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談孤寂) ◎羅智成
為了不辱沒對妳的情誼,我將慎重選擇下一位戀人。
Dear R,讓我們來討論孤寂。在陷落的城池裡。
我的激情像遠遠地瞄準岩岸衝過去的浪群,我的頭髮因疲憊而變色;一切過後,剩下我的悽愴是剛泅上岸,不落實的呼吸。讓我翻身仰臥。Dear R,在風糾纏不清的旗裡隱藏妳。我睡去。然後,讓我握著惡夢和妳談論孤寂。
啊,我怎麼能夠和妳談我神秘的籍貫?談孤寂?我只會說
──我以為,我們應該和另一個星球開啟戰端。人們雖不能理解,但會緊緊團結;那時,我們趁機教他們唱歌和跳舞,那時,全人類將離鄉背井,來到夜涼如水的撒哈拉大露營。那時,我們偷偷帶一群孩童,冒著星際的砲火,去挖掘古墓,那時,而R,所謂孤寂,是妳拒絕了我,緊接著失散在茫茫營區。
他們把我軟禁在我心底。Dear R,沒有人知道我的下落──即使在我面前。
他們打聽我卻在忘掉我以後啊!虜走我的人就再也沒出現。甚至戰事結束,忘記遣我還鄉──天哪!我原本並不想跟妳說,Dear R,所謂孤寂,當他們撤走沙漠上的營地,妳獨自留下,背著遠去的地球,呼喊我的名字直到它開始生疏,直到對愛開始生疏──所謂孤寂,是我在荒漠上證實對妳如上的想像全未實現。清晨,Dear R,我醒自回憶,這第二天依舊美麗。但顯得多餘。
--
◎作者簡介
羅智成,詩人、作家、媒體工作者。台大哲學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所碩士、博士班肄業。著有詩集《畫冊》、《光之書》、《泥炭紀》、《傾斜之書》、《寶寶之書》、《擲地無聲書》、《黑色鑲金》、《夢中書房》、《夢中情人》、《夢中邊陲》、《地球之島》、《透明鳥》、《諸子之書》、《迷宮書店》等,散文或評論《亞熱帶習作》、《文明初啟》、《南方朝廷備忘錄》、《知識也是一種美感經驗》等。
羅智成的文字風格整體而言神秘、深邃、原創、多元。一方面以獨特的語法和驚人的想像力創造出各種文學勝境;一方面以精緻的自省與洞察力從容出入於自我意識的邊陲與核心。此外,他也擁有文學創作者少有的知性能量與思維訓練,又廣泛涉獵當代生活與文化議題,以進行他所謂「豐盛人格」的自我塑造。
◎「詩.聲.字」小編子尋賞析
本篇收錄在羅智成《光之書》,據書介是未經籌謀策畫、在無意識的慣性所作出的作品。詩人於再版時說道:「我當然無法把每個字句都讀到流利、滿意為止,但至少重新認識了年輕時的自己,也再次確認《光之書》是我最具個人特質、最不可替代的創作體驗。」
〈僻處自說〉為本書第一章,涵納了〈青鳥(談孤寂)〉、〈賦別(談孤寂)〉、〈傳說(談孤寂)〉等篇章,也是本章其一的篇名。於此,讀者或許要問,這樣看似「成段」的詩篇,又何以被界定為詩?而非散文或詩化散文?我們或可粗淺定義,散文於形式上,讀者能見得行文之間層層的脈絡推演,最終閱讀到書寫者記錄的事件或場景原貌。詩化散文既被冠上了「詩化」的分類,必定帶有關於詩的特色,諸如字句間有詩的韻律感、有詩的情境感,遣詞造句之間,並不僅僅是記述,而是在記述之上,企圖營造鮮明的意象。
至於散文詩呢?或許就從羅智成〈僻處自說〉談談:
詩的開場即揭示:「我將慎重選擇下一位戀人」,讀者預料的可能是現實中情感的結束與孤寂的開端。但詩中的場景卻是快速變換的,如「在陷落的城池裡」、「我以為,我們應該和另一個星球開啟戰端」、「夜涼如水的撒哈拉大露營」。若以散文觀之,或因時空不合理而不被允許,但詩則不然,詩的時空是不設限的,詩具備了跳躍性,使我們更能領略孤寂的境地,是從相隔的星球、寥遠的沙漠及棄守的城池開始的,這一再凸顯了自述者心境的清冷。
