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部助理部長:泰航復甦案不可行 申請破產保生存
實槌了…
---
【編譯李福徠/曼谷報導】交通部助理部長塔翁日前透露,泰航復甦方案23項措施是無法實現的,包括在7個月內出售9架空中巴士340型飛機,增加維修部門50%收益等。強調貸款1300億銖同樣不是解決的辦法,至於申請破產是泰航繼續生存的選擇之一。指將繼續追查泰航內部貪腐人員予以處罰,塔信政府時期採購空中巴士340型飛機是導致泰航虧損的根源所在。
塔翁表示,與交通部長薩沙炎對泰航復甦方案23項措施進行研究之後的看法一致,認為各項方案不夠明確,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也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行度。泰航股份有國內外企業持股31%,所以要由政府擔保泰航所需的貸款540億銖及830億銖,意味著是讓財政部為不知姓名的人提供債務擔保,屬於嚴重的瀆職行為。
「不可能實現的復甦方案23項措施」中,包括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的7個月內出售3架空中巴士A340-500型飛機和6架空中巴士A340-600型飛機,減少飛機空置率,試問有誰會來買這些飛機?因為除了當前泰航的狀況和新冠肺炎疫情,還存在飛機書面報價極高,但實際價格不到10%,所以不會有人敢簽署協議出售,也不會有人購買。
上述機型是塔信政府時期採購的10架飛機,包括空中巴士A340-500型飛機4架,空中巴士A340-600型飛機6架,投資1000億銖。按照正常情況,採購飛機必須提前制定計畫,然後才著手採購和執飛,即Plan-Buy-Fly模式。泰航使用該飛機執飛曼谷-紐約航線的航班,結果月月虧損,執飛不到1年就停飛閒置。目前僅出售其中的1架給空軍,剩下的9架一直賣不出去,並為此支付長達10年的停機費、維修費和保險費。
塔翁還表示,另外1項措施是泰航維修部門整改,通過提高維修設備器材和廊曼機場維修廠房使用率,為泰航自身和其他航空公司提供飛機維修服務,以增加維修部門50%的收入。試問客戶在哪裡?據泰航維修部門工人反映,泰航維修部門在廊曼機場使用面積近11萬平方米,不管是幾層樓,每1平方米都需要向泰國機場管理公司繳納租賃費用。
他表示,採用破產法復甦泰航的方案,即使進入破產申請程序,並不意味著泰航將破產,因為使用破產法的宗旨是為了保障泰航的統一品牌價值,不遭到拆解出售而導致整體價值下降,並讓債務人在公證公平的原則下獲得債務償還,負債人仍可以繼續經營,讓僱用員工系統得到保留等。日本航空就是進入破產程序之後,與債務人協商減少債務,延緩還債或折算成投資資本,以保障航空公司能繼續經營。所以泰航請求政府花費納稅人的錢幫助泰航,這對廣大納稅人來說不公平。
泰航業務價值達2000億銖,其中薪水部分占400-500億銖,其餘為採購和其他開支,均存在漏洞的可能性,加上泰航內部管理質量差,因此成立調查小組對泰航貪腐問題展開調查。塔翁表示,打擊查處貪污行為是必須要展開的工作,因為復甦泰航之後如果不良之人依然存在,那麼投入多少都解決不了問題。為了讓泰航獲得重生,復甦之後能生存發展,員工有工作可做,保持國家級航空公司,必須把不良之人清理掉,一旦查處,哪怕是沒收資產也必須要做下去。
採購助理薪水 在 巴喇莎 Balas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大家也在玩的fb小遊戲「寫下10個自己曾領薪水做過的工作,其中安插一個假的工作」,看看朋友是否猜得出來。
1. 學校教學助理
2. 待應生
3. 舞蹈者
4. 翻譯員
5. 美容顧問
6. 作家
7. 三級片演員
8. 採購員
9. 售貨員
10. 會計文員
估唔估到呢?!
