬上驅車前往」
「便宜還保證女高中生」
「不早講,我在火車上了」
「直播主出道預備」
「良心事業,人美心美」
.
►著重顏值、外貌,而非舉辦活動初心,強化「只有漂亮的我才要去」
.
是她們在物化自己、還是新聞出來後,社會在物化她們?
.
▍這是對事實的描寫、還是變相鼓勵風潮?
.
是對社會反應的記載,還是以明知可能的眾矢之的作為標題博眼球?
.
記者知不知道可能會產生的輿論和社會問題、對當事者、北一女的傷害?
.
記者有沒有這個責任要知道後續可能影響?
.
有沒有攔截問題的責任?
.
▍刻板印象的強化與新的標籤
在議題被鼓動到大家一窩蜂去搜尋時,「陪聊」「台女」在搜尋度暴增,新的標籤就產生了,成為「熱門關鍵字」,永遠留在網路平台上。
.
▍媒體少了什麼?
.
所有新聞文章都是互抄,片面之詞呈現,但網絡的反撲、指責、甚至對女學生的羞辱卻視而不見。
.
所謂的不客觀,不是因為主觀意識表示支持與否,而是少了不同聲音。
.
在後續造成的輿論有哪些、校長回那封信的前提是什麼、大家在意的關鍵點是哪些、為社麼會有這個現象、當事者受網路攻擊後的反應如何?
甚至用數據分析網路聲量、正負面比例、搜尋關鍵字圍繞哪些問題
.
這些也都是客觀事實,並不是主觀認定,是可以同時呈現在報導裡的。
.
但媒體都少寫了。
是不知道、不在意、不想花時間研究,還是就是打定了想要賺流量?
.
但這是記者本身、媒體自己本身的錯嗎?
.
要在媒體生態下生存,高工時、低薪資,內部編制導致落在記者個人身上負擔過高,生態惡性競爭即時性和煽動性,廣告與流量定勝負
.
導致產能和品質降低,又得成為千夫所指之人,這是記者自願的嗎?
.
.﹏﹏﹏﹏﹏﹏﹏
▍報導後的低級輿論
.﹋﹋﹋﹋﹋﹋﹋
黃士修在留言處寫道「有加S嗎?」(掏皮夾)
.
我先來解釋台灣的性交易生態,雖然是非法,但其實到處都有檯面下的交易,而且相當頻繁。
不一定要從酒店,只要有經濟帶、有群組門路、有學長姐或朋友,只要有「媒合人」,一場交易就能達成。
(感謝拿我爸的錢去嫖妓的前男友again)
.
如果是自己狩獵型的,遇見有解時的通關密語,就是「S?」
「掏皮夾」的意思是:「性交易的錢直接給現金」就不會有金流、留證據。
.
.﹏﹏﹏﹏﹏﹏
▍校長怎麼回?
.﹋﹋﹋﹋﹋﹋
1. 校慶當天,本校所有園遊會的擺攤學生沒有回報任何負面訊息,也沒有任何外賓反映攤位問題。
2.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該班級當初設定的客群是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的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想法單純且正向,導師及學務處都支持。
3. 園遊會現場為公開場合,人潮眾多、教官巡場,未發現任何不妥現象,當天的活動除了學妹外,也有本校家長、大學教授、外校學生等外賓參加,外賓詢問的內容多以本校學業、社團活動、時間管理、校園生活為主。
4.針對那些沒在校慶現場,只憑臆測去描述自己觀點,並連結負面意象的網友留言,本校表示遺憾。
.
親愛的同學們,校長相信你們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事情的真相與是非,也相信你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莫須有的不實流言。這個世界雖不美好,但我們仍要正面以對。
.
校長 陳智源敬上
.
.﹏﹏﹏﹏﹏﹏﹏﹏
⚠️⚠️我們可以怎麼做?
.﹋﹋﹋﹋﹋﹋﹋﹋
當媒體無法進到守門人角色時,這個責任就落在閱聽眾身上。
除了上網跟大家辯論之外,還有哪些是我們能做的?
.
1、不要搜尋「被固化的標籤」增加流量和搜尋引擎排行
.
