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燕子來時(李 怡)
23歲時寫過兩篇以舊日北平為背景的散文,題目是《憶楓》和《憶燕》。說是散文,也像是小說。以一個小女孩子的第一人稱,寫童年故事。發表於1959年,幾年後收進我的第一本書《晨星及其他》中。書早絕版了。我留有一本,近日重讀這兩篇,腦際又響起古老的呼喚。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城南舊事》,也是以一個小女孩的眼睛看那時的北京,她的北京故事比我生活時早十多年,但古城風貌依然。那時代在那兒生活過的人,大概總有些「舊事」縈懷。
《憶楓》講一個叫小紅的女孩,與少年玩伴楓哥的友誼。北平秋天紅艷艷的楓樹,和拾起落在地上的楓葉,在故事中穿插。楓哥是鄰家女傭的兒子,比小紅大兩歲,人寬厚,知識廣,讓小紅佩服。楓哥因家貧而不得不輟學,要離開北平到外地當學徒。走前與小紅去了近郊的香山,那裏以滿山紅葉聞名。他們從落葉中嗅到了前所未知的香味,終明白為甚麼叫香山。楓哥給小紅留下一封信,送她一片最紅最大也最完整的楓葉。小紅把它夾在她最愛的《唐詩三百首》中,帶到了香港。
《憶燕》開頭寫:北國春寒料峭,即使冰雪溶解,樹芽新綻,還不能脫下棉衣,只有當燕子在屋簷下呢喃,才可以確信大地告別了寒冷。燕子帶來春天,是希望的訊息。一雙燕子在小紅家屋簷築巢,每天雙雙飛出去覓食,有一天只有雄燕出外,媽媽說那是雌燕懷孕了。又過些時候,小紅見到兩隻幼燕張大嘴巴去迎接爸爸叼來的毛蟲。小紅與哥哥好奇,搬來梯子爬上去看,想不到把雌燕嚇得飛出燕巢,在屋簷下哀鳴着亂飛,不小心撞到屋樑,像斷線風箏似落在地上。小紅和媽媽把牠撿起,放回燕巢。
其後,似乎沒事了。燕子爸媽帶領兩隻小燕飛翔。秋冬來了,沒有了呢喃聲音,燕子一家飛往南方避冬了吧?然而,一天早上,小紅又聽到呢喃聲,她到外面看,燕巢上露出那一雙大燕子的頭部,牠們沒有離去,在淒涼地鳴叫。天氣越來越冷,過年前幾天,屋外的水缸都結冰,燕子的哀鳴也停了。媽媽爬梯子去看,兩隻燕子相擁着凍僵在巢內。媽媽把牠們拿下來,發現雌燕翅膀有一根骨頭折斷了。那是牠撞到屋樑受的傷,牠自知耐不住長途飛行被迫留下來。雄燕陪着牠,一起死亡。小紅十分內疚,這是她人生第一聲嘆息。
我「不悔少作」的文章很少,這是我於今重讀仍覺心靈觸動的兩篇。寫作時,北國的風貌,漫山紅遍的楓葉,屋簷下呢喃的燕子,童年的友伴,在我離開十年後仍然盤旋腦際。其後,我再也沒有寫過這類追憶舊日風情的文章了。
1960年,我結婚旅行選擇了去北京。那時我的思想左傾,很想見識新中國的這個新首都,也抱着重遊舊地的心情。
少年時在上面奔跑的舊城牆都拆掉,已無影無蹤。離開時天安門掛蔣介石像,現在掛了毛澤東像。天安門城樓前面的長安街,馬路寬闊得讓人恐懼。廣場新建了幾座蘇聯式四四方方的大型建築,那是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加上一個「人民英雄紀念碑」,與古樸的天安門城樓相對。宏偉嗎?還是覺得中國古城樓被蘇式建築侵蝕?
我那時想,也許舊時風物在新社會要被淘汰吧。燕子僵死了,古老的呼喚,是否也要拋棄?但是接下來,就越來越顯示拋棄傳統付出的高昂社會代價了。
燕子到北國,帶來春天的希望。想到梁啟超集宋詞句而掇成的著名對聯:「燕子來時,更能消幾番風雨;夕陽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23)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方舒眉 (香港作家)、 馬龍 (香港漫畫家) 題目:《飛越苦難與流光月淘》 逢星期三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方舒眉作...
