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蔣雕像應否移除,最近又有爭論。其實不僅蔣雕像,連孫中山的所謂國父像都應拿掉,兩個紀念館都應改做它用。我曾就此寫過專文;但多年過去了,此問題仍沒解決,可見台灣轉型正義的路多長啊!
曹長青:台北「國父紀念堂」的荒唐
幾次去台灣,都因忙於參加會議和各種活動,而難得有時間參觀遊覽。上次去台灣,離開前終於有一天空檔,按朋友的建議去參觀了「國父紀念館」,即孫中山的紀念堂。
剛走到座落在台北市區的「國立國父紀念館」附近,就有一種該館氣勢很大的感覺,因為我曾參觀過台北的「二二八紀念館」,兩相比較,真是大相徑庭﹕二二八紀念館座落在台北一個小公園裡,只有一棟房子而已;而孫中山的紀念堂,則內有大廳、大會堂,幾層樓的多種展室,外有寬廣的庭院,西部廣場,還有「中山碑林」,其陣勢和規格,超過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紀念堂。
不久前,因去華盛頓參加一個會議,順便又再次去參觀當地的林肯和傑佛遜兩座紀念堂。和台北的「孫中山紀念堂」比較,也令人感觸。美國人對解放了黑奴、統一了美國的林肯總統,對《獨立宣言》的作者傑佛遜等如此偉大的先賢和國家奠基者,也只是建造了只有一個大廳、只放一座雕像的簡單紀念堂而已,近年傑佛遜紀念堂增加了一層地下的圖文生平介紹。
進入「國父紀念館」裡面,更令人驚訝,那裡正舉行的幾個展覽,除了書法作品之外,幾乎都是中共的統戰宣傳,其中兩個是中共南京市政府等官方機構提供的「中華民國建築展」和「中山靈展」,實際上圖片都是關於蔣介石國民政府時期在南京的那些「總統府」、「外交部」、「財政部」等機構所在樓房而已。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千方百計地打壓台灣,即使連一瓶印有「中華民國」字樣的辣椒醬也不被允許進口到中國,但他們卻把宣揚「中華民國」的圖片送到台北來展出,其統戰台灣的意圖一目了然。不知是「國立國父紀念館」的負責人糊塗,還是有意借中共之手,給台灣人洗腦,讓他們繼續相信「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中華民國的領土仍囊括中國大陸和外蒙古,延續蔣介石時代灌輸的那個神話。
正在館裡參觀時,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好像又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循聲找去,原來正門大廳孫中山雕像旁,手持步槍的士兵正換崗,四個軍人用槍托狠狠地擊地,在整個展廳發出回響,震耳欲聾。換完崗後,兩個士兵站在孫中山的雕像兩側,紋絲不動,還有一個軍官去擺正他們的領帶、軍服,甚至測量士兵兩腳之間的距離,然後「調整」他倆達到「分毫不差」。這些動作簡直像肥皂劇中的情節讓人忍俊不禁。
我問那個軍官,這些站崗的是真軍人,還是館裡警衛人員?他回答說,他們是真的士兵,來自台灣空軍,總共有幾十人,每小時換一次崗,每天八班輪換。而培養到如此紋絲不動的「站功」,需培訓一年以上。
當時聽到他的介紹,相當感慨,台灣不是有人反對軍購,說花費太大嗎,那麼為什麼讓這麼多真正的士兵不去國防前線,卻去「保護」一座石頭(雕像)!在華盛頓,無論是林肯還是傑佛遜紀念堂,裡面沒有一兵一卒,因為人家美國人沒有愚蠢到用大活人去「守衛」石頭。當然台灣的士兵也還幸運,畢竟他們沒活在秦始皇的兵馬俑時代,現在他們只是每天「陪葬」一小時。
我曾向勇於為台灣發聲的民進黨立委林重謨先生建議,應該在立法院提案,撤銷這種活人為石頭站崗的荒唐制度,不僅節省軍費開支,也解放那些可憐的士兵;如果連宋們的泛藍立委不通過,那就讓連戰、宋楚瑜他們倆到那裡站一天崗,體驗一下像蠟像般站立是什麼滋味。
在紀念館的裡面,還看到另外的荒唐﹕有一面牆掛著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實際就是闡述三民主義。且不說三民主義中,兩個內容(民族民生)都是強調大政府,而不是個人權利,對「軍政,訓政,憲政」都沒有清晰、明確的定義,因而為後來蔣介石獨裁提供了可能,而在牆下的玻璃櫥窗中,擺著同樣內容的兩幅手跡的結尾都標明,不僅這個大綱是個急就篇,而且一個是給「科兒玩索」(即給兒子孫科),一個是給「賢妻玩索」(給宋慶齡),是寫給妻兒們的「玩索之物」。
在美國,制定《獨立宣言》這樣的建國大綱時,是由美國最早13個州成立的國會指定包括傑佛遜、富蘭克林、亞當斯等精英的委員會來起草,由傑佛遜執筆寫出,再經過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的修改,最後經國會討論通過,才正式成為美國的建國指導文件。而中國人真是悲哀,孫中山自己一個人想出來,寫給兒子、妻子「玩索」的東西,竟成為中國人建國的指導文件,還至今掛在台北的「紀念館」大廳。而孫中山當時建立的中華民國,下轄35省,還不包括台灣。可他在台灣又成了「國父」,天底下就有這樣滑稽的事情。
台灣正處於轉型期,什麼時候改換了「國父紀念館」的內容,才可能標誌台灣人真的當家作主﹕確立自己真正的國父,認識自己真實的歷史,擁抱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原載台灣《壹號人物》月刊2004年11月號
