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的原理
要你反思自己的敘事是否阻礙你前進可能感覺有點奇怪。畢竟要是這麼明顯,難道自己不會發現嗎?那可不一定。敘事是無意中被創造出來的,許多在心理學和個人發展領域深具影響力的思想都已經認識到這種敘事的威力。我們來很快地看一下一些與自述故事相關的重要著作⋯⋯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在全世界被廣泛用來治療焦慮和憂鬱症。本質上,這種談話治療把焦點放在思想、信念與態度如何影響感受和行為。負面思維模式可能從小開始形成。舉例而言,如果你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注,長大後遇到不順心的事,可能會自動認為「我就是不夠好」。但人生一定會有失敗的時候,不管是面對客戶、升遷還是案子。
這種敘事讓你感覺糟到不願意再踏出去,未來只想待在自在的環境。認知行為治療強迫你挑戰自我對各種情況的詮釋。基本上,它幫助你改變敘事,聽到不同的故事。在深具真知灼見的《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書中,作者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提出一套理論,把人分為兩類。第一類擁有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他們認定能力是天生的,無法改變。
這種人可能會說:「我就是對數字不擅長」或「我沒辦法上臺演講」。他們討厭也極力避免失敗。如果不得不從事某個自認為不擅長的活動,就會用這種眼光看待。萬一演講時不小心說了一句支支吾吾的話,就會變成上不了講臺的證據。下一次不再做同樣的事,緊抓著確認偏誤不放。
第二類的人擁有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他們相信任何時刻都可以得到新技能。越挫越勇,把失敗經驗當成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有可能。結果是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能開放地改變敘事。他們抱持著開放心胸,認為自己可以獲得必要技能,成為明日的領袖、創新者和專家。我們知道任何人只要下定決心都可以得到新技能,因此我們應該提醒自己這一點,試著培養成長心態。
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心理學理論是制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也就是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控制重大人生事件或職涯路徑到什麼程度。一個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未來發生什麼事的人稱為「內控者」;反之則為「外控者」。對外控者而言,不管發生什麼事都無關個人過失,也不會學到任何教訓。生意失敗歸咎於經濟;流失客戶是因為對方無理;著作被拒絕也不必修改。
相比之下,內控者勇於負責、尋求機會。無論結果好壞,敘事總是「我負責!」內控者不把「命運」當一回事,他們只相信天分和努力,認為「運氣由自己創造」。舉例來說,想像一個人在職涯上遭遇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挫敗,這個人可能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這個人是外控者,那麼他會歸咎一切源自大環境,只是因為經濟萎縮才會丟了飯碗,人才難免也會被波及。然而,如果這個被裁員的人是內控者,那麼他就會把厄運強加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不幸,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反而對自己的幸福造成危害。
保羅‧多蘭(Paul Dolan)在《敘事改變人生》(Happy Ever After : Escaping the Myth of the Perfect Life)一書中凸顯敘事的力量,並記載我們跟自己說的敘事與暗示,會如何對人生各個面向像是婚姻、快樂和收入造成巨大傷害。他主張我們會沉迷於去做別人期待我們做的事,並內化這些期待,形成一個人生「應該做什麼」的規範。不管適不適合,這些敘事通通被我們內化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但儘管我們照單全收也不見得會為自己帶來快樂。
這些心理學架構都強調個人敘事的重要性。你可能在某一方面擁有正面敘事、另一方面卻是負面敘述。「我不值得」的敘事可能讓你陷在一段不健康的感情中動彈不得;「我永遠比不上別人」的敘事可能會讓你寧願不分晝夜狂看《絕命毒師》(Breaking Bad),也不敢嘗試一直想學的以色列格鬥術。
#某些敘事對你有害— #但你通常難以察覺,
#因為它們是你自我描述的一部分。
所幸的是,你隨時都可以改變。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
《#大局思維》
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教授,教你如何放大格局、掌握關鍵,達成最有利的職涯擴張目標
Think Big: Take Small Steps and Build the Career You Want
.
