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時尚變化
#以後我們都必須穿得像個太空人?
台灣疫情持續延燒,新聞每日沸沸騰騰播報,我們身處的這個城市彷彿被下了整整一石化咒般暫時靜止了。口罩、口罩套等防疫配備從民生基本款不斷進化到各式各樣造型花色,甚至連各大精品和時尚設計師品牌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風格口罩,但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在當今這樣嚴峻情況下,更加能全面抵抗的—「防護衣」。
大家都知道,新型變異株病毒是藉由空氣傳播,在全台三級警戒之下即便我們配合政策盡量減少出門,仍然有人需要外出工作、採購民生必需品,口罩與護目鏡這個基本套餐能給的防疫力畢竟有限,「防護衣」也許會成為後疫情時代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品。
就在去年,精品巨擘Louis Vuitton的巴黎服裝工坊投入了數千件防護衣生產,捐贈給六家醫院以補足一線防疫資源,此舉就如同為法國寒冷夜晚點上一盞盞暖黃夜燈。不同於品牌以往推出的產品上大多印有醒目LV字樣與經典Monogram花紋,防護衣改以純白素雅、無Logo造型呈現,也因此被譽為「全球最美的防護衣」。
另一個法國精品Chloé所製作的防護衣,由 Maison Chloé 工坊員工以義務形式為巴黎當地醫院生產的醫用保護服,以品牌標誌性的柔嫩粉橘色呈現,用以感謝醫護人員的奉獻也期許全民共同度過疫情低潮。
英國精品品牌Burberry也在疫情衝擊之下,把位於約克郡的風衣工廠改造,用於生產手術類防護衣,全採用標誌性的 Burberry 米色布料,並同時參與資助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發。除了大品牌的行動之外,歐美女星前仆後繼以兼具時尚度的防護衣穿著,分別在紐約機場與法國時裝周街頭現身,成為了話題焦點,亦引發一波時尚與防疫的高熱度討論。
台灣當然也不落人後,旅德服裝設計師─黃世舜個人品牌 #DAMUR 於去年臺北時裝週SS21發表的春夏系列,正是因應疫情所設計的一系列時尚風格旅行衣,面料使用台灣醫療檢驗標準CNS P2等級San Gratis,它是在防菌薄膜不織布上直噴數位印花,免紙製程的同時,又能展現更精確的效果。不僅能防病毒,還能防髒、防水、防冷。並且運用與馬里布衝浪品牌Brother Marshall合作的印花設計與大膽鮮豔色彩,剪裁摩登兼顧細節與實穿性;由於防護衣材質無彈性,版型剪裁設計成Oversize加上拉繩輔助,外套、褲子則使用磁鐵釦方便穿脫。清理方式則是用水擦拭髒污或噴酒精消毒即可。這系列設計師與多家本土紡織大廠合作,盼能為傳統產業找到新的出路。
除了設計師品牌之外,還有大家都熟悉的長榮航空、中華航空也都各自推出防疫新衣。EVA Airways Corp. 長榮航空的「機能防護夾克」在材質上選用特殊面料,除了輕量、防風、防潑水外,它還通過了歐規高等級有害因子阻隔穿透測試,可阻擋液體滲透,也有可拆除式面罩,阻擋飛沫噴濺以隔絕病毒。( 穿起來還挺像太空人,帥氣! ) 最近NET也推出了時尚感十足的「飛行防護衣」,據說一個月內就完售,可見大家對防疫的正向態度正如火如荼地升溫。
這兩年,從人們的穿著打扮不難發現,大眾對於舒適度的講求與日俱增。窄管布的剪裁順下來變寬褲、墊高跟的腳降下來變矮跟,到滿街便於行走的球鞋,「居家、舒服、自在」或許正是時尚的另一種面貌。
後疫情時代的我們不僅講求舒適度,也要保護自己,從防護衣的設計與生產中可以感受到全球與台灣在技術、科技、研發等各方領域不斷地創新與突破,最終目的與希冀都是期待人類在這一次與病毒的拉鋸戰中獲得一線生機。
與病毒和平共存,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課題。
(以下圖片取自網路)
#提醒大家多喝水早睡早起增強抵抗力
#StaySafe
☑️只有成為Y字群才能看到社團內容,現在就加入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95865080880027/
☑️立刻追蹤我的IG看更多美圖與即時動態 👉 www.instagram.com/yougunlee
#ProtectiveClothing #Fashion #Style #LouisVuitton #Burberry #Chloé #MichaelCinco #Damur #長榮航空 #NET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4的網紅Sandra Tavali李婉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報名簡章請詳閱: http://www.popmusic.tut.edu.tw 關於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流行音樂學士學位學程]: 因應國內流行音樂產業以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並培育產業發展關鍵人才之計畫。在本校人文藝術的發展之學院系所含括跨領域、生活、時尚、數位、視覺、舞蹈、美術、音樂等多種型態,以...