詳見『曹長青網站』台灣專題:https://caochangqing.com/gb/index.php?Content=6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韋禮安 WeiBir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odcast 數位平台點播 : https://weibird.fanlink.to/BirdBirdTalkS01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創作歌手韋禮安跟他的朋友們或不是朋友的人們聊天 Singer Songwriter Wei...
「放了 那個 作品」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韋禮安 WeiBir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影音] 放了那個作品MV - 看板A-ME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AMIT【放了那個作品Give the Work a Break】Official MV 的評價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雄獅音樂社- 【張惠妹A-mei/A-mit〈放了那個作品〉入選上半年 ... 的評價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可以把翻唱他人歌曲的影片放到Youtube或IG上面嗎? - 法律百科 的評價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版權常見問題- YouTube說明 的評價
- 關於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作品#小說#二創《Black cat 黑貓》第十四章-7(帶假的男朋友 ... 的評價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共融創作的回想與前行:阿忠與我(台中篇)
記得 阿忠與我 The Center 在台中歌劇院演出時,這作品是沒有特別去標注視障、聽障服務的,但有註明輪椅席次的提供,其實並不是不去標示,而是希望沒有去把不同障別的需求分開,因為這在我創作的一開始就已經開始了,而非做完作品才產生這些服務,包含聲音、文字、字幕,甚至如何抵達輪椅席或是增加席次,讓大家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在同一個空間欣賞同一個作品,你看見的聽見的、看不見或聽不見的,都將成為不同理解的語言,而這樣的做法與說法當然也在創作的路程中與演出後,有了很極端的評價,而我也是接受,畢竟是一個新創作的作品,沒有嘗試哪裡有可能有新的可能呢?“服務”這一件事也是如此吧!需要千百次的練習,才會找到做法,而“藝術”也是如此。
於是創作開始,從去年的七月工作坊開始,我就希望帶來這樣創作意念與期待,用另一種角度與想法去創造口述身體動作的文字,找尋字幕語言去讓視覺能傳遞感覺情感與情緒,還有開始研究每個空間的身障席規劃與前後台設施。在口述影像方面,我選擇的做法在歷經三個月的試驗後的片段呈現後,對於習慣運用口述影像服務與情境字幕的朋友來說,是不夠完善的,特別對於發展所謂“共融劇場”的場館來說,更是一種標準配置的架構,也是走向某種專業的做法。但我一如過往的創作路,希望能先用自己的方式去試驗、嘗試、累積,團隊與我也就一路書寫了半年,產出了大量的文字,找到屬於這作品給予視障朋友核心的文字氣息,同時榆鈞在聲音上也有著許多現場身體撞擊的聲音,成為想像中語言音景。最後台北與高雄決定加入另一層的口述書寫,讓服務更完整,而台中場則讓我能夠在創作面上,用原本創作的口述語境下來表演,而這樣的差異是什麼?一個是讓看不見的朋友理解看得見的人都所有詮釋,一個則是讓不同的人看見、聽見、想像不同的事。即便是台北與高雄場,我都期待可以有視障朋友可以偶爾拿下耳機,聽聽現場地板撞擊的聲音距離,而這樣的不同選擇並不是不給予一樣的看見,而是有無可能在不同障別身上創造不同的感受路徑。不容易,但的確值得勇敢試試~
回想這一段不短的創作路,心中覺得還有許多不足,但這一切已經隨著 #阿忠與我 在我心中展開了一條寬闊的路,還是要感謝台中歌劇院讓我的創作實驗冒險,也感謝一路不同障別朋友的包容與回饋,希望有來看的你,能夠看見屬於你的看見。因為“共融”創作的這一題需要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練習、很多的研究與討論,才能夠有答案,才能有更多人願意加入一起創造。(好多過程想要分享,只能慢慢寫下片段紀錄下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實體分享;)
未完待續....
