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特輯🥣
放暑假(防疫假)以來~
我最喜歡早上終於不用趕著出門
可以悠閒準備早餐
(雖然通常都變早午餐😅)
2千金也可以做自己喜歡吃的口味😋
⬇️看圖說故事+自行腦補食譜⬇️
✅酪梨🥑早午餐
👉酪梨沙拉🥗:
加入番茄丁🍅、洋蔥丁🧅(先泡過水就不會辣嘍)、吐司丁(將吐司切塊後送入烤箱烤得脆脆)
最後用塩、胡椒調味,拌勻後就完成
👉酪梨醬抹吐司🍞
我在未加入吐司丁前,就先把酪梨沙拉塗抹在吐司片裡,到放入烤箱烤
👉酪梨仿生魚片🍣
聽說酪梨切片後,沾著哇沙米吃會有生魚片的味道(大千金很愛)
✅漢堡排吐司🍔
可自製或市售漢堡排+小黃瓜🥒刨絲+蕃茄片+起司片🧀️(亦可加顆蛋🍳)
(之前有po大千金自製漢堡排)
✅鯛魚燒🐟
家中在鯛魚燒機、鬆餅機都可
放入麵糊(可買鬆餅粉)
我是用「在來米粉」加顆蛋調成的麵糊(麩質過敏適🈴️)
加入水滴💧巧克力🍫、棉花糖當內餡
也可沾著煉乳、蜂蜜吃即可
造型可愛加分很多🥰
✅烤棉花糖吐司🍡
大千金把棉花糖舖在吐司片上,再淋上巧克力醬🍫(阿木看了都覺得牙齒痛🦷😆)
放入烤箱烤後,棉花糖會變得胖嘟嘟的,外脆內軟還會牽絲呢~
✅巧克力吐司、煉乳吐司🍫 🍞(罪惡型早餐)
小千金特調,巧克力醬再加水滴型巧克力放入烤箱烤
後來她又愛上只塗上煉乳醬的吐司😅
✅焗烤厚片🥪
放入火腿片、蕃茄片、起司片放入烤箱烤~
✅在來米粉鬆餅🥞
在來米粉、加顆蛋、牛奶調成面糊
倒入鍋子煎即可
在來米粉比較沒彭松感,會有點QQ口感
✅蛋餅🥞
蛋液加入蔥花,鋪上蛋餅皮、翻面後加入肉鬆或鮪魚、玉米🌽、起司⋯等喜歡的配料,加入醬油或蕃茄醬調味,包捲起來就有87分像美X美蛋餅了
#材料就幾樣卻可變化無窮🍞🧀️🥒🍅🍫
故事裡的小黃花早餐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片空白的情緒教育,該從哪裡開始?】
在我們家,最早起床的一向都是蕃茄(炫耀?)
早上,我終於下床走出房間,聽到蕃茄在客廳很有朝氣地自言自語。我走過去一看,蕃茄在小白板架上寫滿了數字跟英文字母,「來,這是一,二,三,四⋯⋯」很積極地在介紹。我往反方向一看,最近的最愛「小兔子毛毛」被安置在遠方的椅子上,安安靜靜地端坐著。
「呃,蕃茄,你在⋯⋯」我一時想不出該怎麼問才好。
「因為小兔子毛毛三歲了,可以上學了。」蕃茄亮著臉說。
「所以你是幼稚園老師?」
「不是。我帶小兔子毛毛上學的時候,發現他的老師年紀太小了,只有三歲,所以就想說乾脆我來教好了。」
「乾脆我來教」是什麼東西啦XD也好,反正趁蕃茄正投入,我可以去準備早餐。於是我走進廚房,打開冰箱翻找火腿、起司、生菜之類的東西,蕃茄繼續當他的老師。不一會兒,聽到蕃茄的聲音往這邊的方向接近:
「小兔子毛毛,下課了唷。剛剛那個三歲的老師說你今天穿得很漂亮呢!」
所以那個三歲的老師到底是誰啊!!剛好蕃茄一腳踏進廚房,我問他老師是誰,被無視。蕃茄的眼光完全被我正在準備的東西吸引。
「媽媽,你在做什麼早餐給我??」
「喔喔,就想說做你喜歡的三明治啊。」
蕃茄抓著小兔子立刻轉身狂奔,八成是想去做早餐給小兔子吧。果然,從客廳的小廚房陸續傳來開關櫥櫃的聲音,還有尋找食材和拿料理工具的聲音。接著,聽到蕃茄從遠方喊我:
「媽媽,我需要起司跟麵包。」
「怎麼了,沒有嗎?」
「沒有!只有一片麵包而已。」
「你之前有拿去別地方玩嗎?」
「有,可是我忘記拿去哪裡了。」
「那就沒辦法了,就先吃一片麵包就好了,小兔子也才三歲吃不多的。」
「不行!!!」
蕃茄整個大聲起來,我知道這關不好過了。他應該是想要給小兔子吃跟他一樣的三明治早餐。只要他心裡已經有一個藍圖,這種時候要說服他放棄,就很耗腦力了。
