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人會因為高砂義勇隊曾效忠天皇,
就說「這代表日本沒有殖民」。
不過對某些人的觀念,
換到中華民國之於台灣,
似乎光搖旗子、選總統、講普通話,
就能論證成「中國政權沒有殖民」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081448570/posts/1175418942470809/
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186758878172497/posts/2023267067854993/
【接手高砂義勇隊史料 東華大學要讓歷史更鮮明】
https://www.facebook.com/117540848720819/posts/694086744399557/
一「用生命換取臺灣多數青年存活的日本警官廣枝音右衛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53729974767072&id=584986081641475
ㄧ「戰後日本軍官偷渡來台,保衛台灣20年!揭課本不提的神秘組織「白團」:這些貢獻影響至今 -風傳媒」
【1965.4.26 中華民國向日本借款一億五千萬美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14928981980510&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應該倒著讀的中國上古史 | 林煜軒」
一「「福爾摩沙!」你不知道的台灣世界級遺產」
一「重現150年前福爾摩沙樣貌 公視「傀儡花」啟動增資計畫」
一「【歷史課本不會教的事】致覺得原住民很野蠻的人:你知道你的祖先有「吃番肉」的習俗嗎? | BuzzOrange」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6980391108700&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一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高金素梅2021.08.26 這幾年,有一些地方推動重建日據時代的神社,為什麼要重建?他們說,重建神社是為了台日友好。 「神社」在這些人腦海中的歷史座標意義是什麼?是類似「二二八紀念碑」?還是像「中正紀念堂」? 今天,在新城神社前,我來為大家上...
效忠天皇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周H&M,有不少歷史上的大事發生。
首先,二戰正式宣布落幕。
我至今看二戰的日本,依舊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啥情況。
從上到下,各個都說效忠天皇,也就是說天皇主導了戰爭嗎?可日本又常態性的發生「逆上」現象,也就是任何一個人,那怕是基層到不能在基層的官兵,都可以自己一時腦抽風的瞎搞,然後說自己的行為是為了天皇以及大日本帝國,最後用既定的事實壓迫高層統治集團。(比如日本人炸死張作霖,還有九一八事變中攻佔中國東北,現在有越來越多檔案文件顯示以上行為都是底層官兵的自導自演,首相跟天煌後來接到消息都是整個傻眼。)
可要說天皇是被架空的,他老兄卻又很有權威,比如日本的皇道派軍人曾發動「二二六事件」,指使軍隊謀殺眾多政敵以及政府高層高原,而皇道派也是高喊「為了天皇」,結果裕仁天皇得知事情後卻是感到震怒,並立刻宣布皇道派軍人屬於非法行為。由於天皇的打臉,皇道派軍人被迅速的剿滅......一言即可平亂,難道天皇權威不大嗎?
而XXY搭配的電影「日本最漫長的一天」,其實就體現,直到戰爭都要落幕之際,日本仍處於以上詭異的狀況。
當時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日本的文官集團主張結束戰爭,而天皇也接受此建議,並錄製了「終戰宣告」。
但底層官兵卻有人主張要跟盟軍戰鬥到底(其實高級軍官也普遍主戰,電影中尤其有帶到東條英機跑去鼓動基層官兵,說「如果天皇本身違背了報國,也就是作戰意願,為了日本,可以對天皇採取行動」,說到此處,我真的想對東條英機破口大罵,因為你老兄如果有此主張,為何不是你自己去做?而要鼓動別人動手而自己從頭到尾是袖手旁觀?而且當你口口聲聲說要殺身報國,結果很多人真的在戰場上死了,也有不少人在戰敗時選擇自殺好做所謂的「報國」,你東條英機卻沒有任何犧牲動作,最後來是被盟軍逮捕......這那你講個屁犧牲!),所以這些底層官兵決定破壞「終戰宣告」的錄音盤,進而脅迫天皇繼續和盟軍開戰。
換言之,有那麼微小的可能,二戰會繼續拖延下去。日本直至戰爭陷入頹敗之際,仍處於躁動,當我讀到這段歷史,一方面感到無言及嘆息,另一方面卻又陷入不解的疑惑之中。
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夠澄清疑惑,那代表我某部分更了解了過去,但眼下,我起碼能慶幸,無論如何,那時候的戰爭總算結束了。只是,後來又很快陷入了冷戰,而抗戰勝利的中國,更是很快進入了內戰.....
最近奧運落幕,而這一屆的奧運有特別紀念慕尼黑奧運發生的慘案。
簡而言之,當時有恐怖組織挾持了參與奧運的以色列選手,最後更是在被通緝的過程,射殺了以色列人質,讓當年的慕尼黑奧運染上揮之不去的血腥陰影。(話說德國辦奧運,一次柏林奧運跟納粹黨牽扯上印象,一次慕尼黑奧運跟恐怖組織牽扯上印象,這個國家的奧運經驗也實在是太衰了吧。)
但事情並沒有因奧運而結束,以色列後來派遣特工對恐怖組織展開行動代號叫做「上帝之怒」的復仇行動,這也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關係陷入更惡劣的對立。
我上到以巴衝突的單元,就是以慕尼黑事件以及上帝之怒行動,來幫學生濃縮這延續至今的動盪。而「慕尼黑」這部電影,雖然這其中當然有不少改編元素(尤其是這其中還有007演員時,我都會非常出戲,我總會想......拜託,讓丹尼斯克雷格一個人就可以分分鐘搞定吧,當然,這也只是我串戲的個人毛病啦),但很多片段相當衝擊人心的還原這當中的場景,如果對於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我相當推薦本部電影。
最後提一下羅賓漢這部電影。
本部電影的導演是雷利史考特,他的歷史題材電影很多都成為經典,例如:神鬼戰士、黑鷹計畫、王者天下。其中,王者天下當初我是在電影台收看,然後感覺......挺難看的。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人必然會出現的失手,但是在大學,我的朋友讓我看了王者天下的導演完整版,然後我覺得......天呀!超好看的!
