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規劃一間教會敬拜團的培訓課程,有屬靈建造、歌唱技巧及帶領敬拜的系統化訓練,目前可能會先以線上教學的方式開課。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4I_VkGHguyAofO52ieyf9B_Detuu-DkVkSXzOZCORE/edit
在跟這間教會的負責同工討論要開什麼課程時,他跟我分享多年前他就讀了超自然敬拜學院,當時的感動和領受這些年來支持了他的異象,讓我聽了也很感動~
當時因為有立衡順服神給他的呼召創辦了這個學院,有momo盡心的帶班,許多優秀的樂手歌手老師們來授課,還有牧師們充滿恩膏的分享,感恩我也有榮幸在當中成為vocal班的師資,我們怎麼也無法想像當時的付出種下了多少顆種子能在將來發芽結出果子,再去祝福更多人⋯
主啊,雖然我們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但願此時此刻能走在你的心意中,將榮耀都歸給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璽恩 SiEnVaness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家敬拜 主你永遠與我同在 (約書亞樂團) 危難臨到我信靠祢 深知祢必領我度過 祢信實為我堅持到最後 當暴風雨向我靠近 有祢同在我不致畏懼 祢是我的牧者 我所依靠 每個夜 每一天 我知祢永遠在身邊 主祢永遠與我同在 在祢裡面沒有改變 祢的堅定 從昨日 到今日 一直到永遠 靠祢豐盛應許站立...
「敬拜 主 領 技巧」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張家綺 Angela Ch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璽恩 SiEnVaness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璽恩 SiEnVaness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如何帶領敬拜4部步驟How To Lead Worship In 4 Simple ... 的評價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曹之懿敬拜主領的預備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聖靈便帶著我回顧祂這一路在我敬拜事奉道路的帶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小組聚會用YouTube 帶領敬拜的影響與再思 的評價
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意藝術媒體處」是今年才誕生的全新部門,我們把敬拜、媒體、藝術、雲端等領域整合起來,希望在教會豐富、紮實的現有根基上,藉由創意發想、聚焦,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教會越來越大,溝通就變得更重要了,尤其當在講述異象、主題信息、大方向等重要訊息時,我們期望能將這些內容,轉化成富有創意的平面設計、影像、文字、圖片等,並呈現在媒體平台上,可以更直接、更快速確實地把資訊傳送到弟兄姊妹手上,同時也有管道聽見弟兄姊妹的聲音。
對內,我們希望從每位弟兄姊妹、福音中心、到不同團隊、分堂,都能有果效地接收訊息,每個人能快速知道「家中」正發生的大小事。例如本期季刊中,我們嘗試做出一些調整,在內容方面,除了教會異象、牧者信息,也透過更多採訪報導,讓大家看見教會的豐富與多元,並更多把牧者的心呈現在大家面前;在設計方面,會以不一樣的封面和內頁排版,希望能以吸睛視覺搭配舒適閱讀呈現給大家。而這些的最終目的,都是想讓這本刊物就像一封「家書」,翻開就能知道家裡的事。
對外,我們更是渴望能夠接觸到不同的族群,不只是教會內的弟兄姊妹、甚至是非基督徒,也許只是從會堂外經過,看見一個又一個的櫥窗設計,就能感受到教會有話想說。因此這一季的櫥窗,我們也配合信息主題設計了一系列與主禱文有關的視覺。
時代正在改變,我們需要與不同的世代對話,就要學習善用媒體;善用媒體只是一種技巧,內容才是最重要的,藉由媒體平台,我們希望從單一轉向多點的表達,幫助每位家人能夠迅速聚焦,不僅認識教會異象、方向與策略等,也更多產生歸屬感,知道我們是屬於同一個家庭;而這,也是一種對齊。
我們不是為改變而改變,而是希望彼此更靠近。2021年,我們都不是孤身作戰,盼望在靈糧大家庭中,我們能有更深、更緊密的連結。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創意藝術媒體處處長)
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事奉中的「完美」與「誠意」》
圖/文:蔡頌輝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67期,2021年1-3月: https://gointl.org/magazine-67.php#imission)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看到好多教會都用Zoom,唱詩的時候就從YouTube挑幾首詩歌,大家跟著唱,簡單得多,不如我們也這樣做。」
歐洲疫情惡化,宣教工場忽然宣布封城,團契同工們在會議中討論接下來線上主日崇拜的安排時,有同工提出上述建議。無疑,他的建議是最簡單、最及時、效果又不錯的方法。從YouTube上所選的敬拜詩歌都是專業的團隊製作的,無論唱功、演奏、錄音、帶領的技巧都比我們自己的弟兄姐妹親自做來得好。不單如此,這樣做還省了我們很多練習、錄製和剪輯的時間。這個講求「方便」的建議若可被採納,那其實講道環節也可以直接在網上找個適合的講道視頻來取代本堂牧者的講道。通常我們請外來的講員還要給講員費,現在不單這個可以省了,而且還能「請」到平時很難請到的「大講員」,他們隨便一篇講道都比很多本堂牧者精彩,那些原本花在預備講道的寶貴時間,還可以用來做更多的個別關懷、推展其它事工,或處理其它平時沒有時間處理的事務。何樂不為?再說反正無論是自己人或別人帶敬拜或講道,參加者都是一樣看屏幕,不是嗎?
