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合併 議題,第三天持續延燒,多位重量級人士陸續發表意見,#小英總統 也在 #民進黨中常會 表示,請大家正面回應大新竹升格,多思考研究,傾聽各方意見,以回應產業長遠需要,豐富居民的生活品質。
今天 #柯建銘總召、小英總統、#邱顯智 委員以及 #高虹安 委員的正反意見,有許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1. 實質議題不只是預算分配,更優先的是 #城市治理需升級
新竹縣市1982年因城鄉規劃不同分家,讓當時發展兩支軸線:工業竹市、農業竹縣能落實地方治理,達到均衡城鄉發展的目的。三十多年後,縣市發展調性逐漸一致,#頭前溪下游兩側的發展促使更密切的縣市治理,包含水資源、園區開發與道路闢建,縣市合併早就是新竹人共同關心的議題。更專業、更在地的政策辯論,才能驅動未來的長遠發展。
以新竹人的感受來說,#共同生活圈 卻有兩套治理系統,常常互相傾軋,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不便跟衝突,是許多在地人的實際遭遇。#合併的第一需求不是爭取預算,我覺得 #新竹人更關心城市治理的效能 能否提升。
👉2. 高:升格反害地方自治?
高虹安委員說,「就算成為直轄市後的預算如願增加,在統籌分配加補助款這一塊大餅總數固定的情況下,也勢必拉大與省轄縣市貧富差距,導致「富都窮縣」。」這一段話就不分區立委而言義正辭嚴,符合學理;但這淡漠遙遠的口氣讓人察覺她 #對新竹市的不上心。真正的新竹人,為家鄉爭取資源都來不及了,難道要因為「全國競相爭取升格的軍備競賽」不盡合理,所以自願「#放棄富都」,「#改做窮縣」嗎?我想沒有一個新竹縣市的首長跟民代會膝反射出這樣的論點。高委員的話語流露的心態跟思考角度,具備承擔「#新竹市長候選人」身份該有的心理素質嗎?令人憂心。(我這樣說或許政治不正確但說的是在地心聲)
縣市升格,當然會排擠既有縣市分配款,但預算無法支應在地發展才是癥結。新竹縣市高達1900多億的稅收,顯示大新竹不僅是國內外廠商投資熱點,更具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吸引人口遷入,造成公共資源擁擠。不成比例的款項分配讓地方政府左支右絀,變成高稅收的窮縣市,道理何在?
👉3. 選舉考量 vs. 城市治理 思考
至於高虹安委員提到8年任期的條款,是個 #假議題。新竹縣無論在面積還是人口都比新竹市基數龐大,遑論是閩客派系、產業多樣性,都比起新竹市複雜,且差異大。若原新竹市長力拼大新竹市長,將會是 #新竹價值 更深刻且在地的民意考驗,會與多方人馬共同競爭,跟新竹市的選舉規格完全不同,有機會讓大新竹市民認同新的生活方法跟在地專業。
邱顯智委員說鼓吹合併根本是選舉考量,批評這是 #政治升級民主降格。我倒認為,這是矮化了這個議題,低估了新竹人的判斷能力。民主社會選舉考量是常態(小黨反對就沒有選舉考量?),重要的是大家對城市治理本質上(合併)的思考有多少?以新竹公民社會的成熟度來說,我認為兩者大可攤開來講,然後請大家不要混為一談,更光明磊落(柯總召就是這樣說)。避而不談不見得沒有,夸夸而談也不是就全是政治算計,不要低估了民眾的智慧。
#聚焦在城市治理的願景思考才是政治菁英們應該展現的專業態度。我期許自己多鼓勵民眾思考合併對大新竹的利弊得失,#不要因為對選舉考量的負面認知而影響了對大新竹生活圈的未來判斷。盼望各界趕緊進入「大新竹合併」實質討論,溝通跟對話,才能深化對大新竹合併的了解,掌握大新竹未來發展的樣貌。
👉跳脫選舉思考,才顯現出城市治理格局。
作為在地新竹人,更盼望看到新竹未來發展有條康莊大道。👈
#大新竹合併 #城市願景 #在地思考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