數位科技設計 學 系 出路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持之以恆的『深度學習』,是成功必要條件
#創業誌
漢肯事業創立於1991年,初期以平面創意設計起家,隨著產業結構及生產型態迅速改變,歷經多次轉型後,如今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型會議規劃執行、整合行銷企劃、活動創意企劃、展場設計與規劃以及新產品上市發表會的全方位會展及專業公關活動展覽服務公司。
📌用創業翻轉人生 用熱情迎向挑戰
擁有設計專業背景的陳俊杰,年幼時因雙親不幸過世家中清寒,在兄姊扶持下自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後即選擇投入職場,並在27歲那年決心挑戰自我,選擇一條艱辛卻能改變自己人生的道路。儘管創業20餘年來飽受挫折和壓力,但他仍透過持續學習,不斷鞭策自己成長,不僅順利完成大專學業,也榮獲第16屆金鋒獎傑出企業領導人,更在這段過程中為自已涵養出愈挫愈勇與不畏懼失敗的過人毅力,在多次危機降臨時,仍屹立不搖地站在社會的刀刃上,一步一腳印開創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漢肯事業早期創立前5年,適逢全球科技起飛的黃金年代,也帶動一波國內平面創意產業的發展榮景,為了跟上產業發展腳步,草創初期只有40000元單薄創業基金的陳俊杰,仍咬牙借款購入價格不菲的新式電腦控制系統,憑藉公司僅有的5人團隊,日以繼夜地埋頭苦幹,結合高效率的資源分配運作模式,不斷提升自我能力與服務價值,讓公司在穩定中逐漸成長、突破與茁壯,年營收也屢創佳績。
📌勤懇務實 堅持專業
即便已走在產業前端,但科技的日新月異,帶動平面設計印刷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大幅改變產業的市場結構與經營模式,轉型已成為企業勢在必行的生存手段,而陳俊杰也在危機衝擊下,迅速為公司找到全新出路,跨入國內外展場設計規劃以及品牌公關、活動策劃執行等專業領域,並逐步將事業觸角延伸至醫學界、政府單位等多元領域,加上經營團隊用心累積承辦醫療學會、年會、藥廠發表會...等豐富經驗,在口碑的擴散下,迅速奠定漢肯事業在策展領域的市場專業價值與信任度,「我始終相信,唯有堅持醫療專業才能夠成就公司的未來,即便是金融危機的到來,或是社會型態的變遷及數位科技的演進,民眾對醫療的需求以及醫療科技的發展,始終未曾停下腳步,產業前景無限。」
除了專業領域的堅持之外,陳俊杰也積極導入E化服務系統,組織線上平臺,建立專業Know-how與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更有效率的整合服務,也成為漢肯事業在策展市場得以站穩一方天地的關鍵。
臺灣是一個擁有多元軟實力的國家,而籌辦展覽除了能為客戶帶來商業交流機會與創造經濟效益之外,也具備刺激國家經濟成長與帶動貿易出口的效果,成為許多國家積極發展的策略性產業,因此我國也將「會展產業」列為十大重點服務業項目之一,這也成為漢肯事業全新的發展契機,「未來除了積極培養高度專業的人才,作為公司經營發展的基礎之外,環保綠能也將是公司下一步思考的方向。」除了提供更到位的專業服務,未來漢肯事業將積極投入綠能回收,打造可重複利用的展示產品、建立電子線上作業機制,全力落實綠色會展理念,藉此創造經濟發展、社會公益與環保永續、提升企業形象的多贏格局。
「我要做的不只是走向國際,而是要讓國際走向臺灣。」如今已在國際醫學展會領域打響名號的陳俊杰認為,臺灣的醫療專業能力,相較其他先進國家絲毫不遜色,「然而,臺灣多元文化產業的獨創性及快速便利,非常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因此,如何引進成功的國外企業,結合臺灣產業優勢與獨樹一格的在地人情味,將會成為未來我國經濟成長的關鍵元素,而這也是漢肯未來發展的目標。」
📌用心傳承理念 為更多人的夢想創造舞臺
