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同時也有57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ももちのクセが強すぎ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l Press👗を募集します!/ ももちプロデュースアパレルブランド“Lil Ambition”を一緒に盛り上げてくださるアンバサダー、Press担当をブランドローンチに伴いこの度募集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Lil Ambition Press=“Lil Press”として ももちと...
担当者意味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担当者意味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人说,最能体现大男子主义的一句话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男人这个词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性别定义,而且被赋予了很多文化象征。 男人往往意味着责任、担当、胆魄、阳刚、大度等,而这些品质针对的对象便是女人。 这是自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以来逐渐形成的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普遍认可的社会习俗。
这与法律、道德无关,但却往往因此被提上道德的层面。 在两往中,如果男人处事不当,就会被冠以不负责任的恶名,被人指责。 女人做错事,男人则需要宽容,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责以不够大度。 女人需要保护,男人需要不断直面问题。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化的思维习惯。 这也是大男子主义得以滋生的社会土壤。
按照这个社会角色的认定,男人要一直保持冷静,遇事不惊慌,沉着地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角色互换,女人这么做了,遇到事情太过于冷静,男人则一定会被逼疯。 大部分男人都会觉得这样会显得自己懦弱、无能,甚至恼羞成怒。
余华在《爱情故事》这部短篇小说中描述的便是这样一个男人。
小说共有两个视角,一是讲故事人的旁观者视角,一是第一人称的当局者视角。 小说一开始便告诉读者这是关于两个少年的故事,就像是与讲述者毫不相关。 但当故事讲到一半时,讲故事的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下子把人拉到现实,并告诉读者,小说中的女孩是「自己」的妻子,小说中的男孩则是「自己」。
然后接着继续讲故事。 可是没讲述多少,故事中的角色又变成了男孩与女孩。 主人公又开始成了一名旁观者。 等故事完结之后,又变成了第一人称的「我」。
这是一种比较奇诡的讲述方式,很少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看到。 这就像是望远镜,又像是显微镜,一会放大,一会拉远。 在往事与现实中间,不时的转换。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种场景的转换,而且是视角和思维角度的转换。 从局外人的角度和从当局者的角度,对待事情的看法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以一个故事开始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中间穿插着第一人称的视角,又能够将读者一下子扯进故事中,更容易置身其中、身临其境。 而且这样一来又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感。
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也同样是一个虚构的小说角色。 如果不明白这是部小说,很容易就会认为这是作者余华的亲身经历。 这就是文字的陷阱,语言的艺术。
小说的女主角是一个看似柔弱,需要被保护,但是却处处透漏着机智跟冷静的女人。 说是女人,其实不完全合适。 故事发生时,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她的这种性格在她一生中都在延续着。 当时她很冷静,十几年后,聊起这件事她同样很冷静。 而男人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实中,都一直处于情绪激动和彷徨中。
女孩与男孩两人是青梅竹马,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 随着两人渐渐长大,两人间的爱情逐渐萌芽,在上中学时便确立了关系。 就像所有懵懂的少男、少女一样,两人对彼此的身体都很感兴趣。 于是在一天夜晚,在操场上,两人便发生了关系。 当时他们毕竟年轻,也没有考虑过这件事的后果。 令他们意外的是,女生的肚子竟然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这件事给两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当时尚且在学习时期十六岁的两人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不过对于此事的态度,两人却是截然不同。
男生显得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甚至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逃离家乡。 「欲望的一往无前差点毁了我,在此后很多的日子里,我设计了多种自杀与逃亡的方案。 」他对一时的冲动表现出无比的后悔。「 在她越来越像孕妇的时候,我接近崩溃的绝望使我对当初只有几分钟天旋地转他的快乐痛恨无比。 」他希望这一切都是一场梦,都是一场虚惊。
