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證醫學的理念:養卵的醫學證據 >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身為一個臨床醫師
身為一個大學講師
身為新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我非常注重「實證醫學」的觀念。
-
所謂的實證
在於將所有的醫學措施
都用科學的方式加以驗證。
-
比如說
某一種成分的保健食品
或者使用的某一種成分的藥物
是否真的能夠提升試管嬰兒的懷孕率?
-
實證醫學的觀念很簡單
我們需要年齡、卵巢條件相近的兩群人
一組有使用這個成分
一組沒有使用
然後兩組人去接受試管嬰兒療程
再去驗證是否能夠得到懷孕率的顯著提升?
這樣,叫做「實證醫學」。
-
比如說,
收集一群精子活動力1%的夫妻,
我們分成三組
一組繼續嘗試自然懷孕
一組接受人工授精
一組接受試管嬰兒 + 顯微注射
然後我們發現
最終懷孕率:試管嬰兒 (遠大於) 人工授精 (約等於) 自然懷孕
所以我們證明了:
在精子只有1%的活動力情況下,
試管嬰兒的懷孕率顯著的上升
而人工授精並沒有比自然懷孕有效
-
這樣的臨床試驗過程
叫做「實證醫學」
-
所以每次你問我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中醫?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免疫?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平躺?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自然殺手細胞(NK)?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以下省略一萬字)
-
我很直接的回答妳
我相信:「所有有實證醫學證據的東西」
至於沒有實證醫學證據的東西
我只能說:「目前沒有證據,至於是否真的有效,或者是否真的無效,我無法回答。」
-
如果你要問我相不相信某件事
那就是要提出某一種成分或配方
接受標準的臨床試驗後
再比較看看是否有得到比較高的懷孕率
-
如果真的有效
我當然就相信。
-
比如說:
肌醇於多囊患者的應用
DHEA於早衰患者的應用等等
這些
是屬於有實證醫學證據的保健食品
所以我會推薦。
-
《養卵聖經》這本書
就是將「養卵」相關的所有保健食品
做一個全面的臨床證據的回顧
並翻譯成中文
再經由國內外眾多知名不孕症專家的審定後出版的
算是坊間數一數二有醫學證據的書籍了。
所以我推薦給大家。
-
“實證醫學是我們醫師有別於詐騙集團、電視購物、或者求神拜佛的不同所在。”
“不孕症的治療是一件非常嚴謹的科學問題。”
“我始終堅持實證醫學的理念,時時更新最新的實證醫學證據,並依此最大化我的試管嬰兒懷孕率”
-
“與其花很多冤枉錢買各式各樣療效不明的產品,不如買本書,好好的閱讀一遍。”
“另外,我李某人自感榮幸,能與台北王院長、中台李天王、台中小天王等知名不孕症權威出現在同一個推薦欄中。”
-
以下為我為這本書撰寫的推薦序,提供所有好朋友參考
-
<養卵聖經:李毅評醫師推薦序>
-
養卵聖經,原作 < It Starts with the Egg: How the Science of Egg Quality Can Help You Get Pregnant Naturally, Prevent Miscarriage, and Improve Your Odds in IVF>是一本2014年,由澳洲的麗貝卡·費特(Rebecca Fett)女士,費盡苦心所完成的作品。費特女士擁有澳洲雪梨大學的分子生物技術與生物化學學位。由於本身也是一位不孕症患者,也是一位試管嬰兒療程的接受者,跟大部分的試管嬰兒療程患者一樣,她也是在療程前吃了各式各樣的養卵保健食品,希望能夠提升卵巢功能與試管成功率。
-
不孕症已經是國安級的重大問題,面對台灣即將迎接而來的試管嬰兒補助計畫,儘管費用大幅下降,但每一位夫妻在試管嬰兒療程中所承受的身心煎熬,仍是極為巨大的。畢竟,每一隻挨的針,都是會痛的。
-
如果可以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無論多麼荒謬的事情,都有很多人再嘗試著。當然啦,收集好運棉、貫通石、金鏟子、祭拜各地祝生娘娘等等,這些都屬於人之常情。但是,各式各樣號稱助孕的保健品,是否還要像神農一樣親嚐百草呢?這樣全盤接受的作法,不只耗費大把的冤枉錢,更是有可能對自己的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這樣的試管迷思,這樣的備孕保健品的濫用,舉世皆然。
