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19更新】
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在《萍聚》原作者~作曲的嚕啦啦11期傅傳傑先生以及作詞的嚕啦啦11期戴榮旭先生的遺孀李玲玲女士出面說明之後,來訊表示對他們很抱歉,並對自己之前信中所言作出以下的解釋:
1985年,知識報出的題目是真的,那時候我才六年級,就把萍聚的歌詞填上去拿獎,結果,誤會就此產生。
那時候全校的同學都以為是我寫的歌,誤會鬧得更大。於是我就當成是我寫的,一個小學生的心態。
直到初中,萍聚這首歌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第二個誤會又產生了,我就以為我寫的歌給歌手唱出來了。
誤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我遇到有人跟我說,萍聚在很久以前,已經有人在唱。我就覺得奇怪,為什麼時間不吻合的,但那時,網絡資訊還不發達,我的疑問一直無法解答。
後來,馬來西亞又有傳言說萍聚寫詞人來自吉隆坡尊龍獨中,我的誤會又給放大了,是不是在找我?
網上搜索,萍聚歌詞的原創是個謎,也有人在blog留言尋找嚕啦啦。誤會又來了,我人生哪裡可以得到安靜!
所以我在信裡面提到的事情,一直得不到答案,直到看到你們的貼文,我才確定了錯誤點發生在哪裡,就是小學時候的我所犯的錯誤。
人生的記憶是不能騙人的,假如我在中學時期就確定,歌詞是有主人的,我就沒有今天的誤會和錯誤。
【2021.9.17更新】
嚕啦啦23期王慕榕來函表示,他已與11期傅傳傑學長聯繫上,也告知目前討論的情況。傳傳傑先生確認《萍聚》是由他譜曲,並由同為11期的戴榮旭先生填詞,兩人共同創作完成。
萍水相逢,
有緣相聚!
就是「萍聚」歌名的緣由
【2021.9.17更新】
救國團團康活動歌本上記載的《萍聚》作者戴榮旭的遺孀李玲玲女士來函如下:
張先生您好
我是嚕啦啦十一期戴榮旭的太太
看到這麼多人在談論「萍聚」
實在覺得遺憾
我先生戴榮旭
在民國91年已經過世
所以也無從查證
想請您再詢問曲譜上
寫的作曲人傅傳傑先生
看他是否還記得
當年一同創作萍聚這首歌曲的
戴榮旭?
我很確定的是
民國63-66年左右
在榮旭讀五專時期
他的確時常在救國團服務帶隊
戴榮旭帶過許多霧社先鋒團的
各校年輕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他
他生前也告訴過我
他曾寫了《萍聚》這首歌
但是當時沒有智慧財產權等法規
隨著他的逝世
我想也就無法
再做什麼說明或澄清了
謝謝大家的熱情及支持
我相信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說已經足夠
感恩
【2021.9.15更新】
謝謝提供相關資訊的網友們,我特地將有關《萍聚》作者的資料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早在1970年代救國團活動的團康歌本裡就已出現《萍聚》這首歌,上面記載的作者為嚕啦啦11期戴榮旭。
而在YouTube 有一個上傳於2017年4月底,由嚕啦啦13期之敏和11期傳傑合唱《萍聚》的影片(https://youtu.be/j-4ThaLm0NU),上面記載《萍聚》的作者是嚕啦啦11期的戴榮旭(作詞)和傅傳傑(作曲)。
不過在2009年有新聞媒體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聲稱自己才是《萍聚》的作曲者,創作時間為1967年,而作詞者則是當時的兩位救國團輔導員。(新聞連結:https://news.tvbs.com.tw/life/119642)
另外,已故歌手江明學曾於2017年在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HS7tjCQTsw)留言處回覆網友詢問他是否為萍聚的作者時提到:
萍聚的詞曲作者是嚕啦啦,嚕啦啦是一個筆名,這首歌四十年前開始在台灣的團康活動傳唱,至今都還沒找到真正原作者!網路上流傳著各種傳說⋯⋯,我印象中曾經三位人士出來表示自己是原作者,但是因為說法都不夠令大眾及版權團體信服,也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結果全不了了之。因為當年使用過的正版唱片公司,都有提存了一筆詞曲費用在銀行的專戶,多年下來已累積了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一定要有人、事、物的確定證據,才能領走這筆錢!
如果您也有關於《萍聚》作者的資訊,歡迎您留言或私訊告訴我,謝謝。
——————
今晚我要跟大家分享來自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他才是華語歌曲《萍聚》的詞曲作者,以下是他的來信全文:
張哲生大哥你好,
小弟陸君奕今年48歲,來自馬來西亞怡保,有一件事情埋藏在我身上已經 36年,一點也不虛假,是我人生經歷過的事情。
1985年,當時我小學六年級,因為學校販賣的報紙(名字叫《知識報》)上頭的一個填歌詞遊戲環節,讓我寫成了一首歌的歌詞,後來有人把它取名《隨緣聚首》,也有人把它取名《萍聚》。
我不曉得為什麼網上把《萍聚》說是1967年創作的歌呢?
