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西方哲學《哲學叩應》】
在台灣念文史哲通常被視為有百害而無一利,俗稱「百無一用是書生。」過年家族團聚,親戚必定面帶譏諷問你:「你讀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出來要做什麼?」
事實上,在台灣這環境下還真不能做什麼,能擔任教職就要謝天謝地,祖墳冒青煙了。念文組出生的父母通常發誓以後要揠苗助長讓小孩念自然組,講著講著我都快潸然淚下(吸鼻涕)。
其中哲學系尤甚,大一才考進來,沾著露水散發閃耀光芒之莘莘學子,四年間想盡辦法玩一個遊戲,名為「逃出哲學系」。自願的、被迫的、半推半就的,以轉系、轉學考、輔系、雙主修等方式求生,待四年過後,留在系上的只剩看破了、看慣了、看穿了的老貓兩、三隻。
可是,這樣被看輕看扁的哲學,真的不重要嗎?出社會後,你曾經多少次對那些理盲、濫情、毫無邏輯卻張牙無爪的麻煩人物嘆氣,心想:「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人人都有。」(我這裡有批腦子好便宜的啊~有需要就打這個電話吧)
然而,反過來說,哲學對許多想進一步接觸或自學的讀者而言,也是一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窄門,我曾經聽過一年的西洋哲學史,課堂上用的教科書簡直是有字天書,明知字字皆為中文,串起來卻像霹靂貓星球的語言,尤其老師授課的方式就是念課文,唸到眾人皆昏昏欲睡。
某次我左手撐額頭、右手胡亂鬼畫符貌似用功,實則打盹之際(話說此乃本人絕技),突然發現課堂一片寂靜,原來在暖暖冬陽照射下,每個人都睡著了……包括老師本人,以一種端正的肉身佛姿態就地圓寂(呸呸呸胡說八道)。
回到《哲學叩應》本身,有少數歐洲國家將哲學列為義務教育中的必修課程,身為無數哲學大師發源地的德國則將哲學課列為選修課,因歷史脈絡、文化風俗等原因,哲學成為其教育中不可缺的一環。(但依然無法挽救今年的德國隊)
為了讓一般學生亦能輕鬆閱讀哲學理論,兩位德國哲學博士Jörg Peters和Bernd Rolf聯手編寫《哲學叩應》,由德國百年出版社出版,號稱德國人手一本的哲學課參考書(我相信德國足球隊沒讀過)(話說德國人手一根的應該是香腸吧)(你夠了沒有)。
本書以平易近人、輕鬆愉快的筆法,描寫柏拉圖、康德、亞里斯多德等「15大哲學家」,以穿越時空(並不會變成馬爾泰若曦,別擔心)、哲學家們共同主持電視論壇、洛克和修謨到中學課堂演講或回答問題等一對一深度對談的方式(為何沒有電視購物場景?),一問一答說明西洋哲學的「18個經典理論」。
由於哲學的概念較抽象,這種緊扣現代人生活環節,以虛擬對話呈現轉換過之原文文本的形式,讓艱澀難懂的哲學為所有人開啟了一扇窗,無論是康德、邊沁、霍布斯、波普爾等哲學泰斗,或柏拉圖洞穴寓言、盧梭社會契約論、邊沁效益主義等著名理論,皆善用各種花式舉例,切實詳盡、深入淺出的解釋到你哭著說理解為止,簡直是「哲學版翻譯米糕」啊!!(等燈燈燈)(出現多啦A夢配樂)(結果拿出來的是空氣砲)不禁讓人產生:「怎麼了!你們這些哲學家都說起人話了!」之驚嘆想法←你這什麼態度啦!!
舉例來說,第二堂課「如何以效益主義的角度衡量幸福」,描述一位名叫提姆的少年,連續三次穿越不同時空背景,與邊沁、彌爾和彼得‧辛格會面,暢談並比較效益主義的見解與概念。而且明明才穿越到十八世紀的倫敦,不先想想如何打理生活?這輩子能否回到21世紀?反而馬上抓住哲學家們詢問「效益主義」的概念,真是好學的孩子啊呿!