-
為此,費特女士才會以蒐羅了各種的實證醫學資訊,蒐集成冊,出版了這本《養卵聖經》。柿子文化出版的謝汝萱編輯,為了幫忙台灣廣大不孕症患者,將這本書翻譯為繁體中文版,讓更多不孕夫妻無論是在自然懷孕還是人工或試管,都能夠有更好的備孕準備。
-
書中大量引用了許多最新的實證醫學證據,比如說DHEA、維生素D、Q10、肌醇等各種保健食品的正確使用方式,也詳盡的說明了各種保健食品適用於哪些類型的病人。畢竟,道聽塗說、胡亂服用,就會出現明明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本身已經是雄性素過高的體質,卻因為誤解而拼命服用更多的DHEA(脫氫異雄固酮),這樣反而加重了自己的男性荷爾蒙過高的問題,不但不會提升卵子品質,反而對自己的多囊控制有不良影響。
-
這是很難得的一本書,備孕養卵的書籍千百本,這是少數具有明確實證醫學證據,並清晰好懂得一本書,適合所有即將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夫妻。
婦產科 李毅評醫師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試管嬰兒懷孕成功率計算器 : https://haveababy.tw/predict/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收集還是蒐集」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陳勢安 Andrew T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小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用字] 搜集與蒐集的差別- 看板Wrong_spe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興趣使然研究小組- 【蒐集、收集哪個是台灣慣用語?】 這 ... 的評價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原神研究室】76個蘭那羅 須彌超長隱藏任務! 超濃縮效率 ... 的評價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Mobile01: 首頁 的評價
- 關於收集還是蒐集 在 新型大国关系:机遇与挑战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收集還是蒐集 在 陳勢安 Andrew T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前我先去地圖上的打卡點,幫大家場勘了
拍了一些重現漫畫場景的照片,你們看像嗎?
歡迎大家踩點拿小卡,也要遵守店內的防疫規定喔!
出門記得勤洗手戴口罩,STAY SAFE!
雖然這次入場人數有限,還是期待跟你們見面😊
⠀
🚶♂️陳勢安「走出孤單的形狀」實景踩點活動
★活動時間: 8/28(六)~9/12(日)
跟著地圖路線,收集專輯漫畫彩蛋小卡及貼紙,並結合實體街景拍出創意照片📷
使用任一款在打卡地點發出IG照片貼文並Hashtag #走出孤單的形狀
@sonymusic_taiwan @andrewt0604
⠀
將抽出10位幸運粉絲參加媒體見面會,有機會現場與陳勢安互動!
★得獎公佈: 9/13(一)
★見面會時間地點: 9/3(五)前公告,請鎖定陳勢安與索尼音樂社群
⠀
你們有發現,地圖的形狀像是什麼嗎🔎
收藏地圖路線 👉 https://pse.is/3gdtc5
彩蛋小卡蒐集路線,參考最後一張攻略圖🔸橘色標記地點🔸
★小卡領取請參考合作店家營業時間及防疫規定
★漫畫取材場景Vinyl Decision 黑膠咖啡遷往華山新址,詳情參考地圖
⠀
#走出孤單的形狀 #陳勢安
收集還是蒐集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看看東京奧運裡,為環境永續努力的「小細節」!
這次的東京奧運賽事,或許是因為時差僅有一小時的關係,讓國人的關注度高漲,加上我國選手優異的表現,更是讓我們與有榮焉!