作者:葛蕾絲‧洛登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6)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承襲我們昨天直播所說,我相當欣賞金智英不斷尋求個人改變的努力。雖然屢遭挫折,但不放棄嘗試,這不是容易的事。
她身邊的某些家人,以及前職場同事,也不斷給予支持,當然這樣的資源,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所以我們選擇跟什麼樣的人相處,或者選擇跟什麼樣的人靠近,對我們的人生影響重大。
辨認出什麼對我們重要,並且找出操之在己的部分,一直是我自我對話的內容。這是一種內控的思維,也能持續帶著我們成長,顯然金智英也掌握了這樣的自我對話方式。
祝願您,當我們把目標看得很難,能記得化整為零,別輕易放棄,有多少力就走多遠的路!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標籤不能決定我是誰:破土而出的黑色生命力」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莊詠程 內容簡介: 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族仇恨、外遇父親、陪酒母親、 醉酒家暴外公、囤積癖外婆、退學、憂鬱症、尋死…… 多少年來他跟世人的評價對抗, 以一種不服輸,和傷痕累累的倔強。 直到現在,我才終...
「控制狂父母憂鬱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求助] 控制狂父母與我的感情-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愛還是礙?解析12種控制型父母最常見手段!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我的恐怖控制狂父母-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很可能來自控制狂的父母】...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香港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家庭教育| 父母“控制欲”太强,我该如何应对?学霸学渣都适用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父母是控制狂的推薦,YOUTUBE、DCARD、PT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父母是控制狂的推薦,YOUTUBE、DCARD、PT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父母是控制狂的推薦,YOUTUBE、DCARD、PT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問題] 該如何面對控制狂媽媽(文長慎入) - PTT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求助] 控制狂父母與我的感情- 看板Boy-Girl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Boy-Girl - Re: [求助] 控制狂父母與我的感情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接觸到毒不是家庭的關係,當時的動機只有兩個:一個叫做好奇,一個叫做逞強。20幾歲的時候,台灣開始流行去藥頭夜店、pub、舞廳,年輕氣盛想嘗試看看聲色場所到底長什麼樣子?
哇,很多年輕人聚在一起、喝酒啊、跳舞啊、狂歡啊,可是久而久之就發現,怎麼大家都在使用藥物?但那時候不覺得那是毒品,別人會說那是助興,是一種在跳舞時幫你達到快樂的藥物。
那什麼叫做逞強?當一群朋友站在你旁邊都在使用,你不用就會被笑是膽小鬼,認為你不夠勇敢、是卒仔。我就被這樣的語言激,激到後來我就說「好啊,我不是卒仔啊,我敢啊」,就在當下使用愷他命(Ketamine,又稱K他命)。
但是使用完以後,那感覺非常痛苦,就像暈車乘以100倍。頭暈目炫,噁心、天旋地轉的感覺,眼睛沒有辦法對焦。後來在好奇心的強力驅使下,心裡有很大的聲音說:再試試看、再試試看啦!於是去找藥頭。
那藥頭聽到有人要跟他請教這類事情當然是傾囊相授,就開始教我:「誒,你要使用搖頭丸,再使用愷他命。」所以我就吞下生命第一顆搖頭丸。那是2003年左右,我24歲。
【憂「青少年對毒品去了戒心」,藥物濫用年輕化!】
■以為可調可控,兩年後才驚覺自己成癮
搖頭丸是一種興奮劑,再搭配使用K他命,那一瞬間彷彿就像陷入一種迷幻的空間感裡。那為什麼這個快感讓我著迷?
