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妞這兩天利用休息時間挑戰塵封已久的樂高,兩年前買的時候,翾姐不太會,這次終於可以自己完成,有幾次我聽到她在房間一直拿樂高敲桌子,就會進去問她怎麼了?她說樂高把我搞的很生氣,裝不上去,我說裝不上去就是有錯的地方,然後我就幫她除錯讓她繼續下去,其實樂高真的很能訓練小孩的耐心、細心,這組拼完我答應再買一組更難的給她挑戰,也算是居家學習的一種吧!
學校課業靠爸爸每天安排進度,之前期中考結束的時候,翾姐吵著要我幫她買自修,她說她常常課本忘記帶回來,自修可以救她,一本還挺貴的,爸爸說學期都過了一半買自修幹嘛,結果誰會料到要居家學習,現在自修題目全寫完了,爸爸又叫我再上網買評量,讓她繼續寫,非常精實,美術課自己畫畫,鋼琴課改線上,英文課自己複習背單字,體育課就跟著我做瑜伽、跳swith,最近還會在家每天賺爸媽的錢、按摩10分鐘賺10元,家裡三個大人,她一天可以賺30,說要存起來買房子,哈!停課不停學,爸爸媽媽們繼續加油了!
#大家一定要齊心努力回到加零把小孩送回學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hiawei1031,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神話 #張家偉 #VALORANT NT = 腦癱 我真的會被聊天室笑死(゚∀゚) 為什麼明明排香港伺服器 都是外國人 英文不好錯了嗎 (´;ω;`) 如果還想看其他設置可以到 Twitch哦~ -------------------------------------------------...
敲桌子英文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各種出招,看教養書到底有沒有用?】
誒,不是才剛過新年,怎麼就有文章可寫了?當然囉,小孩在惹人厭的時候哪跟你挑時間的,而且今天發生的事情還可以寫成三篇,我的生活真的是不愁沒有靈感。
傑克吃完晚飯先去切水果了。我繼續陪著蕃茄吃晚餐,吃一吃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站起來像是要舒展筋骨,不知不覺又東摸西摸越走越遠,跑去摳牆壁上的貼紙。
「你是有沒有要回來吃飯?」我憋著一口氣耐著性子問。
「你幹什麼要說這種話?」蕃茄板著一張臉回問。
「因為你都沒有回來,我就不知道你要不要吃啊。」我指著面前還剩半碗的白飯。
蕃茄拉著長長的一張苦臉,一邊嘆氣一邊拖著身體走回來。他側身坐在椅子上,刻意不看我,一手拿下桌上的保溫水壺,鏗鏗鏘鏘地用水壺一直敲椅子的邊緣。我聽著那刺耳的聲音一直敲打我的鼓膜,忍不住咬著牙開始數秒,看數到幾的時候我要出手制止。越數,我整個人就越焦躁起來。
傑克端著水果回來,看到我的表情就知道我在不爽,直接從肩膀一推把我趕走表示「換我啦」,我就去沙發上躺坐下來轉換心情。結果才沒過多久,我就聽到傑克低著嗓門說:
「你這是什麼意思?」
「沒有什麼意思。」
「你明明一邊用水壺敲桌子,還一邊在看我。根本是在看我有沒有要講你吧。」
「你不要再說這種話了!」蕃茄把耳朵摀起來。
「你摀什麼耳朵!你摀耳朵的話以後你跟我講話我也都不要聽,這樣可以嗎?如果你剛剛沒有拿水壺亂敲桌子,我也不會⋯⋯」
傑克的聲音開始變大,我坐起來,揮揮手制止他:「爸爸,先不要說了。講下去沒有什麼用。」
傑克轉頭看我,不高興地說:「他不喜歡聽所以我們就不講了嗎?可以這個樣子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說:「我是說,這個方法顯然是無效的。你看蕃茄他根本沒有要聽。你繼續講下去也沒用,還可能抓狂起來。你倒不如不要講話,直接把水壺拿走。」
「這個方法太不好了!」蕃茄抗議。
「那你一開始就不要拿水壺敲桌子啊!」傑克大聲回話,蕃茄立刻又把耳朵摀起來。
