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開盤 #重點
#美股 #重挫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3日)表態,貿易協議無最終期限,並稱,最好到明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再簽,會比較好,引發道瓊早盤一度重挫450 點,終場下跌280,那斯達克和標普也小跌作收。但川普形容美股跌幅就像「花生米」一樣小,不會因此和中國達成對美國不利之協議。
#反制 #黑名單 #美中貿易戰
美中貿易情勢不明,現在中國還傳出將祭出,反制美國的第二波措施!中國鷹派官媒環球時報透露,北京將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制裁損害中國利益者,發布時間將取決於美國何時通過「新疆人權法案」。傳出美國聯邦快遞、及高通、英特爾等美國晶片大廠,都可能被列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先是披露,北京將禁止,美國外交人士進入新疆。接著又推文稱,鑑於美國將通過新疆人權法案,北京即將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反擊。為的就是美國先是通過香港法案,最新又將通過新疆人權法案。人民日報3日更以頭版評論稱,美國長期粗暴干涉他國內政,濫用國內法,實施長臂管轄,試圖維持霸權地位。
#央行 #利率 #台美
中央銀行預訂19日舉行第四季年終理監事聯席會議,近日已寄發開會通知,雖然這次央理監事會比美國聯準會年底利率決策會議晚了一星期舉行,但市場推測Fed在10月「鷹式降息」後,2020年將至少再降一次,如果符合預期,代表美國及全球經濟仍不至反轉為衰退。至於央行可能延續「不變應萬變」策略,將連14季不調整,重貼現率續停留在1.375%。
#台股 #黃金月
中美協議恐互戲拖棚,但台股集團作帳行情不容小覷!根據統計,近十年以來,集團股12月走勢搶眼,台塑集團展現十足底氣,上漲機率高達九成,幾乎年年上演作帳行情,平均漲幅達4.45%,今年能否持續大顯身手,格外受到市場關注;華新、國巨、統一、裕隆與遠東走揚機率也達七成,平均漲幅落於1~4%;而潤泰及鴻海的漲率尚有五至六成,漲幅分別為0.94%、0.64%。本月集團作帳大戲仍可期待,有望助攻台股挑戰12000點。
#被動元件 #國巨 #春節加班
被動元件MLCC市況轉熱,部分產品交期拉長一倍,兩大指標廠國巨、華新科都看好市況正在復甦,國巨因應大中華區終端需求回溫,不僅鼓勵員工明年元月農曆年假期加班,大陸蘇州與東莞廠也大舉招募千名生產線新血,甚至祭出推薦獎金計畫找人。而華新科也對市況正向看待,目前維持相當謹慎的生產調度,控管出貨,以維持產品價格。而股價方面,國巨近3個月以來股價漲幅達54.8%,不過,仔細觀察投信投顧公會公告10月最新持股明細竟發現,「128檔台股基金中,前十大持股都沒有國巨」,對此,投信經理人毫不諱言表示,去年高點1310元後慘跌68%,「真的怕到了!」
#8吋 #晶圓 #台積電
美國黑色星期五銷售優於預期,大幅提振市場信心,12月以來包括大尺寸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微控制器(MCU)、CMOS影像感測器(CIS)等庫存回補訂單湧現,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而且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明年第一季8吋廠產能已被客戶預訂一空,部份訂單能見度還看到第二季。
#聯發科 #小摩
聯發科日前發表首顆5G系統單晶片,引起外資圈熱烈討論。摩根大通最新分析指出,受惠新晶片效能優異,聯發科有望迎來三大利多,包括新晶片毛利率突破60%、5G晶片總銷超過4,400萬顆、以及打入華為供應鏈,摩根大通看好聯發科獲利將大幅提升,目標價升逾「5」字頭、達510元,是繼里昂證券對聯發科喊出530元目標價後,第二家看好聯發科挑戰500元關卡的大型外資。
#蘋果 #業成 #屏下辨識
蘋果有意在下世代iPhone首次導入屏下指紋辨識功能,傳下周將派高層密訪業成,洽談超音波屏下指紋辨識合作,藉由新功能增加賣點。對此,業成不對相關傳聞置評。不過業界人士透露,蘋果從iPhone X開始,以刷臉取代指紋辨識,業成痛失訂單,但隨著三星、華為等都已導入屏下指紋辨識,實現「全螢幕手機」,成為一大賣點,蘋果開始思索重新擁抱屏下指紋辨識,業成此次可望藉由超音波屏下指紋辨識,重返iPhone鏈,帶動業績爆發。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摩根大中華基金 停 售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時頭條】這一家華為供應商明年將崛起
