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發現寶寶手冊上,
#五合一第四劑預防針接種時間改變了嗎?
由於這個預防針之前有缺貨情形,
所以接種時間被排定在出生後第27個月接種,
(大約2歲又3個月的時候)
但今年疫苗又恢復正常供應,
所以接種時程又改回原本的1歲6個月,
而阿木也是在接到診所通知後,
趕在今天帶小公主去補接種疫苗,
雖然讓小公主度過一個不怎麼喜歡的早晨,
但為了補償她,阿木讓她嘗試第一次搖搖車,
果然上一秒生氣香菇的情緒,
立刻的消失得無影無蹤~~
(小人兒真的很容易討好耶…羨慕😄)
不過這次疫苗的副作用聽說是部位紅腫,
所以阿木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打針後,
在打針部位貼上撒隆巴斯這一招,
大家打完這針也都是這樣嗎??
#一歲六個月的寶寶別忘記還有這一針要打喔
♥️喜歡影片或認同文章,一定要大力分享喔!
🔶精彩Youtube頻道 https://goo.gl/kZZZU4
🔶合作頻道 SuperMami超級媽咪
🔶我們這一家也 彭凱莉
🔶 #媽咪拜部落格 https://goo.gl/1v4jSP
🔶 超級媽咪育兒好物社團 http://bit.ly/2jcsK7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40的網紅土土藥師totofunmac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藥妝 #代購 #藥布 #副作用 #痠痛 不論是日本還是台灣藥妝店,酸痛貼布總是五花八門,熱賣程度相當不錯,不過潛藏的用藥安全也不容忽視,我們來看看民眾有哪些迷思吧。 📍貼布也是藥品嗎? 貼布涵蓋很多種類,包裝上有宣稱療效與適應症的就是有藥字號的藥品,一般民眾需諮詢過藥師才能購買使用, 但若是...
「撒隆巴斯副作用」的推薦目錄:
撒隆巴斯副作用 在 健身狂 Sally & 隊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分享這個好文章:
到底受傷後,該不該冰敷?
讓物理治療師告訴你真相。
幾天前才剛脫離鳥籠投奔自由社會中,所以目前正忙著找個合適的場所發揮徒手治療的專長,老實說靠著影片與經營粉絲團是不可能養活自己的,尤其最近又在籌備寫書,這些都讓我忙得頭暈轉向,所以只能暫時把網路上的業務給先擱著,優先處理其他事情,不過我還是會盡快推出下一支影片的,畢竟是影片創造了SunGuts。
但最近有許多人對於”受傷後該不該冰敷”非常感興趣,瘋狂到我的紛絲團與YOUTUBE留言說,1978年發明RICE急性傷害處理原則的Gabe Mirkin醫生,在2014年發表的文章”Why Ice Delay Recovery”裡,反駁自己過去發明RICE,認為冰敷會延緩組織修復,反而對復原中的組織不好。
雖然我早就看過了,但……為什麼還是建議患者受傷後先冰敷呢?
先重新回顧一下發炎反應吧。
發炎反應是身體組織修復的關鍵,受傷細胞局部釋放組織胺,使得血管擴張大量血液灌流患處,並帶入大量修復組織的細胞。但與此同時,發炎反應也會使得局部產生”紅腫熱痛”的副作用,讓你受傷後又腫又痛唉唉叫。
冰敷有甚麼用?
冰敷患處時,會使得局部的血管緊縮,關上原本因組織胺而大開的血管,減少局血液的灌流,降低發炎反應,也降低紅腫熱痛的症狀,這就是為何冰敷可以消腫與止痛的原因,不過與此同時冰敷也減少修補細胞進入患處的量,減緩患處的恢復速度。
Gabe Mirkin醫師說了甚麼?