「我覺得是這樣,」我趕緊插話:「蕃茄其實根本不是聽不懂,也不是不知道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所以我們提醒他根本沒有用,因為他不是不知道。所以我才會說這個溝通無效。我們可能得找其他的溝通方法,但是總之就是先不要講下去了。」
「對!就是這樣!」蕃茄突然把摀著耳朵的手放開,對著我點頭:「你說的是對的!」
然後蕃茄爬下椅子,走向他的工具櫃拿了一支鉛筆就離開了,留下我跟傑克面面相覷。小孩遲遲沒有回來,傑克給我一個「他是去幹嘛了」的表情,我兩手一攤表示「我哪知道」,然後就起身走到我房間門口,看見蕃茄在我的抽屜裡不知道在翻什麼,這頓晚餐到底還要拖多久,心裡一股火氣上來,很不耐煩地問:「蕃茄,你到底在幹嘛?」
蕃茄給我一個很誠懇的表情:「我想要做一個東西給你。」
我看他翻出了我的便利貼,在上頭用鉛筆不知道在寫什麼,嘆了一口氣。我累了,認真不想再開新戰場了,隨便他了。我退出門口,跟他表明底線:「我八點會收晚餐。」
「好!我知道!」蕃茄的聲音意外積極。
我回到沙發上,傑克問我蕃茄在幹嘛,我說我不知道他只說要給我東西。蕃茄跟在我身後沒多久就出現了,先是穿過我跟傑克中間,把鉛筆插回筆筒,然後轉身繞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張綠色的紙條:「這個給你!」
我接過來一看,紙條上畫著一顆笑咪咪的大星星。
「這是什麼?」我問。
「這個給你,因為你說的是對的!」蕃茄很愉快地說。
⋯⋯。所以,我被嘉獎了的意思嗎?
「那你到底還有沒有要吃?」傑克問。
「我至少還是喝點湯好了吧。」蕃茄輕快地說。
蕃茄爬回座位上,一邊喝湯,一邊跟爸爸說明:「我剛剛不是在敲桌子,我是累了,控制不了力氣,我是想要這樣——」他模仿剛剛拿不穩的樣子,讓水壺在手上晃來晃去,最後把它擺在前面的桌墊上。
「你看,就像這樣。」蕃茄說。
「好,這樣很好。」傑克說。
晚餐順利吃完了。
***
蕃茄睡了,家長們又窩在沙發上。
「蕃茄,最近很難帶呢。」傑克幽幽地說。
「其實,我剛剛有想到一件事。」我說。
我把手上的熱茶放在茶几上,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去書櫃,拿下塵封已久的《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翻到「與孩子建立無聲暗號」和「運用單詞法」這兩章,把書交給傑克。
這兩個章節其實是類似的概念,就是「用最少的語言來提醒,反而比說教更有效」。「無聲暗號」就是只用手勢跟表情,或者是用物品(例如說旗子)來提醒;「運用單詞」就是提醒的時候只說一個關鍵的詞就好,像是說「時間」來提醒小孩動作快點,上學快遲到了。
傑克讀完,把書還給我,一邊點頭:「我覺得可以試試看。」
「是啊,尤其是他剛剛聽到我叫你不要唸了,高興到給了我一顆星星咧!」
我伸手接過書,想起書中有提到「家庭會議」這件事,又翻到那個章節,細讀了一下,又推回給傑克。我們多聊了一下,兩個人都同意蕃茄最近似乎在挑戰新的界線。感覺僅僅是「了解爸媽設下的規矩,並且要求自己遵守」已經沒有辦法滿足他的成長需求。感覺他現在開始不平衡「為什麼家裡只有爸媽可以設規矩,只有小孩會被提醒和糾正」,開始想要要求更多的主導權。
「家庭會議」這個安排,書上的建議是一週一次,每次不超過三十分鐘,會議的內容包含:
1.讚美與感謝
2.評估先前的解決方案
3.待解決問題的清單
4.特殊活動的規劃
5.點心
因為蕃茄最近只要對家長的要求不滿意,就會提出「我要討論」的要求,像是上回她堅持使用裂開的塑膠湯匙,講不過我就說要找爸爸「討論」。我們自己沒有跟家長這樣開誠布公討論的經驗,周遭的朋友也還沒聽過有人嘗試過的經驗分享,但是感覺會主動提出要「討論」的蕃茄,應該會喜歡這樣的溝通模式。
我跟傑克決定來試試看。
***
目前為止,我推薦過兩本教養書,但是好像還沒有聊過「如何使用教養書」。
「如何使用教養書」有什麼好講的?