很多人認為藥物濫用成癮者應該是在一個破碎的、沒有支持系統的家庭,甚至是一個不健全的家庭當中;但我出生在一個(世俗標準中)很正常的家庭,爸爸媽媽的教育非常嚴謹,像是孝順父母啊、對人客氣啊、有禮貌啊,這些都是基本的教導。
坦白說,我從小到大在幸福家庭長大,我的物質沒有任何缺乏,再加上我的人際關係不錯,從小到大就倍受擁戴,比如說,那時死亡車禍很多,我的父母親怕我騎摩托車,就買轎車給我;當時的我認為,成熟的表現就是要去涉及大人在做的事,一種同齡者沒有辦法感受的快感。
嘗到那快感之後,我就陷在裡面。從那天開始我的人生180度轉變,再也不喜歡跟人有人際關係,也不喜歡去追尋什麼穿衣服、名牌包、手機、去好餐廳吃飯,我都不喜歡。我每天開始用錢去追求別人沒有的快感,久而久之就成癮了。
每一個毒品成癮的人初期都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是否施用,但這是一個很失敗也很恐怖的想法。坦白說,我施用了一、兩年之後我才明白我成癮了。
頭一、兩年,我的人際關係沒有變,因為我隱藏得很好,沒人知道我使用毒品,我也不去舞廳夜店了,每天在家房間就隨時在吸。後來有一次,剛好長期販賣毒品給我的人出去短期旅行,我一直狂打電話給他,說我要K他命,那時候我們講術語啦,我說我要褲(Khoo,台語),褲就是K,搖頭丸就叫衣(Sann,台語),所以我們常說的術語就是:「我要一些Sann跟Khoo」。
光是這樣子,我找了他兩天,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情緒暴躁,無法入睡、無法正常生活欸。我就說慘了,我發現我真的上癮了,我怎麼變成這樣子?[1]
■藥物濫用年輕化
2019年我國通報藥物濫用個案共3萬6563人次,教育程度以高中職最多,其次為國初中。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每四年一次的「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結果,推估全國約有20.4萬人曾經用過非法藥物,其中首次濫用藥物年齡以20歲到29歲最多。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吳敏華表示,藥物濫用者以年輕族群居多,超過九成,首次濫用藥物年齡為20歲到29歲連續五年居冠,占45%;其次為30歲到39歲,占24.9%;19歲以下居三,占20.9%。
而為了吸引年輕人的好奇心,許多新興毒品也包裝成即溶咖啡、糖果等亮麗造型。像是繽紛的彩虹菸,摻有K他命、搖頭丸粉及卡西酮類物質成分;使用K他命後會造成有如靈魂脫離軀殼的漂浮,以及欣快的神離感,但易產生噁心嘔吐、身體感官失衡等症狀,長期濫用會產生耐受性及心理依賴性,造成強迫性使用,且不易戒除[2]。
■新冠肺炎後台灣大麻案件暴增?
台灣高等檢察署(2021)發布毒情分析報告,近期查獲大麻案件數、株數增多,恐成吸毒主流;另新興毒品持續氾濫,施用者多為青少年,且摻有多種毒品的咖啡包和笑氣一同使用,有致死可能。
高檢署指出,司法機關查獲大麻案件數、大麻株數均增長,未因新冠肺炎減緩,來自美加地區夾藏大麻類毒品案件持續上升,去年創下歷史紀錄,今年到目前為止也查獲四千株大麻,不容輕忽。
高檢署說,大麻毒品來源多元,取得管道便利及風險性低,案件持續暴增,未來是否會改變國內毒品施用習慣,取代安非他命地位,會持續觀察及時發布預警[3]。
■研究:呼麻(吸食大麻)者輕生念頭機會比一般人高5倍
雖然有人主張大麻成癮與危害性低,吸食死亡人口比酗酒少,還可治療憂鬱症等藥理作用,但實證研究顯示,短期施用有幻覺、心搏過速、妄想等症狀,長期則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憂鬱、失去方向感、躁動等危害,因此大部分國家都拒絕合法化。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簡稱NIDA)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吸食大麻者產生輕生念頭的可能性為一般人的五倍。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近日對28萬名18至35歲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吸食大麻者與輕生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未吸食大麻的人約有3%有輕生念頭,非每日吸食大麻的人比例為7%,每日吸食大麻的人中則高達9%。而女性產生輕生念頭、輕生計劃和輕生企圖的風險遠高於男性[4]。
