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這波股市雖然出現反彈,但許多投資人還是不看好股市的後續發展,看Fear & Greed Index指數和AAII的變化就會意識到,這波股市的上漲推手,跟以往是大不同的,低點買進的籌碼都不在共同基金和原本的老散戶手中,他們在等回檔修正,有回檔修正,他們才會上車,股市只要不跌,他們就不會上車,甚至大漲的話,他們還會繼續減碼出貨。」
隨著美國各地逐步解封,美股重啟漲勢,從3月份的低點一路看回不回,持續反彈,不過根據美國個人投資人協會(AAII)調查發現,隨著股市越墊越高,散戶投資人似乎恐慌情緒也跟著升溫,數據顯示,受訪者看空情緒躍升至52.66%、達2013年4月來最高,前值為44.03%;反之,看多情緒23.67%,則是30年來最低水準,不過有趣的是,該數據通常被當作反指標參考,因此,也有市場專家認為,現在就是進場的好時機。
儘管如此,投資人恐慌似乎也是有其依據,美銀美林更新的每周資金流動數據,5月第一周投資人從美股撤出162億美元,本波漲勢的主要推手科技股攻勢也出現暫緩,相對債券則獲得113億美元加持,不少投資人趁著這波反彈出脫S&P500 ETF (SPDR S&P 500 ETF Trust ETF,代號為SPY),這段期間內資金持續流出。
FactSet資料顯示,截至5月6日為止的15個交易日期間,SPY有11個交易日資金呈現淨流出,隨著美股持續走揚,投資人心態也漸趨保守,過去30個交易日,SPY淨流出97億美元,年初迄今流出額則超過220億美元,這使SPY在外流通股數創數年以來新低。與此同時,追蹤熱門科技股的PowerShares那斯達克100指數ETF (PowerShares QQQ,代號為QQQ.US),過去30天則進帳將近50億美元,2020年以來吸金超過86億美元。
SPY股價持續走揚、在外流通股數卻驟減,暗示投資人對本波漲勢充滿不信任感,然而,這對看多的投資人也許是個好跡象,從反向操作的觀點來看,這意味著SPY應會繼續攀高。
向來看多美股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知名財經教授Jeremy Siegel認為,3月的前波低點永遠不會再來,Siegel指出,我們已在3月看過低點,聯準會(Fed)及美國政府對經濟提供前所未見的支持,這讓美股幾乎不可能重返3月底的前波低,除非秋季爆發更為嚴重的COVID-19疫情、迫使全美再次封城,否則美股難以再度測試3月23日的底部區,但他相信這種情況發生機率不高。
素有「殖利率曲線指標之父」(father of the yield curve indicator)之稱的杜克大學教授Campbell Harvey去2019年夏季就曾準確預測經濟會在2020年或2021年衰退,現在他再度預估,這場衰退有望在2020年底前結束,2008-09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時,大家都不知道何時才是終點,這一次卻很清楚、因為它是一場生物事件,他不認為經濟能像華爾街幾週前預測的那樣呈現V型復甦,應該比較像是「瘦U型」(skinny U)復甦,因為疫苗有望在2021年第一季出現。殖利率曲線現在又翻正了,這是領先指標,暗示美國經濟會走出衰退幽谷。
全球景氣低迷,美國企業力求度過疫情危機,竭盡所能保留現金以因應衝擊,然而這也代表,企業的股利發放和股票回購恐不如往年,雖然美國聯準會祭出史無前例的護盤策略,但懸在投資者心頭的問號:聯準會營造的資金行情,真能完全掩蓋悲情的實體經濟表現?超乎預期的衰退,究竟會對股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對美股或美股基金投資人來說,至少在兩個層面,美股今年會與過去的樣貌有些不同。首先,是配息能力。
過去幾年,平均殖利率超過 2% 的美股,是存股族的口袋名單之一。但如今,豐厚穩定的股息收入,可能將暫時畫下句點,無論股價強弱,低迷的景氣已讓多數企業營收告急。為了度過當前的危機,各大企業紛紛盡可能地保留手上的現金,根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數據,截至4月28日,全美已有83家企業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公共投資基金宣布,暫停甚至是取消2019年度、也就是今年股息發放。
83家股息喊卡,這是2001年以來的新高數字,甚至超過過去10年的總和。同時,目前已確定削減股息發放額度的美股企業,也已達到142家,將可能成為繼2009年後最多的一次,至今已公布的美股企業股利調整政策,總計將使今年股息發放規模,縮水230億美元。而高盛證券更預測,S&P500企業今年股息發放將大砍23%,整體規模下滑至3980億美元。美國銀行指出,美股企業今年整體股息支出將減少約一成,其中股息削減幅度最大的兩大產業,就是在這段時間受傷最重的能源和非必須消費品。
整體來說,配息將不如以往,是投資人面對今年美股應該放在心頭的第一件事。至於第二件事,則是「美股波動恐較以往更為劇烈」,這是因為以往扮演股價低檔支撐的最強買盤,今年恐怕大量消失,這個買盤,就是企業回購自家股票,也就是庫藏股。
