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中心影響下排斥原住民族地位。剝奪,滲透,分化,排斥,正是Johan Galtung提及制度性暴力/結構性暴力的四種表現。制度性暴力不一定是積極主動的,在由龐大權力與資源結構起來的學術市場,善意族群歧視成為常態代表這種論述的典範化已經形成,在關鍵字背後其實是眾多大學教授、期刊審查委員、學術補助計劃、升等壓力...等等被默許而不被撼動的結構,進而鞏固了這種歧視的詮釋與發展空間。
典範轉移往往是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種緩慢推移的潛移默化,一旦善意族群歧視繼續不被重視,那麼它是否將跟著新理論與觀點的發明結合繼續殘害下一個原住民族世代呢?我想用這篇論文來舉例,大家應該也會更明白公開譴責並抵抗學術界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重要性:這篇論文是王雅玄在2008年於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提交的〈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論文。我們摘要一下,這篇研究的目的是:
引導基層教師進入社會情境及其成長過程中族群經驗之歷史片段,從中瞭解在社會脈絡下,對多元文化素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認知、情意與技能面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
二、 瞭解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文化、族群與語言面如何實踐多元文化素養。
而它的研究立場是:
本研究從原住民教師及其文化背景來探索其所理解、所實踐的多元文化素養,並挪用人類學研究觀點,認為族群有其共通特性,可以在個別的個人身上找到屬於這族群的共通特性。假設個別的原住民身上有與其社群相類似的族群文化觀(Benedict, 1935),故不蒐集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亦不預設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因為在每一個民族許多不盡相同的個人中總可找出所謂的民族性(李亦園,1992),所以應深入個別訪問原住民教師,以掌握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與實踐。
全文大家就自己去查詢,我們建議大家去找2005年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針對49個文化進行調查,發現其文化人群並沒有所謂平均的人格特質。2005年的實證研究。而王雅玄在2008年,引用1935年及1992年的論述來做為立場,結果是甚麼?就是在結論的部分,持續用錯誤描述誤導大家:「但私底下面對不同族群學生則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例如在生活輔導方面依學生不同『民族性』與之相處」,所以是遇到布農族學生就找其他七個學生來唱「八部合音」嗎,還是遇到阿美族學生問他們今天怎麼不跳舞?這篇論文連同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收錄在TSSCI期刊(科技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你沒看錯,這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典範化的過程。研究者用過時/錯誤研究作為立場,一路進到國家級期刊的學術殿堂裡。我們閱讀論文好幾次,仍然想不通為何需要用民族性作為立場支撐自己的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難道不覺得矛盾嗎,這種充滿渾沌的描述過程,真的可以作為學術界、教育界的參考嗎?
是時候重新檢視學術界的陋習。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改變制度性暴力,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學會辨認它們的面孔:一起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研究,支持你所在的學術領域去進行尊重族群差異的批判性思考,支持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的研究。
同時也有60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市平鎮區一處汽車回收場,昨晚7點多發生火警,有多輛報廢汽車起火燃燒,加上汽車內有殘餘油料,火勢猛烈,一度調來化學車支援,才撲滅火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22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