恩,根據我之前教書的經驗,有時候這種看似非常直觀的東西,反而讓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像是「查英文字典」這件事,要真的拿出來聊,才會發現咦,原來很多人覺得很不好用!因此,我在想,也許值得說一說,我跟教養書的「合作」方式。
簡單來說,我有兩種類型的教養書。第一種是屬於「#方法型」的,第二種是屬於「#反思型」的。
所謂的「#方法型」,是指針對某些教養主題,會 #提供很明確的教戰守則,告訴家長孩子可能在想什麼,應該要怎麼「破關」。《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系列,或是《與孩子的情緒對焦》,還有《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等等都屬於這個類型。
所謂的「#反思型」,則是著重在 #了解家長自己的內心,幫助家長看見是什麼讓我們穩定不了自己,沒有辦法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保持冷靜。或者是從比較宏觀的角度來討論教養,或者是親子關係的意義到底在哪裡。《覺醒父母》、《覺醒家庭》、還有《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和《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就屬於這一類。
我的做法是,拿到一本教養書的時候,先看完目錄跟第一章,再決定下一步。如果感覺有興趣,我就會買下,回到家以後就開始看。如果三四天內可以讓我看完的,表示我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共鳴,我就會留下當作重要參考;如果隔了一個禮拜我還沒有讀完,那這本書我就會淘汰。
然後,#就不管書的內容了,專心跟蕃茄相處。
為什麼?當然啊,教養書的內容那麼多,誰記得住啊?我會選擇在三四天,或者是一個禮拜內就把書看完,是因為我覺得一開始最重要的是書上傳達的「#觀念」。如果要把觀念很完整的理解,就要在短時間先把整本都看過,然後憑著留下來的印象,調整跟蕃茄相處的「大方向」。接下來,如果跟蕃茄的相處之間有什麼衝突,我再根據衝突的情況決定要不要翻書,或者是去翻哪一本書。
我會在兩種情形下看「#反思型」的教養書。第一種是 #跟蕃茄相處很順利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心情很輕鬆,很適合複習一下教養的大方針。第二種是我 #抓狂的頻率或者程度感覺超出平常的狀態,或者是 #面對小孩時的惡劣心情遲遲沒有辦法排解的時候,多半代表真正在影響我的,是我內心裡的其他東西,必須要優先處理這些。
那如果我的心情穩定,還算自在舒適,#被惹毛的狀況很精確地反映蕃茄的難搞程度的時候,這時我才會去翻「#方法型」的教養書,跟傑克討論要採用哪種處理方式,就像今天舉的例子那樣。
這裡有一個對我很有幫助的觀念是,「方法型」的教養書雖然都寫得頭頭是道,但是他不是給家長一個「#答案」,而是給我們一個「#靈感」。那些方法都是確實有用,才會被集結成書,但是會不會適合我們的孩子,還有要做哪些調整,真的必須要做了才會知道。
我刻意挑這個時間點寫這篇文,就是想告訴大家「其實我也不知道會怎麼樣」。我並不是「嘗試過,確定有用」,所以來推廣這幾種做法。我想說的反而是,保持著「#試試看吧!」的心情的重要。每一次的「試試看」,就算是失敗了,也都是一次寶貴的資訊收集,讓我們了解自己希望提供什麼樣的教養方式,也會更了解孩子的個性。
育兒這件事情真的很需要跟人討論。這個人不見得需要是配偶,也可以是觀念比較相合的朋友,或者是其他的家長。如果大家對彼此的孩子也都有一個程度的了解,組隊一起來思考教養真的會省力很多。參考教養書上看起來可行的方法來嘗試,引導順利的時候,一起討論為什麼順利;行不通的時候,一起討論怎麼調整。當我們越瞭解孩子,也越了解自己和隊友的時候,我們也會越知道哪幾本教養書適合我們,越容易幫助我們找到「解方」的。
如果一時找不到討論的人選,那就多來這個粉專玩玩吧!
