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
#0418教育局工作報告及說明
一、 八德文小二、央大預定地
本席肯定教育局在這一塊的努力,請問局長我們八德的文小二,
目前在用做八德區棒壘球場,但平均使用率竟然不到三成,
我們擔心的是今年八月,八德國小學童能否不需轉介到其他學校,
局長,本席希望未雨綢繆的是一定要將棒壘球場回歸蓋成學校,
本席有多羨慕剛剛聽到局長要興建學校,不要等到合宜住宅蓋好,
變成學校趕不上地方的發展會慢一拍,本席今年是教育委員會密切關注,
本席拜託局長,明年希望能將文小二或央大預定地撥給八德蓋學校。
(本局會仔細研判,今年八德國小就學,校方已經安排好)
本席認為有很多的變數,今年本席是教育委員,如果很多學童轉介出去,
那明年興建學校就一定要有文小二,本席在這一塊非常堅持。
二、教師法修正草案,是否可杜絕不適任教師
教育法修正草案是否可以杜絕不適任教師,桃園98年至107年性平、身心虐待、教學不力或體罰等等,總共有多少位?(性平46位、教學不力3位、其他1位,總共解聘50位)。本席認為非常嚴重,不管解聘、停聘、不續聘時,是否降低教評會教師比例少於二分之一?教師專業審查委員會運作情形,發揮了什麼功能?
看到大園有狼師11名女童受害,還是媒體先報導,這位狼師多次對3年級的11位女童伸狼爪,把女童拉進資源回收室、封閉陰暗處,撫胸、摸臀、親臉頰甚至摸下體,為什麼這位狼師可以再三伸出狼爪甚至到11位,學校是在狀況外?還是知情?學校有沒有問題?
本席認為非常不妥,傷害11位的學生留下終身陰影,處理的結果只是讓老師解聘、永不錄用嗎?學校有沒有事先防範未然,學校處置是否有疏失?針對這些受害學生是否有輔導? (基本上任何性平案發生時,學校會校安通報,教育局將按照SOP作業程序來看學校是否有疏失,針對受害學生有專責輔導)
針對學校有疏失的懲戒學校,不是因為拿了尚方寶劍要懲罰學校,而是要讓校方皮繃緊一點,不要造成遺憾後才來補救,現在補救已晚學童已經受傷害,希望所有教育界在這一塊有努力的空間,對學生要有異常系統,教育局要加強宣導,讓性平在桃園盡量能少一點,這對學童的傷害是無法抹滅的。
三、市府減少揮霍,使用者也許可減少付費
局長,現在是班班都要有冷氣,目前高中基本上都有冷氣、國中47%、國小將近20%,這樣三年之內班班有冷氣有可能嗎?(三年之內班班有冷氣是努力的目標)使用者付費,若是弱勢家庭的怎麼處理?(導師會特別給予處理)今年會再八德國中、大竹國小、龜山國小做示範學校,本席希望我們教育委員都去看,另外也希望局長可以跟市長講,像是農業博覽會一次就要10億,不如類似這樣活動揮霍少一點,投入在這裡來減少學子付費,符合弱勢家庭低收入戶的希望能做減免。
四、桃園市危險老舊教室改建工程屢流標,師生安全堪慮
本席很關心這一塊,目前要補強的有23棟1億2千多萬,分期拆除重建的有15棟(本局有一定的進度,補強都已補強完畢),本席希望危險的不要因為預算有排擠,不希望危險的還要分三年。
局長,我們普遍都有流標嗎?而且平均流標4到6次是這樣嗎?(大部分招標過程都在第2次決標,少數個案件會有到4至5次決標,整體一年30多個案子平均1次多)
本席了解成本風險難以掌控,但希望主辦機關預算要編列充足不要有這些情形。
五、新課綱上路衍生校舍教師員額不足
請問局長,現在高中還欠多少老師?(高中已符合教育部規定每班2.5位老師,但教師會希望到2.7位老師),本席希望在教師員額不足,就算有好的課程、足夠的鐘點費,但是還是要有足額的老師來上課。
另外部分高中校舍久未整建、腹地也不大,如今要配合新課綱,要安排出教室空間讓學生上課,但校舍不足也讓學校十分傷腦筋,本席希望今年到所有的高中去走,專業的去做民意調查。
#議會質詢
#認真問政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
#0418教育局工作報告及說明
一、 八德文小二、央大預定地
本席肯定教育局在這一塊的努力,請問局長我們八德的文小二,
目前在用做八德區棒壘球場,但平均使用率竟然不到三成,