■家長別輕忽! 青少年吸毒「6徵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醒家長,隨著暑假到來,青少年因為長時間不在校園,接觸的人與環境就比較複雜,家長更要多費心思留意孩童社交環境,防範於未然,避免家中青少年有接觸到毒品的機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劑科郭奕宏藥師說,如果青少年染上毒癮,初期有哪些症狀,讓我們也來瞭解,才能夠及早發現,及早協助他們戒除。初期吸食毒品徵兆如下:
1、易怒或有情緒化的行為,過分的要求隱私權。
2、容易因為小事而衝突,迴避問題和眼神閃躲。
3、目光呆滯、精神渙散、食慾差、日見消瘦、身上長出紅疹子,偶有自言自語、幻聽幻覺,或做出無意義的動作。
4、學校課業突然變差、翹課、早出晚歸,對行蹤交代不清,結交來歷不明的朋友。
5、金錢花費變大,有偷竊或借錢行為。
6、發現身邊有吸食毒品的可疑器具。
郭奕宏表示,從家庭教育做起,能有效避免孩童不當接觸藥品或造成濫用,若發現家中青少年吸毒時,應該帶青少年到指定的醫療院所或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積極的尋求協助,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良方[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報導者 The Reporter)【用藥常人的告白1】成癮、脫癮、戒癮,是一條漫長的回家路: https://www.twreporter.org/a/asia-pacific-transnational-drug-trafficking-chain-interview-addict-ordinary-people-1
[2](元氣網)「四大徵兆 食藥署教你留意親友是否染毒」: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1/5371053
[3] (UDN)「大麻案增多 高檢發警訊」:https://udn.com/news/story/7315/5355456
[4](自由時報)「美國新研究:吸食大麻產生輕生念頭機會比一般人高5倍」: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81561
[5](Yahoo新聞)家長別輕忽! 青少年吸毒「6徵兆:https://tw.news.yahoo.com/%E5%AE%B6%E9%95%B7%E5%88%A5%E8%BC%95%E5%BF%BD-%E9%9D%92%E5%B0%91%E5%B9%B4%E5%90%B8%E6%AF%92-6%E5%BE%B5%E5%85%86-025020902.html
➤➤照片
∎[5]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劑科郭奕宏藥師指出,初期吸食毒品有六徵兆。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藥物濫用 #藥物濫用年輕化 #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藥署
食用玩家-食藥署 / 食品藥物管理署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元氣網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自由時報 / Yahoo 新聞
戒毒/毒品諮詢知識家 / 校園反毒宣導教育
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 CTBC Anti-Drug Educational Foundation / 反毒總動員
健康無毒 反毒幸福 / 我會向毒品說不
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和你的親密距離>
我時常在想,什麼是人與人之間最適當的距離。
-------------------------------------
說一個很久以前發生的,但花了我20幾年才整理好的故事。
