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天下雜誌 再次分享這篇採訪
300多則留言,清一色說我是富二代靠爸族
上次看到這些攻擊,還有些生氣和委屈
但這次居然多出了一點點開心
謝謝鄉民幫我圓夢,我真的好想當富二代啊~
-
在台北上學的壞處,就是同學一個比一個有錢
我從小就不時和父母抱怨
為何我們家沒別人有錢、為何我長得不帥
(深受主流價值觀荼毒的孩子…)
當同學拿著最新的Gameboy、討論新一期漫畫
我插不上話,因為沒有零用錢、爸媽嚴禁電動電視漫畫
我只能另闢蹊徑,拼了命的用演講朗讀冠軍、籃球田徑、拉琴打鼓以及名列前茅的成績,去贏得同學的喜歡和接納
大學時期我最討厭的地方,就是夜店
畢竟錢、車、顏值,都不是我的強項(好吧我承認我也不幽默風趣😭)
畢業之際,看著同學家裡已備好美國MBA學費
而我實在狠不下心直接負債400萬,只好忍痛放棄美國夢
同時暗自訂下目標,要賺得比他們多得多
-
這篇本來是想說,我因為沒有富二代的資源,所以只能另尋出路,用別的方式證明自己
但隨著追憶這些年的心路歷程
我也嚴重意識到,因為兒時的經歷,讓我對於「高富帥」所謂旁人的肯定,有著畸形的渴求
過去10年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氣,為了讓看衰我的人心服口服,稍稍獲得了一些小成績
但當看到酸民的誤會和批評時,一切的努力好像在那一刻都灰飛煙滅,我又要起身更努力的證明自己
這種為別人而活的日子沒有一個盡頭
接下來10年,我想做的,是治癒自己的童年
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有人不喜歡我
而且我知道,上帝、家人和你們這些好朋友,認識我也接受我
-
所以當鄉民再次說我是富二代時
我學習欣然接受
畢竟,哪位爸爸不希望自己被別人說有錢?
(許爸爸微笑點頭)
打籃球的壞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開始居家健身?
重新開始發文之後,原本乾枯長蜘蛛網的收信箱,開始收到很多網友的訊息😹 其中有很多都是問我關於新手居家健身的部分,我決定撰文整理成一篇~
新手建議作法:
1.打開google搜尋 (居家健身方法) 會跑出多不勝數的文章與影片
2.根據自己的程度與喜好,從中挑選出自己覺得理想的頻道或文章,照著練習(選定一個之後就照著練習,不要一次看好幾個頻道,走馬看花,缺乏連貫系統性
3.準備環境
a.個人覺得最低限度能有個200*100公分的空間,就可以開始。
b.如果使用重量器材(啞鈴),一定要有加厚地墊(2cm以上)如果你不想要啞鈴失手,把地板磁磚砸裂的話。個人建議100*100大型巧拼是非常好的選擇,兩塊就夠了。
4.準備器材或不準備器材
(不使用器材)你google徒手訓練,網路上可能都能夠找到數十種全身上下能夠鍛鍊到的動作
(使用器材)
組合式啞鈴(槓鈴)組、彈力繩、彈力帶、健身椅、翹臀圈、滾筒、trx、⋯⋯⋯等等等各種可以斟酌選購
5.使用與不使用器材的優劣比較
(徒手)
好處:省錢省空間,免買器材免安置器材
壞處:不太容易調整動作的強度
(器材)
好處:動作的輕重與動作選擇有更多樣性
壞處:花錢、佔空間
徒手有很多很好的動作,使用器材也有很多很好的動作,互相搭配效益最佳(我去健身房也會做伏地挺身放在胸肌課表)
⚠️添購器材考慮事項
我建議是不要心血來潮一次買太多,想要一次到位。結果沒兩個禮拜就不用了,放著佔地方長灰塵。培養運動習慣優先,再慢慢添購需要的器材。
6.給菜鳥的心態建議:
觀察到許多新手都會犯的一個嚴重心態問題!想要又好又快,又想要輕鬆簡單。
我們來討論這件事情~
就好比,想要學習投資理財,看一篇投資文章就能變大師嗎?
想要學開車,駕照手冊看完就會變F1賽車手嗎?
想要學籃球,每天看NBA就會灌籃嗎?
所以你想要學健身,只走馬看花,隨便摸兩下,能夠練好嗎?
1.你必須要設定計畫並且行動
以半年為最基本單位,每週紮實練習規定的份量,一週三次,一次60分鐘,一次要做哪些動作,組數次數與重量,都必須確實設定與執行。
心血來潮想到才摸兩下,會有效才有鬼。
2.培養成習慣興趣
從中找到樂趣、找到好的感受、設定明確目標、設定明確計畫與執行,養成習慣。因為效果不會太快出來,我們必須持之以恆。絕對不能在效果顯現之前就放棄了!既然要做,就要下定決心,絕對要堅持三個月以上!
