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蚊s的
#每日一篇
男人最好要會撩妹,那女人呢?
答案是:女人最好成為能配合被撩的人。
如果你有在公共場所偷聽鄰座的壞習慣,可能偶爾會不小心聽到女人在男人說笑之後的勉強笑聲,那尷尬之明顯,只有說笑話的那個人無法查覺。
另外,在某些男人「追求不成」因此做出不禮貌舉動的社會新聞底下,偶爾會看到留言說「要是女人當初給點面子就不會這樣」或善意提醒女人要有「委婉拒絕的智慧」。
這些說法的問題,在於把責任不公平的加到受害者身上。這個社會有這種傾向,是因為社會認為女人應該一定程度配合被撩。
當然,這並不是說你不能拒絕追求,只是你面對輕浮玩笑之類的「淺度追求」應該要有禮貌的回應,面對比較重度明確的追求,要拒絕,也要拒絕得有手腕。
在〈On being objective and being objectified〉這篇論文裡,哲學家哈斯藍爾(Sally Haslanger)懷疑,社會上有許多「女人的天性是╱應該如何如何」的既定看法,就結果而言其實是為了男性服務:
女性應該溫柔婉約並且有好身材和臉蛋,如果先天無法達成至少後天要在彩妝專櫃做夠多努力,女性不該意見太多,如果沒有意外,應該要負責帶小孩和家務。
回顧過去幾十年的性別文化變遷,你可以發現,這些觀念的去除,被視為進步的象徵。
雖然在這個社會裡我們並不會真的公開主張「女性聽到男性說笑話應該至少要禮貌笑笑、被調情應該要適時接受」,不過這類壓力,根據轉述,確實存在於一些女性身上。
我希望這個提醒可能讓你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大部分的「撩妹語錄」。我並不是在說這些撩妹語錄都有道德問題,也不是在說它們會啟發男性去造成女性困擾(畢竟應該不會有人真的把那些惡搞創作拿去用吧),不過能趁著熱潮討論一下背後的議題,應該也滿好的。
我在新書《画哲學》裡有一章就專門介紹上面哈斯藍爾那篇文章的論點。事實上,這張圖片就是插畫家 Summerise Kay為那個章節畫的插圖。我把該章全文貼在下面,給大家參考。
然後,我想感謝 YJ Wang 提醒我寫這動態。
-
▍哈斯藍爾和「自以為的客觀」
描述(descriptive)和規範(normative)是哲學上的一對重要概念。粗略來說,如果一個命題只是純粹在講世界長甚麼樣子,並沒有指導或價值判斷的意涵,那這個命題就是描述性的。如果一個命題是在講世界應該要是甚麼樣子,或者甚麼樣子比較好,這個命題就是規範性的。例如:
#描述性的命題
前任台灣總統是馬英九。放屁的時候點火會爆炸。我昨天捐了血。
#規範性的命題
馬英九是個好總統。你可以在同學放屁的時候點火。只要條件許可,人都應該要去捐血。
想想這個問題:「你是男性」這個句子是描述性的,還是規範性的?
第一反應上,你或許會認為這是描述性的:我是不是男性,看看我的基因或相關性徵就可以知道了,這哪裡涉及指導或價值判斷?