「你還是問問小兔子毛毛要吃什麼吧?也許他吃紅蘿蔔就可以了。」
「不行!!!他一定要吃三明治才可以!!!」
「不然剩下的材料你用畫的,然後自己剪下來用?」
「我不要!!那樣太麻煩了!!!」
這樣隔空喊來喊去好累,我離開廚房走到蕃茄旁邊。蕃茄很不滿地狂碎念:
「沒有麵包,起司,也沒有火腿跟生菜啊!!」
「火腿跟生菜本來就沒有不是嗎?」
「對啊!這樣根本就做不出來嘛!!!」
我蹲下來,看著紙箱裡面的蔬菜水果,確實都不太適合夾在三明治裡,只能想辦法要蕃茄放棄了。
「我們當初買的時候就沒有看到有火腿跟生菜了,改做別的吧?」
「為什麼這些公司這麼不好!!」
「沒辦法嘛,每個人喜歡做的食物不一樣,玩具公司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出來啊。」
「我不要,我不要做別的東西!!我要三明治!」
「沒關係的嘛,有時候我也會這樣,本來想做三明治,打開冰箱才發現沒有火腿跟起司了,那也只好做別的。」
「你不要再這樣說了!!!我不喜歡!!!!」
蕃茄大吼起來,於是我也沒再說話了。安靜了一兩分鐘,蕃茄走過來,塞進我懷裡,小聲地說:
「媽媽,我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你覺得難過嗎?」
「不是。」
「還是失望?」
「對,失望,」蕃茄頓了頓,「還有別的,你說是什麼?」
「你是知道了要我猜,還是你要我幫你找?」
「你要幫我。」
嗯,這感覺得花一陣子。我換了一口氣,改成盤腿坐的姿勢,讓蕃茄坐在我身上。我把剛剛的情境前前後後重新回憶過一次,重新開口:
「我想想看。你覺得挫折嗎?」
「什麼是挫折?」
「挫折就是,很想要做到某一件事情,可是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用的討厭感覺。」
「有,」蕃茄點點頭,「我覺得挫折。還有嗎?」
我的腦筋又轉了轉。
「沮喪嗎?」
「沮喪聽起來跟難過很像。」
「對,比較淺的難過,會很想說『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但是不會哭。」
「有,那有沮喪。」
「還有嗎?」
「應該沒有了。」
這時黑貓噹噹突然從眼前溜過去,蕃茄忍不住起腳去追。我站起身,回廚房繼續準備早餐。
***
我的原生家庭不喜歡孩子表現出強烈的情緒,覺得這樣不端莊。我只要大笑就會被說三八,要求我要小聲,還要摀住嘴巴。負面情緒就更不用說,沒有存在的空間。像是被大人罵不能臭臉,會被說「你那是什麼態度」。所謂的正確態度,是微笑地領受家長的「指導」之後,輕盈從容地轉身回房間,安靜優雅地把門帶上。
我到現在還清楚記得,走進房間時,臉上擠出的微笑垮下來的瞬間。
成長過程中,我的內心始終很紛亂。每隔一陣子就會莫名低落或是暴躁,經常會持續數天,腦海裡也經常出現一些很殘暴的想法。我隱約覺得這跟我的情緒沒有適當出口有關,既然我已經「壞掉了」,也深受其害,我希望我的孩子至少可以有所不同。所以在蕃茄出生之後,我就積極地搜集跟情緒教育有關的繪本跟書籍。
有了解過相關主題的人應該多少都有聽過,情緒教育的原則說真的並不難。第一個是「#平時多陪孩子閱讀有關情緒的繪本」;第二個是在孩子有強烈情緒的時候,「#幫孩子把情緒說出來」,等於是幫孩子辨認情緒,同時也同理孩子。通常在這樣的同理之後,孩子會冷靜下來,就可以開始講道理或是引導他,對「不要不要期」的幼兒尤其有效。
我從蕃茄快滿兩歲的時候開始照著以上方法去做。讀繪本很輕鬆,蕃茄本來就喜歡聽故事。我也嘗試了幾次在蕃茄大哭的時候對著他的耳朵喊:「沒事!沒事!只是生氣,蕃茄你在生氣!」時常崩潰中的蕃茄居然真的就冷靜下來了,非常神奇!