--- 周書毅
以下分享這照片中這一段舞的文字(非口述影像版),是由創作團隊夥伴共同在不同階段口述創作出來的。
*****
我跨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黑洞
閃過一個個窟窿
我的腳
注視著我的腳
你聽見的
是提起又重重放下的聲音
身體隨地心引力放下
在每一步行走的過程中
踏出去的每一個步伐
每一次支撐
我都感覺它力量的不同
都有些微的差距
遠方有另一個人
他是我的影子嗎?
我拄著拐杖
靠著牆
一步一步往回走
影子像是記憶裡
曾經有過的一個玩伴
如常的星期三的下午
我走在街上
看著來往經過的人群
又有一個人不小心撞到我的背
外面的天氣 陰陰的
跟我的心情一樣
突然間,閃過了一個騎得很快的機車騎士
一個陌生的輪椅朋友經過
我們用彼此理解的方式打招呼
亦步亦趨地向前走
想起小時候常常玩的一種遊戲
1
2
3
4
5
6
7
我的腳在空中飄浮
金屬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遠處的那個人是我嗎?
我把腳放了下來
抬起了左腳
有金屬的部分
我常常在想
生命消逝的事物
我損失的那些東西
想起小時候上學下課的十分鐘
我的腳還停留在童年的時候
即使我頭上已經長出了白髮
影子中那個人是誰?
他幫我蓋了一間小房子
那個長長的身影
讓我有一個安心的堡壘
即使有時候我不會待在裡面
《阿忠與我》#帝國之牆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攝影129] 細說分鏡 Vol.06
🎥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74
🖍我多想將這些感受,分享給我更多的學生、更多的讀者
🖍這不只是對攝影的熱愛,更是對生命的激情體會
🖍可惜的是,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學攝影的念頭
最初會想要學攝影,是記得在15 歲國三那年,畢業旅行到了鵝鑾鼻燈塔,對著有著環狀雲隙光的海面上拍了張照片,希望將眼前看到的畫面記錄一輩子,當然用著傻瓜底片相機拍不出那樣子,永遠也只能記在腦海裡,我無法用照片證明「我看到」,但那畫面是真實存在。
也許自那時開始,學好攝影就是我心中想要做的一件事情,但在那個年代學攝影可真是花錢,相機、鏡頭不說,光是軟片一卷卷買下來就不少錢,還要去相館沖洗、先透過底片來看看哪幾張成功、失敗,再勾選覺得適合的洗出照片,雖然這樣子的過程,在我的生命經驗中並沒有佔上非常久,但我還記得「一張照片一分錢」的感受。
🟥數位相機的感受
第一次使用數位相機,解放了這種感受,不再限制能拍幾張、該拍什麼,甚至是還有一種「成為上帝」的感受 – 因為拍照不再是花大錢的事情,更不用捨不得按下快門,更重要的是,還能如實記錄眼前看到的每一畫面,那年在大學宿舍,拿著數位相機四處亂拍,看什麼拍什麼,在當下覺得毫不值得一拍的桌子、椅子、廁所、走廊,如今過了二十多年後,成為手中最珍貴的照片之一。
🟥認真學上攝影
但是拿著相機拍照一回事,「拍得好」又是另一回事,雖然用數位相機已經讓我解脫用底片相機拍照的限制,但拍得跟現場一樣 (或是接近) 又是另一回事,直到我認真的上了半學期的攝影入門課,又重新拿起底片相機,學著曝光三元素,每周認真繳交二份作業,一份是這周新作業,一份是上周被老師打槍退件的作業,在那短短四個月的學習課程,成為我一輩子最重要的學習體驗。
在 15 歲那年的念頭,一直存在心裡,沒有放棄,不但學會了攝影,同時還拍下更多、更多我想拍的畫面,雖然回不去過去拍失敗的場合,但可以從現在開始,讓攝影更加成為我生命裡更重要的事。
🟥為何教攝影
自己如何接觸攝影,並且愛上它,解釋起來簡單、易懂,但是要交代「為何開始交攝影」就複雑多了。
在某一年家人自希臘自助旅行回來,分享一張自山頂對著遠遠的「衛城」所拍下的夜景,興奮的分享著這一路上的不安、緊張,興奮的心情轉折,當時看著照片,細看發現模模糊糊,不但因衛城離得遠,顯得不出它的壯闊之外,還因為夜間拍攝,快門不足而無法清析、銳利的呈現,一邊聽著家人開心分享那過程,一邊對眼前的照片感到遺憾,「如果這張照片調個快門就更好了」,心裡這麼想,但這話我並沒有說出口,因為我知道那種「感動」只存在家人心中與腦海裡,我們只能感受她的情緒,並無法真的體會。