可是女生的表现却让男生感到吃惊。 「她面临困难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并未像我那样来势凶猛。 」当两人不确定是不是怀孕时,女生提出到四十里外的一个医院进行检查。 她好像做过很多的调查,明白应该怎么处理这件难事。 「她当时表现的冷静与理智使我暗暗有些吃惊。 」当男生还在害怕时,她已经开始仔细考虑问题的处理方案。
当女生提出要去医院检查时,男生虽然有短时间的心安,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如果真的证明怀孕所带来的后果的惊慌。 他想到他们会被学校开除,会被父母驱逐,会被街头巷尾的老乡戳脊梁骨。 「我们最后只能:『自杀』。 」
不过女生的想法却没有那么悲观。 她甚至将去检查这件事当作是一场别样的旅行。 她觉得结果并不会那么绝望。 父母肯定会惩罚她,但是不会驱逐她。 这样的结局也不会有多糟糕。 「她即便在惊慌失措的时候也从不真正绝望。
虽然如此,但是在男生眼里,女生的行为在他看来总是很冒失。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字里行间,他都在告诉读者,女生是个累赘。 女生越是冷静,越是机智,他越是脾气暴躁。 仿佛一切的错都是女生的错,女生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两人决定到四十里以外的医院去检查时,男生决定独自去买票。 在这个过程中,要女生与他保持距离,不要显得两人很亲密的样子,免得被认识的人发现,泄露这个秘密。 可是女生对他实在情意绵绵,不管是他去买票时,还是两人分开来等车时,女生的一双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他。 这让男生十分生气。
当男生愤怒地朝着他走过来时,她还带着一副笑容迎了上去。 可是迎接她笑容的却是男生「凶狠」的表情。 「她的美丽微笑还未成长便被他摧残了。 」「他的神色有些凶狠」这种态度在随后的时间里还一直延续着。
在上车前,他同样交代女生,如果车上有认识的就分开坐,如果没有就座在一起。 上了车,女生先找位置坐下了,男生则站在车门前,假装往车外看。 这时女生一个劲地喊他的名字,他心中不耐,不得已坐到了她的身边。 虽然车上没有认识的人,但是女生的行为还是让他大为光火。
女生在这里其实表现得很机智。 她是想假装两人在车上意外相遇,然后叫他过来。 这也在情理之中。 她考虑的问题要比男生深刻地多。 两人从小就认识,大多数熟人都知道这件事。 如果两人在车上碰到熟人,两人又假装不相识,这才更让人怀疑。 不过男生显然已经被猪油蒙了心,怎么看她的行为都不爽。 尤其是看到她自作聪明、表情冷静、不知道事情严重性的样子,更加恼火。
当男生跟女生坐在一起时,女生还在跟他开玩笑,说肚子里的小孩动了。 「她的玩笑只能加剧我的气愤,因此我凑近她咬牙切齿地低声说:『闭上你的嘴。』
当两人来到医院时,男孩心中胆怯,不敢走进医院。 于是在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后,他决定让女孩自己一个人进去,自己则尽量远离医院。 「他要让女孩独自去冒险,而自己则随时准备逃之夭夭。
女生直到此时仍然表现得很冷静。 当男生提出她自己一个人进去时,她没有怪罪他,反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而男生却跑到大街对面,来到一家商店里躲了起来,心慌意乱地等着答案,仿佛等着被宣判的罪犯一样。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女生终于从医院里走了出来。 他看到女生左右没人时从商店里出来与女孩汇合。 当女生告诉他自己真的怀孕了时,「男孩像一棵树一样半晌没有动弹,仅有的一丝希望在此刻彻底破灭了」。
此时的女生虽然也愁眉不展,但是心情却并不凝重。 她看到旁边的商店还跟男生说去逛一下街。 男生哪还有这心思,但是她却一而再地坚持,并且告诉男生自己喜欢商店橱窗内的一条裙子。
当十多年后,男生已经变成了男人。 他对这段回忆虽然仍有记忆,但是却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当他看到一位名叫洪峰的作家的奇妙经历时,他深深为其所吸引,反而对自己平淡的生活感到厌倦。 其实十六岁那年的事对他来说已经是够惊心动魄的了,不比什么奇妙的经历要差。 当时他激烈的情绪波动与他后来的平淡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他内心深处,其实对这些经历已经厌倦,甚至想要忘记。 他的糟糕表现与妻子的冷静反应让他几乎窒息。
两人回忆当年决定去医院检查时的不同反应,态度已经很是说明问题。 女人是「颇有激情」,男人对她的这种反应是「十分生气」。 这让男人觉得自己在她面前就是个小丑。
小说在讲故事时一直穿插着两人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这边一边在回忆当年青涩的爱情,一边男人却在跟女人说两人正过着「旧报纸似的生活」,想要与她分开。 女人仍是一如既往的冷静,而男人仍是一如既往的慌乱和彷徨。 到最后,女人只是用了句,现在你正丧魂落魄,便将男人彻底打败了。
女人成了男人摆脱不了的阴影。 女人对他越是柔顺,越是冷静,他心中越是慌乱,越是五味杂陈。
担当者意味 在 ももちのクセが強すぎ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Lil Press👗を募集します!/
ももちプロデュースアパレルブランド“Lil Ambition”を一緒に盛り上げてくださるアンバサダー、Press担当をブランドローンチに伴いこの度募集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Lil Ambition Press=“Lil Press”として
ももちとLil Ambition運営スタッフと共に活動をしたい!