敲桌子英文 在 Dolly's Leben in Deutschland 朵莉德國生活愛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恭喜我們的好友獲得博士學位
#Wirtschaftsingenieur
#經濟工程博士
#有什麼特別的慶祝傳統呢
配合影片看下來就知道囉!!!
上個周末,我跟丹尼及一票丹尼的大學同學、學弟、學長、朋友們,一起慶祝我們好友終於得到博士學位!!
這一路走來真的艱辛,花了七年的時間,他不斷的實驗、計算,他研究的是石碳纖維與合成樹酯的最佳量數,如何透過精密的計算,達到使用這些化材的量數,而這些化材正運用在製造汽車、飛機等等,是個很重要材料。
當然我是聽得霧煞煞!因為我的理科超差的拉~~那天聽完公開的論文發表,我跟丹尼說: 我聽得懂英文說啥,但用英文闡述的數學、物理都聽不懂?????
丹尼說,我理解啦!!但他剛剛說的是這個領域最低階的,因為是公開的,就表示要淺顯易懂,不過你不是念理科的,對你還是很難消化,沒關係啦。
我心想,真的聽不懂耶!!哈哈哈~~~
其實我們身邊已經有許多朋友都拿到博士學位,但我還是第一次參加獲得博士論文的活動,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德國的科技工業大學怎麼慶祝囉!!
一早,就要去參加公開的論文發表,聽完之後,不能鼓掌,而是要用拳頭敲桌子。
丹尼說:這是歐洲流傳下來幾百年的大學傳統,大學生沒人會鼓掌,而是敲桌,在普通課堂也是。
我差點要鼓掌!!!!!好險🤣🤣🤣🤣🤣🤣🤣
聽完後要開始提問,大家都還蠻熱絡的,沒想到我家丹尼也突然舉手問問題,頓時間,覺得他好博學多聞,好崇拜他,我都聽不懂,自然沒問題,其實問題很多,就是完全不太懂!!!🤣🤣🤣🤣🤣🤣
全程約1小時左右,用英文來發表,因為有教授是從加拿大來的,只說英語跟法語,提問結束後,再敲桌一次,表示精彩圓滿。
接著博士生會跟著教授進去另個會議室,進行最後一次口試考核,而我們眾多親友就在會議室門外等,大約1小時後,結束考核,博士生出來等成績發布,大約10分鐘後,在進去看成績,成績揭曉,幾近滿分,教授與博士生一同走出,博士生發表感言、謝謝教授指導,大家舉杯慶祝這一刻的到來。
博士生會請家人在會議室外準備點心、輕食、飲料、香檳招待大家吃吃喝喝,相互擁抱給予祝福,畢竟工程博士不好拿呀!
吃飽喝足後,另個傳統就是要讓新科博士繞校園一圈到市中心,而交通工具就是一部創意推車,上面有腳踏車(看影片就知道囉)
我們一行人陪著他、拖著他在大雪紛飛的街道上走著,用喇叭、用哨子告訴大家,他是博士了!這實在太好玩了!
沿途也都備有啤酒可以隨時喝,大家就這樣走著,連教授們、他的父母、妻子都一起,沿途也好多車跟陌生人,向他遞上祝福,按按喇叭、吹吹哨子,我們全程大約走1小時多,雖然是零下溫度,但快樂早已驅趕走寒氣。
到了市中心,我們在十字路口停了下來,讓新科博士再發表一次感言,所有的車不是停下來就是繞道而行,大家都在為他開心著,有的車還會按按喇叭,表示恭喜恭喜,完全沒有人因為我們站在路中央而生氣,因為這樣的榮耀值得與大家分享。
結束好玩的繞境行程~~~大家先各自回去休息!!!