一但任何熱愛攝影的人,學會了基本、甚至進階的攝影技巧,都會分享作品與他人共享,但只有少部分的人會走上跟我相同的路 – 用不同的方式來分享對攝影的愛、與熱情。
那就來寫簡單的攝影教學吧! 這是個很簡單的念頭,也是我寫攝影教學的初衷,直到你看到這篇文章,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從沒放棄的事情。
🟥熱情與矛盾
站在台上的老師,與坐在椅上的學生,我們談的都是「攝影」,但自己拍得好是一回事,但教會別人更是完全不同的事,要不是焦點都是「攝影」,不然這二種角色同處一室,真的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對於攝影的熱情,自「分享作品」開始,轉而努力寫出更多的教學、精進自己教學的技巧,在這好幾年間曲折了不少心路歷程,得到很多掌聲與鼓勵,但也受更多的挫折、打擊,還有一種「逆著風做傻事」的感覺 (現在還是這麼覺得),不少關心的朋友也對我說過幾種類似的意見,像是:
🔹你的文章寫的那麼清楚,大家學會了,就不跟你來學了?
🔹現在手機拍照很棒了,還有多少人會想學攝影呢?
🔹很多老師都「藏私留一手」,你也可以參考
🔹不用教太多,把課切一切,包裝成不同的課程更好賣
這些建議,我知道是為了我好,但是我心裡很不容易接受,聽起來就是有點剌耳,但我知道這些都是為了我的工作,真心的建議,但我很難真的去做,因為這真的違背了這十多年下來我所堅持的念頭,將我對攝影的熱情,分享給我的學生、讀者。
「我知道只要他們學會,他們就知道 “攝影” 不只是 “攝影” 而已」,攝影不只是成為我的工作,更是我的生命激情,與活在、參與這個世界的方法,正是因為我如此深切的認同,眾多可以讓我賺更多錢的點子,我心中默默的拒絕了不少,有些固執,但正是這固執,好讓我更加思考著…,現在的我,除了精進教學技巧外,同時還要轉個彎,換個方式來讓更多人「體驗我所體驗到的」事情。
🟥攝影的形與義
對於攝影的熱愛,從「照片作品分享」開始,到「攝影寫作教學」,到這一步為止,我認為只是把攝影的「形」點到為止,也就是「How」,如何達成這些照片如何做到,但對我來說更難的是「義」,也就是「Why」,為何要這麼做,除了對學生是另一種學習的境界,對我來說更是更難的挑戰。
帶著學生、讀者拍得好,這只是基本第一步,但如果無法帶著他們走上 100 步、1000 步,甚至十萬步,若走得不夠遠、登得不夠高、看得不夠多,就更不容易體驗我心中那「攝影,不只是照片」的感受,我覺得那不只是在傳達攝影的基本入門而已,所有課程更是隱含了我對攝影的想法與風格在裡頭,也就是希望學生們不只是學到「How」,更要深入思考「Why」,而現階段的「我自己」,這反而成為我自己的修練、我自己的功課。
先有一套對攝影的感受後,濃縮整理成字面、文章成為教學,再從多年教學相長反饋過程回到我自身,我才更深入了解自己,為何如此熱愛攝影的原因 – 不只是當年一張「拍不出現場看到的照片」那個念頭而已,那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情體會,攝影只是一個呈現的方法、工具,近年來更加入了動態攝影做為輔助教學,讓我對「靜態攝影」有了更多不同以往的思考。
一但我開始往這條路走下去,我才發現…,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韋禮安 WeiBir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Podcast 數位平台點播 : https://weibird.fanlink.to/BirdBirdTalkS01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創作歌手韋禮安跟他的朋友們或不是朋友的人們聊天
Singer Songwriter WeiBird chats with his friends and nonfriends.
