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波拿巴生前曾經是整個歐洲面臨的最大難題。然而,他死後200年的今天,如何看待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法蘭西帝國皇帝,依然是一件讓法國人很撓頭的事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Julie Flow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各位大家好 這次我來跟你們分享法國的小島 科西嘉島! 希望你們會喜歡 而對這個地方有興趣了 可以追蹤我的FB和IG FB @julieflowertw IG @julielaflower Music by https://youtube.com/ikson...
拿破崙 小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來講講海地這個國家,一個我很想再去回去的地方。
對海地的印象,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2010年的那個晚上,時間回到1月12日晚上9點,芮氏規模7.0的地震無預警的襲擊了海地,死亡人數超過27萬人,從海地總統府、國會大廈、醫院和監獄,甚至是我們的駐海地大使館也無倖免於難,這是大多數的台灣民眾第一次認識海地這個國家。
當我在2019年3月前往海地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還記得在巴拉圭的最後幾天,收到了一封E-mail,署名來自駐海地大使館的秘書,內容一打開就發現秘書詢問我是不是可以把前往海地的行程往後延,或是取消?
當時我心想,為什麼要取消?這是我難得能踏上海地的機會,說什麼也不能放棄!查了查新聞卻發現,海地的政局長年動盪不安,自從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之後,重建之路遙遙無期,但仍然阻擋不了我前往海地的念頭,直到出了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的杜桑·盧維杜爾國際機場(Aéroport international Toussaint-Louverture),看著秘書、使館司機、和一名配有手槍的保鑣三人一行來接我才發現,來這個國家真的是需要點勇氣。
.
海地是全世界開發指數最低的國家,也是美洲唯一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2019年的人均GDP是1200美元左右,大約就是一天不能花超過100塊台幣的概念,如果用人類發展指數(HDI)來看海地的話,分數是0.510,在全世界190個國家排名第170名。(台灣的HDI是0.916)
.
天災和人禍,很多原因讓海地成為了現在的海地,但其實在19世紀初期海地曾有一段輝煌的歷史,今天的主角—海地20古德,頒布憲法200週年紀念鈔,正是見證這段歷史的好教材。
.
世上第一個非裔黑人主導,奴隸起義建國的國家是誰?是海地
加勒比海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是誰?也是海地
原來海地就是曾經的老大哥啊!引領加勒比海地區的黑人獨立運動,今天就好好的來來這段過去。
首先看到鈔票的正面,是一位以新古典主義畫風呈現的黑人將軍—Toussaint Louverture,他可是在海地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看看首都太子港的機場以他來命名就知道,但他究竟是誰?
.
簡單來說他其實就是海地的孫中山、偉大的國父,帶領人民抵抗法國的統治與破壞。
1492年,哥倫布的遠征之旅來到了加勒比海地區,他第一塊陸地就是這裡,現今的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當時哥倫布命名這塊島為西班牙之島,以榮耀祖國的西班牙女王。
經過了西班牙人將近200年的統治,這時候法國人也忍不住開始覬覦這塊物產豐饒、鳥語花香的化外之地,兩國打了又打打了又打,直到1697年西班牙戰敗戰敗,把西班牙島一分為山,法國取得左邊的三分之一,命名為聖多明哥(Saint-Dominque),也就是現在的海地,西班牙則保有右邊的三分之二,也就是現在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從此以後兩國分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喔對,至少外來殖民者是這樣沒錯。
.
從西班牙手中豪奪過來的土地,成為了法國人的海外農場,這時候需要大量的人力怎麼辦?島上的印第安人早就因哥倫布帶來的天花傳染病死光了,看來看去只能從黑暗大陸那邊調派人力過來了。
海地不但是歐洲人從非洲最早輸入黑奴的地方,也是歐洲人中轉飛奴到美洲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每年都有超過3萬人左右,而在海地工作的黑奴最高數量則是超過了80萬,由此可見由非洲引進黑人對於法過人來說,在當時是多麼重要的一項貿易活動。
.
也就因為這樣,海地這個只有台灣四分之三面積大的小島成為了法國海外最值錢的殖民地,棉花、咖啡、菸草和甘蔗,只要種什麼就賺什麼。生活在「加勒比海明珠」上的法國人生活豐衣足食,但有一群人漸漸開始不滿,隨著時間演進,他們實在是忍不住了。
.
要知道當時的法國人對待這些來自非洲的黑奴是非常殘忍的,每天工時超過18個小時不說(這也說明了為何需要如此大量的黑人勞工),農場主不高興隨便給黑奴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可以隨便處死,看是要放狗咬死或是浸豬籠都可以,只要我想要我開心有什麼不可以?
這也難怪人家會忍不住,再加上18世紀末期有兩件國際大事加速的黑奴的覺醒:
一是1775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這兩件事情間接告訴了大家,「欸雖然我們是殖民地,但還是可以獨立的喔!」「欸你們國家自己都宣布了人權宣言,宣佈人與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那應該也要比照辦理吧?」
也就因為這樣,在1791年開始有黑奴組織暴動,奮起抵抗沒良心的法國殖民者,而帶領他們的就是杜桑·盧維杜爾(Toussaint Louverture),揭開了海地獨立戰爭的序幕,而也就因為這一聲槍響,海地也成為了拉丁美洲最早爭取獨立的國家,沒有之一。
.