大學打工時,認識了一個女生。原本就只是一個共同打工而認識的朋友而已,現在想想她大概是開啟我對於「人際界線」的導師。
這個女生很漂亮,做事很認真,感覺是個人生很有目標的人。
當時只是缺錢去打工的我認識了她,覺得她好耀眼。
某天打工回家時,發現我的包包裡面被塞了好幾個打工飯店的杯子。
回家打開手機,收到一則訊息「怎麼樣?還喜歡我的禮物嗎?」
「這是飯店的杯子吧!這樣是偷竊吧?」
「我不說,妳不說,偷竊這件事情就不存在。」
我時常回想這件事,如果當時我有把杯子還回去,和飯店經理說明事情原委的勇氣,也許後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
莫名其妙就變成共犯的我,一邊緊張的繼續打工,一邊在長長的打工時間聽她說著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從來不曾從家庭得到愛,相較起來妳還比較像是家人。」
漸漸的我們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我和她變成在那個懵懂年紀可以互相陪伴,像是姐妹般的存在。
後來她離開台灣一陣子,有天回來了,提著行李箱突然出現在我家樓下。
「我沒有地方可以去了,讓我暫時住在妳家好嗎?」
她住了一陣子,每天等著我下班買晚餐回家給她。在長長的夜晚,聽著她說著自己如何在愛情中受傷,被同居男人趕出門的經過。
「那男人還對我申請保護令呢!真是可笑。」
有天晚上她突然說
「妳知道這世界上最美的死法是什麼嗎?」
「我不知道。」
「我現在去打開瓦斯,我們一起死好嗎?妳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死。」
那晚我整晚沒睡,一早請她離開。後來好一陣子我們都沒有再聯繫。
可是故事沒有結束。
-------------------------------------
後來她聯繫我,說找到很棒的工作,振作了起來。
「妳知道只要在遊覽車上說我父母雙亡,大家就會掏錢。」
「這樣說不好吧?」
「反正我父母並不愛我。」
「另外我找到了很棒的打工喔,妳明天下班來看看。」
依著她給我的地址找到了打工處,在某大樓的高樓。警衛跟我要了通關密碼,我打了手機給她,才順利進去。
裡面很暗,但裝潢非常豪華。她穿著非常裸露,客人往她的馬甲塞錢。我坐在吧台邊吃炸雞薯條想著這地方有沒有逃生門。
「要不要來打工,時薪超高外小費也非常可觀喔!」
「喔!不了我很喜歡我現在的工作。」
那天晚上我跟她說,這地方好複雜好危險啊。
「妳懂什麼啊!就是要從有錢的人身上賺錢才賺得快啊!」
-------------------------------------
後來她就一下消失,一下又出現,每次都帶著新的故事,每次的故事都比電影還精彩,超乎我的想像。
我去英國時,她也跟著來。但因為課業和生活已經把我弄得筋疲力盡,我跟她說
「我來這邊是來好好生活和唸書的,沒有辦法這樣天天陪著妳玩。」
「妳太自私了,我決定和妳斷交。」
看著她的背影,我覺得有點惆悵,又好像有點鬆了一口氣。
-------------------------------------
後來學校放假從英國回台灣,收到她的聯繫。
她一下說自己現在非常認真工作,然後把我帶到直銷中心買東西加入會員。一下問我有沒有錢可以借她,我知道她把自己人生搞得亂七八糟,但更清楚我幫不了她。
後來回英國,某天趕著在百貨公司上班時,突然看見她。
「Surprise!」她從收銀機後面跳出來。
說真的我真的差點嚇到心臟病。
「我現在要上班,如果有什麼事等我午休時間說。」
她在百貨公司的咖啡店等我,說著她把台灣的生活搞砸了,欠下了一大筆債務。碰巧遇到一個願意資助她生活的金主,所以就來了。
「那不是該請金主也幫忙把債務付清嗎?」我問。
「他只負責我的生活費,不負責以前的部分。」
「所以妳來倫敦想做什麼?」
「我不知道。」
後來她就每天都在百貨公司等我午休和下班。
「可以不要一直跟著我嗎?妳沒有自己的生活嗎?」
「我需要有人聽我說話,妳知道全世界只剩下妳會聽我說話。」
有天她又跟著我走到地鐵站,我問她
「妳不能放過我嗎?」
「不能。因為我的憂鬱症就是妳害的。」
「怎麼說?」
「因為憑什麼妳就可以過任何妳想要的生活,太過分了!我多希望妳現在馬上就死掉。」
隔天再也受不了她的糾纏,下班後我快速從員工出口離開,跳上公車。
-------------------------------------
那天晚上是我到現在都忘不了的夜晚。
記得是晚上11:00左右吧,我聽到倫敦家的門鎖被用力地旋轉,接著聽到瘋狂踹門的聲音。
「妳現在就給我滾出來,聽我說話。」
我從貓眼看見她拿著刀。
「妳把刀放下,我們隔著門講。」