在生物學上確實是這樣,不過在社會上,有時候「你是男性」這個句子背後的意涵,並不限於描述你的基因組合和性徵,而是包括:
你應該要勇敢不懦弱、避免展現情緒、在別人面前哭泣。班上需要搬桌子的時候,你不該讓女生去做。你不適合當托兒所老師或護理師。你以後最好要娶個老婆,至少生一個男孩,除非你的兄弟已經先搞定了。
這些說法都是規範性的,當它們出現,代表既然你是男性,就應該要以某種特定方式過活,不然不算是個成功的人。
▍當規範成為事實
我們似乎可以說,就算「男性」這個概念不是規範性的,在社會上,也有一大堆規範性觀念,跟「男性」這個概念綁在一起。你可以想像,當這些觀念行之有年,下面這些現象真的會出現:
大部分的男性比較勇敢,很少在別人面前哭。大部分男性會主動搬桌子。托兒所老師和護理師大部分不是男性。大部分中年男性有家室,而沒有家室的那些,則覺得自己虧欠祖先。
規範性觀念在社會上起作用,讓自己成真了。在這時候,如果剛好有缺乏社會學常識的外星人前來地球觀察人類生態,他們恐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地球人大致上可分為有XX染色體的女性,以及有XY染色體的男性。除了少數異常案例,男性天生比較勇敢、喜歡搬重物、不會擔任托兒所老師和護理師、會成家立業。」
讓我們整理一下:
一開始,你因為描述性的性別差異,而在社會上背負一些規範性的要求,基於社會壓力,你最好照著做。再來,當多數人都照著做,看起來就好像大家基於性別差異,天生就會實現那些規範性的要求一樣。最後,沒有實現那些要求的人,例如具備陰柔氣質、力氣小、細心喜歡照顧病人小孩的男性,似乎變成某種「比較不正常」的男性。舉例而言,指責別人沒擔當時最直接的說法是「你怎麼這麼沒擔當?」但如果對方剛好是男人,我們可能會改用「你這樣還算是個男人嗎?」
然而,如果有擔當是種美德,應該適用於所有人,不是嗎?
▍自以為的客觀
以上那些說法當然不只適用於男性,想想這些:
多數女性不擅長數學,但善解人意。原住民普遍學歷不高,多數住在偏遠地區。新住民的小孩學業表現多半比較差。...
就算我們好像「客觀」觀察到某些族群擁有某些特質,並不代表那些特質是他們天生就有,有可能是社會觀念規範成功的結果。如果忽視這種可能性,草率判斷說女性「本來」就數學不好、原住民「本來」就不擅長讀書,我們恐怕就太自以為是了。
哲學家哈斯藍爾(Sally Haslanger)把這樣的情況稱為「自以為的客觀」(assumed objectivity),並用來分析現代社會的女性處境。
在多數現代社會,家務和育兒工作多半由女性負擔,涉及決策的工作崗位通常不由女性擔任,女性和男性擔任相同工作時,薪水通常較低,女性被認為不擅長邏輯運算,但細心和善解人意、個性輕柔不強硬。上述這些現象我們都看得到,甚至可以察覺它們之間互相的因果關聯。
如果前述外星人第一次來地球考察,或許會說這些就是女性地球人的「天性」。你可以猜到哈斯藍爾不滿意這樣的答案。她認為這些特質不但並非女性與生俱來,而且是女性在多數社會的歷史上長久以來被當作男性附屬品和工具(特別是用來輔佐男人成功、發洩性慾以及生育……的結果。例如說,現代人認為「溫柔體貼」是女人的天性,但從哈斯藍爾的觀點來看,歷史其實是這樣發展的:
男性希望女性溫柔體貼;男性藉由種種社會規範迫使女性溫柔體貼;男性觀察到女性溫柔體貼;男性判斷,溫柔體貼是女性的天性。
我們確實可以「觀察」到,比起男性,女性更溫柔體貼,因此自然很容易把溫柔體貼當成女性的天性。既然是女性的天性,「強迫」就被美化為讓女性「適性發展」;既然是「天性」,「欲求」女性符合女性的天性不但沒甚麼不好,而是真正地把女性當成女性,不但沒有貶低女性,而且是一種美事。
社會製造了事實,再觀察到這些事實,這些自以為客觀的觀察,讓整個社會誤以為說,繼續製造這些事實是正確的選擇,不容易發現這些結構其實限制了女性自主選擇並實現她們想要的美好人生。
哈斯藍爾的說法有說服你嗎?如果沒有,你會怎麼反駁她?如果有,這個社會上還有哪些「自以為客觀」的觀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楊力州生於彰化,其父親在農村裡以肖像畫為生活工具,一心想成為畫家,楊力州回憶他童年老家的客廳,總是擺滿50張以上未完成或已完成的遺照。耳濡目染下,楊力州從小也喜歡畫畫,一路升上復興美工,大學也是就讀美術系。唯漸漸的他就明白父親跟藝術界畫家的差異。大學時代因為繪畫比賽獲8萬元獎金的楊力州,買了人生第一...