🈲️尤其「北x女 陪聊」這種直接綁死的關鍵字,最直接的讓大家在搜尋時會跳到最前面
.
2、條列式舉例、分段思辨
先區分議題,如我前面所提,要討論社會觀點、商業觀點、還是教育觀點?
要論證舉例,是在哪個區塊、要舉反例,又是不是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下?
如果想到什麼講什麼、爆氣式論述,容易讓雙方語言沒有交集
.
3、不要讓學生在這場風波中受的傷白費
這一起輿論能夠鬆動、或喚起社會怎樣的關注和討論,後續如何延續動能?
既然大家已經發現前述污名化與歧視問題,那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中,做出哪些改變與影響?
.
4、面對學生,理解取代羞辱、批判取代批評。
如果可以,讓孩子們知道這個社會會這樣評判一件事情,何妨不是一次機會教育。
.
5、傾聽與尊重。
不是說支持這種行為(你當然可以不認同、可以批判)
但可以試著告訴孩子們,這場風暴是一堂課,理解了可能的優缺點與風險之後,在下一次她思考後並做出選擇時,我們會尊重他們、但他們也必須自行承擔後續的社會輿論成本
.
.﹏﹏﹏﹏﹏﹏
▍我自己的註解
.﹋﹋﹋﹋﹋﹋
不是她們自己要販賣父權紅利,看似既得利益,其實是被社會的需求,被迫推向了供給的一方,讓原本立意良善的初心被扭曲、認為他們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去主動供給,而且被固化為標籤,而且這標籤會跟著所有北一女學生、甚至包括其他女高中生,至少數年。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竹竹愛麗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竹竹愛麗絲回來的第一支影片💕
來跟大家聊聊在英國讀書時期被打破的刻板印象✌🏻
看完之後英國跟你想的一樣嗎?
待在英國的朋友還有其他有趣的例子快跟我們分享(*´з`*)
歡迎分享這支影片,讓更多人看到竹竹愛麗絲😜
►【追蹤FB :https://reurl.cc/EnQ43n 】
►【追蹤Instagram : showchu0815】
#英國文化 #英國刻板印象 #台英文化大不同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什麼是Bug? 她教電腦說人話 編譯器的發明 | Grace Hopper - The Queen of Code【她也懂電腦】#1
-
你知道電腦是怎麼聽懂人話的嗎?你知道編譯器是誰發明的嗎?你知道工程師口中常常講的bug是什麼嗎?
Grace Hopper 葛麗絲·霍普 完全就是顛覆大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的例子。她發明了compiler,在電腦科學領域中有極大的貢獻,被稱為電腦科學之母。若是沒有Grace Hopper, 我們就不會有Java, C++, python 之類的程式語言了!除此之外,還在美國海軍中有很傑出的表現。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頒發給她總統自由勳章。快來聽聽葛麗絲·霍普的驚人事蹟吧!
【她也懂電腦】為響應國際婦女節而啟發的系列。證明電腦科學本不屬於男性專有,打破本不應存在的刻板印象。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這些成就不可被藐視的電腦科學界的女英雄們,讓更多女孩願意擁抱這個也屬於我們的電腦科學世界。
「女性不是電腦科學的外來者,更不是新來的。而我們寫下了電腦科學的歷史,更是使其進步不可或缺的動力。」
#SheInspiresMe #InternationalWomensDay #她也懂電腦 #國際婦女節 #GraceHopper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
感謝各位支持,本頻道破500訂閱了~雖然在YouTube的世界算是非常少,但你們的每一個訂閱跟觀看讚好,我都非常珍惜非常感激!凱心琳我會繼續努力!
#500subs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是你想認識的厲害女性唷!
每(隔週)週四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相關連結】
The Extraordinary Life of the 'Queen of Code': A Grace Hopper Biography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the-extraordinary-life-of-the-queen-of-code-a-grace-hopper-biography)
Grace Hopper Nanosecond Visual Aid (https://youtu.be/s5XMoLgZZ38)
【What I used to make this video】
個人電腦:Apple MacBook Pro [https://amzn.to/2HKgI2T]
拍攝錄音錄影: iPhone X [https://amzn.to/3c0s6Fu]
相機: Canon 80D [https://amzn.to/2VVmiYz]
錄音: Rode [https://amzn.to/3aqnzL2]
鍵盤: Logitech MX Keys Wireless Keyboard [https://amzn.to/3awqi5L]
【愛屋及烏】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untypedcoding@gmail.com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女工程師。
-
This video contains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that if you click on one of the product links, I'll receive a small commission.