—
♪ Podcast ♪ 韋禮安跟你鳥鳥天 Season 01 EP37 怕胖團|我把重要的事都放在音樂跟影像上了
去年底甫發行專輯,旋即碰上全球性的疫情,演出、宣傳全部被迫中斷的〈怕胖團〉,今天帶著改版專輯《2049》來鳥鳥天啦,而這次專輯有設計什麼小巧思呢?一起來聽聽看。
近來剛跑完專輯巡演的他們,提到這次巡演的場地別出心裁,特別挑選不是LIVE HOUSE的場地,卻也帶給自己很多技術層面的難題,需要一一克服。
而每個專場,〈怕胖團〉都充當歌迷的神燈,邀請他們許願,並協助完成夢想。印象最深刻的是嘉義場的歌迷,一開始是很簡單的慶生要求,最後卻突發前往歌迷家中作客;而在歌迷的父母熱情款待之餘,一個不經意地詢問他們下榻地點後,伯母欲言又止的態度讓他們感到「毛毛的」,回飯店後居然集體徹夜沒睡好?!
這張專輯的誕生,源自於閃亮對於上一段感情的自我療癒過程。雖然有許多傷心的歌曲,卻也在專輯最後放了一首充滿希望的歌作為結尾,也是下一張專輯的伏筆。至於專輯名稱為什麼是《2049》呢?大寶解釋,雖然現在的技術無法實現,但閃亮幻想未來有一種技術,可以把記憶存在銀行裡;既然那個女生已經要忘記他了,那他們就去奪回那個女生愛他的回憶。
〈月旁月光〉是閃亮追女友的一個小故事,因為女生要去郵輪旅遊,閃亮透過關係用盡辦法上船,想給女生一個驚喜,但卻不知道怎麼透過收訊不良的郵輪找到她;灰心的他坐在船頭,望著天空與海面上的月亮,獨自彈著吉他唱起歌:「好大的月亮 妳有看到嗎」就這樣一晃眼兩小時過去,閃亮兀自嘆了一口氣,回頭才發現女生就站在他後方。這麼浪漫的一首歌,歌名候補就有三個,分別是〈我們都忘記玩也會累了〉、〈好大的月亮〉以及大家所熟知的〈月旁月光〉;為什麼最後全員一致壓倒性通過,選擇〈月旁月光〉當作這首歌的歌名呢?閃亮現在聊到這題至今仍無法釋懷。
而閃亮為何開始親自操刀〈怕胖團〉的MV?他執導的〈後照鏡〉又碰上什麼難題呢?閃亮謙稱自己只會拍〈怕胖團〉的東西,卻被團員吐槽把別人的作品拍得太好?!且聽他們娓娓道來。
想看他們如何幫歌迷完成願望?請關注Youtube
[ 怕胖旅行團 ] Travel GO !
https://reurl.cc/4mDv4V
ISRC|TWFG72001138
──♫─ 更多韋禮安 ─────────────────────────
韋禮安 WeiBird FB|https://www.facebook.com/Weibird.official
韋禮安 WeiBir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weibirdmusic/
韋禮安 WeiBird WeiBo 微博|https://www.weibo.com/weibird
#韋禮安 #韋禮安跟你鳥鳥天 #BIRDBIRDTAL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Ct-twmil50/hqdefault.jpg)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犯罪心理學 #criminalminds #FBItest
FBI測試點擊這裡:https://www.jobtestprep.com/search?r=%20Free%20FBI%20Diagnostic%20Test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是在心裡學裡面
其中一門專門研究犯罪事件和相關人物的行為和心理,
研究的對象其實並不是犯罪人本身而已,
同時也包括職司逮捕,偵查,審批行刑的各種司法人員,
也包括證人和被害人。犯罪心理學家也叫鑑定人,
在英國和美國也叫專家證人,也叫做Expert Witness,
以幫助法官和陪審團了解被告的心理,還有證人證詞的可信度。
最早出版有關犯罪心理學的書籍是在1847年,
由奧地利籍的心理學家,漢斯。格羅斯,(Hans Gross)
出版了一本叫【犯罪調查】的心理學書,
他是第一名用科學的方法來查案的偵探,
書裡面就包括有醫學,彈道學,病理學,血清學,
人體測量學的方法來協助案件的調查,
也談到了礦物學,生態學,植物學家如何協助偵破案件。
而他的另外一本書:【犯罪心理學,法官,法律執業者與學生手冊】,
更被翻譯成8國語言,他也在書中寫了一個新詞:
刑事調查學(Criminalistics),
他也創辦了第一本偵探雜誌,也建立了第一個犯罪博物館.