散文題目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答應了鄧小樺寫一篇散文,題目是「黑」。
十分後悔,但這種文體,卻又另人重拾青春的感覺。
大家有無feel呢。
-\-\-\-\-\-\-\-\-\-\-\-\-\-\-\-\-\-\-\-\-\-\-\-\-\-\
我的私人空間,只有一種顏色:黑。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只愛黑色。
但其實小時候,很怕黑,因為聯想到死亡。
自從懂得甚麼是死亡,就懂得害怕。
不是害怕死亡一刻的痛苦,而是恐懼那份無以名狀的虛無。
是否每人都經歷過這階段?不知道。
只知道不久前,我四歲的大女兒終於問:為什麼人會上天堂。
知道答案/真相後,她立刻說:「我要把天堂變走,變變變……可以嗎?」
那一刻,我其實很想哭。因為想到我的小時候。
我想說:可以的。
由於害怕死亡,我四歲開始,就經常在深夜哭。
偶爾夢中醒來,想到死亡的感覺,就會大叫。
而家人從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後開始懂事,習慣邏輯思維。
於是想,唯有習慣黑暗,才能戰勝黑暗。
慢慢地,越來越喜歡晚上工作,更喜歡工作到日出,才入睡。
慢慢地,越來越不喜歡說話,欣賞能心領神會的朋友,繼而學習到閱讀人心。
慢慢地,越來越慣性隱藏一切情感。
但夜闌人靜時,一個人在黑房,即使是看幾頁叮噹—而不是多啦A夢—漫畫,也會哭。
於是,我和黑結緣。
-\-\-\-\-\-\-\-\-\-\-\-\-\-\-\-\-\-\-\-\-
結婚前,一個人住一間大宅。
結婚後,同一個空間,忽然多了很多人:
老婆,全天候出現的父母,半天候駕臨的外母,然後是大女兒,菲傭,再然後是小女兒,第二個菲傭……
情感上,感覺很充實。
物理上,感覺很壓抑。
於是,在火炭租了一間studio,避世。
忽然間,卻得到前所未有的機會,完完整整,設計自己的man cave。
第一個決定,就是把所有牆油黑,大門變黑,用深灰地氈,裝上隔音海綿。
然後,把一系列塵封已久的珍藏,從已被女兒玩具逼遷的位置,統統搬過去。
武田信玄的盔甲、長毛簽名的歌詞、復古地圖、非洲面具……
似乎真正的自己,已經回來?
還是一廂情願?
不知道。
只知道,從此更習慣在純黑的環境工作。
也許,這是一種保護色。
也許,這會給我無限安全感。Literally comfort zone。
當這個黑色空間加上音響,加上鼓,加上尼泊爾買回來的手繪,主角是吸大麻煙的老人,一切一切,就似和靈魂深處的自己對話。
後來,租了大一點的辦公室,放棄了studio,而把純黑系的一切,帶回office。
究竟為甚麼office也要這樣,也許,是心底的秘密?
你懂的。
-\-\-\-\-\-\-\-\-\-\-\-\-\-\-\-\-\-\-\-\
對不少人而言,我「長袖善舞」,懂得社交,好像甚麼人也認識。
而真正認識我的人,知道我很恐懼應酬。
是的,恐懼。
每次到不能逃避的酒會、聚會,通常會第一時間視察。
視察洗手間。
假如是六星級酒店,一定會鬆口氣。
因為洗手間可以呼吸的空氣,一定比外頭清新。
那種見了一批又一批的過客,說出一句又一句不著邊際的廢話以後,走進無人空間的感覺,就像回到自己的黑房。
就是那種感覺。
於是,我發現,黑色於我,已經代表自由。
近來不少人用政治的眼光,問我為甚麼穿黑衣服。
事實上,從小到大年來,我的衣櫃,幾乎只有黑色衣服。
也許因為白天的身份、角色、崗位、責任太壓抑。
到了黑夜,才像回家。
想到年輕時通宵達旦的放肆。
想到會考時挑燈夜讀的傻勁。
想到那一夜,彼一刻,此一時,這一秒……為何都發生在黑夜?
越是閱讀自己的潛意識,越是一片澄明。
終有一天,我會離開白天,回到黑夜。
是這天嗎?
-\-\-\-\-\-\-\-\-\-\-\-\-\-\-\-\-\-\-\-\
大學畢業後,有一年住在北京。
補讀了不少在美國期間沒有讀的書,例如文學。
當時的余杰,還未成為異見人士,他的抽屜文學、《火與冰》,風靡當年北京真偽文青。
但更恆久的影響,還是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不止激勵了一代人,也覺醒了週邊的人。
這雙眼睛,有很多面。
可以是《目黑》,可以是《黑擇明》。
但歸根究底,都是那一雙眼睛。
望向前方,難度會有分別?
只是白天是否真正的光明,夜晚是否真正的黑暗,其實,沒有人能說清。
踏入未來世界,連真相也不再存在,一切都被重構。
是否也是時候,習慣一下萬一黎明不來,如何在漫漫長夜過得怡然自得?
釋放了旦夕盼望晨光熹微的野望,總有一天,晴天會無聲息地到來。
這是我十歲時,盼望颱風快點離開、好出發去旅行的童稚心境。
-\-\-\-\-\-\-\-\-\-\-\-\-\-\-\-\-\-\-\-\
回到現實。
近來在子夜,每每又醒來。
現在的年紀,對死亡依然恐懼,然而沒有任何聲音,卻不是沒有發聲。
樓下的女兒,在黑夜,還要變走天堂嗎?