一 : 降低發炎反應,也會降低組織的恢復速度
從1948年類固醇發明開始起,醫界興起了一股抗發炎醫學,因為類固醇往哪打,那裡就不痛了,吃下去更是全身都好了起來,所以流入台灣時它還被稱為”美國仙丹”。然而長期下來卻不像表面上那樣美好,那些被注射過的傷口不僅沒有好起來,長期下來反而還變得更脆弱更容易受傷,更別提其他全身性的副作用,而類固醇就是”最強效的抗發炎藥”,它幾乎完全停止了發炎反應。
因此在這之後醫界改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也就是藥效沒那麼強的消炎藥,常見的普拿疼、斯斯、或是撒隆巴斯、熱力鎮痛膠布…..等等各式藥布,還有許多純天然中藥貼布中也含有消炎藥物成分,這些都是大家痠痛時的必備良伴,所以那些可以快速減緩你疼痛的東西,通通都要降低發炎反應,也同時減緩組織的恢復速度。
因此就抗發炎能力與速率來說 :
類固醇 >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 冰敷
所以……你寧可打針、吃藥、貼藥布、或是各種純天然中藥布來止痛,也不願冰敷嗎?
二 : 冰敷對於受傷後需要快速回到場上的運動員不好
運動員受傷後最常使用的也是冰敷,有關注NBA的選手就會發現,若是球員受傷後會立即在場邊冰敷,並休息一段時間後在回到場上,而Gabe Mirkin認為這樣不恰當,雖然冰敷能夠快速的減緩疼痛,但它也同時降低了肌力、速度、耐力與協調性……等等,所以建議冰敷五分鐘內,達到消腫作用後,就可以開始暖身等待回至場上。
三. 還是可以冰敷,但不建議冰太久
而在文章的最後一段,還是建議患者受傷後仍然該遵守RICE原則,但冰敷需要適量,每冰敷10分鐘後休息20分鐘,並重複一兩回即可,另外受傷後超過六個小時就沒有冰敷的必要。而這還是與我在影片裡的建議差不多,只是冰敷的量又更少了一點。
所以為什麼我建議受傷後先冰敷?
一般人不是運動員,不需要快速回到場上,要的是好好的消炎止痛讓你能夠回去工作,就算組織修復的慢一點也沒關係,所以有很多人上班前都會貼個痠痛藥布,如果告訴他貼痠痛藥布問題會拖得久一點,為了回去工作他還是會貼呀。
除此之外,肌肉收縮更能幫助局部的水腫消除,但局部不痛了肌肉才好動。以腳踝扭傷為例,利用冰敷幫助局部消腫止痛,讓腳踝能夠在更大的範圍活動又不至於造成疼痛,才能夠真正快速幫助局部消腫,同時也讓因水腫而受阻的血管暢通,幫助組織修復。而原本就因為劇烈的發炎反應而疼痛的患處,此時熱敷的話只會使得局部更腫更痛,還有可能腫到阻礙血液的回流,讓病情拖得更久。
而不論冰敷熱敷都只是一般民眾自我處理的手段,若有需要還是得去醫院診所找醫療人員親自評估診斷,因為傷口癒合後的沾黏、活動度受限、肌肉無力等等問題,或根本問題就不再你看得到的地方,這些才是最麻煩的。
歡迎各位在下方討論,若是有問題想詢問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有看到就會回答,而想要辯論的請先做好功課不要再斷章取義,有充足的醫學知識再來討論,那我們也才比較搭得上話。
Gabe Mirkin醫師原文
http://drmirkin.com/fitness/why-ice-delays-recovery.html
撒隆巴斯副作用 在 三個字SunGu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幾天前才剛脫離鳥籠投奔自由社會中,所以目前正忙著找個合適的場所發揮徒手治療的專長,老實說靠著影片與經營粉絲團是不可能養活自己的,尤其最近又在籌備寫書,這些都讓我忙得頭暈轉向,所以只能暫時把網路上的業務給先擱著,優先處理其他事情,不過我還是會盡快推出下一支影片的,畢竟是影片創造了SunGuts。
但最近有許多人對於”受傷後該不該冰敷”非常感興趣,瘋狂到我的紛絲團與YOUTUBE留言說,1978年發明RICE急性傷害處理原則的Gabe Mirkin醫生,在2014年發表的文章”Why Ice Delay Recovery”裡,反駁自己過去發明RICE,認為冰敷會延緩組織修復,反而對復原中的組織不好。
雖然我早就看過了,但……為什麼還是建議患者受傷後先冰敷呢?
先重新回顧一下發炎反應吧。
發炎反應是身體組織修復的關鍵,受傷細胞局部釋放組織胺,使得血管擴張大量血液灌流患處,並帶入大量修復組織的細胞。但與此同時,發炎反應也會使得局部產生”紅腫熱痛”的副作用,讓你受傷後又腫又痛唉唉叫。
冰敷有甚麼用?