但是,兩三個月後,發生一件讓我非常震驚的事。
記得那時是晚餐時間,傑克的手機放在餐桌上,被蕃茄看見了,就伸出剛捏過雞肉條的油手去拿。傑克見狀立刻把手機拿開,計劃受阻的蕃茄立刻抓狂大哭。
我露出一副「交給我交給我」的得意臉色,對著蕃茄大喊「沒事!沒事!只是生氣而已!」蕃茄很激動地跟我揮手,大喊「不是不是」,我也很積極地繼續大喊「沒事!沒事!只是生氣!」
但是,蕃茄講了令我意想不到的話。他哭著說:「是什麼?媽媽?」
是什麼?什麼意思是什麼?剛剛他要拿手機,但是他知道那叫手機。是在問為什麼不可以拿嗎?可是我剛剛有說手很油,是因為很激動沒聽清楚嗎⋯⋯我不停的回想不停的揣測,蕃茄也沒有停下來:
「是什麼,媽媽?是什麼?不是生氣,是什麼?」
啊,是說現在的情緒不是生氣嗎?不是生氣的話⋯⋯
「失望!」我大喊,像在搶答一樣,「蕃茄,是失望!」
蕃茄像是被按下某種啟動開關,立刻轉身對傑克大哭:「爸爸,蕃茄很失望,要抱抱!」然後順利被安撫下來。
那天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兩件很重要,同時也讓我很震驚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原來幼童雖然不理解情緒,但是他並不是「一片空白」,他有能力核對情緒的「#名字」跟「#感受」是不是正確的組合。這樣說的話,如果「幫孩子說出情緒」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安撫到孩子,不見得是這個方法無效,反而有可能是因為「#說出來的情緒沒有對焦」的關係。
第二件事情是,加上之後幾次的經驗我發現,雖然我陪著蕃茄讀了很多有關「嫉妒」、「害怕」、「失望」、「難過」等等各種情緒的繪本,但是我對負面情緒卻只感受得到「生氣」。就算腦海中儲存了各種有關情緒的詞彙,#面對蕃茄的時候我卻是一片空白,只覺得「就是生氣啊還能是什麼」。
綜合以上兩點,我很沮喪地發現:#我辨認不出我自己的負面情緒,只覺得「我很生氣」,也因為如此,我解讀不出蕃茄的情緒,很多時候完全幫不了他。
那之後我做了很多的努力,練習允許自己表達情緒,也重新學習感受自己的情緒,礙於篇幅關係,細節下次再聊。總之今天這一段有關情緒的對話,讓我確實感受到我自己的進步,也發現我的進步讓我更能順利引導蕃茄。
所謂孩子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吧。(突然胸前感到一陣激動)
***
追逐貓咪的腳步聲停下來了。蕃茄在客廳那邊突然開始嚷嚷。
「小兔子毛毛!小兔子毛毛!」
是在幹嘛?
