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被呼召嗎?》
圖/文:蔡頌輝
本文原載於《華傳》季刊第69期
華傳網誌:https://www.gointl.org/magazine-69.php
華傳雜誌PDF:https://www.gointl.org/magazine-pdf-download.php
在神國事業裡(如,宣教),「呼召」似乎等同「護照」,沒有它就沒有人能投身在其中。
呼召意味著,在神國裡工作的人,沒有一個是出於「自願」,而是神的揀選。正如耶穌在地上服事年間,曾經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去收祂的莊稼。」(太九35~38)工人會出去收割,是因為莊稼的主打發他們。若莊稼的主沒有打發,就沒有工人能有權柄去做這事。
因著呼召這個觀念,基督徒曉得且深信宣教使命和地上任何一個地上的事業不同——它是榮耀的、有價值的、是永恆的,參與在其中的人也應當在心態上決然不同。然而,在現實教會生活中,許多人對「呼召」的認識卻是很片面的。這不僅僅影響他們對宣教事業的理解,也深深主導著他們對宣教事業的投入程度和態度,所以筆者決定撰寫此文,再思呼召這神聖課題,希望有助認清人對呼召常有的成見,建立更健全的呼召觀,並啟發讀者追求活出與呼召相稱的生命。
1. 共同的呼召 VS 個別的呼召
從得救的順序來看,在人蒙召去擔起某項任務之前,他先被召悔改、接受神的恩典。耶穌提到自己的使命的時候說道:「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2)此話的意思不是帶罪人進行特定的宗教儀式(如決志禱告、受洗等),而是呼召人去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方式,這包括成為聖潔(帖前四7;彼前一15),過有盼望的人生(弗一18,四4),去祝福別人(彼前三9),並且要為主受苦(彼前二21),最終要的獎賞(腓三14)。關於事奉的呼召,可謂悔改之呼召的延續,兩者既不可分、也不應該分開。沒有一個人是蒙召悔改,卻沒有被召去事奉的。委身於使命就是我們被召去過的新生活項目之一。得救不單改變了一個人行事為人的準則,也改變了他人生的目標,以及他對自己人生資源和自身才華的運用,以致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與掌管歷史之主所定的最終目標有關。
以上是每一個神子民共同擁有的呼召,從微觀的角度而言,我們相信神對個人也有個別的呼召。個別的呼召是神宏觀呼召的一部分,好讓各人在神的大計劃中扮演獨特的角色。例如,神呼召亞伯拉罕去成為所有神子民的祖宗,神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神呼召士師起來拯救被祂交在外邦人手裡的百姓,神呼召先知起來向特定的國家傳講信息,神呼召保羅去向外邦人傳福音等。每一個人都是在同一個大使命裡,卻不失個人的特色。可見,神國的事業不限於特定的職業和任務,它能以各種形式呈現。宏觀的呼召是神清楚在聖經中啟示的,個別的呼召則需要人自行尋求和判斷,包括評估神給各人的恩賜、經驗、裝備以及機會等等。
無論如何,所有的呼召都包含了神要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務,而這任務也必定與神永恆的計劃有關。這個觀念顯示,從事神國事工主權完全在神,唯有祂所揀選的人有資格和權柄去做屬天的工作,也因為這樣,服事是一項神聖的使命。
2. 過度狹隘的呼召觀
筆者發現一般信徒對呼召常見的迷思有兩種,一是過度狹隘的呼召觀。上週末,在筆者參加的一個小組聚會中,主持人帶領著大家進行討論:「你認為什麼是呼召。」隨即,便有一位組員回答:「呼召就去要人去讀神學、當傳道人。」在一些信仰較初潛的信徒當中,這個觀念蠻普遍的。對他們而言,「呼召」就是神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召喚特定的人去做特定的事,而所謂「特定的事」往往就是指全職服事。
無疑,全職服事確實需要呼召。神學院在面談報讀者的時候,通常也會問:「你有神的呼召嗎?」一個全職服事者若不清楚呼召,很容易就被所遇見的困難、挑戰擊退,或因工作沒果效而灰心喪志。然而,將呼召局限於全職事奉是非常狹隘的觀念,這觀點走到極端,便很容易將神國事業和一般事業聖俗分化。難道那些帶著使命去職場工作的人也算「世俗」嗎?
