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宜好朋友| WFH後公私不分 生活一團亂界線混雜怎麼辦!!feat.心理專家魏兆玟 Wendy老師
心理專家:魏兆玟Wendy老師來作客
❤️掌握五部曲 PEACE❤️
➡️P 玩遊戲
➡️E強化安全感
➡️A接納情緒
➡️C改變行為
➡️E投入生活
❤️焦慮將破壞免疫力❤️
➡️長期高壓、焦慮造成免疫系統混亂
➡️導致唾液中的抗體(免疫球蛋白)下降
➡️唾液是抵擋呼吸道疾病的第1防線
➡️若免疫力下降 身體狀況也將變差
➡️睡好覺、呼吸很重要
➡️距離太近適時拉開距離
➡️親子關係撇開媽媽是守護者的角色
❤️不能沒有情緒❤️
➡️泡泡紙、減壓球、捏捏樂
➡️不要害怕吵架
❤️保有自我互相尊重❤️
❤️腹式呼吸做好做滿❤️
接納情緒 遊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用正念靜心與同理心強化SEL社會情緒力
引領孩子覺察自我,接納情緒,體驗靜心
現代家長和老師需要什麼樣的新思維,才能培育出迎向未來的優秀人才?
答案就在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裡。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情緒智能)教育。
研究發現SEL(EQ教育)對個人的學習成效、自信自尊、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巨大的正面影響,在聯合國大力倡議下,歐美許多先進國家都將SEL納入正式教育中。臺灣也不落人後,二○一七年幼兒課綱正式將情緒和社會列為幼兒六大學習領域之二,二○一九年發布的一○八課綱也融入了多項EQ能力指標。
在所有EQ能力中,最基礎的就是自我覺察。令人振奮的是,每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這種潛能,只要加以琢磨,就能成為一生相隨的珍貴能力,近年來風起雲湧的「正念靜心」正是鍛鍊這種能力的最佳方法。
《我可以很平靜》和《我們都是人》以繪本的形式傳遞正念靜心的概念和方法,對於還不太能掌握抽象思考的孩子(4~11歲)來說,這大大地幫助了他們將內心世界具象化,讓他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內在心靈,也因此更能掌握情緒、掌握自己,進而能同理他人、關懷世界。
《我可以很平靜》以情緒調節為主軸,在前幾頁,作者先以清晰而平實的文字,引領孩子接納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雜亂思緒。接著,作者以更多的篇幅,透過文字與插圖的搭配,將孩子也能體會的靜心概念和方法一一導入,從停下來、深呼吸,以及打開五感、體驗當下,進而能和自己、和大自然連結在一起,最終找到自己的錨,找回內心的平靜,甚至能將這份美好和別人分享。
建議家長或老師試著找出生活中相對安靜的時間,以緩慢、安定、溫暖的聲音,為孩子朗讀書中的文字,同時讓孩子隨著這個節奏仔細欣賞插圖畫面。此外,也可以參考文末所附的「引導式默想」帶著孩子實際操作,您將會發現孩子內心本來就存在的平靜角落,也幫助孩子體驗覺察所帶來的力量。
《我們都是人》帶著孩子探索自我,接納做為一個人,就會有各式各樣、正負並存的經驗、感受、特質;體認做為一個人,只要保持好奇、學習、探索、發現,就能繼續前進,讓經驗不斷拓展、生命始終成長。
全書從扉頁上的「我獨一無二」開始,這個生命初始的獨一無二,即便小小孩也能理解。然而,隨著長大而來的挑戰和考驗,以及過度保護和不真實的負面評價,卻可能讓孩子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與價值,乃至忘了自己其實擁有選擇的自由和決定的權利。
自我肯定的孩子,會帶著承認錯誤的勇氣前行,也能以同理關懷的溫暖與人為善。透過共讀,陪伴孩子細細品味每一頁的文字和圖像,並善用作者在文末餽贈的「愛與和善冥想法」進行練習,您和孩子都將感受到自己,以及人際關係的正向改變,讓生命更多元、更有彈性。
越是喧鬧急躁的時代,越需要在內心擁有一方可以感受、探索、沉澱。可以和自己、別人以及世界和諧連結的空間,這對於所有孩子甚至大人都是一項重要的學習。
正念靜心不只是一種體會、一個概念,更需要透過日常生活的運用與練習,才能成為大腦習慣的路徑、一生受用的能力。為此,我特別創作了一套《正念靜心卡》,讓大人小孩共讀時,可以運用相關牌卡進行延伸討論或實際練習。
《正念靜心卡》內含四款遊戲,包括對象有個人、家庭或三到四人的小團體。牌卡分為三類,其中的「問題卡」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對內在不安的覺察與表達,「目標卡」主要在促發我們對平靜自在的理解與盼望,「方法卡」則提供了多元且容易操作的靜心練習,讓大家平時就可鍛鍊高EQ,碰到情緒困擾時,更可以幫受困的心靈找到有光的出口。
您可以把它當成入門活動來使用,也可以自行發揮創意,設計出自己和家人都喜歡的活動喔!