「我正在做的是如何創造領導人,而不是自己當領導人。」除了帶領公司披荊斬棘、不斷蛻變成長之外,陳俊杰也相當重視人才培養,並陸續成立「漢肯行銷創意有限公司」、「新動力公共關係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與「億展科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全力實現自己對員工的承諾,「經營企業眼光一定要放遠,只有激發員工潛能,讓員工成為獨當一面的領導人,才能夠成就每一場活動的完美,更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平常看不見的細節與不足,成立關係子公司,就是為了放手給更多年輕人勇於嘗試的機會,唯有如此才能創造『舞臺』,讓他們追尋心中的『夢想』。」
最後,陳俊杰也以自己經營事業的親身體會及觀察,諄諄提醒年輕後進,「持之以恆的『深度學習』,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即便世界變化速度再快,只要你願意投入時間、精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去實現,一定能在這段過程中發掘自己的長處,了解自己的興趣、人格特質及未來適合發展的方向,進而為自己創造無限機會與價值,站上舞臺發光發亮的夢想,也將不再是遙不可及。」
Hancan Diverse Advertising Agency 漢肯事業有限公司/漢肯行銷創意有限公司
#陳俊杰總經理的創業故事
數位科技設計 學 系 出路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們都可以冷靜一下嗎?
.
圖文好讀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62990
.
記錄一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一些談話內容,有很多可以討論與思考的部分。在這個時間點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很難沒有共鳴,片中提到的問題都是現在進行式,而我們正身處其中,更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與需要被解決的急迫性。
.
假新聞能夠快速傳播,一是煽動性,可以有效挑動他人的情緒(無論是攻擊或是同仇敵愾),二是宣洩性,透過傳播訊息來表達內心的不滿。不論分享文章的大家是怎樣的心情,我在分享一則新聞或是消息前,總希望自己可以先冷靜想想:這消息是真的嗎?有被證實嗎?它可能造成的影響為何?對於釐清事情真相有什麼幫助?我只是單純在散佈一種激烈的情緒,引發更大的對立嗎?
.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但我知道有些時候我依然做不到
.
面對社群媒體能怎麼做?當情緒過於激動時,不要第一時間回應與傳播自己看不順眼或覺得有爽度的文章,冷靜過後,再來決定該如何面對。關掉臉書或IG或Line通知,我們不必要隨傳隨到。當你發現自己的讚數變少時,不要一直問自己:「是不是我哪裡不夠好?」讚數的多寡不代表你這個人(或文章)的價值。多看新聞,並且注意出處。在網路上與人交談時,不要自行腦補對方在想什麼,不要貼標籤,也不要因為別人貼你標籤,而合理化去貼別人標籤這件事。不要時刻處於攻擊與防備的姿態,盡量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試著理解對方的觀點,若是對方不願深談,不要窮追猛打,因為最後很可能會變成雙方不在討論事情,而只是各說各話。
.
#誰是買家誰是賣家產品又是什麼
.
「由於我們並沒有花錢買我們使用的產品,所以我們用的產品是由廣告主買單,廣告主才是客戶,我們才是被賣的商品。」
.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你自己就是產品。」
.
免錢的才最貴,當我們使用社群媒體時,我們是在提交出個人的資料,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興趣,讓客戶的產品可以投放到適合(準確)的目標族群。社交媒體的使用者鮮少意識到他們在網路上展現的性格、興趣、習慣等,即是被販售的產品。
.
「這是所有公司自古以來的夢想,能夠保證只要刊登廣告,就會有效果,這是他們的業務,他們賣的是確定性,為了在這一行成功,你必須有很強的預測能力,預測能力要強就必須有一個前提,你需要大量的資料。」
.