「妳給我滾出來。妳不出來我就自己往自己身上插刀,然後告訴全世界是妳下的手。」貓眼外她歇斯底里。
接著我聽到她瘋狂慘叫,我聽著自己的心跳巨響,按下999報警。
-------------------------------------
警察很快來了,把她帶走後我也接受了整晚的偵訊。
那天之後,她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視線中過了。但我時常做夢,一下子夢到她說要開瓦斯和我一起自殺,一下子是她拿刀在門外歇斯底里。
每次醒來我就會寫一封信,把事件原委寫清楚,並告訴身邊的人如果哪天我被消失了,並不是出於自願。
-------------------------------------
幾年後輾轉聽到她的消息,據說是結了婚,過著平靜的生活。
她沒有像她自己以為的那麼想要死,而這世界上也有除了我以外,還有願意一直聽她說話的人。我真心希望如今她也找到愛自己的方法了。
時常回想起這段往事,不斷的拆解到底是哪邊出了問題,或者我到底在哪個段落就該設下停損點。總是相信的人肯定會從谷底爬起來,人生肯定有足夠的陽光可以照亮黑暗的我,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明白人這種生物有多複雜。
究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人性?什麼才是安全的關係?我根本一無所知。
20幾年來,就這樣一路讀著腦科學,心理學,人際關係,靈學書,一點一點的拆解這個事件與自己。
-------------------------------------
回想起來她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果要和別人建立親密以及健康的關係,那條人與人的界線是非常必須的。
你可能會很悲傷,可是那個悲傷不像蛋糕你可以拜託別人幫你吃一半,妳必須知道人一生會有很多悲傷的時刻,而你才是那個知道怎麼與自己的悲傷共處的人。
你可以很生氣這個世界不公平,但在路上隨便抓個人說,「我就是想殺死那個看起來很幸福的人」,並不會讓你往幸福邁進。
還有千萬不要落入這種「你不說,我不說,這件事就不存在」的共犯陷阱裡(這種事超多,而且包裝手法千變萬化),超出你個人道德與原則的事就是要堅決說不,才不會落下讓對方控制你的把柄。
-------------------------------------
人生幾次經歷這種需要報警的事件,我也才體會到自己很缺乏保護自己的意識,現在當了媽媽我也時常提醒,好好保護自己是自己對人生的尊重與負責,不好好保護自己的話還很可能會連累到自己身邊親愛的家人朋友。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ntaikotokyo/
-------------------------------------
推薦我自己剛讀完的這本《自私的藝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849
如果你是個很容易陷入情緒勒索,道德綁架的人,裡面有許多種案例可以參考。許多因為力道不平衡而產生的關係問題,其實是有方式可以去應對的。
pic:曾經這是個我根本不敢提起的故事,但終於我有勇氣去面對它,面對自己過往的恐懼與脆弱。以後會記得在人生路上給自己設置界線以及平交道的。
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標籤不能決定我是誰:破土而出的黑色生命力」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莊詠程
內容簡介:
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族仇恨、外遇父親、陪酒母親、
醉酒家暴外公、囤積癖外婆、退學、憂鬱症、尋死……
多少年來他跟世人的評價對抗,
以一種不服輸,和傷痕累累的倔強。
直到現在,我才終於能夠承認,我始終是那個惶恐的男孩,
但我不再擔心他人的評價或感受,
我有自己想探索的目標、自己的生活方式。
別人給的標籤,無法決定我是誰。
李崇建:「這是一本讓人翻閱了就停不下來,卻又不忍不停下來的文本,
生命能這麼荒謬痛楚,卻又能這麼有韌性,只能讓人一嘆再嘆……」
所有諮商室裡難解的問題,
都在他年輕的生命中,真實發生。
外婆咒罵他:「看你那畜生老爸怎麼教你做畜生!」
母親向他哭訴:「你就不能體諒我一個女人要扛起整個家的苦嗎?」
「讀書……」失智外公吃力訴說著對他的期許,忘了他早被退學。