採購助理薪水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示威半年後:經濟困局與可能出路 - 山海
香港社會動蕩已持續半年,大部分衝突發生在周末,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成了警察和黑衣人的戰場,時常充斥著燃燒彈和催淚煙。
原本人頭攢動的尖沙咀海港城,少了操著普通話在奢侈品店門口排隊的遊客。奢侈品銷售連續三個月降幅超四成。
上水和沙田的藥妝店內,少了拖著購物車的水貨客。接待的中國內地旅行團從日均300個降到最低一天14個。全港零售業也在「黃金十月」直跌24%。
有人歡喜有人愁。對於一些香港居民而言,一夜之間,原本狹窄的人行道有了騰挪的空間,自己絶不會光顧的水貨店關門歇業,擠在居民區成排的旅遊大巴忽然消失,蕭條之下的「難得清靜」,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對於旺角女人街的攤主來說,日子不好過,租約早已簽,租金還要交,收入突然腰斬。當蕭條持續半年還不見好轉,脆弱的小商販不得不停止營業,另尋活路。
在官方的語境中,社會動蕩和貿易戰使香港內外交困,一場「經濟颱風」直撲香港,破壞力更甚於2003年的「非典」疫情(香港稱「沙士」)。
香港經濟跌落谷底?
「直觀上看經濟形勢確實很嚴峻。」香港中文大學房地產及金融助理教授胡榮表示,主要原因是連續半年的局勢不穩,這給旅遊業帶來持續負面影響。
旅遊業相關產業,如酒店、零售業受挫最嚴重。據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粗略估算,在第三季經濟2.9%的負增長中,超過2個百分點的跌幅是源於零售、餐飲及酒店等行業受到直接而嚴重的衝擊。
遊客的多少、店鋪的興衰,可立即被居民和媒體感知,這些產業又吸納大量就業,因此零售業兩位數的萎縮,不免讓人有經濟驟然遇冷之感。
那麼當前的「冷」真的冷過「非典」時期的香港嗎?
如果僅看就業,現在香港的經濟要好得多,在示威爆發後,失業率僅微升0.3個百分點至3.1%。而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後,二三季的失業率都達到8.6%,比此前一年平均上浮一個百分點左右。
但不代表現在的日子更好過,更宏觀數字反映的畫面要暗淡得多。今年第三季度香港GDP下跌2.9%,而在非典最嚴重的2003年二季度GDP僅下跌0.5%;當年香港零售業連續數月跌幅一成多,目前跌幅則在兩成左右。
雖然香港經濟萎縮,但整體而言,離「谷底」還早得很。受重創的旅遊業,其實只佔香港GDP的4.7%。
原因是佔比最大的貿易和金融受影響有限。貿易雖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但跌幅還維持在個位數;金融領域甚至還迎來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募資額史上第三,使香港今年的IPO總額有機會登頂全球第一。
未及「谷底」,但長遠來看,隱憂已現。
非典疫情對香港經濟的打擊是短暫的,當年最難過的二季度過去後,三四季度迎來4%和5%的反彈,使全年增幅達到3.3%,甚至比疫情之前的2002年還要高。
與此相比,當前香港經濟面臨的困境則顯得更長期。
「香港在多個方面都面臨困難。」安德思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分析認為,在外部,中國經濟放緩、貿易戰等會拖累香港,但是暫時的;在內部,香港與中國內地緊張的政治關係和社會情緒,引發社會動蕩,使很多外國公司不願投資香港業務或設立子公司,如果這些投資流向其他地方,金融領域的高質量工作會流失,香港將變得無關緊要。後者才是對香港繁榮真正的威脅。
「香港需要記住,金融行業的流動性很高,如果動蕩變得過於極端,或者中國介入的方式過於激進,新加坡會仍然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不祥的苗頭似乎已經出現。高盛一份報告稱,在六月到八月間,已有大約40億港幣存款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反映商界信心的採購經理指數(PMI)也從七月的43.8,進一步降到40.8,該指數低於50即代表衰退。
經濟下滑折射結構困境
香港經濟無論是狂飆之時,還是沒落之際,總會被拿來與新加坡比較。
兩個經濟體相似點很多——數一數二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亞洲頂尖大學、擁有亞洲最大的法律服務體系,以及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
但兩者的不同點更明顯——香港服務業佔比逼近99%,幾乎沒有工業;新加坡GDP中則有26%左右的工業,佔比仍相當可觀。
新加坡的工業主要集中在電子製造、生物醫藥、石油化工等高端製造業。這些產業往往能創造出大量的工程師、管理職位,在就業市場屬於優質職位。