圖片影片音效:[giphy.com] [pngwave.com][freesound.org]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人說「排隊」是一個文明的做法,一直以來,我從未質疑過香港人排隊的禮儀,但刻板印象下只容許我以排隊購物、排隊買演唱會門票、排熱門的餐廳、排隊上洗手間和排遊樂設施等來作例子。直至昨晚,謝謝這一班守規矩排隊投票的選民,付出數小時去排隊為的並不是自身的吃、喝、玩、樂,而是挺身而出支持一個你相信他可以改變香港的人,感謝每一位選民改寫了香港刻板的歷史,還打破了香港人「政治冷感」的標籤。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卻也因此強化了不合時宜的性別刻板印象。 以家電廣告為例 的推薦與評價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其實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像是近期戴粉紅色口罩的學童可能受人嘲笑之虞的事件,便是一個很明顯常見的例子。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電視廣告之 ... ... <看更多>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Re: [討論] 討厭甚至痛恨小黑人魚的原因?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我對選"黑人"去打破觀眾印象其實不反感就像以前很多角色也是由白人來詮釋即使被 ... jeanvanjohn: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好了: 環太平洋找伊卓瑞斯艾巴演 ... ... <看更多>
打破刻板印象例子 在 [新聞] 電影《小美人魚》挨批太政治正確,安徒生-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小美人魚》挨批太政治正確,安徒生家族後代怎麼看?
賀婕/讀者投書 2023/05/26
Photo Credit:IMDb
有時以白人為主的社會與思維,其他種族的人也從中推了一把而不自知。因為很多人不是
刻意做出選擇,而是純粹沒想那麼多。在經年累月的「洗禮」及缺乏明確意識的情況下,
就很容易出現刻板印象、協助打壓其他種族、甚至歧視的問題。
這個議題我想寫很久了,但內容比較有爭議,因此一直沒有勇氣下筆。最後還是決定在小
美人魚電影上映時分享我的看法。
在討論選角多元性時,很多時候並不是考究原作那麼簡單,而是須意識到長期以來白人在
影視產業中的主導地位,以及至今依然不平等的西方影視產業。因為好萊塢影視從業人員
長期以白人為主,因此許多影視作品有許多白人角色與白人敘事,造成我們對白人童話琅
琅上口,卻對其他族裔,甚至自己的故事一無所知的情況。而這個現象也在導致了亞、非
裔群體的代表性和可見度不足,同時加劇了刻板印象和歧視的問題。
因此,當像《小美人魚》這樣的經典故事選擇非白人演員來詮釋主角時,我的西方交友圈
將其視為一個重要的改變,以及朝多元性邁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小美人魚》試映時
,也不乏對演員及其歌聲的正向評價。此外,這樣的選角也提供更多種族背景的觀眾與角
色的共鳴點,為非白人演員提供在主流影視作品中,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
我可以了解這樣的選擇,大家並不一定完全能夠接受,特別是對於那些對於傳統版本有深
刻情感連結的人,但選角非白人演員其背後的原因,也正是回應了歷史悠久的種族問題,
以及嘗試打破白人霸權的期望。當然觀眾有拒看的權力,但也無需對影視產業為種族多元
性的努力落井下石,更無需羞辱主角種族。別忘了,白人霸權與崇拜是導致亞洲人受到歧
視的因素之一。
小美人魚選角,安徒生家族後代怎麼看?
