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棒的廁所!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008
〈馬公國小性別友善廁所,讓每個孩子如在家般安心自在〉
文/蔡志鵬(澎湖縣馬公市馬公國小總務主任)
「台北市教育局為促進校園性別平等觀念,在民生國中設計性別友善廁所,成為全台第一間有此廁所國中。北市教育局鼓勵專案申請或運用年度廁所整修工程機會,設性別友善廁所,民國105年共有22校提出試辦。」(中央社105/11/21日)
「台北市議會教育委員會今審查學校預算,市議員陳孋輝關心詢問『是友善廁所嗎?』學校表示並不排斥多元功能,友善廁所也能考量加入計畫。但有其他議員表示不同意見,指性別友善廁所不強推,『不然社會爭議都帶進學校裡面』。」(蘋果日報105/12/12)
這兩則新聞顯現出,短短二十來天中,北市官員們與政治人物善於看風向的神奇能力。
馬公國小位於偏鄉離島,不會看風向,只想做對的事,卻苦無地方經費挹注…
所幸104年度國前署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整建老舊危險校舍及充實設備作業要點」,開放各校申請老舊廁所整修工程實施計畫,我們立即著手撰寫競爭型計畫積極申請,參與評選,因為心中有個夢,想讓葉永鋕可以在學校安心安全的如廁,想讓每個孩子、每個使用學校廁所的人,都能像在家裡一樣自在安心。
我腦海裡所浮現的概念,就是以家為初心,不再以生理性別作為區隔,而是讓任何性別的人皆得以安心自在的如廁,且完全可以保護每個人的隱私,不用再害怕尷尬!
動心起念後,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全面翻轉傳統思維,幸好溝通後獲得校長大力支持,再與建築師初步商談,建築師雖然從未接觸過,卻很有興趣,願意好好思考如何規劃設計,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們成立「學校老舊廁所改造推動小組」,並邀集社區家長、學生代表與教師召開設計規劃座談會,會中闡述性別友善廁所的概念與利弊,教師們普遍仍傾向每一樓層規畫成男女兩廁。
我與設計團隊事先已先規畫性別友善廁所與男女廁分立的兩套初步設計,讓與會人員仔細討論所有的面向,反而顯現出每一樓層有性別友善廁所的規畫,不僅便利又能充分應用到既有空間,與會討論的親師生開始翻轉思考模式,加入多元性別與親子使用的友善觀點。
在座談會取得初步共識後,考量到本校空間配置限制、男女性如廁時間差異性,同時尊重多元性別與親子的友善如廁空間,我們決定分兩年將五間老舊廁所改建為性別友善廁所,今年終於順利完工啟用。
至今,已歷經了舉辦全縣直排輪比賽、語文競賽與運動會的試煉,同時提供社區民眾休閒運動時使用。本校性別友善廁所解決了男女廁所的空間配置、男女如廁時間比例不均的問題,又可以當作親子廁所使用,整體使用上更加有彈性和效率。而且空間開放,具有足夠的空間透視特性,減少視野死角,如廁的人們在這樣友善的空間真的有氣質多了,真正感受到有如在家的友善。 如果還想要抗議,歡迎先來我們學校使用廁所,再思考要抗議什麼吧!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在臉書粉絲頁發起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分享接力
邀請基層教師分享在第一線的觀察與實踐,
告訴大家性別平等教育到底在教些什麼!
❤邀請台灣各地基層教師分享你的觀察與性別教育實踐
主題: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
一、為什麼校園需要性平教育?
二、我(教育工作者)怎麼做?
