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寶」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擁有不少粉絲的牠,因為繁殖計畫而回到出生之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本預計與公石虎「阿中」孕育下一代,卻在今年二月悄然離世。
曾經,牠有機會回到野外生存。2013年,長大成體的集寶經過各種野外求生訓練後,終於順利野放,卻在回到野外的第八天,就被捕鼠夾或網具致傷,跛腳的她,失去捕捉獵物的能力,體重從3.2公斤直直落到1.9公斤。
帶著傷肢,獸醫師判斷牠再也回不去野外,只能終身收容。輾轉去到臺北市立動物園成了「石虎教育的大使」,三年來養尊處優讓牠足足胖了一公斤之多;然而,始終沒辦法讓牠卸下心防。
狹小的空間、人為活動的干擾都令集寶十分緊迫,但背負著大使的使命的牠,卻被迫每天要在玻璃窗前被觀賞、被拍照、被刺激著。
集寶的一生,經歷了圈養環境下的出生、成長、野放,野放後受傷、不適應,因此來到動物園進行教育展示,最後,因著繁殖計畫的需求回到特生中心,最終結束一生。
這一切帶給我們多少啟示?
還是在動物園有新的個體展示後,我們便自然地忘卻了她?
#石虎不是已經滅絕了嗎 #石虎不是豹貓嗎 #開放石虎飼養跟繁殖就好了啊 #拼經濟優先到底為什麼要管石虎不石虎的
是的,這樣的說法不斷地出現在各個社群之中,都來自於我們對這樣的生物認識之淺薄所致。
當野外僅存五百隻的石虎仍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之時,我們能不能至少給自己一個正確認識牠們機會,然後付諸保育行動呢?
窩抱報八月號《石虎再見,黑熊再見》誠摯推薦閱讀:https://pse.is/9MFWD
集寶之死完整報導,已於窩窩網路報導平台公開,歡迎看看:https://pse.is/9LSH5
照片來源| 臺北市立動物園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