冰敷患處時,會使得局部的血管緊縮,關上原本因組織胺而大開的血管,減少局血液的灌流,降低發炎反應,也降低紅腫熱痛的症狀,這就是為何冰敷可以消腫與止痛的原因,不過與此同時冰敷也減少修補細胞進入患處的量,減緩患處的恢復速度。
Gabe Mirkin醫師說了甚麼?
一 : 降低發炎反應,也會降低組織的恢復速度
從1948年類固醇發明開始起,醫界興起了一股抗發炎醫學,因為類固醇往哪打,那裡就不痛了,吃下去更是全身都好了起來,所以流入台灣時它還被稱為”美國仙丹”。然而長期下來卻不像表面上那樣美好,那些被注射過的傷口不僅沒有好起來,長期下來反而還變得更脆弱更容易受傷,更別提其他全身性的副作用,而類固醇就是”最強效的抗發炎藥”,它幾乎完全停止了發炎反應。
因此在這之後醫界改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也就是藥效沒那麼強的消炎藥,常見的普拿疼、斯斯、或是撒隆巴斯、熱力鎮痛膠布…..等等各式藥布,還有許多純天然中藥貼布中也含有消炎藥物成分,這些都是大家痠痛時的必備良伴,所以那些可以快速減緩你疼痛的東西,通通都要降低發炎反應,也同時減緩組織的恢復速度。
因此就抗發炎能力與速率來說 :
類固醇 >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 冰敷
所以……你寧可打針、吃藥、貼藥布、或是各種純天然中藥布來止痛,也不願冰敷嗎?
二 : 冰敷對於受傷後需要快速回到場上的運動員不好
運動員受傷後最常使用的也是冰敷,有關注NBA的選手就會發現,若是球員受傷後會立即在場邊冰敷,並休息一段時間後在回到場上,而Gabe Mirkin認為這樣不恰當,雖然冰敷能夠快速的減緩疼痛,但它也同時降低了肌力、速度、耐力與協調性……等等,所以建議冰敷五分鐘內,達到消腫作用後,就可以開始暖身等待回至場上。
三. 還是可以冰敷,但不建議冰太久
而在文章的最後一段,還是建議患者受傷後仍然該遵守RICE原則,但冰敷需要適量,每冰敷10分鐘後休息20分鐘,並重複一兩回即可,另外受傷後超過六個小時就沒有冰敷的必要。而這還是與我在影片裡的建議差不多,只是冰敷的量又更少了一點。
所以為什麼我建議受傷後先冰敷?
一般人不是運動員,不需要快速回到場上,要的是好好的消炎止痛讓你能夠回去工作,就算組織修復的慢一點也沒關係,所以有很多人上班前都會貼個痠痛藥布,如果告訴他貼痠痛藥布問題會拖得久一點,為了回去工作他還是會貼呀。
除此之外,肌肉收縮更能幫助局部的水腫消除,但局部不痛了肌肉才好動。以腳踝扭傷為例,利用冰敷幫助局部消腫止痛,讓腳踝能夠在更大的範圍活動又不至於造成疼痛,才能夠真正快速幫助局部消腫,同時也讓因水腫而受阻的血管暢通,幫助組織修復。而原本就因為劇烈的發炎反應而疼痛的患處,此時熱敷的話只會使得局部更腫更痛,還有可能腫到阻礙血液的回流,讓病情拖得更久。
而不論冰敷熱敷都只是一般民眾自我處理的手段,若有需要還是得去醫院診所找醫療人員親自評估診斷,因為傷口癒合後的沾黏、活動度受限、肌肉無力等等問題,或根本問題就不再你看得到的地方,這些才是最麻煩的。
歡迎各位在下方討論,若是有問題想詢問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有看到就會回答,而想要辯論的請先做好功課不要再斷章取義,有充足的醫學知識再來討論,那我們也才比較搭得上話。
Gabe Mirkin醫師原文
http://drmirkin.com/fitness/why-ice-delays-recovery.html
撒隆巴斯副作用 在 土土藥師totofunmac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藥妝 #代購 #藥布 #副作用 #痠痛
不論是日本還是台灣藥妝店,酸痛貼布總是五花八門,熱賣程度相當不錯,不過潛藏的用藥安全也不容忽視,我們來看看民眾有哪些迷思吧。
📍貼布也是藥品嗎?