我們擔心的是今年八月,八德國小學童能否不需轉介到其他學校,
局長,本席希望未雨綢繆的是一定要將棒壘球場回歸蓋成學校,
本席有多羨慕剛剛聽到局長要興建學校,不要等到合宜住宅蓋好,
變成學校趕不上地方的發展會慢一拍,本席今年是教育委員會密切關注,
本席拜託局長,明年希望能將文小二或央大預定地撥給八德蓋學校。
(本局會仔細研判,今年八德國小就學,校方已經安排好)
本席認為有很多的變數,今年本席是教育委員,如果很多學童轉介出去,
那明年興建學校就一定要有文小二,本席在這一塊非常堅持。
二、教師法修正草案,是否可杜絕不適任教師
教育法修正草案是否可以杜絕不適任教師,桃園98年至107年性平、身心虐待、教學不力或體罰等等,總共有多少位?(性平46位、教學不力3位、其他1位,總共解聘50位)。本席認為非常嚴重,不管解聘、停聘、不續聘時,是否降低教評會教師比例少於二分之一?教師專業審查委員會運作情形,發揮了什麼功能?
看到大園有狼師11名女童受害,還是媒體先報導,這位狼師多次對3年級的11位女童伸狼爪,把女童拉進資源回收室、封閉陰暗處,撫胸、摸臀、親臉頰甚至摸下體,為什麼這位狼師可以再三伸出狼爪甚至到11位,學校是在狀況外?還是知情?學校有沒有問題?
本席認為非常不妥,傷害11位的學生留下終身陰影,處理的結果只是讓老師解聘、永不錄用嗎?學校有沒有事先防範未然,學校處置是否有疏失?針對這些受害學生是否有輔導? (基本上任何性平案發生時,學校會校安通報,教育局將按照SOP作業程序來看學校是否有疏失,針對受害學生有專責輔導)
針對學校有疏失的懲戒學校,不是因為拿了尚方寶劍要懲罰學校,而是要讓校方皮繃緊一點,不要造成遺憾後才來補救,現在補救已晚學童已經受傷害,希望所有教育界在這一塊有努力的空間,對學生要有異常系統,教育局要加強宣導,讓性平在桃園盡量能少一點,這對學童的傷害是無法抹滅的。
三、市府減少揮霍,使用者也許可減少付費
局長,現在是班班都要有冷氣,目前高中基本上都有冷氣、國中47%、國小將近20%,這樣三年之內班班有冷氣有可能嗎?(三年之內班班有冷氣是努力的目標)使用者付費,若是弱勢家庭的怎麼處理?(導師會特別給予處理)今年會再八德國中、大竹國小、龜山國小做示範學校,本席希望我們教育委員都去看,另外也希望局長可以跟市長講,像是農業博覽會一次就要10億,不如類似這樣活動揮霍少一點,投入在這裡來減少學子付費,符合弱勢家庭低收入戶的希望能做減免。
四、桃園市危險老舊教室改建工程屢流標,師生安全堪慮
本席很關心這一塊,目前要補強的有23棟1億2千多萬,分期拆除重建的有15棟(本局有一定的進度,補強都已補強完畢),本席希望危險的不要因為預算有排擠,不希望危險的還要分三年。
局長,我們普遍都有流標嗎?而且平均流標4到6次是這樣嗎?(大部分招標過程都在第2次決標,少數個案件會有到4至5次決標,整體一年30多個案子平均1次多)
本席了解成本風險難以掌控,但希望主辦機關預算要編列充足不要有這些情形。
五、新課綱上路衍生校舍教師員額不足
請問局長,現在高中還欠多少老師?(高中已符合教育部規定每班2.5位老師,但教師會希望到2.7位老師),本席希望在教師員額不足,就算有好的課程、足夠的鐘點費,但是還是要有足額的老師來上課。
另外部分高中校舍久未整建、腹地也不大,如今要配合新課綱,要安排出教室空間讓學生上課,但校舍不足也讓學校十分傷腦筋,本席希望今年到所有的高中去走,專業的去做民意調查。
#議會質詢
#認真問政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教學不力 輔導 期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大學教師限期升等制度 是高教生機?還是高教危機?》
#大學法 明示大學教授的責任是教學、研究、服務與輔導⋯⋯。但限期升等制度連結續聘資格,讓多數大學老師只 #重研究而輕教學,只埋首論文產出而忽略第一線教學的投入。
制度的偏差,讓台灣高教只淪為「論文製造機」,盲目追求國際排名,卻喪失犧牲實質的教學品質與學習競爭力,惡性循環已久。
一套僵化的升等機制能夠因應講究創新、跨領域的新時代走向?