.
摘錄自《#情緒覺察繪本套組》
導讀作者:楊俐容 /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理事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直播談到,面對加速且多變的時代,認識自己與應對情緒的能力,可以及早為孩子與自己做準備。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34424651487504
這篇摘文在簡單介紹這套書,以及說明SEL的重要性。楊俐容老師對EQ教育相當投入,我認識的不少朋友,都受過她的幫助,我個人也非常感謝她。
我昨天特別說明了,如何去連結當下本有的平靜與喜悅,非常歡迎還沒聽過的朋友參考。祝願您,能將這些微小的能量收納進來,幫助自己面對每天充滿挑戰性的生活!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情緒覺察繪本套組:練習正念靜心與同理心(2書+30張靜心卡)》2/25上市
▲ 博客來:https://cplink.co/HTE0V0ZI
▲ 劉清彥老師朗讀BV:https://youtu.be/t4NaGAZAJQY
親子天下
.
在3/8前,於下列三個平台按讚、留言、分享、設公開,有機會抽中《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每個平台各抽兩本,歡迎到各平台都參與,增加抽中機率
天下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194832457212/videos/753265358916178
鄧惠文 在這說
https://www.facebook.com/Huiwen.Greenparty/videos/753268425582538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53272205582160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接納情緒 遊戲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像力是同理心的基礎
#想像力能讓情緒管理更有力
在3歲以前養成的自律能力和EQ管理,真的是給孩子未來的大禮物~
看著生氣在努吼的蜜亞醬,我對她說「哇,今天生氣變成噴火龍了」🦖😡
「你要燒媽咪的屁股,還是要燒自己的尾巴呢?」🔥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用幽默和童趣的方式來回應孩子。用想像力的力量,將情緒擬人、擬物化地回應孩子。
有一次,蜜亞醬在睡覺前,我放巧虎的音樂,一起聽了5分鐘,就準備關起來要睡覺。蜜亞醬得知要關音樂,就開始生氣,在床上打手、踢腳、哭鬧著說「我要看、我還要看,媽咪我要看巧虎的音樂」,我溫和地回她:「我知道你想看,我們剛剛已經看完嘍,現在準備要睡覺了...」,接著,蜜亞醬就停止哭鬧、踢腳,然後雙手舉起來變成爪子,假裝是自己是一隻恐龍,對著我「吼~」了一聲,吼完之後,她就躺下來準備睡覺。
後來,蜜亞醬如果生氣,若不是太大的情緒,我幽默地回應她,情緒擬人化帶來童趣與樂趣,也就常常能化干戈為玉棉,例如,變成恐龍噴火,蜜亞醬自己從生氣中升起一股愉悅,笑一下,生氣的情緒就消散了。
情緒的擬人化,可以幫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情緒。了解情緒,才能管理情緒。
我在上課的時候,會跟孩子們分享,生氣像是噴火龍、難過像是心中下著雨,害怕好像心裡面有黑黑的森林...🌲
某天,蜜亞醬指著自己的心,跟我說「我生氣的時候會變成恐龍,難過的時候心裡面會下雨,我的心情是在這裡(指著心臟)。我有點訝異,蜜亞醬耳濡目染中,也學會了描述自己的情緒,且知道情緒來自「心」,而非腦袋。🌷