首段寫道:「我的激情像遠遠地瞄準岩岸衝過去的浪群」、「一切過後,剩下我的悽愴是剛泅上岸,不落實的呼吸」,激情似瞄準的浪群、悽愴如剛上岸的呼吸,乍看以為是詩化散文,詩意的文字具象化了情感且帶來節奏性。但明顯的,詩人並沒有敘述這樣的激情、這樣的悽愴來自何處,也並不意圖延伸其感悟,僅是將「孤寂」的感受更加提煉、深化,我們僅能以此視角觀看這份無有起始的情感。
文中聲聲呼喚Dear R,你可以想見呼喚的那人,卻不可避免的得知R不在此地,呼喚又是否得到應允?橫擺著的,永遠是感傷的事實。詩的第二段寫敘述者曾對DearR懷抱的憧憬:「那時,我們趁機教他們唱歌和跳舞,那時,全人類將離鄉背井,來到夜涼如水的撒哈拉大露營。那時,我們偷偷帶一群孩童,冒著星際的砲火,去挖掘古墓」,讀來富有鋪排的情節,卻能從前後文得知詩中的時空並非現實,限縮在詩人想像中的星球、沙漠營區或古墓,場景是失真的,不若散文貼近生活現場且具有連貫性。
詩篇裡,我們感受到「孤寂」的層次與力道。從首段「Dear R,讓我們來討論孤寂。」,至中段「而R,所謂孤寂,是妳拒絕了我,緊接著失散在茫茫營區。」乃至最末「他們打聽我卻在忘掉我以後啊!」、「清晨,Dear R,我醒自回憶,這第二天依舊美麗。但顯得多餘。」,詩裡的孤寂是日漸衰老的,是眼看著被遺忘而只能在回憶裡存活的,是這個世界曾經有過,卻因為習慣空乏而今顯得多餘的存在。
於此,我們理解段落間的推進或具備散文的質地,但回首全篇,你定然會發現,詩人持續以意象刻鑿、以語言變換的都直指同一件事,那就是「孤寂」。
--
美術設計:林宇軒
圖片來源:羅智成《寶寶之書》封面
--
#羅智成 #僻處自說 #孤寂 #散文詩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化散文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25.html
撒哈拉之眼挖掘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詩.聲.字 x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羅智成〈僻處自說(談孤寂)〉
為了不辱沒對妳的情誼,我將慎重選擇下一位戀人。
Dear R,讓我們來討論孤寂。在陷落的城池裡。
我的激情像遠遠地瞄準岩岸衝過去的浪群,我的頭髮因疲憊而變色;一切過後,剩下我的悽愴是剛泅上岸,不落實的呼吸。讓我翻身仰臥。Dear R,在風糾纏不清的旗裡隱藏妳。我睡去。然後,讓我握著惡夢和妳談論孤寂。
啊,我怎麼能夠和妳談我神秘的籍貫?談孤寂?我只會說
──我以為,我們應該和另一個星球開啟戰端。人們雖不能理解,但會緊緊團結;那時,我們趁機教他們唱歌和跳舞,那時,全人類將離鄉背井,來到夜涼如水的撒哈拉大露營。那時,我們偷偷帶一群孩童,冒著星際的砲火,去挖掘古墓,那時,而R,所謂孤寂,是妳拒絕了我,緊接著失散在茫茫營區。
他們把我軟禁在我心底。Dear R,沒有人知道我的下落──即使站在我面前。
他們打聽我卻在忘掉我以後啊!虜走我的人就再也沒出現。甚至戰事結束,忘記遣我還鄉──天哪!我原本並不想跟妳說,Dear R,所謂孤寂,當他們撤走沙漠上的營地,妳獨自留下,背著遠去的地球,呼喊我的名字直到它開始生疏,直到對愛開始生疏──所謂孤寂,是我在荒漠上證實對妳如上的想像全未實現。清晨,Dear R,我醒自回憶,這第二天依舊美麗。但顯得多餘。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羅智成 創作,粉專 羅智成
