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線上直播研討會🥳👏💪🙏👍🥳
共400位政大EMBA校友報名參與!好熱鬧
一開始即時線上就有160多位來自 #中國、#香港、#台灣等地的政大EMBA校友們即時在線。
我擔任主講兼主持人,跟政大商院副院長 邱奕嘉直播的交流一來一往,線上非常過癮,線下還開放了20位政大EMBA校友參與。
再加上二位強棒的產業嘉賓分享:
政大EMBA上海分會的會長Deya、政愛扶輪社創社社長Stela。讓這場直播毫無冷場!
近三個月,我已受邀各大企業、馬來西亞...,做了十多場付費與免費的直播。
未來,大大學院也會有更多學習形式,為職場人士打造更好、優質、更有用的線上/直播課程!
#紀錄於:6/11晚上,很榮幸我代表 #大大學院 與 #政大商院副院長 邱奕嘉教授,一起跟線上直播400位政大EMBA上海分會校友、政愛扶輪社會友,以直播的方式舉辦一場直播研討會。
#大大學院
#政大EMBA上海分會
#政愛扶輪社
#線上課
#直播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
政大商院副院長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11晚上,很榮幸我代表 #大大學院 與 #政大商院副院長 邱奕嘉教授,一起跟線上直播400位政大EMBA上海分會校友、政愛扶輪社會友,以直播的方式舉辦一場直播研討會。
一開始即時線上就有160多位來自 #中國、#香港、#台灣等地 的政大EMBA校友們一起在線上!我擔任主講兼主持人,跟政大商院副院長 邱奕嘉直播的交流一來一往,線上非常過癮,線下還開放了20位政大EMBA校友參與。再加上二位強棒的產業嘉賓分享:政大EMBA上海分會的會長Deya、政愛扶輪社創社社長Stela。讓這場直播毫無冷場!
近三個月,我已受邀各大企業、馬來西亞...,做了十多場付費與免費的直播。未來,大大學院也會有更多學習形式,為職場人士打造更好、優質、更有用的線上/直播課程!
本週日6/14晚上9:00,我也將在我個人粉絲團,與馬來西亞連線直播,分享我對線上課程的洞察!絕對不藏私,有興趣的朋友記得鎖定這場直播!
#大大學院 #政大EMBA上海分會 #政愛扶輪社 #線上課 #直播課
政大商院副院長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班竟達330人(羅師中英兩部每屆各收25名,鄉師中文只收25名)。葛師於1964年除繼續開辦一年制外,更加開辦了中文二年制。葛師師資訓練特有兩項措施,第一為「設計教學」,分組學員選題後,要分工參考搜資料、實地採訪。最後要安排大規模展覽作分享。第二項特色是「小組討論」,以補大課單向講授之不足,也建立了更佳之師生關係。一年制全期分配到小學實習一次,畢業生只可任教小學。二年制實習兩次,第二次分配到中學實習,畢業後可最高任教至中三(Form3),選取之標準及校內表現也要求嚴格,入讀二年制者也曾有於升二年級時須離校。由於政府通過教育學院法例,提升至頒授學位的水平,葛量洪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部份;而原址將被重建。按恔友會96年統計,葛師開辦了45年,本科同學計達6760名。 其校友會於1952年9月成立,並先後創立了5間以「葛量洪校友會」命名的學校,即:葛量洪校友會觀塘學校(1961-2008)、葛量洪校友會慈雲山學校(1967-1988)、葛量洪校友會油塘學校(1973-1993)、葛量洪校友會將軍澳學校(1988-2008)及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1997-今)。在多間師範學院合併後,葛師校友會學校仍以原名續辦,設有多項獎學金,後因出生率下降而致多間完成歷史任命。葛量洪校友會轄下各小學的校監均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葛師首屆畢業生,曾任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二十一年)。2011年葛師校友會舉辦了盛大之鑽禧藝展及多項紀念活動,增添葛師鑽禧紀念獎學金,更收集校友之著作及歷史照片出版了專冊,名為「葛師的歲月」(Down Memory Lane: Our Golden Years at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資料詳盡,並得當年馮翰文副院長發序言。
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是香港八間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高等學府之一,主要提供教師專業培訓。香港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53年於聖保羅書院開辦的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隨著政府及社會大眾對師資教育的關注及需求不斷增加,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等相繼成立,開辦正規的師資培訓課程,為香港教育提供具備資歷的教師。依照1994年4月25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的建議,四所師訓機構和語文教育學院合併成為香港教育學院,進一步提升師資教育和有關專業培訓課程的質素;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直至1997年,香港教育學院遷往新界大埔至今。新校園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於1996年5月28日由前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正式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香港教育學院雖有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教院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五名、亞洲區第三名 ;語文學科則位列全球首 101-150 名 。於2015年9月11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通過香港教育學院正名大學,待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及得到立法會通過,教院最快可於16年2月正名為大學。經收集多方意見後,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決定,將以「香港教育大學」及「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dUHK)」作為教院正名後的校名。香港教育學院設有3個學院,轄下共13個學系,提供不同範疇的本科課程,包括教育學士、文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同時也為在職教師提供部分時間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負責統籌各研究式或修課式的博士及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及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社會合作項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UzyrM4BP1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