另外一本也是蠻出名的書,在1876年
由意大利心理學之父龍勃羅梭寫的【犯罪人論】,
他就研究了3000多名罪犯罪者的頭骨,
也研究了1279位罪犯的人體測量和他們的相貌分析。
他認為,有這麼的一種人天生就是犯罪者,
與正常人有點不一樣的特徵和相貌。
他也以解剖學分析為基礎,通過70多種犯罪遺傳的特徵。
而那個得出來的結果,就是天生罪犯是頭骨突出,眉骨隆起,
他認為,這些犯罪者其實是擁有祖前原始人的特質遺傳,
這些對他來說就是犯罪的基因。
但是現代的心理學家對他的理論嗤之以鼻,
因為事實證明在很多以後的犯罪者都沒有這種特徵的。
另外一名要是要說的,雖然他並不是心理學家
其實你和我都懂他是誰的,
但是影響犯罪心理學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人,
他就是柯南道爾,也就是寫福爾摩斯的作家,
他本身其實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共濟會的會員,
但是在1911年他就退會了。
他生平寫的60篇關於福爾摩斯的故事,
雖然他寫的都是虛構人物,裡面有一個案件是真實的,
就是轟動一時的傑克開膛手。
而柯南的作品也影響了很多警察,偵探還有心理學家,
其中就包括法國的法醫學家,埃德蒙。羅卡和美國的奧古斯都。霍爾曼
先說羅卡,羅卡本身是一名法醫,
他創立了第一間犯罪實驗室,也推出了一個理論叫:
【羅卡交換定律】,
理論是:“凡兩件物體接觸,必會產生轉移的現象,
用在案件裡面,
也就是兇手一定會在現場留下一些東西和帶走一些東西,
也就是說現場一定會留下微量的跡證。
而奧古斯都。霍爾曼本身原本是一名郵差,
但是他過後考了警察,並且成為了伯克利警局的局長,
也在1932年成立了偵探實驗室,也就是造就了以後的刑事調查實驗室,
好像我們看到的CSI的實驗室是一樣的。
而什麼叫做罪犯側寫,Offender Profiling?
它是一種調查的方式,讓調查人員或者是警察,用在未知的罪犯身上,
罪犯側寫大概分為四種,
1. 地緣剖繪,分析犯罪時間和案發地點的模式,
來找到犯人出沒的地方
2. 調查心理學:借鏡分析心理學理論,
借由審訊現行犯的犯案行為與作案風格,來判定犯案者的特徵
3. 類型學,就是分析案發現場的特徵,
接著根據各種典型特有的特徵來歸類兇手
4. 臨床心理學,利用精神病病學和臨床心理學,
來判斷兇手是否患有精神病或者是心理失常。
而罪犯側寫的程序也分為五個階段:
1. 分析兇手本質的行為,並比對從前曾犯下類似案件的罪犯。
2. 深度分析犯案現場
3. 分析受害者的出身背景與作息活動,
尋找可能的犯案動機以及兇手與被害者的關聯。
4. 分析誘發犯人犯下該起罪案的可能因素。
5. 根據觀察到的特征建構疑犯的側寫,可對照過去的案件。
其實這個方法在中世紀的時候已經有法官或者執法人員
開始用這種方法來尋找罪犯,但是它並沒有成為一種學科,
而在1880年由於是倫敦的傑克開膛手事件,
外科手術醫生,湯姆斯。邦德以法醫的身份
參與了瑪麗,凱麗案件的調查,
瑪麗,凱麗也就是開膛手案件最後一名受害者,
他分析了所有相關的案件和兇手的作案手法和行為特徵,
得出來的結果是:
1. 兇手是一個人作案,獨行俠,沒有固定的職業
2. 冷靜和大膽,身體高大並且處於中年,衣著整潔
3. 情緒不穩定,患有性慾亢奮的性異常症狀。
4. 沒有解剖學的知識,所以兇手不是醫生和屠夫。
5. 受害者全部都是妓女,兇手對於妓女有特別的憎恨和厭惡
6. 受害者的肚子被剖開,內臟被挖出,臉和陰道都被搗爛。
但是由於當時並沒有DNA的科技,因此這個也成為史上的懸案之一。
不過網上謠傳他們把英國作家羅素。愛德華
當年買下的證物,凱瑟琳。艾道斯的披肩,
他們就拿這個披肩去化驗,上面除了找到受害者凱瑟琳的DNA之外
還有另外一個人的DNA,他叫艾倫。柯敏斯基,
但是由於證物上的DNA因為太久了,所以不能做證物,
因為它存在著DNA可能會變異的可能性,所以不可以用這個來斷定兇手。
而最早這種罪犯側寫成為一個專門的調查方式,
是詹姆斯。布魯休斯開始的,
在1940年紐約的愛迪生大廈發生了炸彈事件,
兇手留下簽名F.P,由於當時的炸彈並沒有爆炸,也沒有人受傷
因此愛迪生公司的人也沒有深入調查,但是在10年後的聖誕節,