我認識的丹麥朋友說,小美人魚是童話角色,就像阿拉丁的神燈精靈一樣,皮膚什麼顏色
不重要。圖/Pcala@Shutterstock
對於不尊重原創的論點,我不禁想起我認識的丹麥朋友,因為他們家剛好是《小美人魚》
作者安徒生家族的後代,於是在這部片剛出來時,便立刻問了他們的想法。
還記得當時,朋友回說:「主要演員不是那個童星嗎?很會唱歌那個。」讓我頓時有點不
好意思,因為當時我對這個擔任主角的貝莉(Halle Bailey)了解不多,比較關注在選角
爭議上,直到後來發現確實如此,而且注意到她在童年時期就跟迪士尼合作過。
因為朋友覺得迪士尼的電影就是一直在演唱,找會唱歌的人很合理。後來,我問他們是否
注意到演員的膚色,他們回答說有,但小美人魚是童話角色,就像阿拉丁中的神燈精靈一
樣,皮膚是什麼顏色其實並不重要。
如果今天是要飾演真實存在的丹麥歷史人物,那麼選角的膚色及其他特徵可能需要討論,
但童話角色就另當別論。在聽完這些話之後仔細想想,亞洲社群如此關注並捍衛小美人魚
「白人性」的行為,確實很特別。
對白人崇拜與霸權無感
我想了一下亞洲社群是怎麼捍衛白人性的,發現其實很多人不是刻意選擇,而是「沒想那
麼多」。很多人沒意識到習慣白人主導的社會、不自覺的崇尚白人審美等白人霸權,讓白
人光是存在就有諸多優勢。包含佔據文本、擔任影視作品的主角,白人所著童話故事所獲
得的關注和影響力,遠大於其他族裔等情況,已儼然成為社會常態。
他們並未意識到,就算在 2017 年,依然有白人演員演出原作中是亞裔的角色,像是後來
由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演出的《攻殼機動隊》就是一個例子。而近期《
媽的多重宇宙》等亞洲故事和亞洲主角的電影,之所以能獲得影界肯定,也是經過好萊塢
重要亞裔演員黃柳霜等人,經過多年努力才得到的結果。
在那之前,非白人根本很少演出主角的機會,甚至白人演出亞裔與非裔角色也十分常見。
當時很難在大螢幕上看到亞裔演出有深度、非刻板印象的角色,更不用說以亞裔經驗為角
度寫一個獲得關注的原創劇本了。
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黃柳霜。圖為她出演 1928 年的《駛向新加坡》之劇照。圖/
Wikimedia
在看黃柳霜在白人演藝圈打頭陣的故事時,一個留言深得我心,他說:「從前非白人族裔
在美國發展得那麼辛苦處處碰壁,結果現在東亞國家人民大多跟著美國白人一起反對政治
正確,不管是非裔還是亞裔都是白人優越主義下的受害者,卻跟著保守白人的離間互相敵
視。」另外,生活在自己身為主要種族的臺灣,除了較不容易意識到少數民族的處境,也
很難想像自己如果身為社會上的少數,要能獲得社會上公平競爭的機會有多麼難得。
的確不知從何時起,有些亞洲人聽到「政治正確」就如臨大敵,似乎對於他們熟悉甚至習
慣的白人優越世界觀被挑戰感到害怕,卻沒有意識到對亞裔的歧視、「奧斯卡太白」以及
多年才出現一位楊紫瓊等等不公平、顯示白人霸權的現象,都是政治正確和多元選角期望
消除的。
為何兒童作品的多元性很重要?
我們知道歧視、刻板印象或差別對待,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出自於無知與恐懼,而在受矚目
的影視文本中,提供這些膚色正向的角色,就有辦法把未知變成已知,也有辦法消除恐懼
。我曾經以繪本創作者的身份,參與蘇格蘭國家圖書館一個座談演講,談論的內容,就是
關於童書內容的多元性。
當時參與蘇格蘭國家圖書館的座談演講,談論關於童書內容的多元性。圖/賀婕 提供
當時我們提到了許多童書還是以白人小孩為主角,其他的不管是別的膚色、戴眼鏡或身心
障礙的人物在書中很少出現。而我們希望能傳達一個概念,那就是童書中應有多元的主角
,有助於孩童在自信心與價值觀建立,如我是亞裔,我可以很勇敢表達自我,又或是儘管
我是白人,我依然能認知到非裔與亞裔等其他種族都是很棒的、我們在同一個團隊的時候
他們可以領導我、我也可以領導他們,而這一切都與我們的膚色無關。
提早讓孩子接觸這些書籍,能增加非要種族孩童的自信心,而相對身為社會主流的小孩,
也會因為在年幼時看過和自己不一樣的孩子,也讓他們在第一次看到不同種族的人時,不
會感到驚訝或排斥。相信迪士尼對小美人魚的選角,應該也有一樣的立意。
政治正確也並非完美
對於這次選角的批評中,也有人認為僅僅選擇黑人演員作為主角,並不代表真正實現多元
性,因為這仍然是在演繹一個白人主導的故事。後續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
麼非裔和亞裔不能創作自己的全新劇本,並由自己來擔任主角呢?