不過,除了選手們在賽場上的拼搏之外,這一次的奧運,還有許多除了賽場上之外,值得我們注意的事,除了先前跟大家提到過的「性別比例突破新高」,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東京奧運裡各式各樣的環保小細節!
🏅 向全民回收電子廢料製成的奧運獎牌
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在2017年開始了「大家的獎牌」計畫,希望向日本全民募集電子廢棄物,來製作奧運比賽的獎牌!並在日本將近 7 千家郵局、大型商場等設立黃色的回收箱,讓民眾自行捐贈,同時也提供上門回收服務。
其實,現代都市的大量電子垃圾包含了許多種貴金屬,在這次的募集計畫中,總共收集了將近8萬噸的廢舊電子裝置,經過分類、拆除、電解和熱分解後,提煉出32 公斤的黃金、4千公斤的銀及 2千7百公斤的銅,剛好滿足了這次5千枚獎牌所需的材料,而且,更是史上第一次,讓全民參與獎牌的製作過程!
♻️ 頒獎台採用塑膠廢棄物製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次的頒獎台模樣相當特別!
此次奧運雖然因為疫情延宕了一年,但其實日本早在好幾年前就開始籌備,2019 年開始,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便在全國約2000家大型賣場與113所學校裡設置回收站,蒐集到將近 24.5 噸的洗髮精、清潔劑、洗髮精等用完的塑膠容器。
這些塑膠容器經過處理之後,相關技術團隊運用3D印刷技術,將其製作成大約7千個20平方公分的立方體,再利用部分木材組合後,便完成此次如此特殊的頒獎台!
⚡️ 使用來自太陽能發電、氫能電力等可再生能源
這一次的奧運主場館模樣相當特別,屋頂是由透明的高效率薄膜太陽能板所打造,不過,這其實只是這次奧運永續計畫的一小部分而已喔!
這次的奧運賽事,主要設施包括比賽場館、國際廣播中心、主新聞中心以及選手村等,所使用的電力,100% 都是來自太陽能發電、氫能電力等可再生能源。
除此之外,4 個會場都會引進建築能源管理系統、電動車、燃料電池車、混合動力車等,大大減少了因為奧運賽事而帶來的碳足跡。
🪵 選手村廣場的4萬根木材,將循環使用!
這次東京奧運的選手村廣場,總共花費了24億日圓打造,不過,隨著奧運賽事結束後也將拆除,原因是,廣場所使用的4萬支木材,不僅是第三方獨立組織認證過的森林才,還是奧運主辦單位向日本63個地方政府「借來」的,因此,在大會使用完畢後,就必須歸還各地政府,繼續循環使用。
除此之外,整體的設計也相當特別,木調的廣場中樹立了多根木樑,天花板的位置也有多跟木樑縱橫交錯,非常有日本風味,而且,木樑上還寫了日本各個縣市的名字,便是用來區分以及感謝損贈方的!
🛏️ 可以承受200公斤的選手紙板床
這次奧運另一個引起討論的亮點,就是選手村裡的紙板床,在剛開始公佈時,紙板床引起了不少質疑,甚至擔心會被運動員睡垮,不過,根據主辦方表示,這次的紙板床來頭可不小,床墊是由日本床墊公司Airweave提供,並用上高強度紙板與可回收聚乙烯材料所製成,可以承受200公斤的重量,甚至還比木製的框架更為堅固!
除此之外,選手村裡的1萬8千張單人床,在比賽結束後,無論是床架還是床墊,都會被回收再利用,製成其他紙製品和塑膠產品,從而減少浪費。
♻️東奧可持續性計畫書:https://reurl.cc/VEOjeb
收集還是蒐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實際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也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自從我推出【自信表達力】這一門線上課程之後,很多人就會跟我討論,關於公眾表達上面,他們實際遇到的一些狀況。
因為要解決問題,所以我要再去讀更多的資料,我想要純粹只有自己的經驗分享,或許是有點不夠的。
那當然在這之前,我也早就聽過、也讀過TED。TED演講的主持人跟創辦人,叫做克里斯安德森,他的一些說法。
我想從他的角度來判別一場演講是否成功,一個主講者是否稱職,我想除了他之外,應該沒有第二個人適合做這件事情了!
