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看見有人在辦公桌上吃午餐(就像李.布魯諾說的「al desko」)來提高工作效能,但諷刺的是,這樣做並不會使效能提高。相反地,這樣只會加速工作倦怠。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8/09/nikse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過是具屍體:解剖、撞擊、挨子彈,暢銷書作家帶你解開屍體千奇百怪的用途」科普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內容簡介: 屍體才是推動醫學進展的最大功臣! 「是的,他生前是好人,我當然不想挖出他的屍體……但只要想到如果有二十個人可以因此獲益,那就值得了。」by不具名的醫學...
效能提高 在 國發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給你滿滿的開放政府大平台!⭐️訂定了行動方案,然後呢?🏃
「#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 」昨日(30)召開第4次會議,由公、私部門委員,共同盤點行動方案執行進展🔍
✍️會議重點快速看👀
1⃣#完備政府資料開放與再利用制度(國發會)
公私協力已研訂「#政府資料開放及再利用作業要點(草案)」,有效契合民間對公共參與及擴大資料利用價值的需求。
2⃣#建立開放資料集平臺,提供加值運用(科技部)
增加國網中心資料集平臺多樣性及效能,提高資料品質,讓使用者更容易、準確找到資料。
3⃣#落實政府資訊公開法之資訊取用權(法務部)
已徵詢、彙整與分析民眾申請政府資訊時所遇到的問題,刻正研議檢討政府資訊收費標準。
4⃣#強化政治獻金透明化(內政部)
研議政治獻金或選舉經費透明化機制,並規劃更新政治獻金資訊系統。
5⃣#推動揭弊者保護法立法(法務部廉政署)
持續蒐集各界建議,推動立法作業,並於官網新增「揭弊者保護專區」,陸續公告中英文版草案條文及推動進度。
6⃣#鼓勵勞工籌組工會(勞動部)
將於110年11月27日至28日辦理勞動三法實施10周年法制及實務運作研討會,蒐集勞工籌組工會相關困境並簡化工會籌組流程。
7⃣#擴大原住民族跨域參與及國際接軌(原民會)
提升各界對原住民族文化敏感重視度,製作敏感度警示圖卡,透過公私管道、網路社群傳遞擴散,促進理解與尊重。
政府將陸續就各承諾事項進行檢視,公私協力,持續推動深化透明與公民參與🙌
┏━┓━┓━┓━┓━┓━┓
┃開┃放┃政┃府┃專┃區┃
┗━┛━┛━┛━┛━┛━┛
ℹ️當日會議資料與各項承諾事項報告簡報,歡迎大家點閱:👉https://reurl.cc/vq9eQa
效能提高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0秒就能登記完成!疫苗登記預約平台怎麼來的?】
隨著五月疫情升溫,施打疫苗瞬間成為全國話題。參照去年口罩預購的經驗,「疫苗登記預約平台」建置計畫應運而生。當初的使用情境、30秒就能登記完成,是如何規畫出來的?
效能提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不過是具屍體:解剖、撞擊、挨子彈,暢銷書作家帶你解開屍體千奇百怪的用途」科普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內容簡介:
屍體才是推動醫學進展的最大功臣!
「是的,他生前是好人,我當然不想挖出他的屍體……但只要想到如果有二十個人可以因此獲益,那就值得了。」by不具名的醫學院學生
㊙ 古代醫學院缺乏大體老師,於是把死刑犯的屍體拿來解剖?
㊙ 南北戰爭時為了瞻仰戰死勇士的遺容,開啟了防腐處理的先河?
㊙ 汽車製造商能做出「因為看見,所以全面」的安全設備,是靠屍體去做防撞測試?
㊙ 當飛機落海打撈不到黑盒子,是屍塊告訴鑑識人員墜機的祕密?
㊙ 子彈的射擊效能提高,是因為科學家以屍體來做試驗改良?
㊙ 透過反覆將屍體釘上十字架,世人終於解開耶穌的秘密?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瑪莉.羅區,繼《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後,再度冒著被質疑「腦袋壞了」的風險,帶領讀者展開一場死亡之旅。
為了一探屍體在死前與死後的作用,羅區前往南方大學醫學中心解剖室、田納西大學人類學研究中心、韋恩州立大學衝擊研究所等,看屍體的各部位如何被「有效應用」。做為一位喜愛四處獵奇的「古怪」記者,羅區認為屍體不只是屍體,它能成就不朽的科學成就。
除了推動科學進展,瑪莉‧羅區也在書中大談我們所不知道的死後世界:
◆ 心臟在切斷血源後,還可以跳動1-2分鐘
◆ 靈魂的重量,不偏不倚是28公克
◆ 人的頭顱跌下斷頭臺後,還能維持10秒的意識
◆ 蜜餞人體及木乃伊,在16世紀被當成良藥
◆ 將屍體製成有機肥料比火葬來得環保
趁著心臟還在跳動,靈魂尚未離開軀竅,瑪莉.羅曲告訴我們應該秉持開放的態度,自行決定死後的旅程:成為美妙浪漫的花園肥料,流進水裡被鄰居喝下肚,前進哈佛做個罐中腦,或是在教學陳列架赤身裸體搔首弄姿「永久保存」……在羅區的筆下,死亡再也不只是場感傷的人生大事,而能替醫學與科學進展開啟新的章節。
作者簡介:瑪莉‧羅曲 Mary Roach
《華盛頓郵報》認證的美國最爆笑科普作家,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她曾寫過五本大受好評的書:《不為人知的敵人:科學家如何面對戰爭中的另類殺手》、《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大口一吞,然後呢?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活見鬼:靈魂與來世的科學實驗》,以及《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作品散見於《戶外》雜誌、《連線》雜誌、《國家地理》雜誌、《紐約時報雜誌》,以及其他出版刊物。現居美國加州奧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