而他記不起父親的臉,只記得那男人離家前,對他的蔑視。
他是旁人口中「那種家庭」的小孩:單親,母親陪酒,相依為命的外婆是情緒勒索的控制狂,跟外公彼此痛恨,更仇視他的父母。
他也是眾人眼中資優又乖巧,唯一能替家族「爭一口氣」的孩子。
儘管自我懷疑,但他只能順著家人的期待走;為了藏起自卑,他笑著裝豁達。別人輕易貼上的標籤把他逼入憂鬱的死角,他瞞著家人不斷休學再復學,直到那紙退學通知──
一切偽裝被徹底撕裂了!然而在崩解之後,才是重建的開始……
從憤恨、質疑、絕望到迎向修復,諮商心理師莊詠程以小說般的高超筆法,自剖在別人的眼光中掙扎著長出力量,終於認同自我的深刻歷程。
揭開創傷,真的好痛,但唯有正視傷痕,細數傷痕,才能寫出全新的生命劇本,以我們自己的方式。
作者簡介:莊詠程(諮商心理師)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畢業
十八歲考進中正大學心理系,歷經過三次休學,最後被退學後,以天珠買賣、電話客服、倉儲管理維生。直到二十歲後半,決定走回自己的路,重考入東吳大學心理學系,以「莊寶」的名號隱身大學生間,在大專院校擔任助教,也是學生諮商的對象,同時在看守所擔任輔導志工,與受刑人對話,嘗試以不同的角度,和當事人共同創造生命故事的新篇章。
被友人誤認為酒鬼,其實只是期待他人的酒後真言,以窺視苦冽與奮鬥為樂。信仰苦痛,相信困頓裡總隱藏著存在的意義,最陰暗的角落中藏著再珍貴不過的瑰寶,因此不斷嘗試述說和梳理生命中,那些難以被理解的傷痛與遲疑,期待苦痛的意義終將編織成網,承接住所有受傷的靈魂。
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愛還是礙?解析12種控制型父母最常見手段!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如同我們即將在第十四章讀到的,許多控制狂父母小時候也有他們的創傷,他們從自己父母身上得到的愛也不夠, ... 提高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11. ... <看更多>
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我的恐怖控制狂父母-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好奇她是怎麼想的可以去看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舒服的相處模式,我會想辦法趕快脫離的~ - 控制狂,父母,親情,親情勒索,親情綁架. ... <看更多>
控制狂父母憂鬱症 在 [求助] 控制狂父母與我的感情-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借朋友帳號po文 如題所述
我今年28歲,父母控制慾很強,我除了大一到大三之外,其他時間都和父母住
(因為父母後來搬來在學的縣市...),直到今年初畢業工作才好不容易自己搬出來。
從小到大父母說的話不敢不聽,直到大學交往的前任被反對也是強迫分手。
分手過後媽媽還會酸言酸語的批評自己看人眼光怎麼這麼爛 等等,
住在家裡還常常被叫到主臥關心交友狀況、有沒有和前任來往,不然就是訓話
基本上一次至少兩小時,一周約2次(或是隨時他想叫我去就去)長達至少4年,
現在回想起來遭受這種精神虐待沒有發瘋
真是不可思議。
搬出來住之後自己清醒很多,
覺得以前這種遭遇很不合理,也應該反抗
(情緒勒索或是控制狂會藉由否定你的記憶、判斷力,再進行情緒勒索或控制)
目前這任交往近三年,也有結婚的打算,
當然一開始家裡也是很反對
(根本希望我一輩子不結婚),也是強迫我分手並且不能有往來
因為真心覺得這任對我很好,也意識到自己不該這麼軟弱
在今年一月搬出來前一晚被媽媽審問之下
鼓起勇氣承認,結果換來很不平靜的這五個月
基本上我現在就是不回家,也不打電話回家,如果他們要打來講男友的事就是會吵架
不管爸爸媽媽妹妹都覺得我被這任洗腦了,
以前很乖完全不敢說出心裡話不敢唱反調
我不停和他們溝通 希望他們了解我長大是成年人了
也要求他們不要再任意批評跟指責我,或是強迫我做他們想要的決定,
否則我會和他們保持距離
妹妹前晚用訊息要我答應她不要自己偷偷結婚不讓家裡知道,
我回覆:"結婚會讓家裡知道"
妹妹就不斷批評指責我被愛情洗腦,並希望早點告訴爸媽讓他們死心
結果昨天我就被我媽退出家裡群組XD
還傳一串訊息批評詛咒我
說:"妳以後結婚一定要生小孩,並栽培長大後他會因愛情放棄親情,讓妳體會我此刻的痛
這是報應 這就是現世報!"