という方を募集いたします。❤︎
Lil Ambitionは、"little ambition"の略で「小さな野望」という意味です。運命や幸せは、待っているだけでは現れません。自分で行動して、自分で一歩を踏み出すことにより、運命や幸せは訪れ、自分で切り開き、自分の手で掴むものです。大きな第一歩を踏み出したり、大きな野望を叶えるのは、簡単な事じゃない。でも、Lil Ambitionがみんなの中での小さな野望になる事で、そんなLilのお洋服を着る事で小さな野望を自分の手で叶え、叶えたことが自分の自信に繋がる事でより大きな一歩や大きな野望を叶えるキッカケになり、自分で幸せを掴むことができる。そんな小さな野望を叶える、第一歩になる、背中を押せるような存在になりたい。そんな想いを込めてLil Ambition(小さな野望)というブランドを作りました。そんなLil Ambitionで「Lil Press」というアンバサダーの位置付けになる事で、ファッションスナップを撮る勇気がない子や、アパレルをしてみたいけど未経験でバイトやお仕事はまだ勇気が出ない子、そして何よりLil Ambitionを一緒に作ろうと心から想いを持ってくれてる子たちの、なにかの一歩になりたい、そんな想いを込めて今回Lil Pressを募集いたします。会社員でも、学生さんでも、誰でも応募ができる、みんなのLil Ambitionへの想いを一緒に形にできる、Lil Pressはそんな存在になれたらいいなと思っています。みんなの小さな野望を叶える、自分の手で運命を掴み、幸せを掴み、自立した自信の溢れる素敵な女性になれる、そんな、みんなの中の「小さな野望」になれますように。
-----------------------------
【応募条件】
・Lil Ambitionのブランドコンセプトに共感いただける方
※Lil Ambition producerももちのストーリーズアーカイブをご覧ください
・20〜29歳女性
・日本国内在住の方
・SNSのLive配信やスナップ撮影等に参加できる方(都内)
・公式サイトやSNS等で顔出しOKの方
・Instagramのアカウントが公開状態の方
【就任期間】
2021年11月〜2022年4月予定
※就任期間はご相談の上、延長の可能性がございます
【特典】
・Lil Ambitionの商品のご提供
・企画会議への参加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応募方法】
応募フォームに必要内容をご入力いただき、応募完了となります。
【選考フロー】
・1次/フォーム選考:2021/9/28(火)23:59まで
※こちらのフォームに、必要事項を入力
・2次/オンラインor対面面接
※フォーム選考を通過した方には2021/10/1(金)までにご連絡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2021/10/6(水)〜2021/10/8(金)でオンラインもしくは都内会場にて面接を実施予定
・Lil Press決定
※2021/10/13(水)までに合格者のみにご連絡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今後の流れ】
・2021年10月中旬〜下旬にオンライン説明会
・2021年10月下旬に都内でスナップ撮影
・2021年11月中旬〜下旬 リアルイベントへの参加
・2021年11月下旬 販売に合わせたLive配信への参加
※その後、Live配信月1,2回参加・3ヶ月に1回撮影で稼働あり
※Instagramの投稿は月に2回程度
※ブログ投稿等も今後お願いする可能性がございます
※内容が変更になる可能性がございます
※正社員やアルバイトではなく、アンバサダーとしての募集ですのでお給料などは発生致しません
-------------------------------------------------------------------
みなさんのご応募をLil Ambitionスタッフ一同、楽しみにしています。
たくさんのご応募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す!