3. 過度廣泛的呼召觀
另一些人則嘗試將呼召放大。大家一定聽過「信徒皆祭司」這句話,它不單強調信主的人不需要透過特定的媒介(如神職人員)才能與神連結,也強調每一位基督徒都有權柄服事神,不管他是不是「神職人員」。因此,除了一些違背聖經道德原則以及與信仰抵觸的職業(如異教有關的)之外,任何職業都可以是事奉神。神不只是宗教領域的主,更是創造和掌管宇宙萬有的主,就好像在創造萬物之後,神就把亞當安置在伊甸園,並要他修理看守(創二15)。
此外,一些看似偶然的遭遇,背後也有神無法即時測透的計畫。約瑟被哥哥們無辜陷害,被賣到埃及,後來神使他成為宰相,為挽救多年後面臨飢荒的雅各家作了準備(創四十五5~8)。在被擄回歸時期,身在異鄉的以斯帖被選為波斯皇后,這看似一個與信仰無關的身份,當以色列人面對滅族危機的時候,末底改便看出其中有神的旨意(斯四14)。因此,持此觀點的基督徒常強調,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有神的呼召。
有這種覺悟無非是好事,可是,在一般的職場上,有呼召和沒有呼召又有什麼差別?這會不會讓呼召淪為純粹一個抽象的概念和口號,而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4. 活出有呼召的人生
上述討論可見,我們不應該過度將呼召狹窄化,但也不能讓它廣泛到一個程度,把任何一種形式的工作或態度,只要是基督徒做的,都冠上「呼召」的名堂。我們應當視所做的一切為呼召,但也必須將呼召的特質注入其中,切勿僅有名而無實。以下是筆者認為一個真正有呼召的人必有的表現。
首先,雖然一個視人生為呼召的人可能和世人從事相同的工作,但他們在動機及目標上和世人有別。世人工作為賺錢、或為理想、或為屬世的其它目的(其中有一些也是善的,如服務人群),神子民終極的目標卻是榮耀神。既是如此,當他所做的無法達到這個目的的時候,他就會檢討和改進。同樣的,在這個過程中他若發現任何事物阻擾了他去達到這個目標,他也會去克服,必要時甚至改換跑道。
其次,一個視所做一切為呼召的人會以聖經的道德與信仰為行事原則,他們拒絕進行任何有違真理的要求和做法,即使那在社會上不被視為有錯。
第三,呼召的觀念應該影響著基督徒生活每個領域,包括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管理金錢、以及如何面對他的同事及所接獲的任務。一個視所做的一切為呼召的人,會努力按照神對人的設計去經營生活——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該給家人的時間,他也會分別出來,因為知道我們不僅僅是靠工作的成就和業績來榮耀神,而是以自己的生命來榮耀神。在金錢的管理方面,有呼召者不會以積攢財富的方式來理財,他也不會將所賺得的全部金錢用於提升自己的物質(即便他有權利這樣做),反之,他會按照神在聖經啟示的心意來理財。在工作上,他曉得自己「受差」不只是把工作做好,也是受差去服事身邊的人。
第四方面,如果我們真的視所做的為呼召,我們應該勇於作出新的嘗試,這包括在工作的內容上,以及在待人處世上,目的是讓自己能更好地實踐使命。
最後,讓我簡單回應一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我感覺到『被呼召』去做某件事,我怎麼知道那是出於神還是我個人的衝動?如果去做了而實際上那不是神的感動怎麼辦?」⋯⋯我認為,如果這個感動是關乎比較重大、需要做各種準備、或牽涉廣大的人與事的決定(如,舉家去國外宣教、開拓新的教會等),那確實要需要更多深入的考慮和印證。但如果有感動去做的事,是隨即可以做到的(如,向某人傳福音、或奉獻支持某個事工、或看見需要而想一行動幫助某人),那大可隨即感動去行動,說不定猶豫一下就錯過了服事的機會。神所要我們去做的事,絕不限於神秘的「感動」,祂早已在聖經清楚指示了。
依以上看,你所做的一切是一個普通的工作?還是神聖的呼召?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耶和華賜下歡欣快樂 / We Sing And Dance In Celebration 詞曲Lyricist & Composer:Welyar Kauntu 中譯詞Translator:台北靈糧堂 演唱Vocal:周巽光 [ Verse 1 ] 耶和華賜下歡欣快樂 無限的喜樂充滿我 新的膏油已...