#peishuan 手寫,Instagram:wu.peishuan
#深藏身與名 襯圖
※本篇收錄於羅智成《#光之書》(聯合文學,2012年10月新版),手寫裡「丈夫」一詞為舊版文字,新版更為「地球」。
※羅智成(1955-)
詩人、作家、媒體工作者。台大哲學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所碩士、博士班肄業。著有詩集十多種,如《畫冊》、《光之書》、《傾斜之書》、《寶寶之書》、《擲地無聲書》、《黑色鑲金》、《夢中書房》、《透明鳥》、《迷宮書店》等,散文或評論數種。
羅智成的文字風格整體而言神秘、深邃、原創、多元。一方面以獨特的語法和驚人的想像力創造出各種文學勝境;一方面以精緻的自省與洞察力從容出入於自我意識的邊陲與核心。此外,他也擁有文學創作者少有的知性能量與思維訓練,又廣泛涉獵當代生活與文化議題,以進行他所謂「豐盛人格」的自我塑造。
※小編 #子尋 賞析
羅智成《光之書》,據書介是未經籌謀策畫、在無意識的慣性所作出的作品。詩人於再版時說道:「我當然無法把每個字句都讀到流利、滿意為止,但至少重新認識了年輕時的自己,也再次確認《光之書》是我最具個人特質、最不可替代的創作體驗。」
〈僻處自說〉為本書第一輯,涵納了〈青鳥(談孤寂)〉、〈賦別(談孤寂)〉、〈傳說(談孤寂)〉等篇章,也是本章其一的篇名。於此,讀者或許要問,這樣看似「成段」的詩篇,又何以被界定為詩?而非散文或詩化散文?我們或可粗淺定義,散文於形式上,讀者能見得行文之間層層的脈絡推演,最終閱讀到書寫者記錄的事件或場景原貌。詩化散文既被冠上了「詩化」的分類,必定帶有關於詩的特色,諸如字句間有詩的韻律感、有詩的情境感,遣詞造句之間,並不僅僅是記述,而是在記述之上,企圖營造鮮明的意象。
至於散文詩呢?或許就從羅智成〈僻處自說〉談談:
詩的開場即揭示:「我將慎重選擇下一位戀人」,讀者預料的可能是現實中情感的結束與孤寂的開端。但詩中的場景卻是快速變換的,如「在陷落的城池裡」、「我以為,我們應該和另一個星球開啟戰端」、「夜涼如水的撒哈拉大露營」。若以散文觀之,或因時空不合理而不被允許,但詩則不然,詩的時空是不設限的,詩具備了跳躍性,使我們更能領略孤寂的境地,是從相隔的星球、寥遠的沙漠及棄守的城池開始的,這一再凸顯了自述者心境的清冷。
首段寫道:「我的激情像遠遠地瞄準岩岸衝過去的浪群」、「一切過後,剩下我的悽愴是剛泅上岸,不落實的呼吸」,激情似瞄準的浪群、悽愴如剛上岸的呼吸,乍看以為是詩化散文,詩意的文字具象化了情感且帶來節奏性。但明顯的,詩人並沒有敘述這樣的激情、這樣的悽愴來自何處,也並不意圖延伸其感悟,僅是將「孤寂」的感受更加提煉、深化,我們僅能以此視角觀看這份無有起始的情感。
文中聲聲呼喚Dear R,你可以想見呼喚的那人,卻不可避免的得知R不在此地,呼喚又是否得到應允?橫擺著的,永遠是感傷的事實。詩的第二段寫敘述者曾對DearR懷抱的憧憬:「那時,我們趁機教他們唱歌和跳舞,那時,全人類將離鄉背井,來到夜涼如水的撒哈拉大露營。那時,我們偷偷帶一群孩童,冒著星際的砲火,去挖掘古墓」,讀來富有鋪排的情節,卻能從前後文得知詩中的時空並非現實,限縮在詩人想像中的星球、沙漠營區或古墓,場景是失真的,不若散文貼近生活現場且具有連貫性。
詩篇裡,我們感受到「孤寂」的層次與力道。從首段「Dear R,讓我們來討論孤寂。」,至中段「而R,所謂孤寂,是妳拒絕了我,緊接著失散在茫茫營區。」乃至最末「他們打聽我卻在忘掉我以後啊!」、「清晨,Dear R,我醒自回憶,這第二天依舊美麗。但顯得多餘。」,詩裡的孤寂是日漸衰老的,是眼看著被遺忘而只能在回憶裡存活的,是這個世界曾經有過,卻因為習慣空乏而今顯得多餘的存在。