(編按:根據2009年1月27日的TVBS新聞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表示自己是《萍聚》的作曲人,他說,1967年夏天,他就讀師大二年級,在偶然機會下,接受兩名救國團輔導員委託,為他們寫的《萍聚》歌詞譜曲,當時師大音樂系風氣保守,禁止學生私自參加校外比賽和活動,所以他才沒在創作上留名。)
以下是我當年寫《萍聚》這首歌的來龍去脈,記憶猶新。
1985年,那時候,我還是一名六年級學生,萬里望萬華二校小學有販賣華文報《知識報》,我是它的忠實讀者;報章第二頁印著有獎遊戲環節題目,題目通常都很簡單,學生只要填對答案,再填寫學校名稱、姓名、班級,然後寄到報館,相隔幾期後,幸運的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收到禮物。
就是這一年,春節過了,月考也過了,所以學生們在班上有許多悠閒的時間,這一期《知識報》的有獎遊戲題目顯然不簡單,題目是讓學生們嘗試寫歌詞的機會!
只有一個空白的四方格留在題目下面,方格上面有一段已經寫好詞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四方格下面用比較小的字寫著參賽條規:
(1) 歌詞需要 50/60 個字(已經想不起是50還是60)
(2) 參賽者必須把所有草稿紙都一起跟寫好的歌詞寄去參賽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原因,現在懂了,為了確保歌詞是真的本人寫的,我還記得曾經從垃圾桶撿回草稿紙再弄乾淨。)
我起初看過題目後,沒有頭緒,還未想到什麼,不把它當成一回事,直到有一天放學,我在禮堂等父母來接我回家。
放學時段,學校鼓笛隊時常在禮堂旁邊訓練,這天我聽到他們剛開始訓練時有一段交響曲,只有鼓聲響,其它樂器沒有,很自然地,我就念出一句詞語:「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也同時候聯想起《知識報》的題目:「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這時候發現兩句好像有押韻,於是興趣來了,我認真聽著交響曲,再念了一遍這兩句,欸!非常押韻 !
我有了新玩意,寫歌詞,對,有興趣寫歌詞!! 我得想個辦法怎樣才能想到第三句,我數學分數名列前茅,第一句和第二句同樣有九個字,我決定利用 9x9 的表格來想歌詞。
回到家裡,用畫圖用的大白紙,畫成很多橫線和直線,每一行9個格,後來我改用學校的練習簿,學生們都稱呼它為大方格簿。
寫歌詞的方法找到了,就是好像上華文科一樣造句,只不過造句每一行都必須9個字。
第二天,在學校科室裡,我很快就想到第三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可惜這一句不能夠連接我之前的詞語,不押韻,但是我把它保留下來,繼續想第三句歌詞。
有一次開週會,看到兩位女學生互相責罵對方,聲音惹來老師前來看個究竟,經過老師的教導,女生們都互相承諾,說以後不敢再犯錯。
我人在附近望著,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心裡有點靈感,想到一些詞彙,他們互相承諾,又彼此約束;我默默地想一想怎樣用上述的詞彙造個9個字的句子,於是想到啦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一下子,想到兩句歌詞,押韻嗎?心裡想一想跟之前的有一點押韻,然後在心中暗念了一遍: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我覺得押韻也很滿意!
學校的環境清幽,當我回到科室後,只能再暗中從心裡用唱歌的形式唱一遍,我覺得歌的韻律跑出來,歌詞也同時帶出涵義。
對,我真的很滿意歌詞寫到現在的情況。再說,我對寫歌詞的興趣也大大提升!很好玩呢!
在學校嘴巴閉了那麼久,放學回到家裡,終於可以放大聲唱出這些歌詞。我擔心用詞不當,我問爺爺「彼此」是什麼意思,爺爺解釋說:「你我、雙方,或者敵對」,同時我也學會一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想歌詞到現在,4乘9,只有36個字,還得繼續想⋯⋯
一天又一天過去,想不出什麼,沒靈感,怎麼辦 ?
另外,我們陸家的家教很嚴,第一個家規就是不能碰毒品,誰沾染毒品就馬上被踢出陸家,所以爸爸和爺爺都常灌輸思維,做人要知足常樂。
我爺爺是寫詩人,讀春秋書籍,萬里望升旗山,山水觀音亭的詩詞是我爺爺遺留下來的,他的筆名是浩然,原名陸其廣。事實上,歌名「萍聚」是我爺爺取的名字,這還有一段故事可以講,不過以後再說吧!
那時候,我家經營萬里望有名氣的醬油廠,家中環境還算不錯,有錄影機、唱機,錄影帶和卡帶都有很多,那時候流行的歌手有台灣的林淑容Anna、香港的譚詠麟Alan。
受到 Anna 這個英文名字的啓發,我取了 LULALA 作為筆名,主要是因為我性格內向,怕別人嘲笑,所以不敢用真實名字,而用 LULALA 來代替。
然後,我到房間放卡帶的地方參考看看有什麼詞語可以用得上。 就看到一個字「擁」。這時候,我想起第二天想到的那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於是,造句靈感來了:「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我發現將這兩句歌詞合併,不就是代表知足常樂的意思嗎?