第十堂課「如何獲得理智與善?」則是少年馬克不小心走入《雅典學園》這幅畫中,巧遇柏拉圖(個人猜測少年可能比較想走入春畫中,但柏拉圖也能湊合湊合啦)(喂喂喂),討論《洞穴寓言》的四個分級概念(不是輔導級、限制級那種),闡明多數人猶如生活在洞穴中,被想像和感覺知覺囚禁,只有少數人透過崎嶇難行的陡坡離開洞穴,意即透過思考、分析,闡揚論述知識上的問題。
看到後來覺得書裡的哲學家都很好惹似的,好像在做慈善事業,耐心忍受少年少女們各種無知的問題,還帶他們去喝咖啡。個人認為現實中的柏拉圖會在馬克提出第三個問題時,以《雅典學園》中的姿勢(請見圖),快速舉起右手插進馬克的鼻孔,以免他再提出任何愚蠢的問題,老子今天休假慢走不送謝謝。
咳咳咳(把手抽回來,用濕紙巾擦乾淨)總之滿溢德式幽默《哲學叩應》非常適合剛接觸哲學,欲理解偉大哲學思想的讀者;而對哲學毫無概念,想一探究竟的讀者可從圖文相間的《廁所裡的哲學課》入門。
請注意,這兩本書皆非偏離原典的「超譯」,而是「超有意義」(好無聊的雙關語)(關在廁所自我反省)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新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2、留言請回答:『你最想和哪一位哲學家對談?』
範例:『我想與康德建起愛的橋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8/07/29(日)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8/07/30(一)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創意市集出版 #哲學叩應 #柏拉圖 #康德 #亞里斯多德 #經典哲學思想 #哲學家對談 #幽默哲學課
★城邦讀書花園:goo.gl/LhvfQz
★博客來:goo.gl/Qo4KNJ
★金石堂:goo.gl/hA1yvS
★誠品:goo.gl/eLYaeF
★讀冊:goo.gl/VRHxx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鍵評論網:www.thenewslens.com 2014年即將邁入尾聲,這一年由悲傷和喜悅交織,當我們沉溺在世界盃足球賽的歡聲 雷動中,西非正在與伊波拉病毒奮鬥;當歐洲太空總署發射探測船「羅賽塔號」首度 成功登上彗星,香港為了爭取真普選發起了「雨傘革命」抗爭長達79天。 然而,沒有永恆的黑夜...
拉提姆足球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低醣高脂飲食對運動表現的好處與案例】
演講者: Dr. Jeff
自從跟匡寓談過之後,看到他介紹的這部Dr. Jeff Volet的演講影片讓我相當震驚。非常推薦給在耐力運動這條路上追求成績與想變強的人參考:https://goo.gl/M6jv9m
下面是我摘錄的一些影片內容(要感謝影片中的翻譯小組,非常專業,有助於非專科的人瞭解一些原文的學術用語):
Dr. Jeff 在演講一開頭就說:〈駕馭脂肪的能量來增進運動表現〉這個主題對傳統運動營養學來說有點像是異端,因為我今天要談的是在沒有時常大量補充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反而可以提高耐力運動表現的水平。
在運動前、中、後要補充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一直是運動營養界最高的指導原則,這樣的主流原則大概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在一九六零年代初期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肝醣超補」的研究,這個研究堪稱經典,大部分的馬拉松跑者和鐵人都聽過也實踐過。
這一系列關於醣類的研究都在傳達一個重要的結論:對肌肉來說,肝醣是個很重要的物質。但我現在已經非常確認這是一種錯誤的結論。而這個結論引發了超乎想像的產業結構與……各種問題。而且過去四十年來在「能量與運動表現之間關係的研究」基本上都以碳水化合物(醣類)為主,運動營養專家大都是告訴運動員狂吞碳水化合物來增進運動表現與促進恢復。但事實上這對很多運動員是不適用的。
我們開始在坊間看到其他觀點,這些新的觀點圍繞著「低醣高脂」的飲食方式。有不少人站出來提倡「高醣低脂」反而會限制運動員的表現,包括提姆.諾克(Tim Noakes,世界知名的運動科學家)也認為「高醣」的飲食有諸多限制,諾克博士在過去整個研究生涯都是高醣飲食的強力支持者,現在他有了180度的轉變,他以極為誠懇的態度向那些期刊與他的讀者們道謙,承認自己過去搞錯了方向。

Dr. Jeff 也很誠懇地說:對於生酮飲食如何增進運動表現這一塊我們還在啟蒙期。但我們無法忽略眾多證據和奇聞軼事。接著Dr. Jeff 分享了許多故事:
→Tim Olsen 連續贏得2012和2013年的西部100英里耐力賽的冠軍還破了賽道紀錄,他以14小時46分鐘跑過了160公里的內華達山脈,抵達終點時精神還很好,實在是太令人不可思議了,他是個被詳細紀錄的低醣飲食者。
→Zach Bitter 美國100英里路跑賽的國家紀錄保持者(成績11小時47分21秒),他是個確實執行低醣高脂的運動員。
→Mike Morton 40歲才重新開始練跑的超馬跑者,贏過多次100英里超馬賽。2012年才轉成低醣高脂飲食,美國24小時超馬紀錄保持者(成績275公里)。
→John Rutherford F-18的飛行員,他是Dr. Jeff研究案例中最會燃燒脂肪的人,他非常親切,也是奉行低醣高脂的運動員。
Dr. Jeff:不只有耐力運動員的個案,還有不少團隊也引進了低醣飲食,像洛衫磯湖人隊、紐西蘭的橄欖球冠軍隊All Blacks或美國職業足球的冠軍隊伍Columbus Crew都是。還有很多隊伍對生酮飲食與低醣高脂飲食都很感興趣,像俄亥俄州立大學摔角隊不斷聯絡我,他們想要選手開始使用低醣飲食,請我提供建議。他們可只差,去年的全國冠軍隊就是他們。其他有頂尖滑雪選手Bode Miller和Lindsey Vonn都曾公開提到低醣飲食的好處,例子很多。在場的Peter Defty本身就具備許多低醣高脂飲食的知識與執行方式,自己也訓練了很多這類低醣飲食的選手。
下一篇再繼續仔細整理演講中段【以脂肪為主要燃料對運動員有益的十個原因】,有興趣者可以點YouTube影片中的「資訊」裡有翻譯組的列表。
—感謝影片中的字幕翻譯者—
對影片內容有興趣可看這由Dr. Stephen Phinney和Dr. Jeff Volek合著的這本書"The Art and Science of Low Carbohydrate Performance"
http://www.artandscienceoflowcarb.com
拉提姆足球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016.12.28 觀點—《每日電訊報》Mathew Lynn ※
2017 年五大黑天鵝:可能影響全球股市的意外事件?
2017 年,某家義大利銀行必須由政府紓困。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半夜三更在推特上發表蠢話。歐盟以侵入隱私/逃稅/壟斷為理由,懲罰臉書/蘋果/亞馬遜,罰金高達數千億歐元(三個選項,請自行組合圈選)。
這些事肯定都會在 2017 年發生。但真正的黑天鵝事件是什麼?——亦即現在不在我們的視野之內,卻會擾亂金融市場的事件?
(譯注:歐洲人以前所見的天鵝都是白色,所以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直到在澳洲看到黑天鵝,才對天鵝的認識改觀。「黑天鵝」指那些一旦發生,就會產生使人改觀的意外事件。)
當然,根據其定義,我們根本無法預言這樣的事。但每一年會有一兩件讓我們跌破眼鏡的事:沒有人知道萊斯特城足球隊會贏得英超冠軍;也沒有人知道,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會終於和衷共濟,推動油價上漲;更沒有人知道,(英國首相)大衛‧卡梅隆、(義大利總理)馬泰歐‧倫齊、(法國總統)法蘭斯瓦‧歐朗德,會在 2016 年年底被掃進政治的垃圾堆。
這個世界總是會發生一些出人意外、但大大改變人們看法、影響股票價格的事件。所以,2017 年的黑天鵝會是什麼?以下是五件在未來十二個月裡可能讓所有人大感意外的事件。
== 中國起源的科技股慘跌 ==
大家都在擔心紐約的那斯達克指數會重演 1990 年代的達康(.com)泡沫,因為網路科技股在過去一年持續上漲,但價格漲得最瘋狂的地方,是在中國。
世界七大估值最高的私人企業中,有四家在中國,而這四家都成立不到七年。滴滴出行、小米等公司的估值遠遠超過 Snapchat 跟 Uber。2015 年全球有十九家「獨角獸」成立——這是指成立不到十年、估值超過十億美金的科技創業公司。到了今年十月,另有十家獨角獸加入他們的行伍。
創投資金湧向中國的科技新創公司,其魅力顯而易見:網路爆炸性的成長,結合中國經濟的擴張,投資人自然感到商機無限。問題在於,上述的估值很容易一下子就變成泡沫。只要有一兩家崩盤——但這是無可避免的——很可能全球的科技股都會跟著跌,而它的源頭會在中國。
== 波羅的海市場崩潰 ==
對中國與台灣可能發生的衝突,投資人自然感到緊張,特別是川普先生表達了對美國傳統一中政策的懷疑。
但台海不是唯一的地緣政治衝突點。普丁一直想收回波羅的海諸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即使不用兵,他也可以干涉這些國家的內政。屆時,誰會願意採取必要的步驟來保護他們?川普?還是梅克爾?