「收奉獻禱告」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子是駿了點 IT's JUST JUN's LIF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3-2 如何做奉獻禱告? 把生命、生活交給上帝-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收奉獻禱告 在 基督教兒童主日學- 5/5/2019主題:盡心奉獻(小一至小二) 經文 的評價
收奉獻禱告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二聖殿《毀滅傳說》的電影】🎬
許多人對這充滿歷史意義的主題深感興趣,尤其是宗教人士。然而這部電影是由非宗教人士的吉迪.達爾(Gidi Dar)執導和編劇的。吉迪.達爾 (Gidi Dar) 的迷人新片《毀滅傳奇》將於7月15日在以色列電影院上映(隨後將在頻道Hot 8和Kan 11上放映),這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
這是關於猶太史中第二聖殿毀滅的故事,它是一部故事片,而不是紀錄片,探討了猶太歷史上最兩極分化的事件之一,是很少電影製作人願意嘗試將其戲劇化的主題。
此片沒有特別聚焦在這時代的主要人物,例如西門.巴爾.吉奧拉(Shimon Bar Giora)、拉比耶書亞.本.革馬拉(Rabbi Yehoshua Ben Gamla)或拉比約哈南.本-扎凱( Rabbi Yohanan Ben-Zakai),儘管他們都存在於電影中。然而,電影中聚焦的英雄是本.巴提赫(Ben Batih),一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人物。巴提赫是一個年輕人──在經過一番猶豫及掙扎後──決定參與狂熱分子對抗羅馬人的反抗行動。
雖然這是一個需要大規模描繪衝突和戰鬥的故事,但電影卻是由1500幅生動而令人難忘的美麗原畫組成,以動畫的方式講述了這個故事。這些畫作由大衛‧波隆斯基(David Polonsky)和麥可.浮士德(Michael Faust)創作,他們負責阿瑞.福爾曼(Ari Folman)在2008年執導關於黎巴嫩戰爭的動畫紀錄片《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中的藝術創作。在這種情況下,圖片並不是先製作成動畫,而是一張接著一張的呈現。對於一個有大量動作的故事來說,這聽起來可能跟我們原先想像的不同,但僅僅幾分鐘後,圖片就不再像是靜止的,當我回想這部電影時,我記得它就像是動畫一樣。
許多人對這充滿歷史意義的主題深感興趣,尤其是宗教人士。然而這部電影是由非宗教人士的吉迪.達爾(Gidi Dar)執導和編劇的。
這是達爾導演與演員舒利.蘭德(Shuli Rand)第三次的合作,後者為主角本.巴提赫(Ben Batih)配音。蘭德主演了達爾早期的兩部電影,他曾飾演艾迪.金(Eddie King),一個涉入犯罪事件的角色,在電影烏什皮辛(Ushpizin)中,一個新宗教改革罪犯的故事,故事中他最終在住棚節接待了他的兩個前同事。這些電影和蘭德本人的生長經歷相仿,他出生於一個宗教錫安復國主義家庭,後來成為一名過著世俗化生活的演員而聲名大噪,並主演了《愛克發鏡頭下的人生》等電影,這是對特拉維夫咖啡餐館文化的慶祝和批評的故事。之後蘭德成為布雷斯洛夫的拉比納赫曼(Nachman)的極端正統信徒。雖然達爾在一般世俗世界中長大,但與蘭德的關係為他提供了進入宗教世界的窗口。
對達爾來說,這部電影能審視這一件最為核心而痛苦的歷史事件,並探索其對當今以色列的影響。
作為一名年輕的電影製作人,達爾注意到「那些帶給我啟發的導演,比如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和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他們也審視著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而基督教是構成這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達爾從小在世俗化的以色列社區長大,對猶太教的傳統感到格格不入。 「我們無法接觸到錫安復國主義前100年的相關資料。」他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當然我們在學校裡能學到了一些跟聖經有關的知識,但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具2000年歷史的塔木德和猶太文本,不僅是法律,還有詩歌和傳說……等等,我們其實還未完全了解自己的文化。過去我研究歐洲人和美國人的文化,發現他們在他們的文化裡已生活非常久,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錫安復國主義卻燒毀了那些散居在外的猶太人們能認識歷史的管道。當然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衝動,而且他們做到了,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但在某個時刻,它使其他猶太人在認識自己的文化上如同走到了死胡同。”