也就是1960年,這個F.P炸彈客在公共場所放了12枚炸彈,
引爆了6枚,但是也是沒有人受傷,
而在1955年也放置了52顆炸彈,引爆了40顆,
造成一個人死亡和多人受傷,政府就開始對這個事件特別的關心
就著重了調查這個案件
但是憎恨愛迪生公司的人非常的多,兇手在案發現場留下的證物也很少,
因此警方就邀請了詹姆斯來幫忙,詹姆斯就對於兇手做了罪犯側寫:
他的結論是:
1. 作案者是男性,因為一直以來的炸彈客都是男性,沒有例外
2. 年齡介於50歲以上,擁有偏執心理(偏執狂)
偏執狂很愛保護自己,所以他犯罪的時侯,
往往就是以 ‘自衛’來做出發點
3. 他受過良好的中學教育,從他的字體可以看得出來
4. 他有中等的身材,擁有運動型的體魄,因為85%的偏執狂都是運動體型的
5. 他非常遵守時間,做事井井有條。
6. 他不是純正的美國人,因為在他的信件裡面,
有某些專有的特別名詞寫法。
7. 他受過心理創傷,他和愛迪生公司人的糾紛
不可能成為他在公共場所放置炸彈的原因。
8. 他有戀母情結,獨身,沒有女朋友,
可能小時候常常反抗父親,滋生他反抗權威的情緒。
失去母愛的傷痛還沒有癒合,所以可能是和女親屬住在一起。
9. 他是斯拉夫後裔,因為斯拉夫的恐怖分子裡面,
大部分都是喜歡用炸彈
10. 他可能住在布里奇波特,這是根據他匿名寄出的恐嚇來推斷出的地理推測。
11. 他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因為他一直在信中說自己是病人,
持續16年的恐嚇信當中,如果是癌症,就不會活那麼久,
如果是其他疾病,也應該痊癒了,所以最有可能性是心血管疾病。
最後警方根據詹姆斯的側寫,很快就破案了,
兇手喬治。默特斯基,他的特徵和罪犯側寫
幾乎是百分百吻合,所以過後的專業罪犯側寫師的職業就誕生了。
除了這個案件,詹姆斯博士也幫助很多的案件破案,
其中就包括波士頓絞殺魔。
在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OSS戰略情報局
也就是中央情報局CIA的前身,局長威廉。約瑟。唐納文,
請波士頓的心理學家瓦特。查爾斯。蘭格博士
為阿道夫。希特勒做一個罪犯側寫,
他們要揣測希特勒在輸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可能會做出的行為,
側寫中描述希特勒對自己外表非常的一絲不苟,
過分保守的嚴謹態度,他身體健康但是卻害怕細菌。
擁有躁鬱症,有戀母情結和還有被虐症,
同時他也患有妄想症,所以在這種心理建設下,
如果戰敗,他一定會選擇自殺。
而這些資料也交給了OSS戰略情報局
不過這些資料在戰後就銷毀了,
而蘭格博士就在1970年推出了一本叫【希特勒的心理】。
而過後罪犯側寫這一個職業
就在約翰。愛德華。道格拉斯的發展下,
成為以後FBI調查組的行為科學科,
道格拉斯是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對於抓美國的連環殺人兇手居功至偉。
也有現代福爾摩斯的稱號。
他也是第一位專職的FBI側寫探員。在他的生涯裡面,
曾經去過監獄裡面訪問非常多的連環殺手
還有一些史上最出名的罪犯,
包括大衛。理查。伯克維茨(山姆之子連環兇殺案兇手),
泰德班迪(連環姦殺案兇手)被譽為最英俊的殺手之一
過後他就用這些資料出版了幾本書,第一本書
【性殺案的模式還有動機】
還有另外一本叫【犯罪分類手冊】CCM(criminal classification manual )
而美劇【犯罪心理】就是根據他其中的一本書
【Mind Hunter】來創作的。
罪犯側寫並不像心理學一樣,用理論的方式為基礎,
而是根據現場的罪證,包括現場的一些資料,
一些作案手法還有臨床心理學
來推測兇手的特定行為和特徵,用這種方式去協助破案
加上鑑證科,法醫,彈道,化學檢驗等等不同的方法,
務必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那人為什麼會犯罪呢?好像在宗教裡面講的,
人的本身是有原罪的基因,而每個人由於是有思想還有情緒,
我們都會有可能犯罪,如果一個小孩子你不理他,
不教導他,他是一定會變壞!