普丁一旦染指俄帝國的舊波羅地海區域,就會導致那些市場崩潰。愛沙尼亞的股市目前一片大好,股價高、交易量也高,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近來都出現大幅成長。
但他們的股市一旦崩潰,就會波及全球的新興市場、以及已開發的市場。我們從 2008 年以來就知道,只要有一個地方的市場崩潰,其他的地方都會遭到波及。
== 新國家加入歐盟 ==
英國打算在 2017 年 3 月啟動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開始脫離歐盟的過程,這使得布魯塞爾的歐盟官員十分刺心,畢竟,經濟成長最快、規模最大的成員決定要離開,面子上真的不好看。
但這並不代表歐盟已經玩完了。顯示歐盟計畫依然生機無限的最好辦法,就是讓新的成員加入。目前可能的候選國家是馬其頓、阿爾巴尼亞、與塞爾維亞。這三個國家,目前都還不夠格成為歐盟國家,也無法彌補歐盟失去英國的損失:這三國加起來總人口只有一千兩百多萬,GDP 總值是六百二十億美元,英國的人口是六千五百萬人,GDP 為兩兆六千億。
但如果這三國加入歐盟,歐盟就會很有面子,而且假如這三國都成為歐元國家,那麼單一市場也會在短期內提振信心——就算再不濟,也會讓上述三國的股市上漲。
== 臉書跟蘋果合併 ==
近二十年前,蘋果買下一家電腦公司叫 Next,使得原創辦人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再度回到蘋果。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賈伯斯接下來發表了一連串超級成功的產品,從 iPod、iPad、到iPhone,也使蘋果成為世界最大的公司。但他過世五年後,蘋果在他的繼任人提姆‧庫克(Tim Cook)的領導之下,似乎失去了方向,也許它還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它的創意已經大不如前。
解決的方法:為什麼不再重覆 1997 年的歷史?雖然沒有另一原創辦人讓蘋果找回,但臉書的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是一位超級有創意的企業家。
臉書與蘋果合併,讓祖克伯掌舵,可能會稱霸二十一世紀,掌握硬體與軟體界,無人可與爭鋒。
== 川普向德國發動貿易戰 ==
在選舉的造勢會場上,川普說他將採取決定性的動作,保護美國的工業免受中國危害。但他一旦就任,可能會發現上述的競選承諾有一兩個問題。什麼呢?嗯,像是會導致全球經濟崩潰。而且,密希根州的工人大概不會像中國的工人一樣,願意領取微薄的薪資,一週工作長達八十個小時,只為了製造塑膠玩具。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國家在大賺美國人的錢,那就是德國。今年德國對美的貿易盈餘已經高達八百億美金,而 2009 年此數字只有三百億,顯見大幅成長。很明顯,其原因在於貨幣操縱——歐元幣值太低,使得德國工業太具有競爭力。
更美的是,德國的貿易盈餘都是由高單價的產品支撐,這樣的工作機會,也是川普想要替美國搶回來的。如果美國對德國的進口車開徵高關稅,美國人少買幾台賓士、BMW,多買林肯、凱迪拉克,就會對川普的藍領選民大有幫助。如此一來,他還可以替他爺爺報仇——他的阿公菲德列克‧川普因逃避兵役而被踢出德國。
當然,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之下,對德國產品開徵進口關稅可能有困難,但川普似乎從不對這些國際協定感到操心。而且福斯汽車的柴油醜聞應該足以讓美國有藉口,禁止德國汽車在美國販售——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如果此事發生的話,德國的 DAX 指數應該就會無量下跌了。
http://www.telegraph.co.uk/…/us-trade-war-germany-tech-col…/
拉提姆足球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鍵評論網:www.thenewslens.com
2014年即將邁入尾聲,這一年由悲傷和喜悅交織,當我們沉溺在世界盃足球賽的歡聲
雷動中,西非正在與伊波拉病毒奮鬥;當歐洲太空總署發射探測船「羅賽塔號」首度
成功登上彗星,香港為了爭取真普選發起了「雨傘革命」抗爭長達79天。
然而,沒有永恆的黑夜,當然也不存在永遠的悲傷。迎向新的一年總是伴隨著興奮與
期盼,或許在回首想這一年時心中會有些許的哀愁,但烏雲的背後總會藏有幸福的曙
光,期待我們每個人回想起這一年,都能夠甜大於苦,是豐收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