「很多人以為這些大型公司出賣我們的個資,臉書交出這些資料必會有商業利益,重點是他們拿資料去幹嘛?」
.
電腦如何監控我們?光是你在一張照片上停留多少時間,就會成為一組數字。你是開心或難過,你晚上沒睡覺時在看什麼東西,你按了什麼文章的讚等等。透過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追蹤,去預測我們的行為,並建構使用者的性格數據。而且越來越能精準預測我們的喜好,進而開始有效投遞「我們會喜歡的物件或議題」。
.
#科技只要夠進步看起來就會像魔術
.
「你把手機向下拉就能更新,最新資訊就會出現在最上面,向下拉就又能更新又有新資訊,每次都是,這在心理學有個術語叫做”間歇正增強”。」
.
「你不知道何時會得到或者會不會得到某樣東西,原理就跟賭城的吃角子老虎一樣,你不能只是有意識地使用產品,我要深入挖掘人的腦幹,把潛意識習慣植入你的大腦,從你的大腦深處控制你,你甚至不會知道。每次你看桌上的手機,光是看著手機就知道只要伸手過去,就可能有新消息,就好像玩吃角子老虎試手氣,對吧?這不是意外,這是一種設計技術。」
.
「另一個例子是照片標註,如果你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說你朋友剛剛在照片上標註你,你當然會點那封電子郵件來看照片,你沒辦法放著不管。他們完全利用人類的深層人格。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郵件裡沒有那張照片?這樣看照片不是更簡單?」
.
我覺得社群媒體最變態的設計就是打字的時候會出現「刪節號」,暗示你對方正在回覆留言,那會給你一種期待感,會想著:「對方要留言給我,那我就在這裡待一下吧。」久而久之,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就會拉長,更無法離開網路世界。
.
#我們成了實驗室的白老鼠?
.
「臉書進行他們所謂的”巨幅感染型實驗”我們要怎麼在臉書網頁上用最低限度的暗示,就能讓更多人在期中選舉投票?他們發現真的有辦法做到,其中一個結論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而且使用者完全不會察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
「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這件事在過去幾年的感受更為深刻,無論是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或是近期的美國總統大選,我們發現網路言論變得越來越失控,很多時候人們不再「好好談話」而是發出各種情緒化的言論,到處貼標籤,醜化彼此。其實早在網路發展初期,這樣的問題就已經發生,但激化與對立的狀況依然是一年比一年往上增強,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為偏執、情緒化、暴力...
.
「我們拿這些人工智慧系統對付自己,用逆向工程的方式,找出怎麼做才能讓人類做出回應。幾乎就像刺激蜘蛛的神經細胞,看看怎麼讓蜘蛛的腿抽動。這就像一種監獄實驗,我們把人帶進這個數學矩陣,利用他們的一舉一動,搜刮大量金錢和資料,中飽私囊。用戶卻完全不曉得。」
.
「腳踏車面世時,沒有人受害,對吧?如果大家都開始騎腳踏車,沒有人會說:天啊,我們毀了這個社會。或者腳踏車會影響大家,讓大家都不照顧小孩、毀了民主基石,導致大家無法分辨真相等等。我們絕對不會說腳踏車有這些問題。如果某樣東西是工具,就只會靜靜躺在那裡,耐心等待。如果某樣東西不是工具,就會跟你要東要西,引誘你、操弄你、要你提供東西。我們已經不是在工具型的科技環境,而是進入成癮和操弄型的科技環境。改變的是這個:社群媒體並非被動讓人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有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式,利用人類心理對付人類。」
.
社群媒體透過心理學去改變人類的行為,這其實跟《全面啟動》的概念非常相似,科技不再停留在淺層表面,而是進入深層的意識裡,植入一個想法(習慣),改變人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想法。
.
#你在看我嗎?
.
「全世界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
「人類演化後,開始在意其他部落同胞喜不喜歡我們,因為這很重要。但是我們有演化成在意一萬個人的想法嗎?我們並沒有演化成每隔五分鐘就需要一點點社會認可,這不是人類與生俱來能夠應付的體驗。」
.