不過,這個聽起來非常聰明的建議最後還是被作為牧者的我否決了。我堅持要有自己的敬拜團在鏡頭前帶領敬拜,然後透過預錄或直播的方式帶領參與線上聚會的弟兄姐妹一起敬拜。為什麼?答案很簡單,神子民事奉神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我們是看中哪種方法又容易、又好、又省事?還是我們看重那事奉是不是我們自己獻的?
不久前同一個老朋友聊起現在這種許多教會常用的敬拜模式時,他說:「這種能叫帶敬拜嗎?不就是播歌嗎?」我從社交網站上看到,有教會已經把原本帶敬拜的事奉,在線上聚會中改成了「選歌員」。
在繼續討論下去之前需先聲明,我能體恤許多小地方的資源有限。筆者所在的德國,就有許多較小的城鎮,那裡沒有華人牧者、信徒中也沒有音樂人才和設備,連聚會的地方也很受限(在學生宿舍或公寓裡),只有幾個基督徒在勉強維繫著團契生活,有些則透過國外的牧者定時給他們連線查經和禱告。在這些種種條件的限制下,他們使用YouTube播放詩歌作為敬拜,或從網路上播放講道視頻,我完全可以接受。我真心認為科技的發明大大彌補了網路之前的許多牧養上的缺口。然而,那些可以自己做得到的,我認為必須自己做。
科技的發明雖然提供了很多方便,可是人一但不警醒,就很容易濫用,而且扭曲了我們該有的心態。筆者還在宣教神學院教學的時候,就常發現學生大量拷貝網路上的資料當作作業交上來。還有一次,我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感覺到其中一段文字非常熟悉,於是把文字貼在谷歌上搜尋,結果發現那是我本人在網路發表的文章。學生竟然把老師所寫的東西當作是自己寫的交上來給老師!
尋求「既好又方便」與要求「自身所獻」是兩種不同的事奉心態,兩者的根源在於對完美和誠意的考量。
一、所獻的必須「完美」
無可否認,使用現成的作品比較「完美」,而好的品質的確是事奉者對事奉該有的基本要求。這讓我們直接聯想到舊約聖經中對完美祭物的要求。利未記論到祭祀條例時提到獻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祭物必須是沒有殘疾的(利一3,10,三1,6等)。這要求背後最的神學含義,就是反映出對神完美屬性的尊崇,正如一般被視為概述主題的經文所述:「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十一45)當亞倫的兩個兒子拿答和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向神獻上凡火的時候,神就降火把他們燒滅(利十1~2)。在第二聖殿時期,神透過先知瑪拉基責備當時的祭司,因為他們將瞎眼、瘸腿的、有病的、搶來的獻上為祭。(瑪一8,13)神對此深感恨惡,巴不得有人把殿門關上,不讓他們來獻祭(瑪一10),而且還說要把他們與祭牲的糞一同除掉(瑪二3)。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所要求的這些祭物都必須是獻祭者從他自己的所有中獻出來的,聖經從來就沒有允許獻祭者以別人的完美祭物取代(注意瑪拉基書對祭司的譴責中也提到了「搶來的」,參一13)。這可以從律法給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的要求差別看出來,有人獻牛、獻羊,較窮的人也可以獻斑鳩或雛鴿(參利一14)。換言之,神所要求「最好的」,是獻祭者的能力和所擁有的一切中的最好,而不是和別人比較之下的最好。這一點提醒事奉神的人,在考慮獻得好不好之前,必須先確保那是自己親手獻的。
二、所獻的必須有誠意
獻上一個「完美」的祭,和一個自身所獻的「最好」的祭之間的差別在於誠意。
想像你是一個很會做飯的人,有一天你要請人吃飯,你會不會去超市裡買一些冷藏的現成食品,放進微波爐裡熱一下然後請大家吃呢?除非是非常緊急的情況,大家要趕著吃,或一些重要的材料不足,不然的話,你豈不會盡自己的能力獻出最好的手藝?更何況事奉是做神國的工、敬拜是獻給神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每週在自己目前的團契講道。在我到這裡服事之前,團契沒有牧者,弟兄姐妹就從YouTube選視頻來觀看。2017年我來了之後,除非有特約講員(但因為德國很缺華人牧者,所以很少有機會請外來講員),否則我每週都講道,連出差到其它城市或國外,我也提前把講道錄好發給同工屆時播放。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自認講道比別人好,而是我要求自己每次的事奉都必須「現做的」、新鮮的。疫情下,在線上請講員也比較方便,儘管效果差不多(大家都是對著電視或電腦看視頻),但我還是要求講員必須是現做的。
三、在不完美中求完美
討論至今,相信我們都可清除看出「完美」和「誠意」之間的輕重。如果可以做到既完美又有誠意最好,但那境界既然不容易達到,「誠意」務必是優先考量。不單如此,一個有誠意的事奉,必然會越來越完美。