Lil AmbitionやLil Pressに関して、質問事項ございましたら
ももちのInstagramのアカウントへのDMではなく、
下記メールアドレスにご連絡を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lilpress@anymindgroup.com>
【個人情報の取り扱いについて】
ご入力いただきます個人情報等につきましては、Lil Pressの応募のみに利用し、それ以外の目的では利用いたしません。
#LilAmbition #リルアンビション #LilPress #ももち #ももちのクセが強すぎた #牛江桃子
担当者意味 在 Ell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はい!!!!!ということで毎年恒例お誕生日の #コスメ収納 動画になりやす!!!
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ワシ!もう25やで、、、、、、
一年でかなり増えすぎて意味わからん量やから頑張っても1時間とかなってもうてすまん🥺
楽しんで見てもらえると嬉しいです!!これかもよろしくねフェアリリー!!
☑︎Instagram(main) @ella_s_castle
日々の生活やellaの素をたくさん更新します!
普段はここに住み着いてます!
https://www.instagram.com/ella_s_castle
☑︎Instagram(review) @ella_s_coffret
製品のレビューを主にしています!最新の製品情報も♡
https://www.instagram.com/ella_s_coffret
☑︎Twitter @ella_s_official
みなさんと交流するためにたまに降臨します。
https://twitter.com/ella_s_official
【お仕事依頼・일의뢰】
お仕事依頼はこちらまでご連絡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本人、事務所ともに【日本語・韓国語】対応可能
[email protected]
(本人が対応致します)
[email protected]
(所属事務所の担当者が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일문의는 아래주서로 해주세요.한국어도 가능합니다.
[email protected]
(본인 받음)
[email protected]
(소속사 담당자 받음)
【所属・소속】DIA TV(CJ ENM)
担当者意味 在 RYU 実況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お魚くん激怒
お魚をリリースしまくって
相手の盤面を崩壊させる
意味わからんけど謎に強い
お魚デッキできました。
エースモンスターは
「オイスターマイスター」です。
▼デッキコピー
https://duellinks.konami.net/att/05a0e46fe3777eb1f175e69c0cf2e4a551fcba0fbb
フィッシャーチャージを引けないとやばい
ので、フィッシャーチャージを10枚
くらい積みたくなります。
#デュエルリンクス
#お魚デッキ
#グレイドルシャーク
━━━━━━━━━━
メンバー登録はこちら
━━━━━━━━━━
▼あなたもRYUと一緒に遊びませんか?
100人を超えるメンバーが、あなたを待ってい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fvlXlTt83JG7GqgnEP4jg/join
▼詳しいメンバー特典
https://qr.paps.jp/ZU126
━━━━━━━━
SNSなどはこちら
━━━━━━━━
✅メンバー登録はこちらから!!【RYUの幹部会】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fvlXlTt83JG7GqgnEP4jg/join
✅「Twitter」「Instagram」「Discord」はこちら!!