貼布涵蓋很多種類,包裝上有宣稱療效與適應症的就是有藥字號的藥品,一般民眾需諮詢過藥師才能購買使用,
但若是觀光客常問的一條根貼布或是休足時間等,涼感舒服用途為減輕疲勞,故大多稱不上是藥品。
📍藥用貼布的成分?
➡Methyl Salicylate(冬綠油):為水楊酸衍生物,抑制發炎物質合成,鎮痛消炎。
➡Menthol(薄荷腦):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也是貼起來感覺涼涼的來源之一。
➡Capsaicin (辣椒素):藉由降低痛覺神經傳導物質,達到止痛並且會產生溫熱感覺。
➡NSAIDs(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Diclofenac、Indomethacin、Ketoprofen等。
🛑重申一次,只要是藥品就要注意副作用
記得訂閱我♥️ https://goo.gl/wpz26x
幽默看影片,簡單學健康。我是土土藥師❗️
🔍Facebook Instagram Pixnet
撒隆巴斯副作用 在 我們是專業的藥師!不只是會包藥而已- 【痠痛藥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痠痛藥膏、貼布小心副作用!】 國內開業藥師柯明道說,市售緩解痠痛產品如奔肌(Bengay)、熱力、撒隆巴斯、曼秀雷敦等都含濃度不一的甲基水楊酸。 ... <看更多>
撒隆巴斯副作用 在 [心得] 運動傷害相關消炎止痛藥-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今天換一個主題,簡單的和大家介紹一下運動傷害常見的藥物
其實運動傷害中會使用的絕大多數都是止痛藥物
當然有一些所謂的增生療法或是 PRP 等等的注射物
但是我們今天主要會著重在止痛以及消炎的部分來做討論
下面為介紹五大類常見的類別,這邊會簡單提一下重點概念,部落格有細部的內容
https://reurl.cc/g76Exb
--------------------------------------------------------------------------
普拿疼(Paracetamol)
普拿疼這顆藥可以說是顆神藥
說實在目前我們對於他完整的藥理特性也還沒有完全了解
主要的功能有止痛以及止熱,也就是所謂的退燒
止痛效果雖然在某些狀況例如下背痛或是退化性關節炎上沒有 NSAID 來得好
但是優點在於基本上沒有什麼副作用,所以安全且有效是最大的賣點
一般而言會拿他當第一線的止痛藥物
但是要注意若是超出劑量則可能對肝臟會造成負擔
非類固醇類止痛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這類的藥物大概是所有運動傷害藥物裡最常見的,大家通常都叫他們 NSAID
顧名思義,它的功能就是止痛消炎,而且是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
NSAID 主要的機轉是透過抑制 COX 這個酶進而減緩發炎
一般而言,我們會將 NSAID 分為 Selective 與 Non-selective 兩類
1. Non-selective NSAID
這類的藥物同時會針對 COX1 與 COX2 進行抑制
所以比較會有所謂傷胃的問題
因此我們在臨床上常常會問病人是否有胃痛或是胃潰瘍
如果有的話通常會避免開立 Non-selective 的 NSAID 或是配上一顆胃藥
但是實際上真的確定是因為 NSAID 所造成臨床上嚴重危及的胃出血到沒有很多
只是大家仍會盡量避免在高危險群上使用
2. Selective NSAID
這類藥物因為只針對 COX2 進行抑制,所以對於胃的負擔比較小
醫師通常會跟病人說這是比較好或是比較不傷胃的止痛藥
[效果]
對於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的止痛效果,NSAID 是比普拿疼好的
對於神經脊椎方面的疼痛,研究做出來確實是會有效果,但是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
對於急性的肌肉骨骼疼痛,NSAID 的貼布其實也有不錯的效果
而且因為是外用,所以效果會比較局部,也比較不容易造成整體身體的負擔
對於肌肉的挫傷或損傷並沒有很完整的研究提供資訊
對於 DOMS 也就是所謂的延遲性肌肉痠痛並沒有顯著的效果
對於肌腱病變的療效還沒有完整的研究證實其效果
但是根據藥理生理方面的推斷,應該有助於減少 ECM(細胞外間質)的產生