而在導演完整版開播之前,是雷利史考特的一小段演講,畫面中,他滿臉幹意的表示:「當初戲院版因為某些原因,我刪減了片段,現在大家收到武最喜愛的完整版,你們可以自己評斷這樣的刪改是否合適。」話語內容以及語氣雖然算平和,但那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我可以感受到老雷面對電影被刪而導致的負面評價是有何等強大的怨氣。
後來羅賓漢上映,我還是在電影台看,然後覺得......挺難看的。我想,羅賓漢究竟是否好看,可能又要去看老雷的導演完整版吧。
我是能體會片商的賺錢考量(畢竟大部分人未必想看3個多小時的歷史電影,而且這樣的片長,也必然導致放映場次的減少,近一步縮減賺錢的可能性),但想到自己要被導演完整版刮掉一次我的錢.....呵呵。
大家對於本周的歷史事件有何想法呢?歡迎留言來聊天,更希望大家幫忙分享,讓更多人能有機會認識歷史與電影的樂趣喔。
效忠天皇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一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高金素梅2021.08.26
這幾年,有一些地方推動重建日據時代的神社,為什麼要重建?他們說,重建神社是為了台日友好。
「神社」在這些人腦海中的歷史座標意義是什麼?是類似「二二八紀念碑」?還是像「中正紀念堂」?
今天,在新城神社前,我來為大家上一堂『神社』的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展開全面侵華戰爭。
1938年4月1日,日本政府頒布『國家總動員法』,動員所有人力、物力、財力與設施去支援侵略戰爭,動員範圍是『日本、朝鮮、台灣、厙頁島』。
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提出『大東亞新秩序』,擴大侵略東南亞與大洋洲的圖謀已顯現。
1939年2月9日,日本政府成立「國民精神總動員委員會」,精神總動員範圍同樣是『日本、朝鮮、台灣、庫頁島』,要這些地區的人民「效忠天皇、膜拜神社,凝聚對戰爭的支持,挺身接受戰爭動員」。那時的規定,膜拜神社同時還要朝日本皇宮的方向遙拜天皇,天皇是神,神社是護國神社。而護『國』神社的『國』,就是發動侵略戰爭的那個軍國主義的日本國。
1940年8月,日本政府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發動全面亞洲大洋洲侵略戰爭。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天皇公開宣布『天皇是人,不是神』。
這幾個歷史事實清楚的顯示,「神社」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工具之一,是推動殖民地人民「皇民化」的一環,是凝聚對戰爭支持的「洗腦手段」。
「重建神社」無關台日友好,「重建神社」是一種推動皇民化意識的表態,是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一種現象,是一場跨時空的荒謬劇。
我們要如何看待歷史?1972年中日斷交,內政部下令清除日本殖民遺址;民進黨執政,重建日本殖民遺址 神社。國民黨的清除遺址與民進黨的重建遺址,考量的都是政治目的,這都模糊了人民對歷史真相的了解。
台灣的執政者常說「讓世界看見台灣」,但「重建神社」卻是讓世界看到台灣復辟日本軍國主義的洗腦工具,這種能見度不要也罷。
效忠天皇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一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高金素梅2021.08.26
這幾年,有一些地方推動重建日據時代的神社,為什麼要重建?他們說,重建神社是為了台日友好。
「神社」在這些人腦海中的歷史座標意義是什麼?是類似「二二八紀念碑」?還是像「中正紀念堂」?
今天,在新城神社前,我來為大家上一堂『神社』的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展開全面侵華戰爭。
1938年4月1日,日本政府頒布『國家總動員法』,動員所有人力、物力、財力與設施去支援侵略戰爭,動員範圍是『日本、朝鮮、台灣、厙頁島』。
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提出『大東亞新秩序』,擴大侵略東南亞與大洋洲的圖謀已顯現。
1939年2月9日,日本政府成立「國民精神總動員委員會」,精神總動員範圍同樣是『日本、朝鮮、台灣、庫頁島』,要這些地區的人民「效忠天皇、膜拜神社,凝聚對戰爭的支持,挺身接受戰爭動員」。那時的規定,膜拜神社同時還要朝日本皇宮的方向遙拜天皇,天皇是神,神社是護國神社。而護『國』神社的『國』,就是發動侵略戰爭的那個軍國主義的日本國。
1940年8月,日本政府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發動全面亞洲大洋洲侵略戰爭。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天皇公開宣布『天皇是人,不是神』。
這幾個歷史事實清楚的顯示,「神社」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工具之一,是推動殖民地人民「皇民化」的一環,是凝聚對戰爭支持的「洗腦手段」。
「重建神社」無關台日友好,「重建神社」是一種推動皇民化意識的表態,是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一種現象,是一場跨時空的荒謬劇。
我們要如何看待歷史?1972年中日斷交,內政部下令清除日本殖民遺址;民進黨執政,重建日本殖民遺址 神社。國民黨的清除遺址與民進黨的重建遺址,考量的都是政治目的,這都模糊了人民對歷史真相的了解。
台灣的執政者常說「讓世界看見台灣」,但「重建神社」卻是讓世界看到台灣復辟日本軍國主義的洗腦工具,這種能見度不要也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NQnbTWK6L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