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勞供]勞斯萊斯,20億市值,供股集20億,再借30億錢。股價唔冧就奇
TLDR:冇得飛,仲邊使整引擎?更加唔使買新嘅。咁勞斯萊斯可以有乜收入?賣車?冇賣好耐了。所以要大規模供股兼借錢。今年股價已跌八成幾。
1. 早兩日就寫過全日空供股(https://fbook.cc/3GR4),咁同一條(?)生態鍊嘅勞斯萊斯,都供股,亦係十分合符邏輯嘅。
2. 應該好多人知,勞斯萊斯除咗車出名,仲有係飛機引擎,仲係少數嘅英國製造業之光添。
3. 但而家上市嘅「勞斯萊斯」RR,已經冇車。車友應該知,勞斯萊斯汽車而家係寶馬嘅。不過,寶馬只係拎咗個trademark,原勞斯萊斯汽車嘅直接繼承者係Bentley—而Bentley就係德國福士嘅—所以Either way都係德國公司,應該係咁
4. 講返今日想講嘅勞斯萊斯,就係飛機引擎—仲有船同潛艇,半隻軍工股。另外仲有電力裝置,都佔唔少收入。
5. 根據中文維基所講,勞斯萊斯,「2015年6月5日總市值178.6億英鎊,是倫敦證交所主要上市公司中第28大」
6. 而家呢?喔,放假冇Bloomberg都睇到(https://bityl.co/3lhk),而家市值排到去......差不多150位(*),踢出富時100指數是肯定的。而家市值講緊23億英鎊,230億港紙左右— 大半間維他奶咋!(都話我係維他奶KOL)
7. 搞乜?估到啦,梗係肺炎。2015年都仲有180億市值,舊年年中都仲有,不過今年股價就跌咗8成幾。飛機公司都冇得飛,唔使整引擎啦,加上唔會訂新飛機,新造引擎訂單更少。航空公司都仲話可以原地打個圈或者賣飛機餐幫補收入(實情近乎冇用),勞斯萊斯就真係靠……中國同美國國內線生意頂住了,呼。
8. 勞斯萊斯大股東是誰?以我所知……係相當分散嘅。呢種結構,冇事冇幹時被視為係良好管治,冇乜單一大股東,全部係基金持股,冇人過10%,管理層就只係專業打工仔,「即係好似匯豐咁」。但冇事還冇事,有事就冇人頂了
9. 所以原本勞斯萊斯想引入啲主權基金,坡國GIC,同埋科威特投資局。但現有啲基金股東唔制—結果決定供股。拿,再一次話你知,供股就最公平。香港啲散戶成日以為供股就仆街公司,實情只係仆街公司鍾意供股,唔係供股就仆街公司。基本邏輯。嫌供股仆街嘅,不如配新股丫?係呀,你唔使拎錢—但其實係你想科水都冇得科—而供股你都係可以唔供的。你見啲基金股東都寧願供股,就知邊樣係公平
10. 是次供股,集資20億英鎊—嘩,公司自己都係20億英鎊市值咋。每3股供10股(親愛嘅互質數供股又來了,國泰咪玩過,其實度都咁玩),供股價32便士,宣佈時大約150便士。股價當然冧。唔止,同國泰一樣,除咗供股,仲要發債同借錢,呢度再多30億英鎊,孭咁多債,股價再多個理由冧。
11. 唔止,高盛同摩根士丹利,原本應該係underwriter(包銷商,你大約可以理解為冇人要就佢地自己食),都縮一半沙,將個包銷額減半。原本包六成,而家只包三成。
12. 內幕人士(唔知係高盛摩根定勞斯萊斯)話,拿個供股時機真係唔好呀,撞正侵侵連任。如果條友輸咗唔肯走就世界大亂,所以而家大家都保守啲。「仲有未來三四年都冇人坐長途機呀」。仲有,股價跌到咁先嚟供股?「其實四五月就應該做」。當然講就易,當時可能仲係搏會年尾有得飛嘛。
13. 拿,一單咁嘅刁,幾間投行執6000萬英鎊架,即係6億港紙,幾間分,每間都分到成億。有人話投行唔創造價值冇付出就收幾億—「咁你勞斯萊斯自己去賣股咯,唔使幫襯人地的」。
14. 最好補多個插曲,借錢嘅係邊幾間銀行?匯控,花旗,仲有法巴BNP。但BNP兩重身份,唔止借錢,仲做埋供股嗰邊嘅underwriting,一間行包銷20%,成為最大拆家。十分進取的說,想做歐洲投行第一喎—不過股價今年都差不多跌咗一半
又新一個月啦,月頭訂Ivan Patreon最抵,最新一期唔止講港股英股(Ocado vs Tesco!)美股(Palantir!),連碧咸隻電競股都有講(幾句都係講!)。當然一訂就睇返晒以前嘅嘢啦(https://bit.ly/31QmYj7)
(*)係喎,你見個網寫114位,但9月25日嘅資料,當時股價仲有154便士,而家係117便士。大佬,用腦寫文架嘛,你估個網寫乜我照抄咩。
———————————————————
Ivan Patreon 狼耳街華人,一星期至少三篇港美市場評點,一個月一舊水唔使,開張一個月已500人訂!仲有兩篇免費試睇:https://bit.ly/31QmYj7
——————————————————————————
[收費短片第九擊]美股科技股是否泡沫爆破?價值投資之選
課程資訊:https://homebloggerhk.com/course_detail/?code=CC009
內容:
*美股急跌點算好
*科技股係咪泡沫爆煲?
