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從我的口說出是什麼學校
千萬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來用假帳號講那些話
學校校規沒有裙子長短的規定
心虛來想在我粉專掩蓋什麼也真的太沒有智慧
心虛到把學校講出來我也是給你拍拍手
這所學校怎麼樣不需要我說嘴
我更不需要用學校的爛事來打知名度
這所學校只有小學部讚到不行
其他部分我不予置評
教會學校我就交給上帝看顧
這些對孩子體罰跟粗語還有言語霸凌的老師們,你們自己檢討吧!
我們已離開,不要逼我把所有的事說出來!
再來挑釁我就公佈一切的一切!
教育部
新北市教育局
更新:
截圖上說女兒朋友很多
後來來說自己是學生
手法粗糙的讓我熟悉到不行
截圖裡提到的都是過去在國中部的事情
在高中部短短一個暑輔發生的恐怖事件怎麼不敢說了呢?
教育部暑輔規定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藍偉瑩主任回應全教總夥伴們對於連署方案的評論,寫的非常清楚。絕對不會發生全教總夥伴所擔心的狀況。反而是招聯會的版本會直接馬上傷害高中完整學習。
(歡迎分享)
這好像不是我的新春加映場之...
【番外篇】
對於今天全教總所發的新聞稿,我有幾點回應。首先,其實全教總的成員有許多都是我的好友,我們的理想是一致的,都是希望這次的考招制度能夠成為新課綱落實的助力而非石頭。再者,我們都看重學習歷程,學生適性探索的歷程可以幫助大學了解學生是否對於自己的選擇夠了解,也能透過學生三年的選課內容、社團、活動參與與作品等各項歷程,知道學生的興趣,以及對於外在事物接觸的廣度與深度,當然也可以幫助大學了解學生的某些特質。
在這樣的前提與共識下,大家發現我們對於考招的方案有了不同的選擇。我從不認為不同選擇就代表我們分陣營了,或是我們對立了。如果想法不同就是對立,那我們就變成小孩了,但我們是擁有共同理想的成人,我們知道這個過程是在尋求更大的共識,開啟更深入的對話,這對於實現我們的理想,是一件正向的事。如果有人要將目前的狀況簡化為高中端內部的對立,我想那就是看輕了我們。
對於全教總的一些疑慮,我能理解,因為私下我們也討論了多次。或許是因為這些年陪伴許多老師們做教學改變,也陪伴這麼多學校主任們開始發展學校課程與課程學習地圖,我看到了新課綱實現的希望,它不是單純夢想,而是一件正在被實現的事實。也因此,當我與我的夥伴們這幾月在思考考招制度時,我們想像的是107上路後,110到來時的情景。所以,我的想法如下:
【疑慮一】選修課程會成空
選修課程是否會成空,暗示著高中現場不會認真實踐107。選修課程包含多元選修、加深加廣選修與補強性選修。如果我們單看前兩者,多元選修依據規定至少要6學分,至於內容也有所規範。這些年我們看到學生對於可以自由選擇非考科的選修課都充滿的動力與熱情,在許多學校的課程分享會與成果發表會中,我們也看到了學生正向的回應與肯定 ,因為學校有特色的選修課而選擇就讀該校的國中畢業生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也許這樣的趨勢還沒遍及台灣各個角落,但從這些來自於各地的成功例子,都可以讓我們知道,學校發展特色對於學生是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得到遠超過考科課程的體驗與收穫。所以,如果你的學校沒有選修課,你覺得你未來如何要在招生上與人競爭呢?當然會有人說,有人就是要拚升學,或是直接說私校就是要拚升學。但說真的,私校有輔導課,有寒暑輔,它完全都能正常開課,不需要犧牲這些時間去反覆練習考科,然後最後拿出作假的學習歷程,因為這些歷程過幾年後就會被大學端的招生紀錄識破(因為學生入學後表現不理想),之後就不足採信了。如果再談更細的,多元選修在各校提出課程計畫時都必須被審查,換言之,最糟的手段就是主管機關的監督,是吧!