過去10年,為了給股東更優渥的報酬,美國企業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買回自家股票,成為支撐或拉抬股價的最重要買盤。這一波蓬勃發展的股票回購,助長了史上最長牛市,甚至有專家認為,股票回購是成就過去股市黃金10年的最重要推手。但在企業縮衣節食的今天,大手筆的庫藏股政策,面臨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危機。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266404.html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0/05/11/us-stock-investment-2-worries/
https://www.ttv.com.tw/finance/view/?i=05202011105589C2ABFE51944661BA12173529A607EA5A76&from=587
數字科技股票股利發放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才提到巴菲特的新投資,今天早上就看到更勁爆的消息,波克夏公司買入了Amazon(AMZN)的股票❗️
第一眼看到這消息,直覺反應應該不是巴菲特做的決策。果然,巴菲特在接受CNBC的訪問時,表示這筆投資是由同事所做的決策。他說的同事,應該就是Todd Combs或是Ted Weschler,這兩人負責為波克夏管理龐大的股票資產。
【美股投資】波克夏買亞馬遜,巴菲特真的變了嗎❓
雖然巴菲特過去曾說,Amazon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當初沒買Amazon的股票是一項愚蠢的決策。不過,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一直都還滿明確的,他堅守自己的原則,一樣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回報。
2018年初,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亞馬遜(Amazon)與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宣布正式進軍醫療產業,他們合作成立一家醫保公司,致力於降低他們員工的醫療成本。這三家公司總共擁有超過一百萬名的員工,但不是全部都在美國境內工作,而這家公司的服務未來是否會擴及到其他企業也還是未知數。
根據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數據,2016年美國醫療保健支出增長4.3%,達到3.3萬億美元,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8%。在美國,不斷膨脹的醫療成本對於美國人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對於美國的經濟也是潛在的威脅,是未來勢必要面對以及解決的問題。
回到波克夏買入亞馬遜的股票上,出於好奇我想了很多可能性想去了解這筆投資的背後的邏輯😆
首先,回顧一下波克夏在2015年收購Precision Castparts Corp.(精密鑄件)的這個案子。Precision Castparts Corp.是工業與航太零件的製造商,也是巴菲特最近期的一筆大象級投資。
當初,精密鑄件這家公司當初是怎麼成為波克夏的囊中物呢?
在2012年,由Todd Combs開始投資這家公司,直到四年後巴菲特付出320億美元的現金收購這家公司。不過我認為在過去這幾年,精密鑄件給波克夏帶來的收益並不是特別突出。
在2018年的致股東信中寫道波克夏的的五家非保險子公司,按收入排名依序是Clayton Homes, International Metalworking, Lubrizol, Marmon and Precision Castparts,精密鑄件位於最後。2018年這五家公司的稅前總收入為64億美元,高於這些公司在2017年的55億美元,增長16%。
另外,波克夏現在滿手的Apple(AAPL)股票,也是在2016年由Combs和Weschler其中一位看好Apple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而領投的。後來他們都已經把手上Apple的股票賣掉,但巴菲特整個買上癮,愛上這家公司了,仍持續不斷買進。致目前為止波克夏持有Apple股票約2.5億股,總價值約530億美元以上。
我們可以從上面兩個例子來看,Combs和Weschler的投資只是一個開端而已,之後巴菲特有可能還會有更大的動作。
目前要等提交13F後才有辦法知道波克夏對Amazon的部位規模,不過,這次對於Amazon的投資,是否可預示巴菲特之後也會開始大量買進Amazon的股票呢?