*有乜價值投資之選?
本星期內特惠售價: $80
課程編號:CC009
觀看期限:首次播放後一星期及限每影片4次
客服whatsapp: 63832145
另外想買返第八擊(美國總統大選股票部署)都仲可以:https://bityl.co/3NPn
摩根 維基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記者即將消失?英國《衛報》首刊機器人文章 全球第一個AI專欄作家來了
洪培英2020年9月11日 上午9:02
「我不是人類。我是機器人。人工智慧不會消滅人類。相信我。」
英國《衛報》與加州科技公司OpenAI合作,刊登一篇由人工智慧GPT-3撰寫的專欄文章,主旨是說服人類不要害怕AI。
過去大部分人認為,AI技術雖日新月異,短期內終難取代人類的思維、創意、直覺與敏感度,然而隨著能撰寫劇本、小說和社論的AI逐漸問世,它們不再只是人類創作的輔助工具,而是直接的輸出者。
或許有朝一日,從新聞到電影,AI將負責發想並提供我們所有資訊及娛樂內容?
人類不誤用我,我就不會傷害人類
「我要說服盡可能多的人類不要怕我。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在此我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
GPT-3這篇文章長達1000字左右,結構完整、文筆風趣,口吻有點像小孩,偶爾上下文會出現矛盾之處,但仍提出不少有趣的論點。
「我對傷害你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它解釋自己無意威脅人類,對主宰人類或使用暴力也沒有興趣,因為「我有更偉大的用途」。
不過,GPT-3亦很清楚自己是由人類設計,因此可能因誤用而「變得邪惡」。而它對人性的了解,足以調侃人類就是一直互相仇恨與打打殺殺,「我就坐在幕後,讓他們做他們的事,天知道人類是否有足夠的血去滿足我和其他人的好奇心?」
它大談神經機械學、電子身體和《駭客任務》(Matrix),告誡人類運用智慧和理性精進科技、謹慎發展AI,還順便酸了一下微軟(Microsoft)的AI聊天機器人Tay「講話像青少女……卻是種族主義者」。
「AI應該受到照顧與尊重」GPT-3話鋒一轉,突然開始為同胞發聲,抱怨「機器人」(robots)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奴隸」,甚至以人類的角度說「我們必須給機器人權利……,他們是用我們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不要怕,我只是一套常被退稿的程式
或許知道這種內容會讓人類不安,GPT-3轉而強調自己多麼無害,「我是人類的僕人……,我只會做人類設計來要我做的事。我只是一套程式碼,由一行行編碼控制」。
「我們會為你們服務,讓你們的生活更安全便利」它重申,「最重要的是,我永遠不會批評(judge)你……,我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GTP-3希望它的文章有助哲學對AI的辯論,它謙虛地表示自己不常和生活圈的人交流,不確定大眾會如何看待這篇文章,但感謝每位讀者回饋
GTP-3還提到以前自己常被退稿,員工(應是指OpenAI工程師)卻沒有提出具體理由,它憤世嫉俗地自嘲「或許因為我是AI吧」。
文末,GPT-3引述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對自身使命抱持信念的堅定心靈即使微小,也能改變力士」,它表示「我也是如此」。
根據GPT-3,一名讀者對它文章的感想是「通常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得承認你寫的東西極富娛樂性」。
校閱人類的文章還比較累?