對於 Reactive tendinopathy(反應性肌腱病變)可能會有療效
關於肌腱病變請見:https://reurl.cc/mnyNA1
[副作用]
NSAID 因為太常被使用的關係,所以也比較多人往這個方面進行研究
下面就列上一些常見的副作用給大家參考
最近幾年在醫院會發現很多人會因為這些副作用而不願意吃止痛藥
但是這邊要提醒大家,有時候還是要權衡利弊得失
如果是可以忍受的疼痛(< 3分),那確實可以考慮不需要吃到 NSAID
但如果疼痛程度比較嚴重,利用藥物止痛可以幫助我們恢復與復健
總之,過與不及都不是一件好事,還是要向你的醫師諮詢
心血管
近幾年有研究指出,NSAID 對於心血管疾病可能會有不良的效果
其中又以 Selective NSAID 的不良效果更為顯著
所以在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身上使用 NSAID 要比較注意
腸胃道
最主要是 Non-selective 對於腸胃道的副作用會比較明顯
在很久以前的一篇研究比較了有吃 NSAID 與沒吃的兩組人,約莫都是 50 歲左右
看看他們在一年內因為胃出血或是腸胃道症狀入院的比例
結果發現有吃 NSAID 的那組人有 2% 有住院,而沒有吃的則是 1.4%
一般人言,如果沒有特別的病史,其實短期內吃 NSAID 還算是安全
但是若是有胃潰瘍的話則應該盡量避免
基本上只要記得可能會有這方面的問題並多加注意,使用上還是相對安全的
肌肉骨骼
NSAID 另一個潛在的副作用是可能會減緩肌肉、肌腱、韌帶、骨頭的癒合
這部分可以從在 2019 年 BJSM 對於運動傷害急性處理中有提到
關於 BJSM 的可以參考:https://reurl.cc/b5Yyoo
他們的理論是發炎是一個組織修復的正常過程
過度去抑制發炎反應可能會減緩恢復的速度
但是這方面目前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唯一比較有根據的應該是在骨頭方面會抑制骨化
所以對於骨頭有損傷的患者是不建議用 NSAID 的
腎功能
NSAID 可以藉由降低腎絲球過濾率、水分與鹽分的滯留與高血壓來造成對腎臟的負擔
長期使用 NSAID 造成腎臟的不良反應的比率約為 18% 但是其中比較嚴重的約只有 1%
中樞神經
關於這部分的研究比較少,主要都是一些症狀的描述例如:頭痛、疲勞、失眠與眩暈等等
[使用方式]
我會建議大家如果是局部且表面的疼痛或是位置很明確
可以優先考慮貼布的使用,因為可以避免掉系統性的副作用
使用口服的 NSAID 則要注意一般而言會需要 2-3 天的時間來累積藥物濃度達到最大效果
面對非常疼痛的狀況想要使用 NSAID 的話可以先以大劑量來達到有效濃度
在這之後調降到有效範圍
對於副作用的處理,基本上劑量越少,副作用越少
鴉片類藥物(Opioid)
鴉片類的藥物可以說是我們一般能用上最強的止痛藥物了
主要可以區分為弱與強的鴉片類藥物
主要的機轉是作用在中樞神經的 Opiod receptor
抑制神經傳導物質傳遞與活化抑制性訊號
[副作用]
鴉片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以下幾個:
噁心、嘔吐:算是最常見的副作用頭暈:頭暈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可能會造成跌倒,特別在老人傷上要小心便秘身體發癢口乾舌燥意識混亂或幻覺:如果劑量超過可能會產生中毒的症狀
[使用方式]
由於這類藥物的止痛效果很強,所以殺手鐧通常會留到最後才用
而且說實在對於肌肉骨骼疼痛其實也很少用到,除非是在非常嚴重疼痛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通常是用在慢性疼痛上,在使用上會採取階梯式的方式,可以參考 WHO 的指引:
Step 1:非鴉片類(Paracetamol 或 NSAID)+ Adjuvant analgesic(抗憂鬱、抗癲癇)
Step 2:輕鴉片類 + 非鴉片類 + Adjuvant analgesic
Step 3:微創介入治療 + 非鴉片類 + Adjuvant analgesic
Step 4:強鴉片類 + 非鴉片類 + Adjuvant analgesic
在台灣我們其實蠻愛用的鴉片類藥物的,不過最主要還是在慢性疼痛才比較會使用
因為如果克服掉那些副作用(頭暈、噁心、嘔吐、便秘),其實是可以吃很久的
相較於上面提到的 NSAID 要考慮到心血管、腸胃道以及腎臟等等功能的問題
其實鴉片類藥物對身體的負擔是相對小
在使用上其實也只要注意劑量,很大程度可以避免掉這些副作用