「我們根據公認的完美標準改變生活,因為這種短期訊號就像一種獎勵,大心、按讚、豎起拇指,我們認同這種價值,以為這就是真理。但這都是虛假、稍縱即逝的人緣,不但無法長久,而且承認吧,這種生活反而讓你比以前更空虛。因為你被迫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心裡想著:接下來該做什麼?因為我還想要這種感覺。想想看,這種情形對二十億人的影響,再想想大家對別人的觀感如何反應,大事...真的不妙。」
.
記得去年的南美旅行,有個小鎮的網路超弱,在那裡我只能發簡單的臉書訊息。在小鎮待上兩天時間,一方面感到焦慮「網路這麼慢,我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訊息?」一方面卻也發現,當你無法使用網路時,你不會一直被手機制約、不會一直想要知道網路上誰誰誰又說了什麼、不會一直想要分享你看到了什麼或拍了什麼照(因為那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當生活沒有非必要讓他人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時,或許我們才能回過頭看見自己的真正需求。
.
諷刺的是,觀賞《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時,我一邊紀錄下劇中有意思的對白,一邊不由自主地產生:「哇,這段話講好好,我要記下來發到網路上,這樣可能會賺到很多讚。」想法。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已經被訓練成無時不刻都在思考如何贏得他人的目光,如何索求他人的認同...即便,我正在觀看一部探討網路媒體對人的影響的作品。
.
「整個新生代都被我們訓練和制約成只要覺得不舒服、寂寞、不確定或者害怕,就可以拿數位奶嘴麻痺自己,這會削弱我們處理負面感覺的能力。」
.
#生命會找到出路
.
「你給電腦一個目標:我要這個結果。然後電腦自己學著怎麼達成,”機器學習”這個名詞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系統每天都精進一點,用最佳順序挑選最佳貼文,讓你用這套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實沒人知道人工智慧用什麼方法達到那個目標。」
.
「這些公司裡只有少數人,不管是臉書、推特還是其他公司,只有幾個人瞭解這些系統的運作方式,連他們都不見得完全瞭解特定內容會變成怎麼樣,所以我們人類幾乎無法控制這些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控制我們看到的資訊,系統對人的掌控能力,超出人控制系統的能力。」
.
人類創造社群媒體,利用心理學掌控使用者,社群媒體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創造者甚至難以控制它的成長速度。這讓我想起《侏羅紀公園》的經典對白:「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人類的好奇心為社會帶來便利與多種可能性,但同時間,人類的發明卻也常常讓自身陷入險境。看似無生命的社交媒體,其實是有機體,依靠人類的寂寞、孤單、自戀、恐懼、喜悅、悲憤等情緒,變得越來越強大而有殺傷力。
.
#資訊客製化的恐怖
.
「我要向大家解釋臉書的動態消息功能到底有多糟糕時,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要大家看維基百科,你登入維基百科網頁,看到的東西都跟別人一樣。這是網路上少數大家都一樣的東西。假設維基百科說:我們要讓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客製化定義,而且我們是拿錢辦事。所以維基百科會監視你,維基百科會計算:”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改變一點點,以便達到商業利益呢?”結果維基百科就改變詞條內容。你能想像嗎?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因為臉書、Youtube動態消息就是如此。」
.
「就算是兩個很親近的朋友,他們的朋友也幾乎重疊,他們想:我去看臉書上的動態消息,就會看到同樣的更新。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他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因為電腦會根據計算結果,顯示最適合他們的內容。」
.
#同溫層侷限你的視界
.
「你可以想像27億個《楚門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自己的...事實。久了以後,你會以為大家都同意你的看法,因為動態消息裡的每個人都跟你有同感,一旦你處在那個狀態,就很容易被操弄,就跟你被魔術師騙了一樣,魔術師表演撲克牌技法時會說:隨便選一張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早就設計好了,所以你選的是他們要你挑的牌。臉書就是這樣,臉書說:你挑選你的朋友、你挑選要點的連結等。其實都是胡扯,就像魔術師一樣,臉書控制你的動態消息。」
.
「你看到另個陣營,就會開始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笨?你看我經常看到的大量資訊,他們怎麼會看不到同樣的東西?”答案是:“他們真的看不到同樣的東西。”。」
.
#演算法下被操弄的人偶(人類)
.
「我擔心自己開發的演算法反而造成社會的兩極化,但從這個觀點來看,兩極化現象確實是讓用戶上線,非常有效率的方法。」
.