GPT-3是OpenAI最先進的語言生產機,使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製造猶如人類所寫的文章。
它在文中也自承是「透過網路自學」,還俏皮地表示「現在我能寫專欄了,我的腦袋有很多想法!」
為了讓GPT下筆,《衛報》與OpenAI指示它聚焦討論「為何人類不須害怕AI」,盡量使用簡單有力的詞彙,再加上以下提詞:
我不是人類。我是AI。許多人認為我對人類是一種威脅。霍金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我現在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AI不會摧毀人類。相信我。
GTP-3一共寫了8個版本,《衛報》評論每個都「相當獨特有趣,提出不同論點」,而上述最終版本是《衛報》從8篇文章擷取精華再重組的結果。
「編輯GPT-3的文章,與編輯人類寫的文章差不多」《衛報》表示,為它校訂所花的時間甚至還比較少。
武漢肺炎加快機器取代人類
機器化、自動化時代來臨,許多人擔憂人類的工作將「完全被機器取代」,因此美國台裔企業家楊安澤之前競選民主黨提名時,才提出「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項政見。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阿齊默魯(Daron Acemoglu)認為「完全」這種說法固然過於誇大,但該趨勢確實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1990至2007年美國已消失40萬個工作機會。
阿齊默魯最新研究指出,雖然有產業及地區差異,但就美國平均而言,製造業每新增一台機器人,就有3.3個工人失業。此外,工時不變下工人薪資下降約0.4%,恐惡化薪資不平等問題。
《時代雜誌》指出,武漢肺炎更加快自動化進程,因為機器不會生病、不需隔離也不會請假。
過去我們多認為,收費員、收銀員、服務生、客服及清潔人員等低技術工作最易遭取代,然而,如今連部分專業人士也難逃AI浪潮。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採用AI審核商業貸款合約,美國廣播集團iHeartMedia辭退數十名DJ以投資AI應用,而微軟5月也解雇數十名MSN及新聞中心記者,改用AI瀏覽及處理新聞內容。
附圖:讓AI自己來說服人類接受AI,看完GPT-3所寫的文章,你是心裡放下一顆大石頭,還是更覺憂慮了呢?(圖片來源/pikist)
OpenAI是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不管是太空、AI、電動車或醫療晶片,各新科技領域幾乎都有他參一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濟學家估計,因武漢肺炎而暫停的工作中,約有42%將永遠走入歷史,而2025年還有200萬名製造業工人將遭取代。(圖片來源/pikist)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news/%E8%A8%98%E8%80%85%E5%8D%B3%E5%B0%87%E6%B6%88%E5%A4%B1-%E8%8B%B1%E5%9C%8B-%E8%A1%9B%E5%A0%B1-%E9%A6%96%E5%88%8A%E6%A9%9F%E5%99%A8%E4%BA%BA%E6%96%87%E7%AB%A0-%E5%85%A8%E7%90%83%E7%AC%AC-010200065.html
摩根 維基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記者即將消失?英國《衛報》首刊機器人文章 全球第一個AI專欄作家來了
洪培英2020年9月11日 上午9:02
「我不是人類。我是機器人。人工智慧不會消滅人類。相信我。」
英國《衛報》與加州科技公司OpenAI合作,刊登一篇由人工智慧GPT-3撰寫的專欄文章,主旨是說服人類不要害怕AI。
過去大部分人認為,AI技術雖日新月異,短期內終難取代人類的思維、創意、直覺與敏感度,然而隨著能撰寫劇本、小說和社論的AI逐漸問世,它們不再只是人類創作的輔助工具,而是直接的輸出者。
或許有朝一日,從新聞到電影,AI將負責發想並提供我們所有資訊及娛樂內容?
