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上當:你以為是絕境,但其實才正要開花結果
最壞的時代,往往也正是最好的時代,人會老,但是商業不會老。很多傳統行業到了窮途末路時,正是柳暗花明的開始。人生也是這樣,以為是絕境了,但其實是正要開花結果的時候。
上個月我騎重機經過嘉義台三線中埔路段,彎道旁有一間聞名重機界的「阿婆灣甘仔店」。這間店為什麼赫赫有名?那是因為店門前每天都有大批的重機騎士呼嘯而過,開店的阿婆不堪其擾,天天在門口比中指幹譙:「騎那麼快!」「去死好啦!」久而久之,大家都稱她「幹譙阿婆」,甚至還有人會特地去找她拍照。
在幾十年前,這類提供小市民民生日用品的雜貨舖比比皆是,但到了現在只剩下在偏僻的路段,才會偶爾發現一、兩間,市場早已被便利商店占據。雖然同樣賣生活雜貨,不過在便利商店裡還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上廁所,甚至成為三五好友的集合地點,讓單純的交易行為增添了一份溫馨。
隨著時代時間的遷移,有些行業逐漸沒落,也有些蛻變成新的行業,比如說Uber就是一例。過去的計程車外型只有千篇一律的黃色,而司機的服務態度參差不齊,甚至有時還會搭到疏於保養的車款,車子裡還有股掩蓋不住的膩味。這一些為人詬病的問題,因為Uber的出現而有了重大突破,不需要靠行,一般人只要有手機帳號、有車,工作時間可以自己決定,隨時都能上路賺錢。而其中的評比功能,更成了品質篩選的保障。
計程車與Uber、雜貨店與便利商店,一個是老行業,一個是新希望,當老行業想要繼續生存,需要大膽突破,否則末路就會成了絕路。
想要成為新希望,需要另外一種突變以我從事的當舖業來說也是一樣,存在了一千四百年以上的當舖業也面臨同樣的挑戰,過去當舖被譽為窮人的ATM,帶著值錢的東西上門就能變現。不過,後來缺錢的人連能當的資產都沒有,只能到錢莊型的當舖拿命換錢,而錢莊只會從三方面評估顧客:年齡不會太大、看起來不會病懨懨的、手上有沒有工作?符合條件就能借個三萬五萬,未來靠工作還錢。
再到了近幾年,由於金融業蓬勃的發展,消費者可以到金融單位預支,甚至連錢都不用帶就能到世界各地賺錢,操控金融工具的方法百花齊放,往日靠買賣信用的借貸,慢慢演變成網路銀行的功能,再也沒有人臨時缺錢上當舖應急。因此傳統當舖只能坐困愁城,走上末路。想要成為新希望,需要另外一種突變。
於是我嘗試將當舖轉型成商品價值的鑑定平台,媒合珍稀精品的交易。比如有些人珍藏了一輩子的精品文物,想傳給後代怕晚輩不識貨,帶進棺材裡又太可惜,打算脫手卻不知上哪裡賣;而同時也有一群對古董文物趨之若騖的潛在買家,雖然身懷鉅款又怕被遇上詐騙,此時就需要這樣的平台存在。因為這一類交易涉及真偽的鑑定功夫與大筆的金錢為保證,絕不是在網路上看一段介紹影片就能了事,所以買賣雙方需要值得信賴的專業鑑定單位。以此觀點,當舖就成了最具優勢的行業,運用過去累積的專業知識與商譽,從鑑定商品再出發,轉向鑑價保證。
同時,因為人口變化,資源分配變得格外珍貴,有些資源可以循環回收再利用,例如,工業廢品、特殊金屬等。不過,貴重的珠寶、文物或精品,又有誰能回收呢?而「回收」正是當舖業的基本精神。
當舖業的另一個走向
記得有一回,一位客戶上門買流當品,剛好我從旁邊經過,聽到他不斷挑三揀四,我心想嫌貨才是買貨人,於是拉把椅子坐下來跟他聊了一下,才知道他已經逛了好幾家珠寶店,卻一直沒看到滿意的珠寶。
他問我說:「流當品都是舊的,卻沒有比別家的新品便宜多少,這是什麼道理?我為什麼要掏錢跟你們買?你能說服我嗎?」我望向櫃檯小姐,她露出詞窮的神情。於是我說:「好東西才會愈舊愈值錢,不好的東西一擺就壞了,所以好東西沒有新舊的問題。」這一段話完全出乎客戶的意料,於是我接著又說:「例如,鑽石、紅藍寶石、祖母綠等寶石永遠是新的,連拋光都不用,價格還隨著時間水漲船高;還有一些限量手錶,當初賣三、五十萬,現在花上三、五百萬都買不到,因為製錶的工匠早已作古,數量只會少不會多,所以傳世的工藝品能保值,這是其一,第二是價格高不高全因人而異。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怎麼買才算不貴,一般的買賣銀貨兩訖,可是你買了我們的流當品,若是不滿意,我用八折回收,這樣還貴嗎?」客戶聽完這兩點分析,二話不說就掏錢。
這樣的對話場景時常在當舖裡上演,恰巧就展現了珍奇寶物因為資源缺乏,交易次數愈多,價值就能不斷上翻,高價精品的回收與保證,正是當舖業的另一個走向。
這是最壞的時代,卻也是最好的時代,人會老,但是商業不會老。很多傳統行業到了窮途末路時,正是柳暗花明的開始,我相信還有許多的新興行業將從舊行業破繭而出,衷心期待蛻變的發生。
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16228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秦嗣林
不要害怕上當,而是要學好上當。
作者一輩子看過的與上過的當,比許多人一輩子加起來還多,人生不會永遠一帆風順,面對難以避免的挫折打擊,該如何學習?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遇到貴人,但其實最大的貴人往往是自己。
集結40年的心法,現在秦嗣林要用自己的故事,期許能帶給讀者有不一樣的收穫。
17歲那年誤打誤撞進了當舖這個特殊行業,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走到現在豁達的人生光景,也遇見了形形色色人,發生了許多光怪陸離的事……所學到的不只是鑑物知識,更包含了許多人生智慧,收穫到那些在學校課堂上無法學到事。
這一路走來,看到的是怎樣的風景?又有了怎樣的思考?而關於人生的無常、工作與自我價值的質疑,又是如何經歷與度過?《Money錢》雜誌高人氣專欄內容與全新文章集結,37篇充滿啟發的短篇散文,不管你是年輕人,或是已經在社會上打滾多年,都可以從中得到不一樣的省思。這回秦嗣林不講別人的故事,而是分享自己對於生命的體悟,不只是別人能成為自己的貴人,更讓自己當自己的貴人。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