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你是都用線上訂購生鮮還是依舊到市場採買呢?
前陣子三級警戒,我到市場及社區協助消毒時也關心一下大家的狀況。大家向我反映很多事情,其中,有關市府的紓困及振興政策更是攤商們想了解、在意的。
我知道,全台三級警戒以來,各行各業皆受影響,傳統市場及夜市民生經濟在這一波疫情的影響下,更是受到如海嘯般的衝擊。尤其,這陣子大家配合政府防疫都「宅在家」改由線上訂購,或是到大賣場一次性採購買足。現在雖然已降為二級,但民眾的消費習慣改變,以及對疫情狀態仍抱著謹慎的態度,市場的人流依舊沒有回升的情況。
雖然市府有推出「#紓困十方」及「#振興大補貼」等相關政策,但對於兩個月沒有收入的基層攤商來說,實在仍不足。我也在查閱了一下各縣市推出的相關政策,發現高雄市已在之前推出的「#高雄好家載」政策上加碼新增抽獎活動;台北市也鼓勵市場與外送平台結合,只要透過外送平台訂購傳統市場生鮮,市府就補助25-50%外送費,不但將生意提升20-30%,也順道藉此協助傳統攤商多元行銷的管道。
我想,#全世界因疫情改變了生活型態,#市府的政策也應該因應情勢而調整!只要能協助基層攤商度過難關,學習好的政策絕沒有抄襲可言。期盼市府可以苦民所苦、體恤基層攤商,調整現有的相關政策,將減免方案延長至年底,讓攤商們有更多喘口氣、回正軌的時間,那推出的「藥方」與「補帖」才能真正讓民眾感受到!
#為基層攤商請命
#延長相關紓困方案至年底
Search
振興大補貼 在 [新聞] 救急補帖!10萬紓困、現金6千、工資補貼 的推薦與評價
4大救急補帖一覽!開春還有10萬、每人現金6000元可請領
三立新聞網
2023年1月5日 週四 上午7:55
https://reurl.cc/6L33Mb
為減輕勞工朋友的生活負擔,勞動部推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即將於1月7日
截止,每人最高貸款金額為新台幣10萬元,貸款期間為3年,前6個月按月付息不還本,自
第7個月起按月平均攤還本息,最後三天已湧入近百億紓困金。勞保紓困貸款截止後,另
外,還有3項金額可請領,其中一項也可拿到10萬元。
一、10萬勞工紓困貸款
112年勞保紓困貸款1月7日止受理申請,期限只剩下2天,貸款期間3年,每人最高貸款金
額10萬元,貸款期間利率目前為年息1.718%,前6個月按月付息不還本,第7個月起按月平
均攤還本息。
申貸資格包括生活困難需要紓困、參加勞工保險年資滿15年、無欠繳勞工保險費及滯納金
、未曾借貸勞保紓困貸款,或曾借貸已繳清貸款本金及利息者。但已請領老年給付、終身
無工作能力之失能給付或向其所屬機關請領勞工保險補償金者,不得申請。
二、經濟共享普發6000元現金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將於農曆年後每人普發現金6000元,而農曆年前,會加發低收入戶
每人750元、中低收入戶每人500元,且今年每月都會發放。
三、10萬保單紓困借款
保單紓困貸款因應疫情影響,推出的政策型借款方案,為了幫助受益情影響的人度過難關
所推出的低利率借款,自2022年起改為常態化辦理,申請時間至今年3月31日止。
民眾可拿新台幣計價的保單,向壽險業申請最高10萬元的紓困金,5資格符合一項就能申
請,包括符合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屬於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所定特殊
境遇家庭之成員、符合政府個人紓困補助條件者、 受疫情影響以致經濟困難者可申請此
服務,以及受疫情影響以致經濟困難者。
受疫情影響以致經濟困難者分為「有雇主」與「無雇主」兩類型,「有雇主」須表示自己
因失業、無薪假、非自願離職、雇主實施減班休息、協商減薪、雇主營收衰退而減少獎金
等實質收入減少導致經濟困難者;「無雇主」因營業收入下降或暫停營業導致經濟困難者
。
保單紓困借款每人限制借10萬元,貸款利率1.718%,還款期限3年,終身壽險、年金險、
儲蓄險等,以及具有保單帳戶價值的「投資型保單」才能申辦,若是意外險、醫療險、旅
平險就無法辦理。
四、基本工資補貼
今年元旦起基本工資由2萬5250元調升至2萬6400元,時薪調為176元,農業、服務業及部
分工業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可申請補助,適用對象如毛巾、襪類、文具、食品製造業等;另
如醫事機構、托嬰中心、長照機構、演藝團體、短期補習班、私立幼兒園、休閒農場及駕
訓班等事業類型也適用。
經濟部指出,自1月11日至4月30日受理網路申請,補貼期間共6個月,只要去年9月到10月
總營收低於2020、2021等年度同期10%,聘僱全職或部分工時員工每人每月分別補貼920
元、560元,第一波補貼款最快3月發放。
資料來源:Yahoo!奇摩新聞網站
PS.以下開放_ _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0.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feismoney/M.1672880857.A.67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