描述性的命題 在 哲學哲學雞蛋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腦闆打書怎麼沒附連結啦!
#画哲學這裡買
https://goo.gl/AaZb8L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177077091/posts/1807167615999123/
男人最好要會撩妹,那女人呢?
答案是:女人最好成為能配合被撩的人。
如果你有在公共場所偷聽鄰座的壞習慣,可能偶爾會不小心聽到女人在男人說笑之後的勉強笑聲,那尷尬之明顯,只有說笑話的那個人無法查覺。
另外,在某些男人「追求不成」因此做出不禮貌舉動的社會新聞底下,偶爾會看到留言說「要是女人當初給點面子就不會這樣」或善意提醒女人要有「委婉拒絕的智慧」。
這些說法的問題,在於把責任不公平的加到受害者身上。這個社會有這種傾向,是因為社會認為女人應該一定程度配合被撩。
當然,這並不是說你不能拒絕追求,只是你面對輕浮玩笑之類的「淺度追求」應該要有禮貌的回應,面對比較重度明確的追求,要拒絕,也要拒絕得有手腕。
在〈On being objective and being objectified〉這篇論文裡,哲學家哈斯藍爾(Sally Haslanger)懷疑,社會上有許多「女人的天性是╱應該如何如何」的既定看法,就結果而言其實是為了男性服務:
女性應該溫柔婉約並且有好身材和臉蛋,如果先天無法達成至少後天要在彩妝專櫃做夠多努力,女性不該意見太多,如果沒有意外,應該要負責帶小孩和家務。
回顧過去幾十年的性別文化變遷,你可以發現,這些觀念的去除,被視為進步的象徵。
雖然在這個社會裡我們並不會真的公開主張「女性聽到男性說笑話應該至少要禮貌笑笑、被調情應該要適時接受」,不過這類壓力,根據轉述,確實存在於一些女性身上。
我希望這個提醒可能讓你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大部分的「撩妹語錄」。我並不是在說這些撩妹語錄都有道德問題,也不是在說它們會啟發男性去造成女性困擾(畢竟應該不會有人真的把那些惡搞創作拿去用吧),不過能趁著熱潮討論一下背後的議題,應該也滿好的。
我在新書《画哲學》裡有一章就專門介紹上面哈斯藍爾那篇文章的論點。事實上,這張圖片就是插畫家 Summerise Kay為那個章節畫的插圖。我把該章全文貼在下面,給大家參考。
然後,我想感謝 YJ Wang 提醒我寫這動態。
-
▍哈斯藍爾和「自以為的客觀」
描述(descriptive)和規範(normative)是哲學上的一對重要概念。粗略來說,如果一個命題只是純粹在講世界長甚麼樣子,並沒有指導或價值判斷的意涵,那這個命題就是描述性的。如果一個命題是在講世界應該要是甚麼樣子,或者甚麼樣子比較好,這個命題就是規範性的。例如:
#描述性的命題
前任台灣總統是馬英九。放屁的時候點火會爆炸。我昨天捐了血。
#規範性的命題
馬英九是個好總統。你可以在同學放屁的時候點火。只要條件許可,人都應該要去捐血。
想想這個問題:「你是男性」這個句子是描述性的,還是規範性的?
第一反應上,你或許會認為這是描述性的:我是不是男性,看看我的基因或相關性徵就可以知道了,這哪裡涉及指導或價值判斷?