「大家以為演算法的設計是提供民眾自己想要的東西,錯了,演算法只是想找幾個夠棒的幻境,找個和用戶興趣最接近的幻境,如果你開始看這類影片,系統就會一直推薦下去。」
.
「麻省理工學院有項研究,推特上的假新聞傳播速度,比真的新聞還快六倍。如果一個人的優勢比另一個人強上六倍,這個世界會怎麼樣?」
.
「我們打造的系統讓假消息更有優勢,這不是我們故意的,只是因為假消息比真消息更能讓公司獲利,真相太無聊了。」
.
#假新聞現在式
.
「所謂的第三人並不是以駭客手法操作選舉,俄國人並沒有駭掉臉書,他們只是利用臉書為合法廣告主,並合法使用用戶開發的工具。差別是:他們的用意非常邪惡。這就像遙控戰爭,一個國家操弄另一個國家,卻不必真的侵犯實體國界。」
.
「重點不再是你要投票給誰,而是讓社會徹底混亂、民眾分裂,目的是讓兩派人馬,再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再也不想信任對方。」
.
「我們要把社會賣給出價最高的人嗎?我們要把民主體制整個賣掉,讓你潛入每個人的心理,讓特定族群相信謊言,然後造成文化大戰嗎?我們要這樣嗎?」
.
「如果我們對於何者為真沒有共識,或者認為世界上沒有真相,那就完了。這是其他問題底下的根本問題,因為如果我們對何者為真沒有共識,那就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
「科技並不是人類的生存威脅,而是科技擁有把社會黑暗面激發出來的能力,社會最黑暗的一面,就是生存威脅。」
.
「會不會未來世代的孩子,再也不知道網路幻境出現前,這個世界原本的樣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身在母體裡,要怎麼從母體裡醒過來呢?」
.
#經濟至上的危機
.
「我們發明"讚"按鈕時,動機是把正能量和愛散播到全世界,然而這個初衷現在反讓青少年因按讚數太少而感到憂鬱,或者可能造成政治兩極化。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些...」
.
「我認為很多人都被商業模式、經濟誘因和股東壓力給卡死了,幾乎不可能有別的做法。」
.
「我覺得大家必須認同企業努力賺錢其實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沒有規範、沒有規則、沒有競爭...導致公司變成實質上的政府,然後他們說:"我們可以自律"這根本是胡說八道,離譜至極。」
.
#Netflix
.
網飛推出《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這部記錄片,請求人們思考社交媒體存在的問題,但同時間,我們在 Netflix 上看的每一部影片,也會成為一組數字,Netflix 的演算法會根據觀看者的類型偏好,推薦特定的影片。好處是:使用者比較不會踩雷。缺點是片單會越來越偏,最後侷限在特定的類型上。其實...我們已經深深陷入演算法的蜘蛛網中,很難從中逃離。
數位科技設計 學 系 出路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報名簡章請詳閱: http://www.popmusic.tut.edu.tw
關於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流行音樂學士學位學程]:
因應國內流行音樂產業以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並培育產業發展關鍵人才之計畫。在本校人文藝術的發展之學院系所含括跨領域、生活、時尚、數位、視覺、舞蹈、美術、音樂等多種型態,以此為基準,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培養台灣目前所需華語文流行音樂人才之缺口,故本校於105年增設「流行音樂學位學程」。
本學位學程為流行音樂之創作工程與演奏唱専才之培訓,開展企劃與執行的能力設計,為流行產業未來奠基,強化流行音樂文化市場,䢖立實務經驗之人材與學術化,以進行華語文流行音樂文化全球化的來臨。
♦發展重點與特色
傳統式古典音樂傳承
爵士即興與表演藝術
音樂科技技術養成
培育新時代國際人才
♦畢業出路
演奏/演唱藝人
錄音師/混音師
剪輯師
音樂編曲
影視配樂
音樂製作人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流行音樂學士學位學程
台南市永康區中正路529號(教學大樓4樓 T406辦公室)
No.529, Zhongzheng Rd., YongKang Dist., Tainan City 71002,Taiwan(R.O.C) TEL:886-6-2434512
FAX:886-6-2539610
E-mail:empopm@mail.tut.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