教育學報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十二月主題:PTT詩選 ◎主編 宇路/raysun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布告欄系統,自一九八○年代網路興起後發展至今,仍有許多人在使用這套以文字為主的系統作為訊息交換的平台。然而「BBS已經是時代的眼淚」,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嘆,尤其在筆者出生的七年級世代的成長過程中,經歷BBS最火紅的時期,看過Facebook、Twitter、Plurk等網站成立,曾是臺灣最多使用者的部落格「無名小站」關閉,HTML網頁論壇是目前網路社群平台的主流。根據陳淑滿(二○一四)[註1]的考據,「網路文學」一詞約於一九九六年出現於台灣文學界,早期的網路寫手多於BBS站上發表作品,著名的網站有「田寮別業」(telnet://jct.ntou.edu.tw)、「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telnet://140.117.11.8)等,至WWW網站發展成熟後,這些網路寫手才慢慢移往論壇、部落格或個人站台等平台進行發表活動。現今大家所熟知的全台最大BBS站──「批踢踢實業坊(PTT)」於一九九五年架設,直到二○○三年十月,PTT終於有了中文詩的專門討論區,poem板(簡稱詩板)。在這長達十數年的詩板歷史,筆者雖尚無能力從事研究中間的種種變革,但就個人自二○一五年十一月起擔任板主的淺薄經歷,提供一些近年來發生於詩板,值得關注的現象或事件。
[不同以往的詩形式創新]
不像網頁系統所採用的上下捲動瀏覽,BBS的操作可使用電腦空白鍵或Page up、Page down鍵進行翻頁[註2]。以BBS為主要的創作發表平台,並利用其操作介面、頁面呈現方式作詩的形式創新,是第一代「網路詩」寫手的特色之一[註3]。但是隨著資訊科技軟硬體的演進,BBS不再受限於純文字和鍵盤,這種形式創新已幾乎未見於近年的PTT詩板上。
不過,討論區的文章列表(目錄)也被利用作為一種創作形式:板面詩。文章標題排列恰巧具有詩感,或是創作者加上自己的思考創意,重組「創作」成一首詩,這些文字材料非出於單一創作者,而是多人的共同創作加上隨機性的一種獨特形式。在最早出現的板面詩文章中,板友anye對該詩作者提出疑問:「是否你覺得這樣排就是一首詩呢?『隨機』對這首(板面)詩而言是優點或缺點?這首詩是『克服了』隨機這個缺點,或是利用了隨機這個優點呢?」筆者認為板面詩的創作重點並不只有隨機,同時仰賴創作者如何運用巧思,使這些「隨機」的文字材料形成有機的、具詩意的排列,然而要強調的是,文字材料的隨機出現創造了詩的跳躍元素,正是當代網路使用的一大特色。
[網路詩的互文與傳播現象]
相較於傳統媒體,網路的特色在於可以即時互動,以及使用者同時擔任資訊的產出和閱聽的角色(正如現在所謂的「自媒體」)。文本「互文」的現象,在於作品與作品之間以各種方式對話,也在於作品對外在世界(小至詩板、文壇,大至其他媒體和社會)的回應。舉一例來說,二○一六年四月詩壇的「含羞草事件」發生後,作者三重劉德華(化名)改寫詩板的高人氣作品〈大人的哲學〉,諷刺抄襲行為與不同勢力的權力不對等,寫出〈老人的哲學〉:
所謂老人的哲學就是一群守舊派
的年資至上階級論
抄襲是不對的但
我沒聽過的何妨混搭嘛
社會事件或議題是現代詩的常見題材,但是這類作品往往對社會的影響力極微,或是需要夠長的時間流傳等待作用發酵。網路的即時性大幅增加了作品的傳播能力,不同的媒體之間的交互作用亦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詩板史上唯一被推爆(推文數超過一百)的作品〈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幌子也許你不會懂當你說勞基法修正以後我的天空心心都涼了〉,原先發表於PTT詩板以及作者個人臉書,因為網友翻拍古亭教會週報轉載於臉書,透過大量分享後被新聞媒體報導,而導致PTT使用者回流「朝聖」推文,這在僅有BBS的年代可能是難以想像的事件。
[詩板作者現形記]
BBS站向來以其匿名性為特色,創作者較不必擔心曝光的壓力,盡情發表作品,但另一方面,有些寫手為增加曝光率,採多站經營形式,將作品同步發表於臉書粉絲專頁、個人部落格或其他創作平台(如Instagram、Episode),並附上網址連結於文章簽名檔。越來越多寫手累積一定知名度後出版紙本詩集,而後放棄在PTT上發表,詩板有如「練功場」與測試市場水溫的地方,這倒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生態,浪來潮去新舊更替,在詩板不會是固定的同一群創作者,也不會只有一種風格的詩,維持多元觀點便是詩板的可貴之處。
而今,還有人在BBS這個看似過時的平台上閱讀、發表詩嗎?答案當然是有的,而且以近期的數字估算,詩板至今仍有約每天十七篇的文章發表量以及平均十~十五人在線瀏覽。[註4]網路與有機體一樣有興衰、有生命週期,但以我個人淺見,詩板尚未劃下句點,只要還有人對詩抱持熱情,這裡便會繼續存在。
筆者身為PTT詩板的板主,計畫於二○二○的年末,讓「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帶各位讀者一同回顧這個培育許多詩人的創作發表平台。
(本文改寫自〈[問卦] 有沒有現在還在用BBS寫詩的八卦?──PTT詩板近年回顧〉,原文發表於《聯合文學雜誌》網站,2018年3月24日,網址:http://www.unitas.me/?p=1881)
——
[註1] 陳淑滿,〈析論網路文學的發展與閱讀〉,《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十一期,2014年6月。
[註2] 此處係指使用BBS瀏覽器軟體,以個人電腦或筆記型電腦進行的操作方式。現今亦可使用網頁瀏覽器觀看PTT網頁版,瀏覽方式與一般網頁相近,或是以平板電腦、手機的app連線至BBS,以滑動方式進行瀏覽操作。
[註3] 曾志誠,〈略論第一代網路詩的實驗特質──以ponder與Elea(代橘)的作品為例〉,《語文學報》第十六期,2010年12月。
[註4] 本文寫於2018年3月22日,「近期」係以寫作時往前三個月左右,自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3月21日(100天)共計1728篇貼文,一天平均有將近17.3篇文。2019及2020年的發表篇數及瀏覽人數則下降許多。
◎作者簡介
郭申睿
筆名宇路,1990 年生。就讀東華華文所創作組,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編輯,現任批踢踢實業坊(PTT)詩板(poem)板主,PTT ID:raysun。出版詩集《星系明體》(2020年7月)。
圖片來源:raysun