因為是從德國各地來慶祝的,昨天驅車趕來,加上早上一連串活動,著實有點累了!丹尼他們這所大學位於德國中部,在德國理工科方面是很聞名的,我們從波昂開車要4個多小時,所以我們也在那住了一天,折騰一個半天也累了,沒地方去,我們就跑到丹尼的兄弟會去找學弟、朋友聊天,順便休息。
晚上兄弟會的成員,幫忙新科博士操辦了慶祝晚會的餐食安排及場地布置,因為新科博士跟丹尼他們都是兄弟會的成員,這裡就好像他們另一個家,有甚麼要幫忙的,大家熱情的出力、出錢,也有人在這結婚耶!!
我非常喜歡這個兄弟會的氛圍,每次去對我也是熱情又熱心,怕我渴或餓~~~
晚餐時間,教授跟親朋好友,還有兄弟會的成員,大家齊聚一堂,聊著當年的往事、如今的近況、好難得可以這樣一聚,教授也超平易近人,主動跟我聊著旅行的美好,大學生的趨勢,我還大力推薦他們來台灣玩呢!!!完全沒有學者架式,就是一個好爺爺的感覺!😅😁
吃完晚飯,下個重頭戲的傳統就是-燒鋼琴(可以看影片)
太特別了啊!!!!!丹尼說這是他們取得博士學位的一個傳統,代表著你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到達人生的另個里程碑,是不是很有趣!!!!
對我而言,大學生活離我已有十多年,這次的體驗,不只對我很新奇,更讓我憶起我的大學生活!!!
以前小時候總覺得貢獻社會是很難的一件事,除了金錢援助、熱心幫助之外,其實博士研究的議題,也可以爲社會帶來進步及貢獻,尤其是實驗型的深入研究,真的可以改變這個社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動,真的很佩服、感謝這些研究學者。
博士是一個閃亮榮耀頭銜,但也代表著他們正關心著社會上需要改進及探討的議題,提供更強化的協助及開創。
參加完慶祝活動後,當下的感覺除了被極大喜悅包圍之外,還有一股想念席捲而來。
此刻,我想你們了~~我的大學同學、朋友們
希望你們永遠平安、健康、快樂!
期待還能相聚!
#太替我們的朋友開心了
#DrBerg
#大學生活是如此的迷人
#小心火燭
#難忘的一天一定要紀錄
#小孩不要玩火哥哥們有做好措施
#是否來唸個博士哈哈哈哈
#飲酒別過量
敲桌子英文 在 Chiawei1031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神話
#張家偉
#VALORANT
NT = 腦癱 我真的會被聊天室笑死(゚∀゚)
為什麼明明排香港伺服器
都是外國人 英文不好錯了嗎 (´;ω;`)
如果還想看其他設置可以到 Twitch哦~
---------------------------------------------------------------------------------------------------
如果喜歡家偉的影片可以訂閱Youutbe開啟小鈴鐺哦!
不想錯過任資訊請Follow以下社群~
👉Youtube:https://reurl.cc/eWbe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iaWei1031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iawei1031/
👉Twitch:https://www.twitch.tv/chiawei1031tv
👉合作信箱:chiawei1031tv@gmail.com
敲桌子英文 在 思倍佳文教中心- 國三,康軒第五課單字Knock on wood 敲木頭 ... 的推薦與評價
當你講錯話或講大話時Knock on wood 不是單單指敲木頭的動作而是當你說錯了話或是你把話講得太自信時就可以敲木頭(桌子)三下或是意指你想要去敲木頭 ... ... <看更多>
敲桌子英文 在 掀桌子flip the table |【拍桌子英文怎麼說】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拍 桌子 slam one's hand on the table 敲打 桌子 knock on the table 掀 桌子 flip the table 用拳頭打 桌子 slam one's fist on the table抬 桌子 lift th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