相比之下,香港佔比18.9%的金融行業,僅創造6.8%的職位,專業服務領域創造14%的就業崗位。而2003年後香港失業率高居8%,其後中國內地開放「自由行」,旅遊業迅速膨脹,創造出大量新增就業,但它們大多集中在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的低端職位。對於香港年輕人而言,畢業後擺在面前的選擇大多是這些低端職位。香港工作月收入中位數在1.7萬港元左右,新加坡為2.5萬港元,差距近50%。
香港在發展製造業上並不是沒有機會。上世紀後半葉,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輕工業,比如首富李嘉誠靠製造塑料花起家。工業產值一度佔據香港GDP的近三成。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中國改革開放正處於快車道上。「資本開始自然選擇,香港輕工業逐漸北移到營商成本更低的珠三角區域。」胡榮表示。
但香港並未立刻放棄製造業,而是試圖對其進行產業升級。1999年,從台積電離職的張汝京和漢鼎亞太風投徐大麟希望在香港推行「矽港」計劃,但彼時香港輿論質疑實為」炒地皮「,港府最終沒有撥地。與此同時,上海以近乎免地租和五年免稅的優惠措施,吸引這一計劃落地,建立「中芯國際」。目前已發展成擁有七個工廠,市值500億港幣的晶圓生產商。
胡榮認為,對於香港而言,錯失這個項目是一次很大的失誤,這些高端製造業原本可以為香港科技背景的高學歷學生提供大量優質的工作崗位。
錯失工業升級的香港,在港府「新自由主義經濟」的指導下,盡量不干預經濟。新增利潤溢出到地產行業,地價不斷高企,發展工業的成本變得更加高不可及。
這種經濟模式下,香港年輕人面臨低端工作和高樓價的雙重擠壓。2017年香港年輕人(18至29歲)中貧困人口達到12.2萬,貧困率為12.4%。而高房價、高物價和助學貸款成為年輕人三個最繁重的負擔,不高的薪水很快被消耗殆盡,由此進入「窮忙」的惡性循環。
香港經濟的未來
新加坡的高端製造業香港沒有,香港的金融行業又可能被替代,香港的經濟前景在哪裏?
持續半年的示威活動,繼續激化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負面情緒和政治矛盾,使香港經濟的前景更加堪憂。
如何轉型的問題,香港早就有所考慮。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的重創後,香港政府也曾思考產業單一化的弊病。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的計劃,包括文化及創意、教育、醫療、環保、檢測認證,以及創新科技。但這六項產業發展並不順利,十年過去,它們在GDP中佔比依然處在個位數。
香港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蔡洪濱則撰文指出,香港支柱的金融服務和貿易物流在數字革命的去中介化下,難以為繼,而在科技創新方面數據、市場和人才方面香港都沒有優勢,因此,香港未來應轉型發展以醫療、教育、文創為主的高端服務業。而要釋放這些產業的供給能力,導入國際需求,需要政府大力進行制度創新。
胡榮也認為,香港在服務行業對比其他城市非常有優勢,這些優勢自然也可以推廣到教育和醫療產業,發揮這些產業優勢,再加上緊鄰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市場,如果實現轉型,香港的經濟困局將會慢慢紓解。
原文:BBC中文網
#社會 #經濟 #政治 #民生 #商業
採購助理薪水 在 採購助理的工作內容-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採購助理 的工作內容. 工作. 2017年11月1日09:34. 我是今年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畢業後找了快兩個月的工作實在面試到心很累很煩拿到第一個offer 是間離家超近的公司懶得繼續 ... ... <看更多>
採購助理薪水 在 採購的薪水大概在哪裡比較正常??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採購 超過100人,分Sourcer & Buyer. 薪水........最近剛進一個新人私立的,工工碩士,0經驗50k起薪,保障年薪 ... ... <看更多>
採購助理薪水 在 Re: [選擇] 採購轉職後發展-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幾個誤區幫你釐清一下,因為我發現你好像誤會了很多事情:
: 小弟大學企管畢業
: 步入社會就到一間中型的科技公司當採購
: 剛開始的起薪不高在28k左右
: 每天要遇到各種麻煩與常態晚下班
: 看到朋友在事務所上班35k
: 或是做醫藥業務40k
其實採購助理本來薪資就不高,因為他踏入的門檻就不高,很多人都能做,
甚至對於學歷要求都不會太高。
你拿朋友事務所跟醫藥業務來比就有差距了,事務所的至少也要會計專業,
醫藥業務雖然不一定每家都會要求要有生技或是化工背景,
但是這產業很操,而且完全符合你討厭的"各種麻煩事+常態晚下班"
所以人家薪資高過採購助理很正常,我不懂你這樣比怎麼能夠幫助你去下轉職決定呢?