「小兔子毛毛!小兔子毛毛!!」
呃,是我要代替他回答的意思嗎?我清清喉嚨,問了一聲「什麼事」。
「你想要吃什麼早餐?」
「我,我喜歡吃水果!」
「我這裡有很棒的小黃瓜唷!」
「好啊!那,我還可以吃一點紅蘿蔔嗎?」
「當然可以啊,你想要紅色的還是橘色的?」
「橘色的!謝謝你!」
情緒的風暴順利過去,新的一天又要開始了。
故事裡的小黃花早餐 在 Cheney Song宋城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幾年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大佛普拉斯
還記得上表演課的時候同學要互相分享:『近期看過什麼電影?欣賞的導演?為什麼?』
當時的我沒有想太複雜
無論什麼樣的電影
都有他存在的意義
不論是是哪位導演
都有賦予畫面的魔力
畢竟是分享
就是純粹的不帶有任何偏頗
有些電影給我的畫面就是這麼烙印
其中我說出的名字:『黃信堯導演』
有些人聽過有些人沒聽過
我說出大佛普拉斯在有一半人噢~有些人還沒看過
不管你有沒有進戲院觀賞
我都歡迎沒看過大佛普拉斯的人再去翻閱出來
國片的奇行種
有人曾經這樣稱黃信堯導演
直接
自然
等了三年
同學麥納斯的預告片一釋出
我又被捲入黃信堯導演的世界一次
加上我自己本身很喜歡劉冠廷表演的關係(笑)
電影中當他的同學添仔去從政
站在路旁那力竭的「銘添會更好!」
是我整部電影覺得很美的畫面..
每個人的生活總是想要剪輯再更倒帶再添加再後製
沒有百分之百。
最近看到專訪黃信堯導演的文章:『從前黃信堯很喜歡撿東西,又捨不得丟。別人的廢物他常常覺得「應該可以用」,屋子因而堆滿各色雜物。液晶電視剛普及那段時間,家裡就有四、五台 CRT 電視,大大小小都有。他歪頭從床墊到沙發想了想,「傢俱類,我應該沒有買過,全部都是撿來的。」
我從這段專訪
看見了自己父親的身影
我們家的神桌是撿來的
冰箱也是撿來的
冷氣是撿來的
我小時候的運動鞋子
是品牌打樣不要的
我爸從一大堆鞋子撿來兩隻相似的鞋子給我穿的
衣服是大姐姐大哥哥不要的
小時候的校服是我爸同事的兒子女兒穿過
我的晚餐早餐是學校的剩菜剩飯
我愛看的書是鄰居孩子不要的
記得小時候有一張春泥的CD
也是我爸撿來給我的
那時候我才認識了庾澄慶
直到現在我的父親
墨鏡
老花眼鏡
都是撿來的..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黃信堯導演我這麼欣賞
大概就是那些淺移默化
省
我爸就是這麼的節省
省到為了把我拉拔長大
為了滿足我想去補習這麼省(對 是我自己跟我爸說我想去補習不想輸給其他人)
省到早上上班半夜又去上班兼職兩份差(我晚上有段時間都是一個人在家煮飯刷洗衣服)
離題了
我應該要好好來介紹同學麥納斯的
對不起.. 。
(以下有小小的雷 慎入)
開頭的黑色幽默
實實在在的表明因為先前拍了普拉斯而有了點經費和名氣
彷彿人生也跟著升級
所以這部麥娜斯的規格
也從黑白影像升格彩色風格
銀幕比例拓寬
聲音也更立體
往前馳騁的背影配上導演的娓娓
故事在來臨之前的直白
『人生,本來就是唬爛三小』
四位平凡的同學
小時候的有夢最美
成長後的不堪人生
市井小民的我們
心裡吶喊:『對!這就是我的人生啊!』的激昂
什麼時候我們做夢都是奢侈?
時間從未過問我的意見
就這樣推擠著大家往前
連喘息都不給
自私得無可救藥
卻公平的髮指.. 。
走在路上
突然被叫阿姨姊姊的我都會:「什麼時候不再是別人口中的妹妹女孩?我長大了?」
欸?
那個汲汲營營想長大交給時間擠壓後變成如今的我們
請問又有什麼重擔得去扛?
不明不白間悄悄的
厭世
年紀的增加並沒有和膽量成正比
扭曲的社會
只有被揉捏的份。
最後結局讓鏡頭穿幫
導演直接闖入鏡頭
甚至還拍到一大堆攝影機與收音設備
任性地玩起電影畫面
一加一減後的人生
還緊握著什麼?
「我的人生就差這一步」
無論現在你的人生如何
荒謬還是光輝
這部電影值得你跨一步去究竟。
甲上娛樂
#同學麥娜絲 #ClassmatesMinus #鍾孟宏 #葉如芬 #唬爛三小 #黃信堯 #鄭人碩 #劉冠廷 #納豆 #施名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