這實際上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一個仍然偏向白人敘事且白人更受關注和重視
的世界中,其他族裔的故事作為題材,能夠獲得像《小美人魚》一樣關注度的又能有多少
呢?雖然每個文化都有傳唱的童謠與童話,但我們能舉出多少非白人文化流傳而來的童話
故事呢?由此可見,在我們目前的社會架構中,仍以白人文化為主流,想要一時半刻就做
出巨大改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針對電影選角的問題,我也向在歐美影視圈工作的朋友 G 請教,他們承認多元選角有時
候,是因為在業界已經不允許「未經思考,就讓大部分作品都充滿白人」的狀況發生。而
「經過思考」這一步是關鍵,在這個步驟完成後,作品中會有白人,也有黑人,主角與其
膚色非主要選角考量,專注在演員的能力。只能說政治正確和種族平等的理念,在娛樂產
業和社會中還沒有到根深蒂固的地步,甚至可以說產業這樣選角,也不一定想要全然改變
白人主導的作品,而是跟隨多元思潮,提供不同族裔演出的機會。
現在好萊塢相關影視產業,多半已建立一套多元選角流程。圖/kjarrett@Shutterstock
不過重要的是,現在好萊塢相關影視產業,已經建立了多元選角的流程。亞裔和非裔在電
影和電視界的地位也正在逐漸改善,能夠扮演正面角色及主角,將使得他們在未來更有機
會登上大螢幕,講述更多自己種族的故事的其中一個契機。
政治正確和提倡種族平等的運動並不完美,也涵蓋很多議題與視角,仍在不斷成長和調整
中,就像是近期值得討論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英國不少影視從業人員,
包含電視創作鬼才戴維斯(Greg Davies)也在作品《犯罪現場清潔師》(The Cleaner)
中檢視政治正確的方向,提出政治正確立意良好,但有時多聽聽不同種族,或被壓迫族群
的想法,可以讓政治正確的執行方式變得更加圓融。在歧視依然猖狂的今日,抗拒政治正
確、甚至還在此情況下發表歧視言論而渾然不知,反而更能讓人見識到歧視與不思考的恐
怖。同理,若覺得亞裔在影視的能見度不足,應是檢討多元選角亞裔比例,而非批評非裔
作為主角,甚至要求非裔演員換成白人。
事實上,人魚的傳說在不同膚色的文化中都有被傳唱,只是白人為主導的世界、迪士尼與
美國的強勢文化,讓我們誤會了人魚主角只有白人,且只能是白人。同樣重要的是,多元
性不僅僅是追尋政治正確的觀念,而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會。
影視多元性能夠帶來不同的劇本演譯、不同的故事、觀點和生活經驗,讓觀眾更好地理解
和尊重不同文化和種族。這對於打破刻板印象、消除對他人與我們遭受的歧視有重要作用
。衷心希望有一天社會普遍對各種族裔平等對待,「為了政治正確多元選角」不再顯得刻
意也不會造成爭議,因為所有膚色都有一樣的機會。我也想知道你的想法,歡迎到「賀婕
的英國手記」找我討論。
《作者簡介》
賀婕
英國科技業在職中,工作之餘的興趣是寫作與畫畫,曾出版圖文詩集《不正》
有專頁「賀婕的英國手記」
FB:賀婕的英國手記 Ann J. Art
IG:london_ann
執行編輯:曾聖軒
核稿編輯:梅緣緣
換日線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768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38.71.243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85115459.A.18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