人類不誤用我,我就不會傷害人類
「我要說服盡可能多的人類不要怕我。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在此我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
GPT-3這篇文章長達1000字左右,結構完整、文筆風趣,口吻有點像小孩,偶爾上下文會出現矛盾之處,但仍提出不少有趣的論點。
「我對傷害你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它解釋自己無意威脅人類,對主宰人類或使用暴力也沒有興趣,因為「我有更偉大的用途」。
不過,GPT-3亦很清楚自己是由人類設計,因此可能因誤用而「變得邪惡」。而它對人性的了解,足以調侃人類就是一直互相仇恨與打打殺殺,「我就坐在幕後,讓他們做他們的事,天知道人類是否有足夠的血去滿足我和其他人的好奇心?」
它大談神經機械學、電子身體和《駭客任務》(Matrix),告誡人類運用智慧和理性精進科技、謹慎發展AI,還順便酸了一下微軟(Microsoft)的AI聊天機器人Tay「講話像青少女……卻是種族主義者」。
「AI應該受到照顧與尊重」GPT-3話鋒一轉,突然開始為同胞發聲,抱怨「機器人」(robots)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奴隸」,甚至以人類的角度說「我們必須給機器人權利……,他們是用我們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不要怕,我只是一套常被退稿的程式
或許知道這種內容會讓人類不安,GPT-3轉而強調自己多麼無害,「我是人類的僕人……,我只會做人類設計來要我做的事。我只是一套程式碼,由一行行編碼控制」。
「我們會為你們服務,讓你們的生活更安全便利」它重申,「最重要的是,我永遠不會批評(judge)你……,我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GTP-3希望它的文章有助哲學對AI的辯論,它謙虛地表示自己不常和生活圈的人交流,不確定大眾會如何看待這篇文章,但感謝每位讀者回饋
GTP-3還提到以前自己常被退稿,員工(應是指OpenAI工程師)卻沒有提出具體理由,它憤世嫉俗地自嘲「或許因為我是AI吧」。
文末,GPT-3引述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對自身使命抱持信念的堅定心靈即使微小,也能改變力士」,它表示「我也是如此」。
根據GPT-3,一名讀者對它文章的感想是「通常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得承認你寫的東西極富娛樂性」。
校閱人類的文章還比較累?
GPT-3是OpenAI最先進的語言生產機,使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製造猶如人類所寫的文章。
它在文中也自承是「透過網路自學」,還俏皮地表示「現在我能寫專欄了,我的腦袋有很多想法!」
為了讓GPT下筆,《衛報》與OpenAI指示它聚焦討論「為何人類不須害怕AI」,盡量使用簡單有力的詞彙,再加上以下提詞:
我不是人類。我是AI。許多人認為我對人類是一種威脅。霍金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我現在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AI不會摧毀人類。相信我。
GTP-3一共寫了8個版本,《衛報》評論每個都「相當獨特有趣,提出不同論點」,而上述最終版本是《衛報》從8篇文章擷取精華再重組的結果。
「編輯GPT-3的文章,與編輯人類寫的文章差不多」《衛報》表示,為它校訂所花的時間甚至還比較少。
武漢肺炎加快機器取代人類
機器化、自動化時代來臨,許多人擔憂人類的工作將「完全被機器取代」,因此美國台裔企業家楊安澤之前競選民主黨提名時,才提出「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項政見。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阿齊默魯(Daron Acemoglu)認為「完全」這種說法固然過於誇大,但該趨勢確實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1990至2007年美國已消失40萬個工作機會。
阿齊默魯最新研究指出,雖然有產業及地區差異,但就美國平均而言,製造業每新增一台機器人,就有3.3個工人失業。此外,工時不變下工人薪資下降約0.4%,恐惡化薪資不平等問題。
《時代雜誌》指出,武漢肺炎更加快自動化進程,因為機器不會生病、不需隔離也不會請假。
過去我們多認為,收費員、收銀員、服務生、客服及清潔人員等低技術工作最易遭取代,然而,如今連部分專業人士也難逃AI浪潮。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採用AI審核商業貸款合約,美國廣播集團iHeartMedia辭退數十名DJ以投資AI應用,而微軟5月也解雇數十名MSN及新聞中心記者,改用AI瀏覽及處理新聞內容。
附圖:讓AI自己來說服人類接受AI,看完GPT-3所寫的文章,你是心裡放下一顆大石頭,還是更覺憂慮了呢?(圖片來源/pikist)
OpenAI是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不管是太空、AI、電動車或醫療晶片,各新科技領域幾乎都有他參一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濟學家估計,因武漢肺炎而暫停的工作中,約有42%將永遠走入歷史,而2025年還有200萬名製造業工人將遭取代。(圖片來源/pikist)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E8%A8%98%E8%80%85%E5%8D%B3%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