以幽默、童趣的方式,來學習認識情緒,是讓孩子感受到跟自己接近。用孩子的理解力和想像力來學習情緒,也需要時間持續學習更多情緒釋放、宣洩管理的方法。當情緒來襲時,孩子能夠自我安撫,而當孩子有很多選擇所選擇時,他們能更快從情緒中冷靜。
讓孩子的想像力無止盡,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培養
1️⃣「聽故事」,例如家長說故事或者自編故事,甚至唱歌給孩子聽,孩子透過聽覺,還想像畫面,增進想像力,
2️⃣善用繪本,跟孩子玩情緒的具象化,孩子的故事書,會以孩子的世界來呈現他的心心靈,簡單的故事,情節的串連,主角的感受、想法、思考、行為...等,讓孩子有機會感同身受和揣摩,增進對內在感受的覺察
3️⃣可以多給孩子玩角色扮演,或者扮演遊戲,也就是家家酒遊戲,男孩和女孩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時候扮演生活中的角色、有時候扮演喜歡的人物角色,有時候則是自己想像,這些角色都有自己的感受、情緒和想法,也可以鼓勵孩子分享出來~
4️⃣讓孩子自由塗鴉與繪畫,將自己的內在世界、想像畫出來,視覺具象化
除了生氣變成了噴火龍,我曾經用蜜亞醬喜歡的三隻小豬中的大野狼,她生氣時,我跟她說,像大野狼一樣,用力的呼吸吹倒豬大哥的茅草屋,敲敲枕頭,好像要推倒豬二哥木頭屋,爬到豬小弟的房子時,大野狼被燒紅了屁股,我們生氣了,需要用水沖沖手沖沖臉,來冷靜~後來幾次蜜亞醬生氣,雖然在生氣,但是會一邊說要吹、一邊要去推倒家裡的安全物品,或者跑去自己玩一下水,幫助自己冷靜~讓情緒具象化,也讓故事與情緒管理連結,讓孩子實用在生活中。
當蜜亞醬生氣時,我總是提醒著她「你可以生氣、也可以大叫,但是不用太生氣,也不用生氣太久喔」。我與孩子的情緒學習管理經驗,是從0歲開始,我發現蜜亞醬的情緒管理能力是持續成長的。她會生氣、會難過、會嫉妒,會有各種情緒,她學習著與這些情緒共處相依,成為朋友。
當孩子情緒來時,我都是同理、接納情緒。「接住孩子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而接住孩子的情緒,以同理心回應孩子。好好地接住情緒能讓孩子感到安心,理解有情緒沒關係,重要的是學習與情緒共存。除了接納孩子的情緒,也試著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心理訊息。有時候,孩子的哭鬧沒有道理,在測試我們的反應,想知道哭鬧是否有用。而當孩子不依、勒索哭鬧,我們「溫和地」陪伴、同理,堅定地「執行原則」。孩子發現,哭鬧沒用,很快地他們也就能與我們好好地溝通和合作,學習與大人面對和解決情緒背後的問題。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同理心教養 #嬰幼兒情緒管理 #家長情緒管理 #情緒教養 #親職教養#情緒療癒 #正向教養 #寶寶情緒課
親職教養講師/諮商心理師 郭蕙寧/寧寧老師
/粉專文章/
✅給孩子最棒的品格禮物:自律及情緒管理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9811144760233/?d=n
✅憤怒的情緒需要溫柔地回應,可與孩子一同建立情緒調適的儀式,與孩子一起學習多元情緒管理學習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85312021876811/?extid=hTi7ytSEBLEhx4a0&d=n
✅寶貝在外發脾氣,就這麼躺在地上,爸爸媽媽都怎麼辦呢?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81096588965021/?extid=vU1gNrGPShSl768J&d=n
🔽蜜亞醬-怒吼小恐龍與可愛小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