還說從今以後我是外人了,遺產也不會分我(我是好奇有多少遺產在那邊說...)
其實這些日子男友也有寫信給父母或和妹妹聯絡回覆她的疑慮,但是總被批評的一無是處
可能偏見太深已經沒辦法挽回了
本來一直幻想如果再好好溝通也許他們能接受,以前媽媽對我尖酸刻薄的言論
我也都一直很努力忍著不爆發(例如她會說:妳是跟人家睡過所以離不開喔?)
但昨天我媽的行為我覺得真的太超過了,這真的是愛小孩的父母會做的行為嗎?
再衝動也不可以說出這樣的話吧
我也掙扎了很久 覺得既然都被退出群組也被說是外人了,就乾脆斷一斷
但我也還是不希望說出什麼話傷害到他們,
昨天只是已讀
想說花幾天時間想想告別的信要怎麼寫
結果今天早上我父母一直打給我男友,也寄信說"聽說你想跟我們解釋,我們聊一聊"
感覺就是拿我沒轍 開始要威脅他
[補充:今年我媽還曾寄信給我男友 說如果不馬上離開我 就會到學校/公司找他
其實可以算恐嚇了...]
今天男友都沒接他們電話(他們也只有見過一次面
後來我爸媽就一直很堅決反對他
他也不是不願意溝通,只是當他敘述自己的生活說晚上八點吃晚餐
這部分也被我父母認為說謊...
(可能因為我們家大概五點就吃了 只是也不能理解他們為何覺得八點吃飯不可能...)
反正這種狀況下男友和他們電話也不會有好結果
現在很怕他們衝來找我或之後再進行威脅恐嚇我男友
基本上我對家人已經沒有留戀了,心已死
但也沒有要傷害他們,只是仍需要基本自我防衛 保護自己人身安全等等
想請教版上大大們有沒有遇過或聽過這種瘋狂的父母
以及之後我該怎麼保護自己 該怎麼做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253.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22466152.A.8CF.html
打氣,並且為了配合我父母改變自己一些選擇,所以我真的覺得很難得,也很珍惜
※ 編輯: goo0413 (180.177.0.101 臺灣), 05/31/2021 21:54:31
把小孩視為自己的所有物,他們能早日獨立很好,若失敗了我也希望自己能無條件接納他
們,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做他們永遠的後盾
這是書上寫的
※ 編輯: goo0413 (180.177.0.101 臺灣), 05/31/2021 22:12:09
啊謝謝大家回覆,我有些回應補充在這篇文裡
https://moptt.tw/p/Boy-Girl.M.1622501031.A.01E
※ 編輯: goo0413 (180.177.0.101 臺灣), 06/01/2021 06:46:20
熟飯再來向您報告我兒子/女兒多可愛^_^
※ 編輯: goo0413 (180.177.0.101 臺灣), 06/02/2021 20:03: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