那從克里斯安德森的角度來說,他認為一個好的演講需要有三個「有」,分別是有內容、有準備、有亮點。
那麼我想呢,今天就針對這三個部分跟你分享,我是怎麼看什麼叫做「有內容」、「有準備」、「有亮點」的。
我們首先來看有內容哦,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狀況,有時候聽一些人做一些公開的講話,甚至於那個主題就是定位於「某個領域」的演講。
可是這個主講者一上台哦,妙趣橫生,左右逢源說了半天,但是等你掌聲鼓勵完之後,一切散場了,你突然回想他到底說了什麼,跟它的主題有關嗎?
他好像是上台跟我們聊天的,突然有一種很空虛的感覺!的確哦,有很多人以為所謂的台風好,就是上台能夠妙口生花就好。
其實我見過更多的演講者,他的台風不是最好的,口條也不是最好的,可是他的演講很成功,為什麼?因為它有內容。
他讓所有聽的人在那個過程裡,如果以TED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在那18分鐘裡面,帶一些真的對自身有幫助的東西離開。
那當然,這也就呼應了,我在【自信表達力】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叫「說清楚」這個章節,裡面的一個思考的技術,叫做你在上台之前,你要先思考什麼是必須的。
這裡所謂的必須,不是你覺得必須而是「你的聽眾」會覺得必須;其實呢,講到TED的演講,這就讓我想到有一位醫生叫Gabor Maté,他在「成癮的力量,與對力量的成癮」的這一段主題裡面,他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他說對於一個上癮的人,關鍵不是在於研究它為什麼會上癮,而是要去研究它為什麼會「痛」?
因為所有的藥物成癮,他基本上的機制,都是一個止痛的過程,如果你沒有去解決、沒有去面對他的生命裡,為什麼會痛?那你要讓他去除他的任何成癮,基本上是徒勞無功的。
然而我很鼓勵你哦,可以去搜尋這一段演講,這段演講這位Gabor Maté醫生哦,他也不是那種舌燦蓮花的類型;可是我相信,對多數朋友而言,你好好的看完這段演講,你會很有感。
所以你想想看一個好的公眾表達,究竟是要很會講話,還是要有內容,那麼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第二個點,叫做「有準備」。
我想我應該不用克里斯安德森說,任何你對於公眾表達這件事情,稍微有在乎的,你都知道準備很重要,可是準備到底要準備什麼呢?
很多人會花很多時間收集很多資料,他想把所有的、最完整的給他的觀眾;可是現在問題來了,你回想一下自己聽演講的經驗,一場演講結束之後,能夠停留在你腦袋裡的,到底還有多少?
這跟講者講得好不好,其實不一定有關聯,是因為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注意力本來就很有限。
所以不管是長度多長的演講,事實上所謂的有準備,我覺得除了資料的蒐集之外,資料的擴充之外,在你真正上台之前,你要做一段叫做「資料的大刪減」。
刪減到什麼程度呢?那就叫做是「如果只講一個重點」那會是什麼?當你刪減到這一個重點的時候,接下來不管是十八分鐘,還是一百八十分鐘,你所有講話的內容,都要集中在這個重點上。
那當然了,這個在我的【自信表達力】的課程上,也有陪伴你如何建立這樣的思維模式;尤其是準備,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一個,就是你怎麼設計自己的流程,你怎麼去排演,你怎麼去模擬。
那我也歡迎,你如果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話,【自信表達力】的最後一個單元,叫做「如何設計一段完整的表達」。
你會學到從開始,到內容的刪減,排列組合,到臨上場的各種準備,你必須要知道的事情。
而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第三點,叫做要「有亮點」。
其實有亮點這兩個字我覺得還蠻有藝術含量的,因為它是一個很感受性的東西;可是即便是這麼抽象的部分,其實它還是可以去做一些設計和準備的。
就像我在【自信表達力】裡面「會去做」這個單元。我談到動之以情,請你說那些「有感」的話。
在這裡我就引用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他所說的,他說如果你要買滅火器,廣告就要從一把火開始,是不是很有畫面感啊!