教育學報 在 蘋果樹語言開花教室 / 婉霖老師的語言治療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PPLE🍎 029
#寫在研習心得之前
我是唐綺陽國師的粉絲,很愛看他的直播(有人跟我一樣嗎?),上次追直播,他說了一句:「我一定是做對了什麼,才能得到這些!」我好像也有這樣的感觸,無心插柳下人生突然轉了個大彎,十分有趣,我也很期待未來的自己。
反正不管做對了什麼,我都會揣著初衷繼續下去的。
#要開始研習心得了
上星期日到台中上中山醫 #李宏鎰教授 的《#閱讀障礙兒童的介入方案》,內容十分有趣,李教授以自身閱讀障礙為例,舉出幾任前女友分手的慘烈故事,沒想到閱讀困難也會讓談戀愛陷入困境,這樣看來,閱讀障礙兒童的確很需要大家好好協助。
🍓閱讀障礙異質性非常大,有聲韻覺識缺陷亞型、快速念名缺陷亞型、組字規則暨快速念名缺陷亞型、未達特定缺陷亞型。
👉參考資料:王立志、楊憲明(2012)。發展性閱讀障礙之分類研究及相關議題探討。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7,55-80。
🍓閱讀障礙教學法:
1. 音素覺識教學法:讓孩子可以分析語音成一個一個音節,進而找出相同的音素。(音韻覺識能力)
2. 形態覺識教學法(我會翻成字形覺識教學法):部件意義化、字帶字、文字故事化等……
🍓如何練習閱讀:
1. 引導式重複朗讀
2. 主題式教學:可擴展詞彙。
3. 六何法(六W法):從文章中找出何人、何時、何地、何事以及為何、如何。
🍓最後希望讓這些孩子的心理更強壯。閱讀障礙絕對不是人生的終點,有太多成功人士成功與之和平共處並不因此陷入困境中。
👉參考資料:吳秉叡、余民寧、辛怡葳(2014)。正向事件解釋風格、提升式希望感與復原力之模式驗證:以學習障礙學生為例。特殊教育學報,40,1-33。
--
在講義中看到自己的網站資料,感覺好榮幸。宏鎰教授真的很會找資料耶!👍👍👍
#今天又要去台中研習了!繼光香香雞我又來了!
--
我在線上等你。
LINE@:http://line.me/ti/p/%40hrf8142h
--
教育學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桃園市平鎮區一處汽車回收場,昨晚7點多發生火警,有多輛報廢汽車起火燃燒,加上汽車內有殘餘油料,火勢猛烈,一度調來化學車支援,才撲滅火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22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教育學報 在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每天早晨8:30 讓我們一起解讀財經時事
參加財經皓角會員 : https://yutinghao.finance
主持人:游庭皓(經濟日報專欄作家、小一輩財經人話翻譯機)
音頻收聽請在Podcast或Soundcloud搜尋『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Telegram: https://t.me/yu_finance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n563rd
網站參加會員手冊 https://ssur.cc/S8Uqpr
歡迎來信給小編幫您處理 jackieyutw@gmail.com
00:00 九月美股
03:34 美通過臨時撥款法案
04:33 美股追蹤
08:16 股市的隨機性
11:23 朝三暮四
13:47 中國九月PMI
19:00 美國租金上漲10%
23:17 台股追蹤
24:30 台積電被要求交機密資料
30:10 網友交流
《早晨財經速解讀》是游庭皓的個人知識節目,針對財經時事做最新解讀,開播於2019年7月15日,每日開盤前半小時準時直播。議題從總體經濟、產業動態到投資哲學,信息量飽滿,為你顛覆直覺,清理投資誤區,用更寬廣的角度帶你一窺投資的奧秘。
免責聲明:《游庭皓的財經皓角》頻道為學習型頻道,僅用於教育與娛樂目的,無任何證券之買賣建議。任何形式的投資皆涉及風險,投資者需進行自己的研究,持盈保泰。
教育學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局,宣布將23種野生動植物列入絕種,其中包含鳥類、蝙蝠及魚類等。大多數動物都來自太平洋島上,有些則在美國。另外在巴西,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新的恐龍品種,兩足、短臂,還是肉食性的掠食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19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教育學報 在 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_教育學報 的相關結果
訂閱目次. 教育學報 Education Journal ...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出版』. 49卷2期 ... 升讀專上教育的成功與障礙因素:香港主流和非主流學生的異同. ... <看更多>
教育學報 在 教育學報,高等教育出版 的相關結果
《教育學報》為一綜合性教育理論雙月刊,服務於國內外教育理論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學實際工作者及關注教育理論問題的各界人士。“繁榮教育學術、深化理論研究, ... ... <看更多>
教育學報 在 教育學報 - 香港教育研究所 的相關結果
《教育學報》初出版於1968年,主要刊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員對教育的創見新知。自2010年秋季,《教育學報》重組,與《基礎教育學報》合併,重新定位為地區及國際期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