好的,重新排列歌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在我想歌詞及韻律的時候,發現「相聚過」和 「擁有過」是可以互換位置來唱的 !但是最後我總覺得,人還是要相聚過,才能夠擁有。
歌詞想到這裡,因為作詞的興趣濃厚,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也不怕羞恥,朗朗上口地把歌詞唱一遍,所以那時,學校有許多老師都知道我曾經寫過一首歌。記得有一次,一位女老師到班上教科(現在已經想不起老師名字),我非常大膽地跟老師說,我有一件事情要做,要不然我會後悔一輩子!老師脾氣真好,不但沒有責怪我,還讓我完成這事情,就是寫完歌詞,老師只是溫柔地提醒我,下一個月考快要到,要快點專心讀書。
這時候的歌詞已有7乘9,共63個字,可以想結尾的歌詞了!畢竟再不專心聽課,老師肯定會責罵我。
我的座位在科室最前排,偏向窗口,萬華小學當時只有一排科室有兩層樓,我的科室在樓上。學校地理位置在萬里望小鎮的正中央,所有本地人辦喪事的出殯隊伍都必須經過小學的大路,小學生都很怕聽到出殯隊伍的敲鑼打鼓聲。
我感慨地想到一句連我自己都會流出眼淚的詞語:「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前前後後,我用了21天寫成歌詞,然後將成品連同草稿紙寄去參賽,大概一個月後,成績出來,我拿了冠軍,學校也把那張《知識報》張貼在學校禮堂。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
【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這首歌詞很單純地是一個小學六年級,身材略胖的男生的作品;
它只不過是《知識報》遊戲環節的一部分,是無心插柳之作。
得獎後,馬上有來自台灣的人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明學,是他教我江字怎樣念,他說跟將來的將同音。
他是第一個要求把歌詞拿去唱的人,我猜《隨緣聚首》這個最初的歌名應該就是他取的吧!他還要求把歌詞裡「的」這個字唱得不一樣,各位可以聽聽他唱的版本。
另外,當時還有人站在我旁邊,要我把歌詞認真唱一遍,他就抄下音符,假如可以聯絡到作曲人孫正明,或許能得到解答。
我那時候還跟他們說,回去台灣找個姓李的人,為他取我的名字當藝名,他一定會把這首歌給唱紅;後來上華唱片為李華苓取個藝名叫李翊君,「翊君」二字恰好是我的名字「君奕」倒過來念。
音符抄完後,他還問我,這首歌你是想單人唱或者是雙人唱,我想一想就問:「可不可以男女合唱?女聲清脆,女先唱,男聲粗壯,跟隨在後,就這樣一前一後,我覺得比較好聽。」我還強調一定要用小鼓作為主要樂曲。
而後來李翊君唱的版本,就和我認真唱的這個版本的音調一模一樣!
所以除了江明學以外,我非常肯定娛樂圈一定有人知道誰是 LULALA,他們肯定有來過我現在住的地方~怡保萬里望。
翌年,1986年,快要上中學,我複印一份寫著我名字和學校名稱的《知識報》放進一個白色信封,信封上我寫上三道題 :
1、萍聚是什麼?
2、萍聚有多少個字?
3、萍聚是誰取的名字?
再托付給爺爺保管,還跟爺爺說等我長大以後交還給我,好讓我留給我的兒孫看。
還有一件事情,我除了把歌詞寄去《知識報》參賽,也另外寄了一份我親手寫的歌詞在白紙上,再寫上我的筆名LULALA,寄去香港 TVB,我還在信封後面留下回郵地址。
1986年,某一天,我家人租錄影帶回家看,是歌唱綜藝節目,鄭裕玲主持,節目的後段,她把我寄過去的歌詞念了一遍,用廣東話說了一句:「你以為香港沒人才,膽敢把歌詞寄來 TVB。」她也提到這封信是來自南洋的。
小學和中學,相比之下真是天淵之別,中文是小學主流教學語言,也是我的強項,中學全部馬來文,是我的最弱,預備班,我迎頭趕上,把馬來文搞好,但是我逐漸把托付爺爺保管的「萍聚」文件遺忘掉。
中學時期初中一,1987年,某一個星期六,我走路經過圖書館,遠處操場傳來收音機聲音,仔細聽,很開心,是我親手寫的歌,跟隨聲音方向走過去看個究竟,收音機裡卡帶還在轉動,旁邊擺放著一個青色封面卡帶盒,後面寫著萍聚,作詞作曲人:嚕啦啦。興奮的心情參雜著後悔的感覺,後悔當初沒有用我自己的本名。
中學時期,我有跟其他同學提起《萍聚》的歌詞是我寫的,但是沒人相信。
事與願違,相隔36年,現在已經是2021年,我的爺爺、爸爸都已不在人世,而且托付保管的確鑿文件已經不復存在,我非常失望,感到非常低落。
人總要面對現實,也想了很久,下一步應該怎樣應對,好的,那就拿起勇氣,把這件事公諸於世。再說,我患有糖尿病30年,現在也正值全球大流行 COVID-19,這病毒對於三高人士有很大的威脅,馬來西亞疫情非常嚴峻,每天超過萬宗確診,我萬一遇到什麼壞情況,這件事情就永遠埋在地下,沒人知曉,值得嗎?
我僥倖寫出那麼令人感觸的歌詞,但其實我的性格時常都保持開朗,且因為家教嚴格,我自認為人正直,但遺憾的是,我的人生總是被《萍聚》困擾著,不但沒人相信我是原作詞人,而且,我曾經從兩位人士的口中得到一些不符合時間邏輯的消息。
第一個人是我的表嫂,她是台灣人,1993、1994年間,表哥表嫂還未結婚,表哥時常往來馬來西亞和台灣兩地,也有把我寫萍聚的事告訴表嫂,她回去台灣問她的長輩,得到的回應是長輩們早已唱過這首歌。
第二個人是我的老同學,他告訴我說2014、2015年時,他去台灣旅行,導遊的車上播放著萍聚歌曲,比我同學大4歲的導遊講,他小學時期也是唱這首歌。
我本人真想搞清楚,1985年的時候,《知識報》從哪裡得到消息,把它作為該報的有獎遊戲題目讓小學生作答 ? 台灣民眾早期曾經唱過的萍聚歌詞又是哪一個版本?