我認為不會,至少在短期內巴菲特應該不會再大舉買進Amazon的股票。(當然,我也有可能是錯的~)
因為Apple和Amazon都是上市公司,所以我想就這兩家公司來進行思考。
首先,波克夏第一次買入Apple公司股票時,Apple的股價尚處於相對低點。當時不僅財報數字不亮眼,分析師唱衰,投資人對於Apple這家公司可說是極度悲觀。我自己在2017年初時也買了Apple的股票,當時我認為買入的原因就是一個,Apple股價很便宜!
如果大家用科技公司的角度去評估Apple,多是給他沒有創新、沒有成長的評價,但是,看看身邊的人,iPhone早已從科技產品轉變為消費品。除此之外,我也認為iPhone等硬體裝置是Apple轉型為軟體公司的載具, Apple產品的使用者透過它們來購買服務是很自然的事情。
Apple有充沛的現金,自2012年也開始穩定配發股息,近五年的股息成長率為10.5%。所以即便蘋果的股價表現平淡,投資人還是有股利可以領。但若是蘋果有推出新的產品或服務受到認同,激勵股價上漲的話,那就不僅是股息收入,還可以享有豐厚的資本利得。
這就是價值投資的好處,買入的價格低,必須承擔的損失風險就會降低。手上的股票不會像燙手山芋一樣讓你隨時想拋棄不要,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長期投資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而不是你驅使你買入股票的動機。
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Amazon,雖然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無法估計,但畢竟目前美國股市處於強勢高檔位置,怎麼說也不會稱Amazon的股價現在是「便宜」吧,加上Amazon雖然擁有優異的現金流,但是Bezos通常都是把資本再投入到未來有成長潛力的業務上,來鞏固它的護城河。
我們在前幾天的文章「Amazon (AMZN) 2019Q1財報短評」中也寫道,Amazon並不是一家只會燒錢,不會賺錢的公司。在過去十年,Amazon把賺來的錢大量的在投入到他自己的事業中,每當投資者認為Amazon開始產生巨額現金時,Bezos總是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遠,包括未來的物流能力或AI人工智慧等投資上。
另外,我也不是沒想過Amazon之後會開始發放股利的可能性,不過怎麼想都覺得機率不高。公司賺的錢目前並未用於發放股利,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大,環境不確定性因素上升的同時,買入Amazon必須承受的價格風險相對上升,感覺就不太像波克夏的風格。
誰知道呢?也許波克夏的經理人們擁有我們所沒有的資訊來源,可以預判市場未來的趨勢,並且有本錢押注在這上面,再過幾年後看,Amazon的股價現在也可能是低檔。
在閱讀相關資料時我也看到一篇2018年3月Bloomberg的文章在介紹Todd Combs的經歷,裡面講到三巨頭成立的醫保公司Haven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提到2017年當時巴菲特和Jamie Dimon就這個案子已經要簽約了,但是他們想要Bezos加入。Combs便搭機飛往西雅圖向Bezos提出降低美國醫療保健系統成本的想法,並且在日後也主導了這家公司的建構與發展。
我認為波克夏未來的投資決策,不管是選擇投資標的或是鑑別經理人的能力,Combs都有辦法承襲巴菲特的風格,並且擁有自己的一套原則。而他在許多公司事務上的掌控權與重要性提升,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沒有可能是促成Combs決定買進Amazon股票的原因呢?
我想今年的股東會應該很熱鬧,投資者現在應該滿肚子問題想要股神巴菲特來幫我們解答了!真是期待~
⬇️⬇️文章連結⬇️⬇️
🔗 https://pse.is/HB4P2
#美股投資 #BRK #AMZN
數字科技股票股利發放 在 財報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文分享
轉至:http://www.facebook.com/Internalvalue
【巴菲特為什麼會買IBM?】
科技、高價、重倉。巴菲特在IBM股價歷史創下新高之際大買IBM,截至2012年底,已經斥資近120億美元,收購了IBM共計約5.5%的股份,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巴菲特聲稱:「我可能看過50年來IBM所有的年報,在今年,我決定用不同的角度來閱讀IBM的年報。在與諸多科技產業高級主管進行陸續的談話後,我決心買進IBM的股票」。買入IBM股票這個消息很快成為業界炸彈,一向熱愛傳產股的老巴轉性了嗎?其背後投資IBM的邏輯是什麼?
