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果有印象,從南門小政旁的南門街進入,一下子就會遇到南門街、中南街、南城街構成的五岔路口。
從下面第二張「1937年新竹市區改正圖」我的筆尖處更可以看見,在日本統治時期,為了連接現在的西大路,才首次出現這樣的道路規劃。
今天上午花了兩個小時,和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的新竹市輔導團隊,以及對老屋活化有興趣的屋主、一般市民,在南門街周遭踏查,並進入拆除中的「前麗都旅社」,透過這個案例向大家說明如何成功爭取文化部近50%的修繕補助,而老屋輔導團隊在此過程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踏查範圍內有幾處指標性空間,包括「新竹關帝廟」、修復中的國立新竹美學館,也就是日本時代的「新竹公會堂」,還有正在進行調查研究的「市定古蹟台灣銀行新竹支店」和「前麗都旅社」,他們分別見證南門這一帶自清代至今都市機能的改變,也反映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與美學。
清朝時期,城內南區主要特色為軍事及文教設施,如北路右營、游擊署、文廟、考棚,若從清代庶民生活來看,南門街則是寶山山區盛產的苧麻、樟腦重要集散地;日本時代則多規劃為公共服務空間,像是新竹病院、新竹公會堂;戰後,由於鄰近南門醫院及享有車站地利之便,陸續出現多間旅社與藥局。
回過頭說有關文化部針對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的補助,主要分成:建物整修(修繕)、修復技術與再生推廣(教育傳承)、文化經營(空間租金補貼)這三類。今天輔導團主要針對建物整修做經驗分享,當老房子要被繼續使用,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當然,我認為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訊息要傳達,就是要打破「老屋」等同「歷史建築」或「古蹟」的都市傳說,避免許多私有屋主一聽到文化局來探詢,都誤以為要被充公,而讓老屋失去許多修繕再利用的可能性。
相關申請資訊可連結:https://reurl.cc/NrKvAk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十年歷史外埔農會九號穀倉將翻新】
【蔡副院長、志昌爭取556萬做地方創生基地】
#五十年歷史的外埔九號穀倉即將大改造!
#地方創生為地方創生機!
今天志昌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文化部、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臺中市外埔區公所、臺中市外埔區農會總幹事李錦東、臺中市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洪聖淵與外埔地方創生計畫主持人李文明老師一同至外埔九號穀倉會勘,施志昌表示,此次透過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文化部與農業局補助556萬,未來此處將打造成地方創生的基地,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外埔屬偏鄉缺乏就業機會,年輕人外流,人口逐年減少,很多鄉親都在擔心自己的家鄉會不會因此消失?為了讓偏鄉有新的機會,行政院於2019年開始推動地方創生,在道卡斯青年工作會、在地青農、修平科技大學與許多相關單位一起合作下,經過兩年的規劃,以外埔農產發展特色產業,從栽種、農產品加工到冷鏈運輸等,打造完整的產業鍊,並結合外埔深度旅遊,創造多元的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
感謝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從文化部爭取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爭取 #556萬經費整修外埔九號穀倉,其中,#文化部補助40%(222萬4千元),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補助60%(333萬6千元)。
也感謝 #外埔農會 提供富有老味道的九號穀倉作為地方創生的基地,讓外埔的地方創生計畫可以從此起步。由於此次補助主要是穀倉外觀的整修,志昌後續會再爭取經費整修穀倉內部。
外埔地方創生計畫主持人李文明老師說,九號穀倉整修後,內部主要會做三項規劃,第一是青年創生的基地,第二是農產品銷售的管道,第三是大甲外埔后里的深度旅遊基地,用多元的方式去促進地方發展與製造通路,也能吸引更多人來到外埔甚至是大甲、大安與后里。
臺中市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洪聖淵也相當期待,未來九號倉庫翻新後,在地青農與農友的農產品就可以有很漂亮的販售點。
#志昌會勘日誌