我有從網絡找到信息寫著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於1967年拿到兩位女生交給他的萍聚塗鴉歌詞紙張,又是那一個版本 ?
我很確定李翊君唱的版本是我寫的歌詞,也是我想歌詞時候的旋律,音韻,歌曲長度 3分18秒也是我唱過很多次,估算出的時間。
1993年,我讀學院校時期,有一位理髮店老闆娘跟我說「嚕啦啦」這個名稱在台灣已經有團體把它佔為己有,是一個愛國團體,她還說那在台灣等於是對抗中國的共產黨!也是這個原因,我媽媽吩咐我以後絕對不能夠再說《萍聚》是我寫的歌。
這世界是怎樣了?一位單純的六年級男生,僅僅是學校《知識報》遊戲作品,居然可以影響他的一生到現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ERNEST案內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時間線及劇情解析、象徵意義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分為四部分: 0:09《你的名字。》無劇透影評 1:36《你的名字。》時間線解析 4:20《你的名字。》劇情分析 9:00《你的名字。》各種象...
「數字人生歌詞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林子祥- 數字人生『3 0624700』【動態歌詞Lyrics】 的評價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黃志華-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人生的歌意思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 關於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人生的歌意思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70場 酷的選擇】
.
「怎麼辦,如果不和某人絕交,我就要被邊緣了。」
「和誰絕交?」
「羅莎。」
.
這件事如果搞不定,小夏肯定會有個難熬的暑假。
.
小夏今年高二,念的是私立貴族學校,高一時曾因外公過世的創傷來找過我。雙親都是金融菁英,但幸虧沒什麼傲嬌體質,她每天搭捷運上課,皮夾沒有副卡,行頭沒有名牌,暑假要到爸爸公司打工賺零用錢,有空就到熱音社練吉他。最喜歡的樂團是五月天和告五人,最親近的朋友是沙龍三人組(這三人每幾個月就要去沙龍換一次髮色),他們的父親都在同一間銀行,只要看過這幾人的IG,就會明白小夏是最討喜的那個。
.
她的高中生活風平浪靜,一直到下學期,羅莎轉來那天。
.
羅莎是個混血兒,棕膚,自然捲,身型壯碩,生父是黑人,但她從來沒見過那個人。小夏幾年前就認識羅莎,因為羅莎老媽是保經公司紅牌,小夏家的保單全由她一手打理。羅莎生性靦腆,膚色與身世拉開了她和外界的距離,但沒拉開她和小夏的距離。兩人都喜歡搖滾,而羅莎是個稱職的鼓手,節奏感大概是生父唯一留給她的禮物。
.
小夏很喜歡羅莎,但班上有人不喜歡。
.
羅莎轉學的目的很單純,因為她老媽加入了這一區的獅子會,而小夏這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在同一個分會,某種程度上,羅莎的存在是為了鎖緊老媽的人脈,可惜三人組不這麼想。
.
對他們而言,羅莎的造型已經很不沙龍了,但血統問題更大。他們認定羅莎老媽只是個金融圈的半吊子,商專畢業,靠的是一張嘴而不是腦袋的料,念碩班也只是為了交換名片,這種跑錯棚的咖,跟他們的上流老爸根本不應該共用同一個化妝間。更糟的是,她還硬把女兒送進來蹭熱沾光。
.
於是他們決定除垢。
.
「你知道他們怎麼排擠一個人嗎?」
我搖搖頭,想知道有沒有更上流的做法。
「每當羅莎經過的時候,他們會用手勢慫恿大家靜下來,真的是一片寂靜。那種安靜,會讓人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次數一多,你還真的會相信自己做錯事,他們居然用沉默來懲罰一個人,很變態吧。」
她不知道的是,上一場坐我對面的夫妻,每天都用同樣的方式懲罰彼此。
「一開始只有一小撮人弄她,沒多久就變一群人,傳染力比病毒還強,而且只要跟她互動的都會被連累,幾天之後,她周圍就被淨空了。沒有誰被打,沒有誰的桌子被寫字,沒有誰的書包被丟進垃圾桶,但她在班上就這樣被消失了。我真的傻爆眼,這些妹子居然會做到這種地步,他們之前人還不錯啊。」
「所以你擔心被連累嗎?」
「不太擔心,因為我爸的職位最高,他們把我當姊。即便我一直跟羅莎混在一起,大家也不敢得罪我,而是把我當成那種站在犯人身邊的辯護律師。我想大家並不是怕被排擠,才去孤立羅莎,而是他們覺得,這樣做似乎比較安全。」
「從眾行為。」
「對!沒錯,我還查了一下,英文是conformity。然後我發現,自己這一個多月也開始疏遠羅莎了。見面總是尬聊,放學找藉口先開溜,就算她傳訊息找我練團,我也只是已讀。我好像不想再幫她辯護了,然後覺得自己非常糟糕。」
「沒什麼好糟糕的。」
「為什麼?」
「因為你沒其他選擇。」
.