但如果回到人的內在深層的話,你可能就要緊緊的鎖住、扣住,人內在的兩大動機,要不你就是要訴求如何去「追求快樂」;要不你就要提醒你的聽眾如何去「逃避痛苦」。
如果一個方向沒有用,那你可能就要換另外另外一個;所以呢,我們常說一個好的說服、一個好的演講,往往是既給棒子,又給蘿蔔,告訴你希望,也會告訴你你可能產生的困境到底在哪裡?
然而啊,說了這麼多,如果你問我我怎麼看待演講,我想除了克里斯安德森說的,有內容、有準備、有亮點之外。
我想要多補充一個,在我認為最好的表達,就是說你活的樣子,而活你所說的人生。
或許公眾演講表達,它對你來說是一段演出,可如果你的演出的舞台上的展現,跟你的真實人生斷裂太多,落差太大的話,那你不也很辛苦嗎?
而且我們回頭看看有些公眾人物,他們的一些公關事件,他們所謂的形象崩壞,不也是因為他們活的很斷裂,只是剛好他更真實的那一面,被媒體拍到,所以大家失望而已。
然而如果他從一開始,就能夠說他活的樣子,而活他所說的人生,或許在短時間之內,不會有這麼多的光環。
可是如果他長期好好的陪伴自己,讓自己有所成長的話,或許沒有那麼快,可是會活得更自在圓滿,不是嗎?
所以呢,在我認為所謂的公眾表達,它從來就不是表達而已,它是一種你活出來的姿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同時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支持我們,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
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這門課哦,這一門課我們999的優惠,即將在5月22號的晚上12點就截止了!
錯過了這個機會,這999的優惠價就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呢,如果你還沒加入的話,期盼你的加入,更期待你跟我分享你所學的發現。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收集還是蒐集 在 小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xsbean/
第二周目開始,雖然過程跟之前有點不同,但還是要找6種作畫材料。雖然很麻煩,但為了看真結局只好找了。
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下面提問,只要我幫得上忙我就會盡量回答喔。
--------------------------------------------------------------------------------
【名稱】層層恐懼Layers of Fear
【類型】第一人稱恐怖解謎遊戲
【簡介】
《層層恐懼》的故事在講述一位精神瀕臨崩潰的畫家,玩家將透過遊戲中收集到的「紙張」來呈現自我挖掘內心掙扎的過程。
--------------------------------------------------------------------------------
哈囉我是小豆,遊戲是生命中不可少的一部份,大家一起來玩遊戲吧!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記得訂閱喔!
收集還是蒐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與時俱進: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詞彙,叫做「時間地標」;它跟我們具體的路標、地標,其實是有一點像的。
比如說我們在路上,我們會看到左轉的指示、右轉的指示;我們也會看到現在正在哪裡,或者是我要到下一個地方還有幾公里。
那「時間」,其實也有這樣的時間地標性。
比如說,一年裡面的第一天、1月1號,或者是一些值得紀念的日子、你的生日;甚至於是你把自己設定的期限,這些部分,都可以視作是「時間的地標」。
那關於這方面呢,還真有研究者去做了一些研究。這些研究者,從「「時間地標」裡面發現了一些,對於我們的行為跟決定,很有趣的影響跟現象。
這個研究是在2014年,有三個來自於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學者。他們發表了一篇關於「實際科學」的論文。
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分析了將近8年半Google的搜尋資料;他們就發現關於「節食」這個關鍵字的搜尋。
它總是會在每一年的1月1號飆高,比平常的日子高出80%。這如果回到我們的真實行為裡,其實你也很容易推估的出來。
每年的一剛開始,總是會有很多人會有「節食」的計劃,新年新希望嘛!