字數不限,希望大家不要有壓力
以網路的閱讀習慣,600–800字已經很多。
但是願意多分享也很好。
署名請說明:任教縣市、學校,教授科目
不願意用本名的人可以用姓氏或是綽號,還是希望可以說明任教縣市,哪一個階段的學校,任教科目
如果匿名,請盡量清楚描述困境和學生處境的艱難或教育現場的情況。
若妳/你手邊正好有與妳/你分享內容相符的課本,也歡迎一併寄給我們當作配圖。
請把分享寄到 write1717@gmail.com
我們會簡單編輯,陸續刊登。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老舊廁所整修工程作業要點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008
〈馬公國小性別友善廁所,讓每個孩子如在家般安心自在〉
文/蔡志鵬(澎湖縣馬公市馬公國小總務主任)
「台北市教育局為促進校園性別平等觀念,在民生國中設計性別友善廁所,成為全台第一間有此廁所國中。北市教育局鼓勵專案申請或運用年度廁所整修工程機會,設性別友善廁所,民國105年共有22校提出試辦。」(中央社105/11/21日)
「台北市議會教育委員會今審查學校預算,市議員陳孋輝關心詢問『是友善廁所嗎?』學校表示並不排斥多元功能,友善廁所也能考量加入計畫。但有其他議員表示不同意見,指性別友善廁所不強推,『不然社會爭議都帶進學校裡面』。」(蘋果日報105/12/12)
這兩則新聞顯現出,短短二十來天中,北市官員們與政治人物善於看風向的神奇能力。
馬公國小位於偏鄉離島,不會看風向,只想做對的事,卻苦無地方經費挹注…
所幸104年度國前署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整建老舊危險校舍及充實設備作業要點」,開放各校申請老舊廁所整修工程實施計畫,我們立即著手撰寫競爭型計畫積極申請,參與評選,因為心中有個夢,想讓葉永鋕可以在學校安心安全的如廁,想讓每個孩子、每個使用學校廁所的人,都能像在家裡一樣自在安心。
我腦海裡所浮現的概念,就是以家為初心,不再以生理性別作為區隔,而是讓任何性別的人皆得以安心自在的如廁,且完全可以保護每個人的隱私,不用再害怕尷尬!
動心起念後,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全面翻轉傳統思維,幸好溝通後獲得校長大力支持,再與建築師初步商談,建築師雖然從未接觸過,卻很有興趣,願意好好思考如何規劃設計,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們成立「學校老舊廁所改造推動小組」,並邀集社區家長、學生代表與教師召開設計規劃座談會,會中闡述性別友善廁所的概念與利弊,教師們普遍仍傾向每一樓層規畫成男女兩廁。
我與設計團隊事先已先規畫性別友善廁所與男女廁分立的兩套初步設計,讓與會人員仔細討論所有的面向,反而顯現出每一樓層有性別友善廁所的規畫,不僅便利又能充分應用到既有空間,與會討論的親師生開始翻轉思考模式,加入多元性別與親子使用的友善觀點。
在座談會取得初步共識後,考量到本校空間配置限制、男女性如廁時間差異性,同時尊重多元性別與親子的友善如廁空間,我們決定分兩年將五間老舊廁所改建為性別友善廁所,今年終於順利完工啟用。
至今,已歷經了舉辦全縣直排輪比賽、語文競賽與運動會的試煉,同時提供社區民眾休閒運動時使用。本校性別友善廁所解決了男女廁所的空間配置、男女如廁時間比例不均的問題,又可以當作親子廁所使用,整體使用上更加有彈性和效率。而且空間開放,具有足夠的空間透視特性,減少視野死角,如廁的人們在這樣友善的空間真的有氣質多了,真正感受到有如在家的友善。 如果還想要抗議,歡迎先來我們學校使用廁所,再思考要抗議什麼吧!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在臉書粉絲頁發起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分享接力
邀請基層教師分享在第一線的觀察與實踐,
告訴大家性別平等教育到底在教些什麼!
❤邀請台灣各地基層教師分享你的觀察與性別教育實踐
主題: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
一、為什麼校園需要性平教育?
二、我(教育工作者)怎麼做?
字數不限,希望大家不要有壓力
以網路的閱讀習慣,600–800字已經很多。
但是願意多分享也很好。
署名請說明:任教縣市、學校,教授科目
不願意用本名的人可以用姓氏或是綽號,還是希望可以說明任教縣市,哪一個階段的學校,任教科目
如果匿名,請盡量清楚描述困境和學生處境的艱難或教育現場的情況。
若妳/你手邊正好有與妳/你分享內容相符的課本,也歡迎一併寄給我們當作配圖。
請把分享寄到 write1717@gmail.com
我們會簡單編輯,陸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