「你知道在什麼情況下,人比較容易從眾嗎?」
「交朋友嗎?」
「差不多,答案是『失去方向感』的時候,畢竟交朋友也很容易失去方向感。」
小夏點點頭。
「想像一下,如果百貨公司發生火警,眼前有兩個逃生出口,左邊有一群人衝進去,右邊只有兩三個人跑進去,而你有三秒的時間判斷,你會選哪邊?」
「左邊。」
「沒錯,換做是我,大概也會做類似的決定。因為當我們失去判斷標準的時候,多數人的決定,看起來就是比較值得信賴,人一多,就會讓我們有種出錯機率低的感覺。
「但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覺,因為我們根本來不及確認左邊是否有消防員引導,抑或右邊那些人才是具有逃生知識的人。從眾的同時,我們也在賭,只是大家一起賭,會讓我們比較安心,但這跟是否做出正確的選擇,不一定有實際上的關聯。」
.
「所以意思是,如果我跟大家一樣繼續疏遠羅莎,就是錯的選擇囉。」
.
我搖搖頭,「你跟上面那個例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你有足夠的判斷時間。火災很緊急,選錯邊也是命,但你的人生還很長,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權衡方向。我的意思是,如果是因為從眾,才決定和一個人斷絕往來,不一定是錯的選擇,但肯定是不酷的選擇。」
「但我本來就不酷啊,你比我酷多了。」
好,這次決定不收錢了。
「你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我比你虛長了幾歲,」應該是虛長了二十幾歲,但當下講數字很破壞美感。
「因此,我比你提前認識了這世界很多年,它的形狀和規則,我都比你略懂一些,但這不代表我比較酷,充其量是我占了時間優勢而已。」
「那你覺得怎樣的人才算酷?」
.
「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確定方向之後,堅持往下走,即便和風向背道而馳。」
.
「這根本聖人吧,那如果走錯路怎麼辦?」
「起碼不後悔,因為是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意志,沒有任何藉口。人真的常常在後悔,但我在會談室裡最常聽到的後悔,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而是沒能拿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唉,要是當初堅持一下就好了』,我經常在收集這種懺悔。」
「難道酷的人就不會從眾嗎?」
「會啊,但我認為那是他的判斷跟大家一致。從眾的動機,比較像是『沒有自己的判斷』,或者『放棄自己的判斷』,因此選擇和眾人一致的行為,來讓自己安心。」
「但有沒有可能,人是迫於無奈,才放棄了自己的判斷。」
「當然有。高中的人際關係,不會是你最後一次無奈。不久後你還是會碰到類似的關卡,上大學、進入職場、轉換職場,只要面對的是人,就會有選邊站的橋段。」
我停了一下,繼續說。
「人為了不想被孤立,不想被邊緣,只能做好兩件事:『努力加入派系』,或是『培養實力,等派系主動找上門』。能不被這兩件事干擾,又活得自在的人,我會認為他超酷。可惜,人的顧忌是隨年齡增加的,一旦有顧忌,就不會有什麼酷的選擇,能活下去就好,大人就是這麼不酷。」
「嗯,但我還是不知道該選哪邊啊?我這個周末就同時卡到樂團團練跟姊妹飯局,真的是天註定耶。我覺得這次不能再逃避了,但如果選錯邊我一定會超後悔。」
「左右邊的逃生出口。」
小夏點點頭。
「通常在這個時候,我會提供一個做法,雖然是大叔專用,但你也可以試試。」
「你不算大叔啦。」
「真的嗎?」我決定連下次也不收錢了。
「你長得比我爸還老。」
.
「這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一點想像力。」我一邊說,一邊拿出白紙。
「你把兩組人馬,放在左右兩邊,然後刪掉其中一個。接著想像十年之後,刪掉哪一邊會讓你比較後悔。」
我畫了兩個圈,左圈畫上三人組,右圈畫上羅莎。
「好,先刪掉三人組,刪掉飯局,然後去團練。閉上眼想一下,接下來會怎樣?」
「不用閉眼也想得到,破局!IG直接被秒退,群組發言被無視,就算參加聚會,也只是等著被他們敷衍,什麼連結都會消失,唯一會增加的,大概就是來找你的時間。」
「別考慮了,請刪掉他們。」
小夏猛然睜開眼,接著我明白了一件事,原來單靠眼神也是能飆髒話的。
「唉,貴圈也真狠,好吧,樂團那邊呢?」
「我應該會把重心放回樂團上了。反正期末成發的歌單才剛定案,我會把之前缺席的團練補回來,而羅莎會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她就是這樣的人。我們之前就約好要考北部的大學,然後跟五月天一樣,從高中一路玩下去。欸,等等!」
小夏一邊閉眼,一邊把食指指向我。
「我知道你只欣賞五月天的前三張專輯,但我是年輕人,我就是喜歡他們怎樣!還有拜託你不要趁我閉眼時偷學阿信的扁嘴,你已經四十歲了。」
太恐怖了這孩子。
「那三人組怎麼辦,會後悔嗎?」
「還是會啊,畢竟他們之前對我不錯,但他們平時就不喜歡聽團,也從來沒看過我表演,他們只覺得吵。我通常都陪他們聊穿搭和彩妝,就算沒絕交,畢業後可能也不會再聯繫,反正他們都要去加拿大,十年之後,肯定都嫁給高富帥了吧。」
.
「好,接下來換邊囉。如果把羅莎刪掉呢?」
.