在生物學上確實是這樣,不過在社會上,有時候「你是男性」這個句子背後的意涵,並不限於描述你的基因組合和性徵,而是包括:
你應該要勇敢不懦弱、避免展現情緒、在別人面前哭泣。班上需要搬桌子的時候,你不該讓女生去做。你不適合當托兒所老師或護理師。你以後最好要娶個老婆,至少生一個男孩,除非你的兄弟已經先搞定了。
這些說法都是規範性的,當它們出現,代表既然你是男性,就應該要以某種特定方式過活,不然不算是個成功的人。
▍當規範成為事實
我們似乎可以說,就算「男性」這個概念不是規範性的,在社會上,也有一大堆規範性觀念,跟「男性」這個概念綁在一起。你可以想像,當這些觀念行之有年,下面這些現象真的會出現:
大部分的男性比較勇敢,很少在別人面前哭。大部分男性會主動搬桌子。托兒所老師和護理師大部分不是男性。大部分中年男性有家室,而沒有家室的那些,則覺得自己虧欠祖先。
規範性觀念在社會上起作用,讓自己成真了。在這時候,如果剛好有缺乏社會學常識的外星人前來地球觀察人類生態,他們恐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地球人大致上可分為有XX染色體的女性,以及有XY染色體的男性。除了少數異常案例,男性天生比較勇敢、喜歡搬重物、不會擔任托兒所老師和護理師、會成家立業。」
讓我們整理一下:
一開始,你因為描述性的性別差異,而在社會上背負一些規範性的要求,基於社會壓力,你最好照著做。再來,當多數人都照著做,看起來就好像大家基於性別差異,天生就會實現那些規範性的要求一樣。最後,沒有實現那些要求的人,例如具備陰柔氣質、力氣小、細心喜歡照顧病人小孩的男性,似乎變成某種「比較不正常」的男性。舉例而言,指責別人沒擔當時最直接的說法是「你怎麼這麼沒擔當?」但如果對方剛好是男人,我們可能會改用「你這樣還算是個男人嗎?」
然而,如果有擔當是種美德,應該適用於所有人,不是嗎?
▍自以為的客觀
以上那些說法當然不只適用於男性,想想這些:
多數女性不擅長數學,但善解人意。原住民普遍學歷不高,多數住在偏遠地區。新住民的小孩學業表現多半比較差。...
就算我們好像「客觀」觀察到某些族群擁有某些特質,並不代表那些特質是他們天生就有,有可能是社會觀念規範成功的結果。如果忽視這種可能性,草率判斷說女性「本來」就數學不好、原住民「本來」就不擅長讀書,我們恐怕就太自以為是了。
哲學家哈斯藍爾(Sally Haslanger)把這樣的情況稱為「自以為的客觀」(assumed objectivity),並用來分析現代社會的女性處境。
在多數現代社會,家務和育兒工作多半由女性負擔,涉及決策的工作崗位通常不由女性擔任,女性和男性擔任相同工作時,薪水通常較低,女性被認為不擅長邏輯運算,但細心和善解人意、個性輕柔不強硬。上述這些現象我們都看得到,甚至可以察覺它們之間互相的因果關聯。
如果前述外星人第一次來地球考察,或許會說這些就是女性地球人的「天性」。你可以猜到哈斯藍爾不滿意這樣的答案。她認為這些特質不但並非女性與生俱來,而且是女性在多數社會的歷史上長久以來被當作男性附屬品和工具(特別是用來輔佐男人成功、發洩性慾以及生育……的結果。例如說,現代人認為「溫柔體貼」是女人的天性,但從哈斯藍爾的觀點來看,歷史其實是這樣發展的:
男性希望女性溫柔體貼;男性藉由種種社會規範迫使女性溫柔體貼;男性觀察到女性溫柔體貼;男性判斷,溫柔體貼是女性的天性。
我們確實可以「觀察」到,比起男性,女性更溫柔體貼,因此自然很容易把溫柔體貼當成女性的天性。既然是女性的天性,「強迫」就被美化為讓女性「適性發展」;既然是「天性」,「欲求」女性符合女性的天性不但沒甚麼不好,而是真正地把女性當成女性,不但沒有貶低女性,而且是一種美事。
社會製造了事實,再觀察到這些事實,這些自以為客觀的觀察,讓整個社會誤以為說,繼續製造這些事實是正確的選擇,不容易發現這些結構其實限制了女性自主選擇並實現她們想要的美好人生。
哈斯藍爾的說法有說服你嗎?如果沒有,你會怎麼反駁她?如果有,這個社會上還有哪些「自以為客觀」的觀察?