https://linktr.ee/ryu_corps
✅サブチャンネル【RYUの小部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kynJdZ7A4ttHijLVRs-g/
✅RYU迷言Tシャツ販売中!!【販売ページ】
https://muuu.com/videos/5919500a25a3e1d4
━━━━━━━━━━
実況に使っている機材
━━━━━━━━━━
▼ゲーム実況部屋の紹介
https://youtu.be/erYewa36LOg
▼キャプチャーボード(Mac用)
https://amzn.to/3mycwZn
▼キャプチャーボード(Windows用)
https://amzn.to/3B8ESOb
▼イヤホン
https://amzn.to/2XJZ7TL
▼マウス
https://amzn.to/2W9QwcP
▼マウスパッド
https://amzn.to/3mqYhG0
▼リストレスト
https://amzn.to/3Da19Nq
▼キーボード
https://amzn.to/3ke34rC
▼モニターアーム
https://amzn.to/3ykVy3f
▼HDMI切り替え機
https://amzn.to/3kkqXxo
▼マイク(Windows用)
https://amzn.to/3B5TEoE
▼マイク(Mac用)
https://amzn.to/3mpq0Xj
▼オーディオ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https://amzn.to/3D9ZA1H
▼マイクアーム
https://amzn.to/3Da1Iqw
▼デスク
https://amzn.to/3khlCaj
▼ゲーミングチェア
https://amzn.to/3Ba2Icp
▼webカメラ
https://amzn.to/3mndiID
▼カメラ(旅行用)
https://amzn.to/3D8NlCE
▼カメラスタンド(webカメラ、一眼カメラ対応)
https://amzn.to/3y7aZvz
▼グリーンバック
https://amzn.to/3B5SauA
▼iPhone & Apple Watch充電台
https://amzn.to/3kahlFC
▼タブレットスタンド(iPad用)
https://amzn.to/3mqYIjC
━━━━━━━━━━
コメントに関するお願い
━━━━━━━━━━
▼是非ご一読ください
https://qr.paps.jp/dPL4b
━━━━━━
素材提供など
━━━━━━
✅素材提供:PIXTA
✅使用楽曲
・処刑BGM:煉獄庭園さんNoir Memory
・オチBGM:夏はSummer
などなど
━━━━
自己紹介
━━━━
名前:RYU。UUUM専属。31歳になりました。
●"遊戯王デュエルリンクス"で実況活動開始。
●毎日動画作ってなんとか生きてます。活動歴4年目。
●活動内容は「ゲーム実況」が主。たまに変な実写。
●遊戯王、モンハン、HITMANなど、自分が好きなものを
実況しています。基本的に毎日投稿。
●娘が1人、息子が1人います。
●「デッキ紹介の提供」などはDiscordまで!
●お仕事の依頼は事務所までご連絡ください。詳細下記。
●以下好きなものとか。書ききれないので一部です。
🌵好きなバンド🌵WANIMA,dustbox,Hi-standard,10-FEETなど
🌵好きなアニメ🌵サマーウォーズ,エヴァシリーズ
🌵好きな番組🌵水曜どうでしょう,仮面ライダークウガ
🌵好きな漫画🌵宇宙兄弟,弱虫ペダル,福本伸行作品
🌵好きな映画🌵MI,,ボーンシリーズ,アイアンマン
🌵好きなゲーム🌵ワンピースグランドバトル,遊戯王DL
MH3,MHW,MHWIB,討鬼伝,トゥームレイダー,HITMAN
🌵趣味🌵格闘技観戦
🌵経歴🌵平成元年/9/20生,長野県出身,元サッカー部,元銀行員
━━━
連絡先
━━━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こちら
https://t.co/INmqvP9fu1
※事務所の担当部署が対応します。
▼お手紙などはこちらへ
〒107-6228 東京都港区赤坂9-7-1
ミッドタウン・タワー 28階 UUUM株式会社
<RYU実況チャンネル>宛
担当者意味 在 担当者とは? わかりやすく解説 - Weblio辞書 的相關結果
特定の業務や仕事などを担当する係りの人。担当の者。そうした役職があるかどうかがはっきり分からない場合には「ご担当者様」などという風に良く使われる。 ... <看更多>
担当者意味 在 担当者(たんとうしゃ)とは? 意味や使い方 - コトバンク 的相關結果
〘名〙 ある仕事を受け持って行なう人。担当する人。受け持ち人。担当。 ※労働基準法(1947)一〇条「この法律で使用者とは、 ... ... <看更多>
担当者意味 在 "責任者" 和"担当者" 的差別在哪裡? - HiNative 的相關結果
ほぼ同じ意味ですが、「責任者」はchiefやleaderの意味も含みます。 · 担当者→直接、窓口やメールや電話で、やりとりする相手。 責任者→決定権をもつ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