但是並沒有什麼天生的罪犯和殺人狂,而是某種原因
觸發到他的犯罪慾望,經而做出不是人類可以做出的惡行,
動物之間是沒有犯罪的,
它們不會為了炫耀而殺死了其他的動物,把它的皮披在身上,
不會因為好玩而虐待其他動物,餓了就要吃,
這只是他們的基本慾望而已。
但是反觀人類,由於是擁有思考的腦袋,
他們可以害人,殺人,虐待甚至屠殺!
這些不就是人類基因裡面的原罪嗎?
你我都有可能犯罪,但是我們也可以選擇做好人
修身養性,做好事,說好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慾望,遠離罪惡。
最後,讓我們做一個FBI的測試,
看看你們是否有資格進入做FBI的特工,
點擊在說明文下方的連接去測試一下吧!
這只是一個免費的版本,如果你要正式考試,需要給79美金,
不過你們去玩玩也是不錯的!因為這個測試的確是很難!
測試後留言告訴我你的成績吧!
那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
覺得自己學到東西,就記得點贊,分享還有訂閱吧!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AhcV9-pAhY/hqdefault.jpg)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昨晚的發佈會上,株式會社寶可夢社長石原恒和,除了公開等待已久的「劍/盾」DLC開放消息之外,也意外宣布了已正在開發《Pokémon go》 mega進化的消息,讓許多粉絲為之瘋狂,不知這次的更新能否有機會,再掀起一波《Pokémon go》的風潮呢?
不過消息並不止於此,橫跨20年的《寶可夢隨樂拍》,也即將在Nintendo Switch正式登場,這款情懷式的遊戲,似乎也喚醒了不少7年級與8年級初的玩家童年回憶。而另一方面,官方似乎也不想放棄拓展更多年齡層玩家的野心,在昨晚也一併公佈了最新作品《寶可夢繽紛咖啡店》的相關情報,看看這可愛的遊戲風格,是不是也想下載來療癒一下身心呢!而且這款作品還是採免費下載制,現在也已經開放了事前登錄,大家可以好好關注一下唷!不過最重頭戲的部分還是被賣了個關子,結尾時官方也預告了,其實還有一項沒能介紹的「大計畫」會在下週的6月24日時發表,到底是不是許多玩家們都在猜想的「那個重製」呢?這還真的吊人胃口呢!
(C) 2020 Pokémon.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vNGeCKuld0/hqdefault.jpg)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AMIT【放了那個作品Give the Work a Break】Official MV 的推薦與評價
May 21, 2019 - 當代歌者阿密特跨越時代雙軸線揮灑超現實靈魂--致不朽的Frida Kahlo一首以藝術作品的靈魂為出發的歌曲,由阿弟仔老師創作的【放了那個作品】, ... ... <看更多>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雄獅音樂社- 【張惠妹A-mei/A-mit〈放了那個作品〉入選上半年 ... 的推薦與評價
張惠妹A-mei/A-mit〈放了那個作品〉入選上半年最佳動畫MV】 〈放了那個作品〉MV 由Finger and Toe 團隊執導,有人看得出畫面中的女人是誰嗎? ... <看更多>
放了 那個 作品 在 [影音] 放了那個作品MV - 看板A-ME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youtu.be/YX4glq6llMg
新鮮出爐
當代歌者阿密特跨越時代雙軸線 揮灑超現實靈魂 --致不朽的Frida Kahlo
一首以藝術作品的靈魂為出發的歌曲,由阿弟仔老師創作的【放了那個作品】,透過藝術
創作與觀賞者之間的矛盾立場,述說面對一件藝術作品時天花亂墜的描述與評論都是多餘
,如果沒有進入作品的世界去真實感受,那麼一切都不是真實!所有標籤都只是附加,就
如同歌名毫不迂迴的一語道破【放了那個作品】,而當自己成為作品時,請盡情揮灑!現
實生活中提筆繪畫多年的阿密特,也將歌曲中面對藝術創作的執著精神完美演繹。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85.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MEI/M.1435134807.A.BB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