3.做中學
訓練要有效果,是讓(身體去做)的。學習很多的觀念、技術跟理論,都是為了去優化你的訓練(提升),但是你練不夠,學不以致用,都是幹話狗屁。
哪怕你懂的很少,只會做三個動作也沒關係,紮實的練。每天再看一些文章學習觀念。一個月後,你就會累積很多的動作與知識,而且你能夠把他們好好做出來,才是重點。
4.不要羨慕別人
誰誰誰練那麼好,背後練十年了,在健身房可以舉幾百公斤。你卻想要用人家不到十分之一的努力,達到跟人家一樣的成果。
跟自己比較,每天都在超越自己,不久的將來,你就會大改變。
投入與付出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投入越多,成就越多~
今天是第009/100篇發文,希望內容對你有幫助。感謝收看🤟我愛你
打籃球的壞處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稱暴龍總仔Nick Nurse為當今最有創意的教頭一點都不為過。
這個影片當中,透過Stan Van Gundy的解釋,可以清楚的看出,暴龍的防守策略,從傳統的2-3區域聯防,高中聯賽常見的Box-n-1, PnR blitz, 等等,針對不同進攻對象擺出針對性的陣型。
季初的時候小人物Hans並不看好季賽的暴龍,不只是因為少了Kawhi, 更是因為老將們都老透了。但是小人物Fu指出,老將的價值,就是知道怎麼贏球。更確切的來說,就是可以把團隊系統戰力發揮到極致。Nurse鬼才頭腦想得出一堆戰略,而經過冠軍戰役洗禮的暴龍們則知道如何針對所有的對手作調整反應。
Box-n-1: Lou Williams
(不過 Box-n-1的壞處就是難搶籃板)
Triangle-n-2: Dam Lillard, 防守者,其他三位顧三分內
2-3 zone: 湖人 (沒有AD時,增加傳球難度)
Man & Blitz: 針對Kawhi高位持球時包夾,迫使他傳球
Post Double: 針對Anthony Davis (還有昨晚對Embiid)
這些對策也反映在所有的防守指標上。暴龍隊手FG%低到嚇死人的41.3%,對手反快攻機會全聯盟第二低,對手禁區得分第四低。
#難怪昨晚Embiid蓋城牆
影片中也有提到,禁區人分散代價就是很容易被對手搶進攻籃板。對手進攻籃板數據上,暴龍排在 #第30名。好啦,一場讓VanVleet打30分鐘以上應該也有差。
雖然說傷兵一堆連VanVleet都得當先鋒,好家在Pascal Siakam又繼續無上限的成長 (史上第一位蟬聯MIP?),進攻火力維持在聯盟第八。加上頂級的防守,不意外Masai會在12/15後又開始活動;今年的加拿大又有籃球可以期待了。
#GoRaptorsGo #SVGthegreat #鬼才Nurse #楓葉牌籃球
打籃球的壞處 在 打籃球踩到別人反而自己更嚴重運動扭傷恐致韌帶發炎 的推薦與評價
By堡編! 扭傷比撞傷更嚴重? 韌帶發炎分3等級 https://reurl.cc/xgLl24 怎麼一回事? 聽聽堡醫師怎麼說健康2.0 健康資訊帶著走▶️ https://lihi.biz/a6kin. ... <看更多>
打籃球的壞處 在 節食減肥有用嗎(for 籃球爸爸)? 好處壞處大破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過30歲想減肥的 籃球 爸爸應該節食和「食少D」嗎?我們的 籃球 爸爸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ad.ballers/控制飲食,唔食飯, ... ... <看更多>
打籃球的壞處 在 [花邊] 教頭隊友談柯瑞改變強壯體魄成維持巔峰- 看板NBA 的推薦與評價
教頭隊友談柯瑞改變 強壯體魄成維持巔峰關鍵
NBA台灣 / udn記者陳元廷/綜合外電報導
勇士經歷2020與2021年低谷,如今三巨頭陣容再度完整,也順利重返總冠軍賽,柯瑞(
Stephen Curry)更是再進化,隊友格林(Draymond Green)就強調,儘管外界著迷於柯
瑞驚人手感,他最大改變在於鍛鍊出強壯體魄。
「柯瑞很強壯,當我這麼說,我是真的要表達『強壯』意思。假如你來重訓室參觀,我們
會做啞鈴臥推,柯瑞可以是屬於百磅等級,這可沒多少人做得到,且他的腿也非常強壯,
這改變就發生在過去1年」,格林如此表示。
而教頭柯爾(Steve Kerr)也對柯瑞重訓有成印象深刻,「我會說他的改變很不可思議,
尤其是過去3年,你很明顯可以看到他身體變化」。總管邁爾斯(Bob Myers)也透露,一
次跟訓練團隊閒聊,若換算身高體重,意外得知柯瑞深蹲成績是隊上之冠。
當然重訓所造就力量之外,柯瑞滿場飛奔的體力也是他至今仍維持巔峰一大關鍵,對手獨
行俠教頭基德(Jason Kidd)就聲稱,柯瑞是當今體能最佳的球員之一,而愛德華(
Anthony Edwards)日前也提到,自己當初試訓勇士,嘗試柯瑞練投菜單,累到不行,也
讓自己下定決心作改變。
https://tinyurl.com/2p899j5p
猛男咖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153.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55011403.A.24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