舜宇光學科技是今年恒指表現最差的成分股之一,對這家過去十年股價漲逾百倍、讓員工個個晉身新富的公司來說實屬罕見。但頹勢或不會持續太久,明年該股有望東山再起。
今年在業績不如預期、手機股遭拋售等衝擊下,舜宇光學股價已從年內高點下跌逾六成,抹去約1200億港元市值;但部分分析師及基金經理指出,華為今年帶動的三鏡頭熱潮廣受市場歡迎,將成為明年行業少數亮點之一,身為華為及小米等中國品牌的供應商,舜宇光學在行業的領導地位將率先受惠鏡頭升級趨勢,且公司目前估值偏低,未來有一定上漲潛力。
「對光學族群來說,相較於上漲潛力而言下跌空間相對有限,對中長期投資的資金來說是個好的開始進場點,」凱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羅世明稱。根據公司官網,截至11月底,舜宇光學為該基金前十大持股之一。
羅世明指出,以手機市場的增長性來看明年是平淡無奇的一年,市場共識整體手機出貨將是低單位數百分比、約2%的增幅,但因為規格改變及升級趨勢的持續,手機鏡頭是一個相對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2019年全市場鏡頭模組數料有30%左右的增長。」
舜宇光學8月中公佈業績不如預期,加劇了股價自6月觸及歷史高位後的跌勢,正邁向七年來首度收低,從6月高點至今其表現為恒指成分股中第三差,也是MSCI亞太科技股中的領跌股之一。
其估值正處於兩年多來低點。廣發證券(香港)分析師蒲得宇稱,該股2019年的預估市盈率在16倍左右,從估值來看偏低,預期明年底可回到20倍。
彭博數據顯示,分析師預估明年舜宇光學的淨利增長逾四成,相較於今年僅略高於4%。根據彭博數據,舜宇光學的股價未來12個月仍有48%的上漲潛力。
光學概念股未來預期盈利增速明顯快于智能手機全產業鏈,其中舜宇光學淨利潤過去5年幾何增長率為53%,遠高於同業大立光及歐菲科技。
領跑手機產業鏈
Strategy Analytics研究數據顯示,第三季智能手機出貨量按年跌8%,連四個季度下滑,四季度預計進一步下滑2%。全球手機市場增長正陷入停滯、甚至衰退之際,供應商股票也被投資者打入冷宮。但摩根資產管理駐香港的大中華區主管王浩指出,舜宇光學明顯是受到中國手機及全球車用需求衝擊,這些屬於週期性問題,而非結構性問題。
行業正寄望產品的規格升級和新功能帶來新的增長,相機成為三星、華為及蘋果等業者競相追逐的最大賣點之一。包括廣發證券(香港)蒲得宇、第一上海及滙豐前海證券A股技術硬件行業研究主管何方均認為,舜宇光學作為龍頭供應商,技術積累、研發等方面均具備優勢,模組跟鏡頭事業將同時受惠於光學器件產品的升級。
滙豐前海證券何方在10日報告中將舜宇評級上調至買進,目標價99港元。
廣發證券(香港)蒲得宇預估到明年底全球智能手機中15%將配備三鏡頭,相較於今年僅1%。「幾乎所有手機廠商明年都會導入三鏡頭,滲透率會大幅提升。」
三攝鏡頭導入進度
不過,三攝鏡頭的導入進度是否能如市場預期,值得關注。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黃上修稱,今年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且原本的雙鏡頭及單鏡頭市場又受到歐菲光競爭,導致舜宇上半年毛利表現不如預期,他也停損出清持股。
黃上修稱,明年應該會有買回舜宇的機會,主要是預期該股會受惠手機上的三攝題材,及智能車的車載鏡頭需求,「等明年第二季考慮新應用的推出情況,會再檢視該股。」
蒲得宇稱,短期來看,明年一季度蘋果iPhone仍有下調銷售預估的壓力, 舜宇的客戶以中國品牌為主,由於多數旗艦機種預料提前到一季度開始量產,需求相對穩定。「長期來看,光學還是升級明確的次產業,舜宇執行力又好, 這是大家一直青睞它的原因。」(撰文:Cindy Wang)
#舜宇光學科技 #華為 #小米 #三鏡頭熱潮 #摩根資產管理 #蘋果 #三星 #廣發證券
摩根大中華基金 停 售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持平來說以這幾年來的觀察
一個自認以皮膚科醫師定位的化妝品品牌
卻鮮少對皮膚科醫師化妝品教育有所支援
也沒有對民眾化妝品衛教有所努力
更沒有用心想要提升台灣化妝品產業水準
到處看到的只是廣告..促銷..置入性行銷
只想著要展店..賺錢..利用醫生名號
這樣怎麼算是"醫美"品牌呢?