但是除了這個之外,其他的時間的搜尋次數,特別是每個月的第一天,和每個星期的第一天,也都會有同步攀升的現象。
這些代表「第一」的這種日子,會有某種特殊性,會能夠開啟我們想要改變,或者想要為自己做一些事情的動機。
其實呢,研究人員還發現喔,在健身房裡也有類似的模式。他們在一個大學裡面,做了一些資料的蒐集。
因為這個大學的學生,必須要刷卡才能夠進入健身房;所以研究人員就收集了,超過一年的每天健身房的人數資料。
而健身房的造訪率的呈現,跟Google搜尋其實是一樣的。在新的一個星期、在新的一個月,一年的開始的時候;進入健身房的這些人次,都會明顯的提高。
但是除了這些日子之外,還有其他日子,也會讓學生開始站上跑步機。比如說,他們會在學習開始的那一天,和學校放假後的第一天,做比較多的運動。
進一步如果深入個人的研究,還發現每一個人在生日後的第一天,也會有比較高的機率,進入健身房。
所以呢,這些研究資料的蒐集,在在的都說明一件事,我們呢,會對於這種所謂的「第一天」、所謂「新的開始」,這種「 時間地標」的影響。
這些研究者喔,還取了一個新名詞,叫做「全新開始效應」。而這個「全新開始效應」的啟動,通常會跟兩種「時間地標」有明顯的相關。
一種是「社會的」,一種是「個人的」。社會的地標是大家都共享的,比如說星期一、每個月的第一天、國定假日。
而個人性的時間地標,就是對於個人有獨特的意義。比如說生日、紀念日、換工作後的第一天,或者是幫自己設定的那一天。
而且呢,後續的研究還告訴我們,新年的第一天長久以來,對我們的行為都有特殊的影響。我們翻開日曆的第一頁,去看見那所有美好的空格,開始啓用我們新的時間手帳。
但是呢,在我們那樣做的時候,往往是處於不經意的狀態;我們對於所依賴的心理機制,有可能是視而不見的。
而「全新開始效應」,能夠讓我們在很多日子裡面,用上同樣的技巧;不過是有意識、刻意的使用。
說到底喔,「新年新希望」其實不是一個自我安慰的口號。研究告訴我們哦,當新的一年開始一個月之後,大概會剩下64%的新希望還在執行。
這個時候如果你能有意識的,建立自己的「時間地標」;運用時間地標,一方面是自我檢核、一方面告訴自己「全新開始效應」。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就會有更多的機會,能夠重新振作起來、重新面對自己想去的地方。
而我自己喔,在還沒有接觸到「時間地標」這個概念之前,我其實已經在用同樣的方法了。熟悉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會做時間的手帳。
那一般人來說,一年就是用一本時間手帳;但是呢,我一年是用兩本手帳。為什麼一年用兩本手帳呢?因為第一本它是用前半年,1月到6月用第一本。
每當我打開第一本手帳的時候,我就會把今年的目標,很多每個月的執行項目,還有一些重點、我想要完成的事情寫在裡面。
然後隨著時間的進行,1到6月就是按照我的行程、即將要做的事情去做記錄;而後面7到12月,我就把它當成是自己的筆記。把它當成是自己做一些平常、日常性的會議,或記錄的一個雜記本。
可是呢,到了6月底,即將邁入7月1號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會拿新的一本;而這一本就是從7月1號一直到12月31號。
當初年初,我把所有的年度目標、把所有我想做的事情,我還會再重複謄寫一遍;寫在同一年所啓用的第二本。這就是一個很有趣的「時間地標」。
因為對多數人來說,一年的開始,就是那一天1月1號;然而我一年會有兩天開始,1月1號跟7月1號。
這無論是給我自己內在的心理暗示,還是實際的目標檢核,都會有很明顯的效果。因為當我這麼做的時候,我已經給自己心理的暗示是,我把一年當兩年用。
但是呢,我卻可以因為這樣子,在沒有過分壓榨自己、讓自己忙得要死的狀況底下,我依然持續的按照自己的節奏。
但是我常常發現哦,要不就是我每一年的目標不僅達標,而且提早達標;或者是數字、數額,超過了我原本設定的部分。