小夏沉思了一段時間,沒有回應,於是我繼續說,
「其實呢,我覺得刪掉她比較合理。反正她很體貼,就算被疏遠,她也會明白你的決定,說不定她根本撐不到高三就轉學了。到時候你就能喘口氣,不用當辯護律師,還能留下所有的連結。升上大學之後,找到更酷的傢伙一起組團,你就會忘掉高中生活。至於羅莎,IG偶爾點個讚,知道對方還活著就好。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等到過幾年同學會的時候,大家會集體失憶,自動跳過有羅莎的那段情節,笑笑地聊著當時喜歡的男生....
我一邊講,一邊看著小夏的眼淚慢慢滑下來,而人生的答案通常會在這時候浮現。
.
那天臨走之前,她很認真地看著我,
「怎麼辦,有一天我也會跟你一樣老。」
「請不用強調,謝謝。」
「那我要怎麼提醒自己,才能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你問錯人了,我每天在後悔自己的決定。」
「正經一點啦。」
「你知道【逃跑計劃】這個樂團嗎?」
「當然,《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們還唱過。」
「我一直用他們的某句歌詞來提醒自己。」
「哪一句?」
.
「當完成了童年理想,童年又成了理想。」
.
小夏露出困惑的神情。
「長大後你會發現,當你很努力得到某些東西時,也會失去某些東西。但我們通常不會因為得到什麼而高興,卻常為了失去什麼而難過,因為那些得到的,往往是用失去的東西換來的,而失去的都比較珍貴。」
「我失去過很多東西,所以才更要提醒自己,有些事情,我真的可以自己決定。」
.
我不知道,小夏最後會走向哪一邊,或許推開門之後,她還是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暑假,還是會選擇放棄羅莎,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
.
會談室的作用,不是幫她挽回一段友誼,而是幫她確認自己到底要什麼。把籌碼擺上桌,把在意的事排出先後,然後由她做出定奪。答案本身沒有對錯,哪怕最終的選擇還是會令人難過,但起碼不是被風向帶著走。
.
盲從是條捷徑,而且不傷腦力,但走得再快,終究還是在別人的地圖打轉。
.
.-- 獻給我的高中摯友M,也獻給十年後的女兒
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黑暗的網絡間,聆聽他們的音樂,就是中國粉絲們找到的那點光】
我願意 牽你手
不怕隧道極長
繼續唱 繼續找
總會找到方向
—# 達明一派 《 #今天世上所有地方 》
當問及今日中國還有多少黃耀明、何韻詩、MLA的粉絲時,這些歌迷給出的數字,是過分悲觀,還是過度樂觀,也已很難驗證,因為哪怕有離散的404歌迷,他們身處暗無天日、深不見底的互聯網深海之中,難以相認。
訪問最後,我問三位,這些404歌手,不可觸及,又需要你逆流而上,這麼難粉,為什麼非他們不可呢?你愛他的什麼呢?
#黃耀明 粉絲 阿文:他就是普世價值的活化石。他真的很不容易,會作出很多犧牲。很多事情他不是得到什麼,是現在這個社會沒法接受到他的想法。對他的思想軌跡來說,他會做這些事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我希望他不要受到傷害。
#mylittleairport 粉絲家明: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歌曲曾經感動過我。他們的歌詞總會照應到人生不同階段的時刻,可能每成長一個階段,或經歷一個事情,就能聽懂一首歌,或者說終於明白那首歌是什麼意思,感同身受了!就有共鳴了!
#何韻詩 粉絲豆花:她和粉絲關係很親密,不是說會私聯或者媚粉,她是真心把粉絲當成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一群人,而不是隻是支持者和被支持者的關係。我覺得何韻詩對我來說是,無論世界多壞,她也能讓我有勇氣面對的信仰,是精神領袖。
#相關閱讀
【何韻詩新書專訪:不要自掃門前雪,而是互相關懷與支持】https://bit.ly/3tEzoat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香港流行曲 #粉絲 #獨立音樂 #風物 #深度 黃耀明 Anthony Wong HOCC my little airport
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時間線及劇情解析、象徵意義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分為四部分:
0:09《你的名字。》無劇透影評
1:36《你的名字。》時間線解析
4:20《你的名字。》劇情分析
9:00《你的名字。》各種象徵
各位觀眾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分段收看。
影評內容
《你的名字。》無劇透影評:
《你的名字。》昨日上映我已經刷了兩次,我依然覺得還想多去幾次欣賞這部戲。這部戲絕對是一件藝術品,看的時候你會覺得每一秒都不能錯過,因為新海誠的作畫和構圖非常的仔細和層次分明,他是一位非常懂得利用光線和陰影豐富畫面層次的人,而「黃昏」算是一個滿代表他的元素。另外,新海誠是文學出身,所以《你的名字。》的劇本和構圖都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因為他對文字有一定獨特的細膩度,所以他和王家衛一樣都喜歡用讀白反映主角的思緒,而他寫的讀白往往能夠增強作品的藝術感。劇情上最基本的起承轉合都做得好流暢,再配合RADWIMPS的配樂和歌曲,劇情的舖排每一刻我都覺得好煽情,有笑有淚,最後結局令人有想哭不能哭閉住的感覺,又或者是讓你有一行眼淚莫名奇妙不停流出來的感動。在我心目中這部戲有非常豐富的元素給觀眾進入不同層面的思考,包括有夢境、平行時空、時間、宇宙,甚至是前世今生和神學,給觀眾的想像和思考空間非常大,進場的時候不要當這部是商業電影咁睇,當自己進了一個藝術空間,試讓自己在思考從未有過的角度切入感受這部戲,你對情感會有一種新和深層次的體會。
接下來將會先做一個時間線解析,當然劇透到「媽媽都不認得」,我要求各位沒看電影的觀眾看完回來再看
《你的名字。》時間線解析:
1200年前
最早的時間是發生在廸亞馬特彗星在1200年前第一次墜落,造成糸守町中間的系守湖。(在瀧進入三葉身體和敕使籌備計劃的時候敕使上網發現系守湖是一個隕石湖,就是1200年前被隕石擊中)
200年前
之後就到200年前戲中提及過的「繭五郎大火」,當時系守的文物和古藉都被燒毀,因此宮水家的後人對宮水神社的祭典內容和知識都無從得知,只有祭典的形式被流傳。
3年前
接著時間去到3年前,女主角宮水三葉開始和3年後住在東京的男主角立花瀧發生交換身體的神秘體驗。在彗星墜落的前一天三葉發現自己似乎喜歡了瀧,在大家都不知有時差的情況下三葉去了東京找瀧,當時的瀧沒跟三葉相遇根本不知道她是進,而深信彼此一定認得大家的三葉大受打擊,臨別時瀧追問三葉是誰,三葉講完自己的名字之後就給了她的組繩髮帶 瀧,那時的瀧就以此組繩當做吉祥物之類一路戴住。傷心的三葉回家剪完頭髮之後的第二天都沒上學,晚上的秋祭系守町的500多人因爲彗星墜落而死亡。
3年後-2016
時間再跳到3年後,在立花瀧交換身體那時的時間-2016年。瀧和三葉依舊在各自的時間交換身體,雖然有時差但各自都順住彼此的時間繼續生活。瀧在2016年10月彗星隕落3週年的前幾日跟奧寺前輩約會失敗之後,突然失去了跟三葉的連繫。失去三葉的瀧發現自己原來好在乎她,於是憑著依稀的記憶去到變成廢墟的系守町。在關鍵時候瀧去到宮水神社的御神體中,喝了三葉的口嚼酒,同一時間瀧發現御神體裡面的石壁原來被刻畫了彗星一分為二的圖案(在劇情解析的部分會多說一點)瀧跌倒之後再次和三葉交換身體,拼盡一切要救系守町的居民。到黃昏之時,兩人奇蹟相見,之後瀧就回到2016年,三葉就回到2013年繼續拯救居民,從此兩人不再交換,對彼此的記憶就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慢慢消失,這部分真的看到好心酸!
5年後-2021
最後到5年後的2021年,兩人憑住熟悉的感覺終於相遇,而彼此經歷過的記憶都沒了,剩下的只有對大家的感覺。
《你的名字。》劇情分析:
接下來的劇情分析將會是屬於我自己的個人理解,開始之前先講一點《你的名字。》的構思背景。新海誠由2014年開始構思《你的名字。》,其中一個靈感源自平安時期的小野小町創作的歌詞:「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所以戲中有不少讀白都是關於夢,而整個交換身體的經歷最後都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記憶消散。
以下是我個人對於整個故事的解讀。
在系守町的宮水神社供奉的神是守護系守町的,因為繭五郎大火讓神社的文化古藉失傳,所以宮水家的後人並不知道舉行神社祭典的目的和神社要守護什麼,只有形式被流傳下來,例如:「Musubi(結)」、口嚼酒代表半身的供奉等等。其實當瀧去到御神體滑倒看到彗星的壁畫,紀錄1200年前第一次的彗星隕落,有暗示宮水神社其中一個失傳的任務就是守護系守避免第二次的彗星墜落。雖然失傳了,但因為宮水神社神明的守護,這個故事就揭起序幕。首先我們要分開瀧和三葉各自變成對方的時間,戲中三葉第一次變成瀧的前一段故事是交代三葉的小背景,包括爸爸離開了神社、組繩的意義、宮水神社失傳的文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是神社的巫女。巫女是日本神社輔助神職的職務,在古代還有靈媒的身分。三葉當時以巫女的服飾做左一個儀式,並將口嚼酒以組繩綁好供奉給神明,根據「Musubi 結」的解釋,作為巫女的她和神明早已有連結,在儀式過後她在神社樓梯大叫「來生讓我做東京的帥哥」。如果在儀式過後,將這個呼喊視之為一個巫女向神明許的願,神明就應巫女的要求以這個形式來拯救系守町避過天災一劫,順應這個呼喊戲中下一幕就是三葉第一次變成立花瀧,立刻呼應到所謂來生(死後)成為東京帥哥,因為我們可以看成是她死後3年才變成立花瀧。讓他們兩人一直連繫住的就是三葉在3年前彗星隕落前一天送給瀧的組繩髮帶,宮水家做的組繩是「Musubi (結)」,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時間的流動都是「Musubi (結)」,全都是神明的力量。所以在瀧第一次變成三葉之前的一個畫面就是三葉解下髮帶給他的一幕,代表瀧當時只有唯一一個跟三葉的連繫,之後下一幕就是瀧一醒了就發現自己變成三葉。