老實說我真的覺得相當可惜
有機會可以立下典範的台灣品牌
品牌精神卻還是只有商業操作...
其實我的心情是有點沉重的...
^^^^^^^^^^^^^^^^^^^^^^^^^^^^
2014/03/28 商業周刊
全球最大、2013年營收高達291億歐元(約合新台幣1兆2300億元)的法國精品集團LVMH,為什麼會看上一家去年營收僅新台幣10億元的台灣醫美保養品小公司?
今年4月,LVMH集團旗下的基金LCA(2009年進入亞洲,投資11家公司,基金規模6億3500萬美元)將正式入股醫美品牌Dr.xx,以7.5億元取得超過兩成的股權,換算每股取得價格超過150元。
在LVMH基金找上之前,其實已有十餘家國內外投資公司找過董事長ooo,包括中華開發、摩根士丹利等,甚至還有中國太子幫捧著大把現金找上門,但統統被拒絕了,ooo想的是,誰才是下一個十年,在品牌發展上能助我一臂之力的夥伴?
打醫生牌,首年就獲利
兩通路吃下醫美三成市占
「選上LCA,因它有財務、也有品牌與通路的實務經驗。」「台灣有很多品牌起起落落,但是品牌DNA(基因)如何塑造?我們之前走過了十年,可以再熬過二十年嗎?」
創業之初,ooo有父親──xx診所創辦人ooo的醫美診所通路當靠山,第一年就順利獲利,後來陸續打入康是美、屈臣氏兩大通路,因為是台灣「醫生牌」先驅,很快就成為醫美類銷售第一的品牌,在兩大通路的醫美產品市占率約三成。
然而,ooo坦言,台灣保養品市場規模的增長其實已連年停滯,雖然淨利率維持在25%上下,但就營收而言,xx每年維持一至兩成的成長率已不易。今年必須調整為大舉向中國等海外市場進攻。
一個有經驗的夥伴,顯得很重要。
儘管去年受到中國「打奢」衝擊,LVMH集團營收成長減緩,但營收仍舊創下新高,旗下擁有LV、Celine、嬌蘭、迪奧、紀梵希等60餘個高檔品牌,涵蓋葡萄酒與烈酒、時裝與皮革、香水與化妝品、鐘表與珠寶、精品零售五大領域。
聚焦中國、印度為首的LCA基金,目前規模超過6億美元,雖然在全亞洲不是最大,但它只投資與五大本業相關的中小型品牌,不投資純代工的工廠或是原物料,就是希望能以品牌成功經驗,再養出高毛利的小金雞。
借鏡欣賀,向精品取經
101展店大受陸客喜愛
雙方結合的綜效,或許可以從服裝品牌欣賀(品牌名Jorya)窺知一二。
欣賀,是LCA在亞洲十餘宗投資案中,第一宗與台灣有關的個案。LCA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黃躋說,原本欣賀是具台灣血統的廈門品牌,LCA把它帶到了海外,並請來迪奧退休設計師,協助設計顧問與品類管理。欣賀集團總裁羅永暉表示,LCA引薦的顧問,讓該集團更能掌握時尚潮流趨勢。
接下來,LCA要如何幫助?雖然,以中國千億元的保養品市場規模來看,xx規模仍小,但今年年初剛開幕的台北101旗艦店,已有近四成業績由陸客貢獻,ooo估計,今年營收成長兩成,其中一半的驅動力將來自中國門市。
明年Dr.xx中國銷售據點將增加為30個,LCA除引薦一、二線城市的代理商人脈外,也替旗下投資的品牌舉行不定期研習會。
短短的幾個月裡,ooo就已經參加了中東杜拜、上海、北京等研習場次,從美國、英國飛來的講師教他們產品開發;起源於法國、目前也已進入中國的高檔美妝通路絲芙蘭(Sephora),告訴他們其他品牌的細部做法,甚至,連媒體策略都列入課程。
ooo表示,等到中國市場站穩腳步後,LCA承諾將協助進入中東、歐洲等新市場,加上原有的香港、東南亞等業務,xx正一步步走向國際化。(文/王毓雯、林俊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