再不然就是因為7月1號,把它當成是這一年的第二次重新開始;所以呢,我就發現有很多更衍生的、更多的、更能夠讓自己更好的。
或者是自己更想要的,在同樣一年裡面,多了一次的機會好好面對、好好檢核、好好執行。所以呢,這就是我自己用「時間地標」的方法,我一年會用兩本手帳。
而我接下來呢,再邁向2020年,我也給自己一個實驗,叫做我一年用三本手帳;也就是第一本1到4個月,第二本5到8月,第三本9到12月。我看看這樣子,會發生什麼樣的效果跟影響。
那當然了,我自己也很清楚,這種事情不能矯枉過正;如果你聽到這裡,你覺得一年用12本手帳。
我猜可能不用到第三本你就麻痹了,這個所謂的「重新開始效應」,可能就沒有具體的效果了。
所以我想喔「三本」,可能是我設定適可而止的極限。如果2020過完,發現三本的效果,跟兩本沒有差太多,我還是會用回兩本的。
但是總而言之喔,今天要跟你分享這個「時間地標」,無非呢就是一個提醒。其實喔,每一個人在生命的任何時刻,你都永遠可以重新開始。
面對!永遠不嫌遲。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談到關於「時間」的部分,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我相信會為你帶來很大的幫助。
當你即將要面對2020年,可能你有很多的目標跟計劃,這一切都要透過有效的時間管理;還有能夠去掌握自己心智運作的模式,來幫助自己效率最佳化。
這一門課程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希望你的加入,也期待你的發現。
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很期待你的加入;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收集還是蒐集 在 興趣使然研究小組- 【蒐集、收集哪個是台灣慣用語?】 這 ...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一題,蒐集、收集兩個都對! ... ... 這個字,這也讓多數中國做答者認為選擇"蒐集"會是正確答案,不過很可惜這題答案其實是以上皆是呀~! #收集、蒐集有什麼不同 ... <看更多>
收集還是蒐集 在 【原神研究室】76個蘭那羅 須彌超長隱藏任務! 超濃縮效率 ... 的推薦與評價
跟著影片一路找完不輸草神瞳 蒐集 的蘭那羅! ... 蘭那羅04:43 07 迷茫的蘭那羅04:59 08~17位置圖05:02 08 迷茫的蘭那羅05:31 09 收集 材料的蘭那羅05:45 ... ... <看更多>
收集還是蒐集 在 [用字] 搜集與蒐集的差別- 看板Wrong_spe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搜」有兩種釋意:
1. 找尋﹑尋求。
2. 檢查﹑檢點。
「蒐」可當名詞用也可當動詞用
名詞
1. 茜草,可作染料。
2. 古代稱春天或秋天的打獵為「蒐」。
動詞
1. 狩獵。穀梁傳˙昭公八年:「秋,蒐于紅。」
2. 聚集。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二人役歸一人,簡兵蒐乘。」
3. 尋求。宋史˙卷一六四˙職官志四:「以稱朝廷蒐補闕軼,緝熙彌文之意。」
4. 隱藏。左傳˙文公十八年:「靖譖庸回,服讒蒐慝。」
兩個字都有尋求的意思,
例如:蒐密/搜密,蒐索/搜索
到底該採用哪一個說法呢?
煩請板上各位賜教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32.7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