同一套遊戲規則能適用於不同領域/學門的升等需求嗎?
以研究為導向的一般大學與講究實作、產學合作的技職體系,應該皆以論文數量作為升等的指標嗎?
上面的疑問,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也因此 #多元升等 制度才於焉產生,但上路後依舊綁手綁腳,不夠大破大立。
總的來說,大學教師限期升等制度沒解決萬年教授問題,更成為新進年輕教授的緊箍咒;
當「限期升等」與「教師續聘」綁在一起,不只剝奪教師的工作權,也嚴重戕害學生的受教權。
今天召開公聽會,思瑤的主張:
1.翻轉核心概念:大學教師的升等應由獎勵出發,而非懲罰手段。
2.翻轉核心概念:「限期升等」與「教師不續聘」應脫鉤。概司法院已有解釋、最高行政法院亦有判例:未能限期升等之老師並非就是不適任教師,不能直接剝奪其工作權。
3.除弊:各校應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正常化」升等制度,排除不合理的升等要求(如招生績效納入升等參考要件),抑制不當之人為因素(如教師被迫經營人際關係,構成校園權利不對等,侵害學術自由)。
4.興利:教育部亦應協助各校建立有利於大學教師的升等支持系統,如增加研究資源/設備/經費之協助、減少責任學分等。
5.興利:教育部應強化現有的「多元升等」方案,鼓勵各校積極採用,讓不同領域/學門的教師能享有更彈性、進步的升等機制。
6.其他配套:當「升等」與「續聘」脫鉤後,大學應以強化教師評鑑、優化輔導、或採教師法授權之其他正當懲處方式,來解決教學不力、不能勝任工作或違約情節重大之不適任問題。
思瑤後續將針對多元升等召開公聽會,歡迎關心高教改革的朋友一起來關心。
#翻轉高教
#多元升等
教學不力 輔導 期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種教師帶頭歧視學生的把戲,為何在下周要審查兒童人權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時又出現?民國92年訂定的「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該名陳姓女教師應該屬於不適任教師中的「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者 。然而處理一位不適任教師須經過三個階段:察覺期、輔導期及評議期,這個過程到底要拖多久?端視校方主其事者及審議小組的態度。然而拖得越久,其實是讓更多學生的人權受損。
反觀當校方要懲處一名學生的不當行為,卻是很容易透過各校校規的空白授權淪為自由心證,學生的權益常遭剝奪。所以我們才要緊盯現行校規是否有抵觸兒童人權公約關於學生的受教權、兒童最佳利益以及免受歧視的權利,且賦予學生代表有權利參與審議校規。希望下周的CRC審查會,我們能夠在校園人權上往前再推進一步!
(摘)老師應該是幫助學生的角色,怎會帶頭霸凌?桃園市大園區某國小傳出霸凌事件,而帶頭者就是老師,因為認為兩名學生太調皮,竟要全班投票選出「最不乖的學生」,且不能和他們一起玩。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一名陳姓女老師13日上體育課時,因為班上有兩名家庭變故弱勢學生太過調皮,一氣之下要全班選出「最不乖的學生」,同時要求不要讓他們參與練習躲避球,於是兩名學生只好自己拿球練習。
然而,另外一名落單學生找不到同學練習,陳姓女老師也沒有幫忙,眼看就要測驗,落單學生急得大哭,卻還被陳姓女老師怪罪影響測驗,讓落單學生哭得更大聲,這才引起校方關注,詢問陳姓女老師,陳姓女老師竟回答是「學生不乖」。
校方在仔細調查後,認為陳姓女老師行為有帶頭霸凌的嫌疑,當天下午立刻召開教學事件檢討會議,並在會後通報市府教育局。目前教育局要求校方啟動霸凌防治程序,同時調查該師是否違反教學、霸凌學生,進一步研議該名老師是否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