描述性的命題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楊力州生於彰化,其父親在農村裡以肖像畫為生活工具,一心想成為畫家,楊力州回憶他童年老家的客廳,總是擺滿50張以上未完成或已完成的遺照。耳濡目染下,楊力州從小也喜歡畫畫,一路升上復興美工,大學也是就讀美術系。唯漸漸的他就明白父親跟藝術界畫家的差異。大學時代因為繪畫比賽獲8萬元獎金的楊力州,買了人生第一台攝影機,從此他不再畫畫,脫離美術世界。
會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因為楊力州開始接觸大量的電影,並著迷不已。尤其是台灣紀錄片導演吳乙峰描述白化症的《月亮的小孩》,觸動並啟蒙了楊力州,發現世界有一群人渴望被別人認識、知道他們是誰。
畢業後,楊力州在復興美工當了兩年老師,但對於將來的可預期感到不安,想到自己就要教書一輩子,人生的牌如此確定攤在眼前,毫無未知,30歲的他乃毅然決然離職,前往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電影。
多年後,2019年上映的《紅盒子》,主題是布袋戲傳承與父子關係,但楊力州自言,隱性子題是人如何成為自己。他坦率表示,他跟《紅盒子》的陳錫煌其實都一樣,想要成為自己,不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只是他在大二時走向與父不同之路,而陳錫煌要到76歲時才邁向自我之途。且楊力州另有所悟,關於父親對他的期待,或是他自身的想像,是他少年時想要成為父親所期待成為的樣子,根本不是父親加諸於他。
因緣際會下,楊力州展開老人命題的紀錄片創作,一為失智失能老人的《被遺忘的時光》,楊力州企圖紀錄、呈現他們的世界的真實,與常人的世界的真實,彼此之間的巨大落差。另一則是老人家跳舞的《青春啦啦隊》,反向地看望健康老人如何走向晚年。兩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捕捉、凝望老人的生活現狀與樣貌,楊力州希望能有更多的面向理解老人群體日常。
拍攝紀錄片時,楊力州會全神投入現場,拍完有難以抽身之感,他認為自己太難說再見,所以會持續關注被攝者後來的狀態,包含《奇蹟的夏天》那群踢足球的國中生們。楊力州提到,《奇蹟的夏天》首映後,對他們說過的一番話耿耿於懷多年,因為他在當下的勉勵是要年輕人們努力踢足球,但楊力州心知肚明台灣並沒有良好的足球環境。
7、8年後,楊力州前往台中觀看世足會外賽中華隊對越南隊,即便中華隊輸了,但在場11位足球員中有4名國手是《奇蹟的夏天》裡的中學生這件事,對楊力州而言,就已經是勝利了,至此,楊力州心中才能舒坦,不再感到愧疚憂愁。
小檔案
十五歲時希望可以成為畫家,卻在二十五歲時成為老師,本來以為會一直教到六十五歲退休,沒想到三十四歲時得到金鐘獎,接著三十七歲得到金馬獎,之後成為想都沒想過的導演。也因為拍片,他成為別人眼中的體育政策、老人議題、東南亞政策、偏鄉教育的專家,但其實他只會拍片,只喜歡好好說故事。
其紀錄片作品有《紅盒子》、《我們的那時此刻》、《拔一條河》、《青春啦啦隊》、《兩地: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林海音》、《被遺忘的時光》、《征服北極》、《水蜜桃阿嬤》、《奇蹟的夏天》、《新宿驛・東口以東》、《飄浪之女》、《我愛(080)》、《打火兄弟》等。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後製/賴炫佑
作品提供/楊力州
場地提供: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有限公司
🎥官網 https://1imageart.com/
🎥Youtube高畫質: http://bit.ly/2PVoJHu
🎥更多導演專訪: https://www.1imageart.com/cover-people
#導演 #紀錄片 #一影像 #楊力州
描述性的命題 在 #描述性的命題Videos on Facebook Watch 的推薦與評價
描述性的命題 | 0 people are posting about this | Watch popular videos about #描述性的命題on Facebook Watch.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