在接下來的10年間,杜桑將軍左打法國,右退英國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負責趁虛而入,看有沒有機會坐享漁翁之利,結果被打得落花留水哈哈),總算在1801年收復了整個海地地區,並在同年的6月,海地正式宣布自治,並頒布憲法,憲法明確規定廢除奴隸製度,所有人不分人種、膚色一律平等,享受自由的公民權,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貿易自由等等。
.
這部憲法哪裡可看得到,鈔票正面的灰色部分可以,而且是採凸板印刷,除了可以摸得到憲法文本的圖案,另一邊還可以看到200年紀念的戳記。
至於鈔票背面是什麼呢?一樣是憲法文本,如果拿放大鏡看會發現條文印刷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人懂法文的話在告訴我上面寫的是否真的為法律條文囉~
.
其實海地也跟當時如日中天的拿破崙有另外一個小插曲。
要不是1802年拿破崙取得了第一共和終身執政,忙著在法國稱帝,他還真有可能會親自帶著軍隊來平定海地的革命,很可惜命運就這樣交錯,拿破崙最終命令他的妹婿黎克勒(Charles Leclerc)代為遠征海地。
.
最後法國軍隊再次輸給了熟知地形的海地革命軍,在一次的談判中,杜桑將軍因落入法君圈套而遭到俘虜,有人記錄下杜桑將軍在被俘虜之前最後的精神喊話:
.
「我此行必定凶多吉少,若法國侵略者背信棄義加害于我,請大家不要悲傷,要用更加堅強的鐵拳,以更加沉重的打擊徹底擊潰敵人。」
.
1803年4月,海地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還沒來得及見證海地的獨立,就這樣病死於監牢當中。
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獨立,並將這塊土地的名字恢復成當年印第安人的傳統名稱--「海地 Haiti」,也就是「多山的地方」。
.
其實現在流通的海地鈔票,都跟這段獨立戰爭史脫離不了關係,等以後都會一一介紹給大家的嘿嘿~
.
每次都越打越長,這個鈔票小教室就是想讓大家更認識世界各國的文化,所以一定要搭配實體鈔票才會更有感覺~
按照慣例一樣來抽獎哈哈
這次的獎品就是【一張海地20古德,頒布憲法200週年紀念鈔】!!!
只要在下面留言 留什麼都可以
就有機會得到~~~
.
時間只到2021/02/28 晚上7點!!!
#融融鈔票小教室
#融融歷險記
#如果反應熱烈再來加碼
拿破崙 小島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超過2000年的法國勃艮地古城~歐坦Autun。
如期許走遍法國的初心,這些年來盡量不重覆地參訪過這美麗國度大大小小數以千百計的城鎮,照片拍了至少數萬張有,因旅遊好奇心與自娛娛人寫文的分享樂趣,有時心血來潮,偶然發現奇景妙聞,看一下地圖、說走就走,像羅馬帝國時期就存在的歐坦古都就是這樣尋出遊興來😊。
「歐坦Autun」城市名源自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 ,曾經是巴黎、第戎之前羅馬帝國時期法國中部數ㄧ數二的大城市,如今人口流失,都會區僅剩約4萬左右,城區仍留有羅馬神廟、劇院、城門等歷史超悠久的古跡,是勃艮地著名古城,也是中世紀天主教聖賈克朝聖之路必經之地。
這城市出生過一位留華法國傳教士蔣友仁(Michel Benoist 1715-1774) ,他是清朝乾隆時期北京圓明園十二獸首西洋噴泉的水文設計師,精通數學、物理、天文,畢生有超過一半的時間留在中國,聽說他從澳門入境在北京一年就通曉中文,聰穎語言天份真是讓人汗顏😓,除了向乾隆解釋日心說外,還畫出非常精準的世界地圖~皇輿全覽圖更新版,而出身自科西嘉島,十歲還不太會講法語的拿破崙,小時候也曾跟哥哥弟弟一起被送來這裡的學校精進法文一陣子,他一生與此地數度結緣,連1815年被貶到南大西洋小島前都曾經過這邊看看...。
這城市有很多餐廳、咖啡廳,商業經濟似乎發展不錯,市中心廣場旅遊局旁還有一條精巧美麗的十九世紀新文藝復興式的古廊街,但可惜疫情期好多商家都沒開門,幸好城市本身人文歷史、自然景緻豐富,真的不虛此行~待個一晚慢慢逛都值得!
拿破崙 小島 在 Julie Flow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各位大家好
這次我來跟你們分享法國的小島 科西嘉島!
希望你們會喜歡 而對這個地方有興趣了
可以追蹤我的FB和IG
FB @julieflowertw
IG @julielaflower
Music by https://youtube.com/ikso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xDSrZiH9_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