這並不代表達爾不尊重錫安復國主義。「我的祖父是先驅者,父母也是委身的錫安復國主義者,有著『背對大海』的精神,他們行了許多神蹟,但隨著我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在概念上漸漸出現些問題……錫安復國主義將妥拉(Torah)給宗教社區,說:「這是屬於你們的,跟我們無關。」
達爾熱衷於他的信念,對藝術家而言,審視歷史及宗教信仰也是重要的。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東西,這與虔不虔誠無關,我們必須兼容兩者,既需要回顧過去,且創造新的事物。」
他認為以色列人對西方正在發生的事情、或歐洲正在面臨的挑戰太感興趣了,而忽視自己的文化及歷史,當然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因著與蘭德的友誼,達爾開始更仔細的研究猶太歷史和文本,並意識到他對自己在學校學過的東西幾乎不記得了。他甚至與另一位朋友一起學習革馬拉(Gemara,猶太教經典,是塔木德的一部分)。當他研究羅馬時代猶太人分裂的主題時,他認為第二聖殿的毀滅和導致它的緣由能化為引人入勝的劇本。他還決定最好不要讓像本-扎凱(Ben-Zakai)或西門.巴爾.吉奧拉(Shimon Bar Giora)等知名人物出現在劇本裡面。
「劇中,英雄需要改變,而其他角色都不會改變,他們有一個明確而嚴格的議程」他解釋道,「只有年輕的本.巴提赫(Ben Batih) 在雙方之間搖擺不定,並面臨將會造成他改變的衝突。最後他會與故事剛開始時的他截然不同。」
本-扎凱的侄子本.巴提赫是一個與母親住在一起,並保護母親的年輕人。一開始當他看到人們因著沒有繳納聖殿祭司徵收的稅、而在街上被毆打時,他選擇什麼也不做。
達爾說:「但隨後他想到了本-扎凱的話,如果他不採取行動,他就稱不上是個男人。」「這就像莎士比亞說的:『生存還是毀滅』,只是在這裡變成『行動還是無動於衷。』」最終,本.巴提赫加入並參與了反叛起義的行動。故事述說至此,達爾表示他並沒有譴責狂熱分子,儘管許多人認為他們的行為削弱了猶太人與羅馬人抗戰的力量。
「我認為他們(狂熱份子)只是單純願意為著所追求的正義奮鬥到底的人。」達爾說,「他看見了不公不義的事情,意識到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就只是個懦夫,然而,如果選擇做些什麼,將會導致毀滅。」
達爾發現當時導致聖殿被毀的情境與今日的政治不和諧間有相似之處,無論是在以色列或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腐敗的獨裁國家。
「你不可能永遠忍受腐敗……我不是共產主義者,但我相信正義。」
達爾覺得要儘快講述這個故事──「因為故事能帶出的影響力遠超於我。」──選擇透過繪畫來講述它,因此最終花了幾年才完成這部作品。為主要角色配音的演員們都是以色列當代之名影星──除了蘭德之外,杰夫.里凡奇(Ze'ev Revach)是本.迦姆拉(Ben Gamla),阿莫斯.塔馬姆(Amos Tamam)是巴爾.吉奧拉(Bar Giora),莫尼.穆索諾夫(Moni Moshonov)是本-扎凱(Ben-Zakai),雅艾兒.阿貝卡西斯(Yael Abecassis)是貝尼基女王(Queen Berniki)和伊格爾.納奧(Igal Naor)是奮銳黨(Giscala)的約翰,他認為讓故事栩栩如生的最佳方式是使用繪畫。因此他與藝術家波隆斯基和浮士德密切合作,製作了一個短片版本,看看這想法是否可行;結果他發現效果挺好的,並繼續完成了整部電影的創作。
達爾說「因為圖片不會動,所以甚至更美麗。」製作這部電影是一個漫長且艱苦的過程,但他認為最終展現出來的成果是值得的。「在製作中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來做,當不必跟隨動態圖像時,想像力將會自己填補中間的空白,並進入劇情的節奏中。」
達爾對這部電影試映後所接收到的觀眾反應感到高興,最高興的是引起了宗教界的興趣,特別是在耶路撒冷電影院的幾場放映中,包括通訊部長約阿茲.亨德爾(Yoaz Hendel)在內的觀眾對電影的問答持續了很長時間,甚至超過了預定的時間。
「這讓我非常高興」達爾說。「我原本擔心他們會覺得我在責備他們,但他們很喜歡,我收到了很多讚美。」
雖然達爾對這部電影在以色列取得如此大的反響感到欣慰,但他也期待能在國外上映,並已被負責《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紀念國際影片公司(Memento International)收購並進行國際發行。他樂觀的認為,影片提出的議題將引起各地觀眾的共鳴。