: 心中常常開始產生靈魂三問
: 我是誰? 我在哪? 我要去哪?
: 我不是想說一定追求薪資多高
: 而是我自己設定
: 穩定年薪標準500k~600k(五年內)
: 以我目前的採購來說不太容易
我不說天生神力,就一般普通人,採購做五年,也絕對有辦法年薪領五六十萬,
但是一定要花時間去深耕這塊,而且產業也要選對,你公司有三百人,
但資本額只有三千萬,我不認為你們公司每年採購金額會有多高,
(除非你們公司財務槓桿玩很大....)
第一,建議你到大一點的製造業去待,最好資本額過億的,先把採購流程與系統搞熟,
再來挑戰採購專員的工作,採購跟業務一樣吃業績獎金的,而且經手的採購金額夠大,
才有很多發揮的空間,你每次都買小小量的,廠商基本是你愛買不買隨便你的態度。
第二,採購是一個專業,不要認為他比不上事務所會計或是業務,
採購的專業也是需要經年累月培養的。我不跟你談供應商管理的理論,
我就採購實務跟你說,一個專業的採購,要懂市場行情,我買一個壓鑄件,
我要挑哪個廠商,我要會看圖,知道這尺寸公差發給哪家做比較適合,
這家壓鑄廠有多少機台,一模幾穴,產能開出來一個月可以供多少量,
貨交不出來時,你要能問得出他的瓶頸在哪,攻牙還是電鍍? 電鍍? 你是滾鍍還是吊鍍?
廠商來的貨,被品保IQC打槍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 退回給廠商重工?
說服品保特採? 扣款廠商然後自家做sorting? 你怎麼判斷最好的處理方式?
MLCC元件採購,你買的是原廠貨嗎? 市場缺貨時怎麼調貨?
你電感0603要買2%的買不到,你有沒有問研發能不能承認5%的?
大家都說信昌的料就是華科的料,但是你知不知道它們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懂得就知道為啥這資訊其實很重要...)
更不提車床件阿,塑膠射出,每種料件採購都要懂一些,不然被廠商牽著鼻子走。
被人家漲價說國際銅價在漲,你就只能摸摸鼻子接受,
但是懂得行情的採購,一抓原料佔比就知道他漲的%數有問題,而且漲價隔天就生效?
你都不用屯料的? 接單當天才去買料? 很多眉眉角角不是你現在就能領悟的。
而且未來其實還有很多路可以走,不想當buyer可以轉sourcer,想多賺一點,
可以找外商在台的IPO (採購辦公室)當採購,懂進出口還可以做跨國採購,
當然你不想挑戰自己只想穩穩當個資深採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重點專業是需要時間去累積,並非一蹴可及的。
: 我應該要轉職中型會計事物所
: (大型事物所機會不大,我大學時沒想過事務所以沒修中會或是審計,加上英文不好)
: 之後到業界發展
: 或是考個國營郵差比較好呢
: 擁有上帝視角的版上大大給個意見吧。
照你這樣的敘述我倒覺得你只是不想做採購了,並不是認為採購沒發展(薪資上),
因為你講的這些,薪資初期也不高阿?
我覺得應該要這樣來看,第一你其實企管畢業等於沒有專業,因為企管就是甚麼都學,
但甚麼都不精,所以你要找工作等於是跟一海票沒專業的競爭者競爭,
所以你能找的工作起薪一定不會高,除非你念研究所特別念一門專業性強的科目。
不然你只能透過工作來累積專業經驗,然後透過跳槽或是升職來增加收入。
我認識念企管的,基本上發展得好的幾乎是從做業務跟行銷方面下手,
因為門檻低,天花板又高,因此願意深耕某個產業幾乎都不會太差。
但你如果硬要說人格特質不適合,你也可以考慮人資,或是產品助理開始做起,
要是你是個細心的人,也可以考慮走專案管理的路,但是一樣,都只能花時間累積。
因此我的建議還是,如果真的想做採購,就穩穩地深耕幾年。
如果不想做了,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人格特質能做甚麼,網路很多職場測評多少可以參考,
但是我認為你要先知道現在求職環境,
已經不容易讓你找個"不麻煩又不需要加班,薪資又還OK"的工作了。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193.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24246362.A.FD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