於此,我們理解段落間的推進或具備散文的質地,但回首全篇,你定然會發現,詩人持續以意象刻鑿、以語言變換的都直指同一件事,那就是「孤寂」。
撒哈拉之眼挖掘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我跟貝桑抽空到化石挖掘工朋友那兒走走,除了把款項給他,同時也看看有沒有漂亮完整的三葉蟲。他朋友不在,家人收到貨款,說不出的開心!也帶我們去拜訪其他工人,看看他們手上的化石,我們因此而認識一位先生,不上山挖化石的時候,就在這一帶務農、牧羊,甚至在馬路旁開了一間「化石專賣店」,就賣些他跟親朋好友從山上採回來的化石。這店小小破破的,連電都沒有,積了不少灰塵,平時店門就開著,老闆不在家,若有人停車,下來看看,鄰居遠遠見著,便去喚老闆回來。這店雖小雖破,我相信是老闆一筆極大投資,他甚還砸錢搞來一個人身高大小的水泥三葉蟲來當招牌,想不經由中間商,直接把三葉蟲賣給客人的期望可想而知,但我完全沒有帶他的化石,太殘破了,品相不好,我無法幫他賣這種東西。
是的,我手上的化石,是這樣細密走訪當地,一顆一顆慢慢找來的,我對自己手上的物件有一定信心,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偶然在國外網站看到三葉蟲化石售價,赫然發現自己已經幫工人賣出去的,售價都是人家的三分之一不到一半,有一顆甚至只有五分之一,簡直就是「賣蟲不知蟲價」哇哈哈哈哈哈!但也無所謂了,工人、買家跟我,三方開心就好。
我慢慢理解,一顆化石離開產地,走向「國際市場」之後,身價開始飆漲,化石鑒定證書、公司營運、營業執照、網站架設與管理、展店、百貨公司設專櫃、員工訓練等等,每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士要養,這一切當然從化石銷售利潤而來,層層疊疊地,好些罕見化石自然演變成天價,用來點綴富豪收藏品,榮耀他們的財富。當化石一離開工人之手,後續發展早已工人無關,工人完全沒有所有在銷售方面的知識、技術與管道,自然不可能去分那些衍生出來的利潤。
閱讀好些三葉蟲化石玩家的收集心得分享時,我常覺得自己離那個世界是非常遙遠的,文裡教人分辯真偽,強調複眼啥的辨識特徵,對一顆三葉蟲品頭論足,說起各個三葉蟲網站如何如何,在百貨公司專櫃看到時,如何如何,結論往往建議找某家公司購買。
早先,我對三葉蟲的認識來自於書本與博物館,走進撒哈拉之後,那成了藏在土地裡的驚喜以及餵養貧困挖掘工的一口糧。至少有兩三次了吧,我跟貝桑走訪沙漠深處,貝桑在地上尋找隕石,回來時,手上拿了顆他撿到的三葉蟲化石給我,但因已暴露地表,風化嚴重,多已殘破。之於我,那不是擺在櫥窗,供人膜拜的高價物,而是藏在沙漠深處的海洋古生物遺跡。
無論產品為何,飲食衣物也好,旅遊相關服務甚至三葉蟲化石亦然,這當中的商業運轉機制常讓我漠然,無感,隔著距離,淡然地看著這一切流轉。一個物件不會因被標上高價而更能打動我,但,一顆三葉蟲會因他的姿態、紋路以及打磨處理後的樣子,在我腦中激起無限想像,是而有了故事。
撒哈拉之眼挖掘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的推薦與評價
就說不礙事,只是被〔邪惡之眼〕的能量打到,教他用一種很特殊的方式煮茶,灌完一大 ... 更何況,我的心是真的不在賺錢跟旅遊業,我更擅長且喜歡的是挖掘在地文史跟說故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