去到劇情中段
瀧變成三葉跟婆婆她們去敬神,這段給了好多線索解釋往後的劇情。婆婆說敬神就是連接神和人的重要慣例。到了御神體,婆婆說那邊是隱世,要回到這個世界就要用最重要的東西交換,就是口嚼酒,代表住三葉的半身,而水米酒都可以是「Musubi (結)」,進入身體就會和靈魂連接。所以當瀧在2016年追尋三葉去到御神體的時候,他喝完三葉的口嚼酒之後可以說是跟三葉的靈魂連接了,從而沿住組繩(象徵時間的流動)去到殞石墜落那天的早上,變成三葉拯救系守。另外跟婆婆敬神後下山的時候是「黃昏之時」,那時候婆婆突然問 瀧變成的三葉 是不是正在做夢,之後瀧就去回到2016年睡醒了。為什麼會這樣?這一段是電影第二次提到「黃昏之時」,第一次在是電影一開始三葉上課的時候老師有解釋:「傍晚,非日非夜的時段;世界的輪廓變得模糊,可能看到非人之物的時段。」-就是黃昏之時。所以身為神職的婆婆在這個 黃昏之時 就開始察覺這個三葉有點古怪(之後是在瀧變成三葉拯救糸守的那個早上婆婆也發現了三葉是瀧),也解釋了之後瀧和三葉在不同時空下都能夠在御神體外邊的山端相見,因為他們相見的時候就是「黃昏之時」,而我認為因為瀧戴住的組繩代表住跟三葉的連繫,所以當瀧把組繩給回三葉的時候,他們的連結就中斷;而在神明的角度,三葉作為巫女經已以此方式改變了歷史,已經成功守護系守居民,完成使命,所以兩位就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各自遺忘曾經擁有的經歷。至於最後三葉為什麼可以游說到他爸爸拯救系守,有個網站引述左部分《你的名字。》外傳小說的段落,我覺得解釋得滿充足,會在留言留下來源給大家。
《你的名字。》各種象徵:
1. 3的數字象徵
為什麼是相距3年的時差? 3這個數字有象徵不同的意思,好多宗教都有完美全能的意思,而亞厘士多德就認為3有完整的意思,基督教都有三位一體的講法,耶穌都是3日後復活。所以我會認為3是有一種重生的意味:3年後瀧讓所有人復活,讓系守再次變得完整。
2. 5的數字象徵
為什麼是5年後重遇? 在日本,數字5有完滿的意味。
3. 三葉的髮帶
三葉的髮帶有紅線的象徵,代表姻緣的連結,所以當瀧接下三葉的紅色髮帶都代表住他們已經被這條命運的紅線連接了。
4. 一分為二的迪亞馬特
一分為二的彗星有新開始的意味,彗星在原來的軌道脫軌並一分為二,可以象徵住開創新軌道,就跟這個故事一樣,兩位主角在彗星隕落之後踏進人生一條新軌道。另外彗星命名為迪亞馬特,在《第十二個星體》這本書裡面 迪亞馬特星 因為跟 尼比魯星 相撞,一分為二之後比較大的衛星就成為現在的地球,換句話說迪亞馬特隱喻地球的前身。我們可以看成一個跟地球擁有相同靈魂的星體每1200年和地球擦身而過並留下不能磨滅的印記,跟兩位主角的經歷極為相似。
5. 神體的所在地
神體的所在地是一個圓形,圓形象徵時鐘、時間,可以映射整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生命之花,在一個圓形裡面,一切都是循環永恆,你永遠不會找到那一點開始,那一點結束。時間都是一樣,永遠沒有錯的時間,只有錯的觀念。好多時候你以為開始了,可能已經結束,你以為結束了,原來是一個新開始。瀧和三葉,在這個永恆之圓最終相見,可以代表兩位在「黃昏之時」進入了同一個時間領域。
Bonus:言葉之庭的彩蛋
最後送個小彩蛋給大家,解釋「黃昏之時」的老師服裝跟《言葉之庭》的小雪老師好相似,而且都是教古典文學,聲優都是花澤香菜。
以上所有觀點都是我個人見解,而我認為這部藝術品比我們的想像空間非常之大,如果你有任何看法都可以留言討論。因為我真的好喜歡這部戲,第一次用了這麼多時間出影評,如果大家覺得好看的希望你可以分享出去給更多人感受,如果這條片能夠有史以來突破5,000likes我會多出一條相關影片助興,你們都可以留言提議主題。期待我新片就記得按下訂閱啦,還有隨時like我Facebook IG催我出片或者看看我會出什麼片,多謝你支持,我們下次見,88!
你的名字。不是影評是歌:前前前世
https://youtu.be/R0zid8kt3yA
《你的名字。》影評時間軸深入解析(極劇透)
https://youtu.be/qMkA7JR7reA
《你的名字》影評時間軸整理+劇情半深度分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hsmaGULH8&t=3s
你的名字 時間線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黃志華-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林子祥嘅「數字人生」 歌詞嘅數字有咩意思?! 林子祥「數字人生」呢首歌,大家有冇聽過?裡面填嘅數字有意思呀!裡面歌詞寫「3 0624700 3 0624770. ... <看更多>
數字人生歌詞意思 在 林子祥- 數字人生『3 0624700』【動態歌詞Lyrics】 的推薦與評價
別忘了關註哦, 歌詞 在下面❖ 數字人生 00:00 作詞: 潘源良/Linzer Sandy/Randell Denny00:00 作曲: Linzer Sandy/Randell Denny00:00 3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