...Continue Reading
【巴菲特為什麼會買IBM?】
科技、高價、重倉。巴菲特在IBM股價歷史創下新高之際大買IBM,截至2012年底,已經斥資近120億美元,收購了IBM共計約5.5%的股份,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巴菲特聲稱:“我可能看過50年來IBM所有的年報,在今年,我決定用不同的角度來閱讀IBM的年報。在與諸多科技產業高級主管進行陸續的談話後,我決心買進IBM的股票”。買入IBM股票這個消息很快成為業界炸彈,一向熱愛傳產股的老巴轉性了嗎?其背後投資IBM的邏輯是什麼?
一、藍色巨人IBM還是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高科技股?
一般而言,科技股有三個特徵:
1、 大量資金的需求:科技公司的快速增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外,很多科技公司早年都是一直靠投資人的資金維持運轉,在草創初期根本連營收都沒有,遑論盈餘,即使盈利之後也要將資金再投入新業務的發展,或是投入研發,很少回報股息予投資人或是回購股票,投資人僅能從公開市場上賣出持股回收資金。科技股的這兩點特徵都是不利於長期投資者持有的。巴菲特特之前所稱不投資科技股更多也應該是基於這兩個原因。
2、 營收變化大,且難以預測:科技公司的特色就是營收變化快且無法預測,就像Facebook、Netflix、等少則50%,多則100%的營收增速,小點的奇虎360增長甚至可以超過200%;但科技業產品生命週期短,行業變化太快,十年前的雅虎已經沒落、DELL與惠普已搖搖欲墜,google之後的短短幾年又有Facebook的崛起;這個行業裡的公司更多的是各領風騷三五年就殞落的流星,未來的不確定性太大,無法預測超過2年的趨勢,所以很難去預估未來收益率。
3、 產業競爭激烈:高科技產業的變化速度非常快速,不似傳統產業可以慢慢看見競爭者出現,高科技產業中,新技術的突破會快速摧毀使用既存舊技術的競爭者。例如觸控螢幕手機的流行,在很短時間內就取代了按鍵式手機的市場。臉書的流行,快速的取代了MSN與Myspace。當初沒有人想到Mark Zuckerburg —- 一個哈佛大學把不到妹的宅男,可以在8年內改變世界。高度的產業競爭迫使業者不斷投入高資本支出於研發與增設廠房,把盈餘重新投入投資。
高科技公司就像是超速行駛的法拉利,一方面有著強大的爆發力,另一方面有嚴重的不確定性。而巴菲特看重的是產業的穩定、高可預測性與安全邊際,高科技公司的上述三點特徵,使巴菲特望而卻步。
然而,就像曾經的蒸汽機、鐵路、汽車也是他們剛出現的那個時代的高增長、高風險的“科技股”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資訊技術的某些領域也已變得成熟,增長相對穩定。
二.藍色巨人IBM是否符合上述高科技公司的特徵?
1.資金需求:IBM不斷回饋股東股利與回購股票
創立超過百年的IBM也早已走過了科技公司高資金投入的階段,進入穩定成熟的時期,其非但不需要向股東提出增資的需求,還能大量的發放股利。2012年,IBM的股息殖利率在1.5%~2%間,且近5年平均股息複利增長率為25.5%。從1995年以來,IBM已經連續17年不斷提高每季的股息;此外,IBM還累計拿出了超過1000億美元進行股票回購,在2012年,該公司高層決定把股票回購計畫的規模提高75%,至117億美元。這些不斷分配股息與回購股票的行動是建立在IBM穩定的商業營運模式下,有唯有如此穩定增長的現金流和不斷提高的EPS,才能不斷回饋股東豐厚的股息。
2.營收變化:IBM的5年複利營收成長率為1.2%、3年平均營收增長率為3.36%,營收成長穩定
IBM理解到硬體業務未來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殺價競爭是必然的趨勢,2002年,IBM做出一項重大的營運轉型,決定跨入管理顧問業,以35億美金收購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公司下屬的管理諮詢公司,美國普華永道是全球及中國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它係由前兩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Price Waterhouse(普華)及Coopers&Lybrand(永道)於1998年7月1日全球合併而成,其為世界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專業服務機構之一; 2005年,IBM將PC業務出售給聯想,把營運重點放在穩定且高毛利的企業顧問諮詢、服務及軟體上,擺脫高度競爭、低毛利的硬體產業。
附圖一是2000年至2011年的營收變化圖,IBM的5年複利營收成長率為1.2%、3年平均營收增長率為3.36%,由圖中可以看出IBM的營收增長緩慢而穩定,這是成熟產業的特徵。IBM的營收雖然成長幅度較緩,但是可預測性高、毛利也高,因此盈餘成長幅度就很驚人。而這些高利潤的業務也帶來充沛的現金流入,加上不需要負擔過多的硬體支出,大量的自由現金流量可以使IBM專注於併購關鍵公司以及研發上頭。企業永續發展與良好的股東權益報酬,以及轉型為資訊服務業為重的3 大要素,使得重視價值型投資的巴菲特願意大舉買進IBM股票,成為其長期股東。
3.產業競爭:IBM整體業務於2012年享有高達47.84%的毛利率!