#地方創生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磚瓦間的風景 重現臺南老屋顏🏡part-2
#臺南歷史老屋補助政策 的推動至今邁入第8年,累積成果令全國刮目相看,更吸引各地方政府來取經,從而促成文化部於2018年起推動「#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獎勵全國有志參與修復或活化老屋者,投入保存具有文化資產潛力,但尚無法核定文化資產身分的私有老建築。
原本就對老屋投注心力的市府團隊也不落於後,近兩年間協助辦理的成果豐碩,共爭取到文化部核定市內21件建物整修類、8件文化經營類補助,不管是在提案數量、獲核定的數量及補助金額皆領先全國,促使文化部延續這項政策,推出2.0版本計畫,推動全國老建築保存再生的腳步不停歇。
不少各界關注已久的臺南老建築都受惠於這項計畫,例如位於中西區中正路的 #原五福商店,雖然一度傳出售屋消息,但經過家族內部多年的整合後,終於確定保留,也是臺南獲得補助案例中規模最大者,由於該建築立面具特殊藝術價值,文化部還針對立面部分核定到最高的80%補助,臺南市政府也藉由完善的相關措施配合中央辦理,邀請文資委員、專家學者進行調查研究及初步審查,協助檢視它的文資價值,並針對立面裝飾、RC構造、屋頂桁架等建物構件,討論修復策略。
前財政部長許嘉棟位在新營的老家,也是俗稱「#藥仔會社宿舍」的近百年日式木造雙拼建築,許家人在1956年搬入這棟住宅,一住就是63年,這裡不但承襲1930年代號稱遠東地區最大的「台灣生藥株式會社」的悠悠歷史,還承載許家人對舊家的回憶,因此由市府文化局、新營區公所、許家三方通力合作,獲得文化部核定補助一半整修經費,目前正積極進行細部設計,預計2021年將以「#新東舊時光」為名,再現老屋風采,同時呈現藥仔會社在新營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其他較受矚目的案例,還包括 #六甲毛昭川醫師故居、#鹽水詩人蔡和泉故居,以及中西區 #神農街街屋、大天后宮旁的百年老街屋(#啟明堂算命館舊址)等,遍及全市。
老屋最珍貴的價值就是時間在它身上堆疊的文化厚度,這是全數拆除、蓋上新房子無法取代的。將一間間的老屋或古蹟建築視為「#點」的存在,點與點會連成「#線」,進而延伸、擴大形成「#面」,有些單點的老屋或許相對而言沒有豐富的故事背景、精采的建築語彙,但是藉由多而密集的老屋所形成的街道,甚至街區,點、線、面同時存在的整體自然就將空間中的歷史氛圍展露無遺,人們只要踏入這片街區,很容易就能感知到區域內所散發的獨特氣息。
像 #新化歷史街區 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以中正路為中心擴散,北起街役場,南至武德殿,步入其中就像在逛一所沒有圍牆的生活博物館,尤其中正路老街上一整排的街屋令人印象深刻,建築立面滿是華麗講究的花草、動物、盾牌等裝飾圖樣,教人遙想早年新化街市的榮景。而歷史街區的建築立面也是市府文化局在進行整修計畫時,格外注重的一部分。在維持老屋健康狀況的前提下,首先了解這一條街的故事性及代表性,修復時盡可能保留原始面貌,並系統化整合及遷移外露管線,包括招牌、冷氣機、遮陽棚等設施以不遮擋立面為原則,盡量隱藏、低調、降低設施色彩,避免對歷史街區的整體景觀產生衝擊,同時創造友善的騎樓空間讓路人可以停留,藉以串起人與人、人與空間的互動。
有了這些 #老屋再生、#街區再造 的案例,臺南各地老屋活化效益已然發酵,有越來越多屋主主動詢問老屋整修的問題,也讓更多外地人見識臺南之美,甚至吸引青年返鄉投入在地產業。歷史老屋就像是串聯過去與未來、老一輩與年輕人的平台,在地文化記憶得以傳承,並引領整座城市走向更繽紛的面貌。
🌿文/高嘉聆 圖片提供/好舊.好─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補助計畫、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文字及圖片版權屬臺南市政府所有,請勿任意下載及重製]
👀更多悠活台南精彩文章 請線上觀看:https://is.gd/YVKmEY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在 老屋光景復風華-110年雲林縣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成果發表 的推薦與評價
雲林縣執行 文化部 「 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 補助 計畫 」自108年迄今將近三年,檢視近三年的逐步累積,連同今年甫通過補助申請的土庫萬得醫院,共計13案獲得 ... ... <看更多>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在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老建築計畫 補助分「建物整修」、「修復技術、再生推廣」及「文化經營」等三類,以補助民國六十年(含)以前興建完成,且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並有再生潛力之私有老屋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