以我們在疫情下的經驗為例,當德國開始宣布禁足令之後,我和資訊部同工便開始研究線上聚會的進行方式和技術問題。開始的第一週,我們在家裡作直播,但因為網路信號不佳,結果只能傳送歌詞和講道PPT畫面,現場錄像的畫面不動。後來我們商討後決定改用預錄,但是花了很長時間做後製,而且也出現許多狀況和錯誤。我們繼續改進,等到最基本的條件(字幕、聲音、畫面清楚傳達)達到之後,我們開始追求更美、更好的果效和更快速的製作方式。直到最近我們還在改進現場收音問題,尤其是多種不同的樂器同時配搭時,起初產生許多噪音和回音,於是我們為此而添購了新的器材,效果已大幅度提升。可見,當我們堅持「自身所獻」的時候,我們所獻的品質就越來越完美。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採取「方便」而「完美」的方式,我們永遠沒有學到這些技巧,也無法在這個事奉上長進。
筆者認識很多宣教士都是完美主義者,連我自己也是。一般而言,完美主義者給自己和別人增添很多壓力,而且可能帶來事奉團隊上的衝突,尤其在教會的事奉上,由於大家都不是受薪的,有時候還會有人因此而退縮,這些都是筆者親身經歷過的。事奉久了,這種心態也跟著有所調整。至今我仍然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對於自己的手做出來的東西都有一定要求,不僅僅是在美術上、音樂上、講道上、教學上、講義上,或者甚至只是週報上的排版和標點符號。以前,我會把對自己的要求也加諸在其他同工身上,但如今我已改變,學習從中去欣賞「不完美中的完美」。儘管成品不一定能達到專業的水平,但看見弟兄姐妹背後的心思、努力、代價、配搭,齊心把一件事做好,那些要比成品的完美更美!反之,如果一直使用既方便又完美的方式,會不會導致弟兄姐妹變得更加懶惰而不求長進呢?
願神常常提醒我們,也願每一個服事神的人常保持清醒的思考,知道到底在神眼中何為美。對我而言,我寧願獻一個跟別人相比之下不太「完美」的祭,也不要獻方便的祭。
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璽恩 SiEnVaness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家敬拜
主你永遠與我同在 (約書亞樂團)
危難臨到我信靠祢
深知祢必領我度過
祢信實為我堅持到最後
當暴風雨向我靠近
有祢同在我不致畏懼
祢是我的牧者 我所依靠
每個夜 每一天
我知祢永遠在身邊
主祢永遠與我同在
在祢裡面沒有改變
祢的堅定 從昨日 到今日 一直到永遠
靠祢豐盛應許站立
我的未來在祢手中
堅固磐石 全能真神 我敬拜祢
----------------------
訂閱我的頻道喔!SUBSCRIBE MY YOUTUBE -- https://ppt.cc/fObzax
INSTAGRAM -- https://ppt.cc/fFhWFx
FACEBOOK -- https://ppt.cc/fT0MEx
微博 -- https://ppt.cc/fNKkN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MzZH3fjZOQ/hqdefault.jpg)
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璽恩 SiEnVaness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達拉斯的Gateway教會一年一度的祝福週末,邀請世界各地來的敬拜主領一起來敬拜!今年有21個國家91為主領在不同的聚會點一起來敬拜!
----------------
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喔!
SUBSCRIBE MY YOUTUBE -- http://www.youtube.com/user/MySIEN
Follow my LIVE broadcasts on Periscope -- @sienvanessa
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sienvanessa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sienfans
TWITTER -- http://twitter.com/SiEnVanessa
SNAPCHAT : @sienvanessa
微博 -- http://t.sina.com.cn/sien042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HJajciPFHA/hqdefault.jpg)
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聖靈便帶著我回顧祂這一路在我敬拜事奉道路的帶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我越來越成熟地並且掌握住主領技巧時,神就讓敬拜主領有一些變動而挑戰我從一個月帶一次敬拜,而轉變成與慧柔交替隔週帶領敬拜,這個挑戰對我當時真的壓力非常大,那 ... ... <看更多>
敬拜 主 領 技巧 在 【如何帶領敬拜4部步驟How To Lead Worship In 4 Simple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