「他們在某種層面上是對的。」他談到故事中的派系時說。「他們自認為一路走來都是對的……希望大家在責備其他人之前,先看看自己。每一方都需要往裡面細細思索。」
新聞出處:JP
新聞日期:2021/07/08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
經文及禱告方向
 ̄ ̄ ̄ ̄ ̄ ̄ ̄
箴言21:1-2
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
彼得前書2:4-5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
在紀念聖殿被毀日時,這部電影正是時候,我們看到以色列世俗人士和宗教人士各別得掙扎,讓我們為著在以色列政治、宗教上不同派系的人禱告,惟有耶和華神衡量人心,願他們心中的純正及良善被主紀念,更求主光照他們能敏銳主的心意,領受啟示耶穌是彌賽亞,並起來建造屬靈的聖殿和靈宮,行神悅納的事!
收奉獻禱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要成為一個為主爭戰的 #豆田傳奇!
2021/05/16 #精彩聚會 點這裡參加:
https://youtu.be/lyb2ev8V9d0
聖經記載非利士人企圖攻佔以色列人長滿紅豆的田。
那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以色列人個個忙於採收,無暇分神;
而仇敵往往就是在人毫無防備之時趁機突擊。
「⋯⋯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沙瑪卻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撒下23:12)
面對生命的威脅,以色列人如散沙般驚惶逃跑;
只有一個人——沙瑪,他留下來,與非利士人對抗。
他知道那塊田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值得為它爭戰!
他知道,即便孤身一人,但有萬軍之耶和華作他的劍與盾!
沙瑪的堅信與果敢,使他成為上帝的器皿,為以色列舉起了得勝的旌旗。
今天,上帝也早已在社會、在個人領域裡賜給我們許多紅豆田——
家庭、教育、媒體、政府、科技⋯⋯
職場、校園⋯⋯
這是一個爭戰的時刻!
敵人正肆無忌憚地偷竊、殺害、毀壞;
若你我棄械逃跑,田地將被佔領,無數靈魂將失喪、被仇敵吞食!
而眼下升溫的疫情,恰恰考驗著我們基督徒的「信仰操守」——
你禱告的心志、奉獻的心志、傳福音的心志仍一如繼往嗎?
疫情的混亂可能帶來破口,卻也是你發揮影響力的時機!
讓我們站住、堅守;更靠著主勇敢奪回每一塊田!
不是躲在教會,而是走出牆外——改變世界!
祝福你,在所處的領域,成為一個為主爭戰的豆田傳奇!
收奉獻禱告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耶和華賜下歡欣快樂 / We Sing And Dance In Celebration
詞曲Lyricist & Composer:Welyar Kauntu
中譯詞Translator:台北靈糧堂
演唱Vocal:周巽光
[ Verse 1 ]
耶和華賜下歡欣快樂
無限的喜樂充滿我
新的膏油已澆灌下來
哈利路亞高聲歡呼
[ Verse 2 ]
我領受神的應許
賜給猶大的後裔
稱為禱告的子民
來敬拜歌頌讚美
[ Chorus ]
這是期待收割的時刻
神的話語如今已成就
莊稼成熟各處在收割
已臨到全世界各地
-
監製Director / 周巽光
製作人Producer / 劉淑莉
配唱製作人Vocal Producer / 曹之懿
製作助理Assistant Producer / 李宛叡
編曲Arrangement / 劉淑莉
Piano&Keyboard / 劉淑莉
Guitar / 張元興
Bass / 楊繼武
Drum / 黃金龍
和聲Background vocals /
陳德嘉、李思華、趙治德、馮榆洋、璽恩、曹之懿、范于萍、張雅涵、潘心心、蔡宛凌、劉志彬、孫立衡、許書政、謝淳雅、高蘇珊、郭逸凡
和聲&鋼琴譜編寫 / 劉淑莉
錄音Recording Engineer / 劉淑莉、李宛叡
混音Mixing Engineer / 劉淑莉
錄音室Studio / 異象工場、白金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Mastering Producer / 劉淑莉
樂譜製作 / 泉音樂工作室
發行 / 異象工場音樂製作有限公司
出品人 / 周神助
-
奉獻 Asia for JESUS/ 約書亞樂團事工
https://goo.gl/5AAgQP
聯繫約書亞樂團:
https://www.joshua.com.tw/we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ygeUneN9HY/hqdefault.jpg)
