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我是無毒農的逸峰,昨天在餐廳吃飯的時候,隔壁桌的客人,一直在抱怨其他部門,他說這個問題自己只要一分鐘就可以處理掉,還嘲笑對方能力不夠好,而且他還拖了一週才幫對方解決這個小問題,然後全桌大笑。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抱怨,只會造成組織停滯跟成本造成浪費,而且根本沒有把真的把問題解決。
過去我當過工程師,所以我理解技術部門總是抱怨設計部門不懂前端程式、抱怨設計部門設計出來的畫面很難開發,就像業務通常會抱怨工程師聽不懂客戶的需求、Bug 怎麼這麼多一樣。我非常清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也曾經抱怨過,但我把這個抱怨當作情緒的出口,而且我不會影響其他人,大都放在心裡面,我認為這不該公開來討論,對結果是沒有幫助。不過現在成為管理部門後,就認為這些抱怨都是個人主觀造成,鮮少從客觀的角度思考。
1. 就像抱怨工作太多瑣碎項目,造成主要工作被耽誤,讓自己績效不如預期。如果遇到這個問題,你如果去找主管溝通,說自己如果可以一週 40 小時,可以專注在銷售上面,能讓業績成長 100 萬,但因為我有 20 小時在做雜事,是不是可以多找一個人幫我分擔,成本只要 3 萬元,我可以幫公司多賺 50 萬,我不相信那一個主管會拒絕幫你找人。
2. 像上面餐廳的例子,不同部門抱怨的問題。這問題確實難處理,因為有時候會考量職權問題,但這時候應該不分部門,先跟主管討論,或跟對方先溝通過,還是不能解決,可以找更上層的主管談,別擔心越級報告,因為如果主管不作為,只會讓問題更嚴重。只要心態正確,我們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打小報告,聚焦在問題怎麼解決,讓公司跟自己更好。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說,人一輩子除了睡覺之外,很多人花第二長的時間是在工作,而且大部分的人把工作當作賺錢,所以工作一輩子只是讓原本的工作更『熟練』,卻不知道這樣很容易被取代。有一些人除了把工作當作賺錢外,還讓自己學到更多,讓自己更好。例如,主管有一個新任務沒人執行,這個任務可以學到之前不一樣的工作內容還有技能,這時候就應該爭取這個機會,不僅可以賺到錢,更可以提升自己能力跟經歷,是不是等於老闆付錢給你,讓你去學習呢?
其實我現在寫這篇文章,也是一種抱怨的行為,並沒有真的解決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我是有責任的,怎麼讓夥伴們更願意當責跟負責,更不怕失敗並願意試錯,這是我的責任,如果我沒有提供這樣的環境,我跟大家一樣,也只是自私抱怨而已。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