毛利率的高低顯示出產業競爭是否激烈。一般來說,產業競爭越激烈,廠商會傾像殺價競爭,造成毛利率降低。
根據SEC檔所揭露之訊息,IBM目前共有四大業務,它們分別為軟體,硬體、服務和金融。2011年,IBM總營收為1069億美元(相較去年增長7%),其中服務貢獻佔57%營收,為其最大營收來源,軟體和硬體分別貢獻23%和18%,金融為2%。由IBM的營收來源中,我們可以發現過去以硬體銷售為主的IBM已經成功地將業務重點轉型成軟體與服務。IBM為何選擇轉型為以軟體與服務為主的公司?答案是:追逐高毛利產品,拋棄競爭激烈的低毛利產品。
首先,砍掉硬體業務上。2002年,IBM放棄市占率高達20%的全球硬碟市場,將獲利良好的硬碟業務出售給日立;2005年,將全球PC業務出售給中國聯想;2007年,將商用影印機業務出售給日本理光。在此同時,IBM成功的將業務重心移往毛利高且穩定的軟體、諮商服務業務上。
早在1995年,IBM就成立了軟體部門,隨後通過收購打造了以Rational Software、DB2、Lotus、Web Sphere和Tivoli五大軟體品牌為核心的軟體基礎設施平臺。同時,為了整合軟體、硬體與諮商服務,IBM還建立了全球服務部門,提供客戶無縫的使用體驗,避免客戶自行整合各家軟硬體服務所造成的困擾。軟體和諮商服務成為IBM近十年的業務發展重點,營收逐年在穩定且不斷的增加。2000年,IBM軟體和服務營收佔比總合約53%,而到了2011年,這個數字已達到了79%。2008年至2010年IBM硬體業務的毛利率均值在38%左右,而軟體和服務毛利率均值卻分別達到87%和62%。就淨利率而言,硬體淨利率值在8%左右,軟體和服務淨利則分別高達40%和38%,均遠高於硬體業務。
從盈利能力上看, IBM硬體業務的毛利率在38%左右的水準,而軟體和服務毛利率卻可以達到87%和62%;反觀IBM硬體淨利率只有8%左右,而軟體和服務淨利是40%和38%。淨利比率上巨大的懸殊,讓我們不難理解IBM大幅砍掉硬體業務並轉向軟體和服務的原因。反觀過去與IBM業務大幅重疊的惠普因為轉型過慢,面對激烈的硬體削價競爭,在去年出現每股盈餘-6.45的虧損,顯示後PC時代惠普因競爭過度激烈已喪失獲利能力。
三、巴菲特為何買入IBM?