收奉獻禱告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追蹤並且分享我們的音樂 #約書亞樂團 #復興已點燃了
復興已點燃了 / Revival is About
詞曲 Lyricist & Composer:周巽光 Ewen Chow
主領 Worship Leader:曹之懿 Isabelle Tsao
[Verse 1]
你是否已感覺到 靈火在心中燃燒
你是否已經看到 遍地莊稼成熟了
你到底知不知道 天使天軍在圍繞
復興已點燃了
[Verse 2]
你到底了還不了 爭戰正迫在眉梢
你能否隱約聽到 這跨時代的呼召
不管是男女老少 舉起手隨處禱告
復興已點燃了
[Chorus]
讓主軍隊 興起 領受他恩膏
現在就要 一起 大步向前跑
不懼任何 艱難 聖靈向我 圍繞
看到天堂 打開 神國度臨到
[Rap]
知不知道 努力為了這個榮耀
不是為自己 而是祂的國度臨到
別再問好不好
祈禱 宣告 來領受 祂恩膏
你絕對需要 問的出就求得到
大家要你知道 看得見就會得著
你現在到底 了還不了
這信息你是 收沒收到
舉起手來一起搖
Ready跟我一起叫
Are you ready Sing it now
[Bridge]
我要看到 復興來了
說我要看到 復興來了
-
奉獻 Asia for JESUS/ 約書亞樂團事工
https://goo.gl/5AAgQP
聯繫約書亞樂團:
https://www.joshua.com.tw/web/
-
這裡可以找到我們!
YouTube▸https://bit.ly/3hBNTH5
Apple Music▸https://apple.co/3Au41TK
Spotify▸https://spoti.fi/3As1fi4
KKBOX▸https://bit.ly/3dJyCTz
My Music▸https://bit.ly/2UnIVpA
friDay音樂▸https://bit.ly/2UkxJdm
LINE MUSIC▸https://bit.ly/3fyxAeu
-
異象工場官方商城▸https://shop.asiaforjesus.net/
約書亞樂團官網▸https://www.joshua.com.tw/
約書亞樂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oshuaband
約書亞樂團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oshua_band/
約書亞樂團微博▸https://weibo.com/joshuaband
約書亞樂團微信▸joshuaba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1ZZUe42ejo/hqdefault.jpg)
收奉獻禱告 在 子是駿了點 IT's JUST JUN's LIF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家人禱告,常常是許多人最灰心的禱告。但是聖經勉勵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到時候就必收成,我們要恆切、持續不懈的禱告,相信神會帶領我們全家經歷突破!
在這篇信息裡,子駿牧師和我們分享為著家人的健康和平安禱告。我們相信我們有一位良善的天父,祂是聽禱告的醫治者,祂向我們所懷的是賜平安的意念,要叫我們的末後有指望!
#駿信息
#如何為家人禱告
#為全家得救禱告
#為全家得勝禱告
#為全家健康禱告
#為全家平安禱告
此影片之詩歌源自:
天韻合唱團《耶穌給你平安》
經文:約翰福音 16:33
作詞:葉薇心
作曲:徐世賢
--------------------------------------------------------------------------------------------------------------------------------------------
若您喜歡我們的信息,想支持我們的事工,請為我們奉獻
(奉獻時,請特別註明:為網路事工):
https://revival.eoffering.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37xP5pUr6w/hqdefault.jpg)
收奉獻禱告 在 基督教兒童主日學- 5/5/2019主題:盡心奉獻(小一至小二) 經文 的推薦與評價
收奉獻.奉獻的意義?為奉獻祈禱感恩.分享. 上課詳細流程: 開組祈禱: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讓我們 ... ... <看更多>
收奉獻禱告 在 3-2 如何做奉獻禱告? 把生命、生活交給上帝-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