而加深加廣選修屬於學科(含考科與非考科)的選修,這些內容更是大學招生所關注的項目,例如物理系會確認學生是否有修過物理課,資工系會看學生是否有程式設計的選課等,所以不會出現選修課成空的情形。特別是在目前教育部、招聯會與各方都強調要參採學習歷程的情況下,無論是在高中學校特色發展、學生適性探索需求,與大學適性選才的需求下,選修課程必然能夠存在。
【疑慮二】P 邊緣化
有人疑慮X、Y的成績都考出來了,對大學端和高中學生端而言,傾向選擇分發入學管道名額會增加。但目前考招的討論中,都已經朝向申請入學才是主要入學管道,分發入學只是最後的安全網。換言之,這個部分其實只要從考招案的討論中即可避免。而對於大學審查P 需集結教授耗時費力,而高中端學生在筆試壓力下難有餘力發展P,P 恐走向邊緣化,這個部分的狀況也不會存在。以目前的方案,P應會佔了申請入學成績的至少50%(草案),因此,P是怎麼樣都不可能在110的考招中被邊緣化。然而,我們更在乎的是P如何被參採?這個部分將結合疑慮三,做整體性的回應。
【疑慮三】P 弱化,走回聯考時代的一次分發
X從開始實施到現在,其定位都是檢定,換言之是確認學生的基本學力,但現今有許多科系只用X就能透過申請入學招生,第二階段甚麼都不需要做,這真的是亂象。X考10科這件事也一直對於高中現場的教學造成困擾,特別是高三上有許多老師都深刻感受到學生把許多時間用來準備10科,而忽略高三選修課程(即未來的加深加廣選修)。我們的主張是X考國英數三科(至於考必修的哪些範圍,可再討論。),確認學生是否具備未來學習的基本能力。而申請入學以0-2科的Y,作為有需要的科系採計使用。如此,學生準備的科目視減少的,而且所準備的科目將與他的興趣及未來要就讀的科系的相關的,也是他高三的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內容。Y的考試內容應以非選擇題為主,以改變學生學習與高中教學的情形。而要能夠避免學生Y全考,學校若能在學生高一二時便提供許多試探的課程或活動,讓學生越早確認自己的興趣,則便能越早確定方向,而非亂槍打鳥。對於多數的學生而言,絕對有能力聚焦於一兩科,而且用心學習,這將使得學校與學生都願意更積極地促成學生探索自己。同時,當有Y的成績出現時,各大學在參採學習歷程時,必然不會把重點放在學科成績上,因為已經有Y可以區別了。但因為學習歷程在新的考招中被要求要佔有一定的比例,如此將更有助於促使大學去了解學生是如何確認自己喜歡這個科系(可看選修課程歷程),以及在這個領域上有過的努力(多元選修課程選課,或是作品,或是課外活動等),用這樣的方式來參採P,或許才是新課綱所期待的。如果沒有Y,恐怕大學在學習歷程的參踩上將簡化成只看學生學業表現,並可能受到學生來自哪所高中影響,這也是我們為了保障P,而主張先考Y的理由。
這些回應,也許還有不周全之處,我想後續都能再討論與補充,越多的討論將使大家對於這個議題更有機會產生共識。
最後,要說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我研究所的老闆在我最初認識他時,常聽他說的故事。
有一群猴子住在森林裡,森林中有獼猴桃,猴子們都很愛吃。其中有一隻猴子,只要摘下了獼猴桃後,便會帶著獼猴桃到河邊清洗乾淨,然後才吃下。其他的猴子們對於他這樣的行為覺得可笑,總是笑著他。但這隻猴子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堅持著。終於有一天,另一隻猴子也想知道這樣到底有甚麼差別,於是便學著洗起了獼猴桃。這隻猴子大為吃驚,因為獼猴桃變得更好吃了。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最後,這片森林的猴子吃獼猴桃之前都會清洗了。
有很多事情,常常是被某些舊習或過去的經驗所困住,但有些事情卻在堅持下變成可能。教育也許對許多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但教育對我來說,是我對孩子們的承諾。我知道有許多理想不容易,有很多堅持不容易,但我會盡我所有的可能,讓一切在現場實現,讓一切變成可能。
因為,許孩子們一個未來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