Probably。
一起來吧。
【刊於《無形》,2019年10月出版】
散文題目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方舒眉 (香港作家)、 馬龍 (香港漫畫家)
題目:《飛越苦難與流光月淘》
逢星期三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方舒眉作家早年任職記者、教師及編輯,曾替本港多份報章及雜誌撰寫散文及小說,2004年她和著名漫畫家馬星原組成夫妻檔合作,以漫畫故事形式投入兒童及少年文學創作,作品更屢次獲獎。最近他們出版了兩本新書,分別是《飛越苦難》和《流光月淘》。
散文題目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方舒眉 (香港作家)、 馬龍 (香港漫畫家)
題目:《飛越苦難與流光月淘》
逢星期三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方舒眉作家早年任職記者、教師及編輯,曾替本港多份報章及雜誌撰寫散文及小說,2004年她和著名漫畫家馬星原組成夫妻檔合作,以漫畫故事形式投入兒童及少年文學創作,作品更屢次獲獎。最近他們出版了兩本新書,分別是《飛越苦難》和《流光月淘》。
散文題目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
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
伴侶關係 在獨處中相處 在相處中獨處
知性歌手劉若英整一年沈思主題 誠實成歌
作為一個詮釋過無數種人格、演繹過無數他人故事的演員、歌手,劉若英自己,卻始終都在練習著一個人。
一個人看電影、唱KTV、吃餐館都只能算是基本習慣,她也可以一個人離開台灣,去到任何地方,進行任何工作,面對任何未知。初出道,她就曾一個人帶了個行李箱,到中國大陸人生地不熟的酷寒之地,拍攝一齣工時長達三個月的電影。初入唱片業時,做小助理,她也時常一個人留守錄音室通宵到天亮,在公司樓下曙光中的停車場,感到人生真的就是孑然一身。
總是一個人處理很多事,那只是劉若英眼中生命的必然。因為不想麻煩別人,因為誠實面對生活,也就安然獨處。即使有了伴侶,有了孩子,反而促使她更進一步理解孤獨的另一層境界。她花一年的時間,探討「獨處」與「相處」,與朋友切磋,寫成文字。她說,結婚不是兩個人變成一個人,而是兩個「一個人」在一起生活。
劉若英將這一年來的沈思體會,都注入創作裡,成書,成歌。同時也是婚後對兩人關係更進一步的思索,因為珍惜,所以戰戰兢兢,念念不忘。
━━━━━━━━━━━━━━━━━━━━━━━━━━
「我敢在你心中享受我孤獨
我的堅強和你柔情沒有衝突
有你 我很幸福 就像我 擁有我 很滿足」
詞神林夕突破詞風 量身打造「知性抒情」新詞體
劉若英「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將一本書 唱成一首歌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是一句話,也是一本書,現在更成為一首歌。
它是婚後的劉若英,給自己心境的一次註腳。或許重點不是「孤獨」,也不是「你懷裡」,而是那赤裸裸的「我敢」兩個字。誰能大剌剌地承認孤獨,尤其是在另一個人的懷中,然而,因為孤獨的自己而找到了另一伴,若忽略了孤獨,豈不等於忽略了自己?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是劉若英最新的散文集結,是她與八名好友的對談、分享獨處經歷的精華呈現。在決定錄製成歌之後,因為覺得「親愛的路人」這首詞裡,林夕寫出了她最深層的心情,劉若英再次邀請林夕來寫「我敢在你懷裡孤獨」的歌詞,以便更直接地承接她的心境。
林夕接到題目、閱讀過劉若英的文字之後,認為這是一首「知性抒情」歌曲,因此他屏棄傳統情歌一貫抒情的筆法,使用大量金句鋪墊,用硬手法處理軟主題,傳達歌者對孤獨的心得。「我敢在你懷裏面對我孤獨/傾聽你心跳 跟自己傾訴/總是數一個人 兩個人 的好處/想不起和自己怎樣同甘共苦」劉若英看到這樣的文字,深受感動,雖然是以前幾乎沒遇過的語法,她發揮了擅長的知性口語,溫暖又誠懇地娓娓道來,將「那些年」、「缺口」、「親愛的路人」作曲者木村充利的旋律唱得字字入心,一本書寫成一首歌,而劉若英把一本書,唱成了一首歌。
劉若英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0601
散文題目 在 長繭的心》。 慢慢醞釀ing. - 王丹网站Wang Dan's Page 的推薦與評價
想寫一篇散文,題目是:《長繭的心》。 慢慢醞釀ing. 1 Share. Sarah Li, profile picture. Sarah Li. 好憂鬱的感覺. 8 yrs Report. Autumn Moon,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