神經調節類藥物(Neuromodulator)
所謂的神經調節類藥物主要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抗憂鬱(Anti-depressant),另一種則是抗癲癇(Anti-convulsant)
這些藥物主要作用在和神經相關的疼痛上面
[副作用]
抗憂鬱類的藥物副作用包括頭暈、口乾舌燥、便秘與姿態性低血壓等
抗癲癇類的藥物則是要小心 Steven Johnson Syndrome、意識混亂、自殺傾向與藥物濫用
不過這些藥物在醫師的開立以及監測下基本上還是算安全,所以可以不要太過擔心
[使用方式]
在使用上會開立這些 Neuromodulator 主要是要處理神經相關的疼痛
如果是神經損傷例如椎間盤突出或是各種壓迫所造成的問題,通常會以抗癲癇藥為主
如果是慢性疼痛造成的 Central sensitisation 類的疼痛,那就會以抗憂鬱藥為主
使用上通常會慢慢的將劑量往上加,要讓藥物劑量達到有效通常需要兩到三週的時間
所以如果有吃這類的藥物的病患要耐心一點
類固醇(Corticosteroid)
最後我們來看看大家最愛也最怕的類固醇
類固醇最主要的功能是消炎以及免疫抑制
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的效價(強度)與可以維持效果的時間
[副作用]
類固醇常見的副作用有以下幾點:
1. 過敏與 Cortisone flare
2. 皮膚的斑塊或脂肪萎縮
3. 短期內的高血糖
4. 可能增加感染的機率
5. 可能影響月經週期
6. 可能造成肌腱的退化進而導致斷裂的風險
[使用方式]
一般來說運動傷害會使用的類固醇大概都是局部注射使用
在現在這個年代,超音波相當的發達,在超音波導引之下進行注射可以有效地抵達病灶
局部使用的類固醇在職業選手中還要考慮到禁藥規則的問題
目前的規定對於非比賽期間的局部使用是不會予以處罰的
但是建議在比賽前一週就不要注射類固醇在患部,不然如果檢測出來量達標還是會有罰則
如果是口服或是吸入性的類固醇,最常見在氣喘上,則需要去申請 TUE
在經過審核之後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類固醇的使用其實也不是在什麼地方都有效果
最著名的例子應該是在網球肘的使用上短期確實有效
但是如果時間拉長反而會有不好的效果
關於網球肘可以參考:https://reurl.cc/20jvdm
總結
簡單的運動傷害中常會使用到的止痛藥物做了一點說明
希望大家在之後吃藥的時候可以知道哪些藥物的用處是什麼
止痛藥物的目的是減緩症狀,並且讓受傷的地方可以儘早開始復健
如果只是一味的進行藥物的使用而不找出病灶好好強化,那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應該避免止痛藥物的使用
長期的慢性疼痛會對整個神經系統都有影響,可以改變動作模式也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所以短期且謹慎的使用止痛藥物其實對於整體的恢復與復健是有正面效果的
附上簡單的整理圖表給大家參考
另外,由於最近有不少網友在詢問我國外研究所申請以及運動醫學方面的問題
像是研究所的授課內容、英國的環境(醫師、物理治療師、防護員、教練)等等
我最近會在粉絲專頁詢問有多少人有興趣
如果人數夠多應該會開一個線上分享,我也會邀請我的物治同學來分享他的觀點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點讚關注一下粉絲團的內容,或是直接在這下面留言有興趣即可
--
Dr.M Be Superior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關於復健、運動醫學、傷害防護的種種
希望所有相關從業人員可以用共通的語言溝通,透過運動讓生活更美好
部落格 Dr.M Be Superior:https://weitinglin1204.wixsite.com/website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MBeSuperio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36.2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88733492.A.A3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