依據美國SEC最新的資料(截至2012年9月30日), IBM目前為巴菲特的前三大持股,僅次於可口可樂與富國銀行。巴菲特這次買入IBM很有意思,完全顛覆了過去市場上對巴菲特的印象。其背後的投資邏輯是什麼?讓我們先從IBM的產業護城河談起:
(一)何謂產業護城河?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是尋找可以長期、穩定賺大錢的企業,用專業一點的術語表達就是,企業必須具備長期穩定的超額盈利能力,而這種超額盈利能力關鍵來自於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也就是產業護城河。
巴菲特曾在2007年版的波克夏致股東信中提到:
『一家真正好的公司一定要有能夠持久保護傑出投資報酬率的「護城河」,資本市場的動能讓競爭者持續攻擊高報酬率的公司這座城堡,所以擁有難以攻破的防護策略,像是經營低成本製造商(GEICO, 好市多),或是擁有夠力的全球品牌公司(可口可樂、吉列、美國運通)對持續的成功是必要的。商業成功的道路上充滿著「羅馬蠟燭」(註: 意思是指放煙火一樣,雖然絢爛、但只是一時的),公司的防禦最後都會變得不堪一擊,大敵是會攻過護城河的。我們對自己擁有「持久性」的要件,讓我們必須排除要求快速且持續轉變的產業及其公司。雖然資本市場的「創造性毀滅」對社會是高度有益的,這個因素對投資報酬確定性來說卻是個阻礙,一個需要持續重建的護城河終究不能成為真正的護城河。』
巴菲特通過長期投資經驗形成的對持續競爭優勢的看法,與哈佛商學院教授Michael Porter十分相似。Porter教授認為:公司競爭優勢源於企業為客戶所創造的超過其成本的價值。價值是客戶願意支付的價錢,而超額價值產生於以低於對手的價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獨特的效益補償高價而有餘。
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在競爭者所有的仿製能力均嘗試之後,企業仍能夠保持的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是否能夠持續以及持續多長時間,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優勢“壁壘”。競爭對手企業想模仿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必須克服或通過創新避開優勢企業的隔離機制,但是這需要額外增加其生產成本或降低其收益率,從而減弱其模仿和進入的驅動力,這種“壁壘”使競爭優勢在長期內持續下去,並長期獲得超額利潤。
以上述巴菲特與Michael Porter段的兩段話,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1. 競爭優勢必須建立在讓競爭對手難以模仿或不能模仿。
2. 護城河必須長期且穩定的存在,並且不需要持續地重建
3. 企業如果建立了又深又廣的產業護城河,便可以有效地抵禦產業對手的競爭。反之,則必須持續的與對手肉搏,就算贏了往往也只是一時的,而且時常會陷入慘勝。
(二)IBM的產業護城河是什麼?
1.強大的客戶黏著性使其競爭優勢具有長期可持續性:
巴菲特說,在看過IBM提供給監管機構的備案文件後,他對這家公司在尋找和保留客戶方面的優勢“驚奇不已”,客戶一旦與IBM建立聯系就很難再切斷。“現在IBM更像是一個服務企業,與客戶保持著緊密聯系。”巴菲特表示,自己早該在幾年前就意識到硬件並非IBM業務的核心。
巴菲特在採訪中說到,自己特別欣賞IBM非常突出的客戶黏著力。
『我們都會聘請一家特定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我們也會聘請一家特定的律師事務所。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時不刻對它們做的每件事情都很滿意,但是對公司而言,但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是一件很大的事。你知道我們伯克希爾下屬100多家公司中,有幾十個IT部門。儘管我本人根本不知道這些IT部門是如何運作的,但是我們走訪了這些IT部門,和他們交流,結果發現,他們和供應商非常緊密地合作。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更換供應商,但是這確實意味著供應商有很大的延續性。最近幾個季度,IBM在全球40多個國家的業務收入都保持了兩位數的高增長。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你在世界上的某一個國家,你準備發展你們公司的IT部門,那麼你選擇和IBM合作肯定要比和其他很多公司合作要感覺放心得多。』
2. 強大的品牌優勢與良好聲譽:沒有人因為買了IBM的東西而被解僱
巴菲特早在50年前就經營過一家公司與IBM直接進行業務競爭,這段經驗讓他深切體會到IBM的競爭優勢地位有多麼強大:『50年前我和IBM進行業務競爭。也許你不相信,當時我是一家科技企業的董事會主席。當時的計算機要使用無數的穿孔卡片。1956年IBM簽署了一份和解協議,被迫放棄一半的生產能力。我的兩個朋友,一個是律師,另一個是保險代理人,在報紙看到這個消息,決定進入計算機卡片業務,他們拉我一起合夥。我們的工作非常傑出,建成一個很好的小型工廠。但是,每次我們來到一個地方,推銷我們生產的計算機卡片,價格比IBM更低,交付比IBM更加快捷,可是那些採購人員總是用這句話拒絕我們:沒有人曾經因為買了IBM的東西而被解僱。我想我們可能聽到這句話有一千多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