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米傳愛公益活動
公益業配已實踐快四年了,這期間只要一拿到稿費就很開心的全捐贈給社福機構或是弱勢團體,希望這微薄的款項能為他們多些幫助。
很多人會納悶為什麼要全數捐贈而不自留呢?畢竟要養四個孩子並非容易的事情~
在我的成長背景中,曾經接收過學校師生的幫助、善心人士的寫信鼓勵、也有包紅包希望我能度過難關。這些回憶我一直銘刻在心,希望有招一日換我來幫助別人,以感謝這些人對我的愛與關懷。
尤其我的四個孩子各個懂事、貼心,對學習很有熱誠、對長輩、同學都有禮貌、友善,也會跟著我一起當小老師辦公益教學,孩子們的一切讓我感恩、知足,這是當媽媽最棒的價值之一了。有了這些因素,讓我可以心無旁騖、莫忘初衷,讓愛流傳,所以發願~~合作業配文稿費全數捐出做公益,感謝在我成長過程中幫助過我的人,也感恩我擁有了最溫暖的家人,謝謝他們支持。
這次的“捐米傳愛”的活動,購買白米的地方是位在花蓮玉里的“回家種米”這品牌。農夫夫妻-儷珺姐與大山姐夫,是我在前幾年環島時,因為公益教學而認識了他們以及袋鼠計畫所有的孩子們。他們用友善種植稻米的方式,不噴藥、不噴除草劑以友善的方式種植出健康又好吃的稻米,更難能可貴的是,創辦者儷珺姐除了身兼農夫外,還兼袋鼠媽媽到處找資源、資金,希望社區的孩子們在下課後也能有更多的刺激與課程,讓他們對未來做夢,進而有動力學習,成為一個很有夢想的孩子,所以將一部分的收入捐給社區的孩子們做免費的課輔課程。
現在有幾位袋鼠大哥哥、大姐姐們,因為有了這課輔計畫,開始訂立目標想要考取輔仁大學,儷珺姐知道後,感動落淚,因為她的努力找資源,終於讓偏鄉的孩子們不在徬徨,開始勇敢作夢、勇敢追逐夢。
再者~買米要捐贈哪個單位,也是需要先做前置作業,希望大家的愛心不浪費一分一毫能讓物資活用,
於是聯繫了以前有接觸過的楊梅藍迪兒童之家及長期捐贈口袋名單之一的-華山基金會
詢問兩個單位都說目前的確需要白米,因為疫情的關係,少了很多的愛心捐款與物資捐贈,因此~我開始詢問身邊親朋好友是否有意要一起買米做愛心,買一包米幫助到三個機構,這是多麼棒的事情。
這次有33位好朋友一起購買了共360公斤的白米一起捐贈給藍迪兒童之家與華山基金會南崁分會,白米已全數都寄到單位,並妥善運用。也要感謝禮爵的協助,號招了親朋好友在五月份訂購300公斤白米捐贈給這兩個單位,感謝你們一起響應買米傳愛的活動。
謝謝大家,因為有你們的愛心,讓兒童之家的孩子們與華山基金會的長輩們都能吃到最新鮮(寄出前才碾好的新米)最營養、最健康的花蓮玉里米!
有你們真好❤️
📣📣如你也想要盡一份心力,歡迎跟農家、機構詢問:
藍迪兒童之家
桃園市楊梅區電研路190巷92弄100號
03 490 1500
(如需捐贈物資,請先來電詢問)
華山基金會-蘆竹站
桃園市蘆竹區桃園街83號
03 352 8853
(目前正在募集“送愛到家、認助孤老,1250/月)
回家種田古墩米 台灣國寶文創
花蓮玉里大禹社區
文儷珺:0929792368
(有白米、糙米、黑米、紅藜)
輔仁大學—袋鼠計畫 花蓮玉里書屋
歡迎有專長的人,來玉里為孩子們上課喔
備註:
此公益業配兩筆共2萬元,感謝Gia Ning以及初頭整合行銷有限公司的舒帆,謝謝你們讓我有機會參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
此2萬元已全數購買回家種田的白米100公斤捐贈給兩個單位。
感謝名單:
陳禮爵
邱美齡
林瑋婕
Ivy Chang
柳聖恩
蔡芬芬
石惠琦
何彥諭
廖莉鳳
吳威融
劉依婷
Enoch Tsui
Monica Lai
Shawn Huang
Elsa Chang
謝亭俐
潘保安
Katie Chen
高麗菜
郭信華
彭芸芸
張維君
林依潔
段立蓮
賴姿靜
Elaine Lai
感謝:
皇文、揪吉、葉巧鳳、予岑、蔡佳穎、許婷圍、晨芯、云榛、蔡世強、莊董、Ren lin
感謝以上好朋友一起買米傳愛做愛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
文 姿 云 成長 背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禮拜的電影除了《不完美的正義》相當喜歡以外,還有金馬影展時觀賞的《然後我們跳了舞 And Then We Danced》終於正式上映,因為距離當初撰文時間已相隔三個月左右,因此想再推薦一次,假使你喜歡《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喜歡《燃燒女子的畫像》,也千萬不要錯過此部去年在故事背景喬治亞放映時,仍因描述同志情節而遭到保守群眾強力抗議、院線僅存在三天便強制撤檔,卻於日舞、坎城影展以及爛番茄皆闖出絕佳口碑的的美麗作品。
多數國家幾乎都如 E.M 佛斯特所云,他們不願接受人之本性,堅信人生有既定脈絡,只能導向光鮮亮麗的成功,愛情僅有單一方向性,只能長成婚紗與汽車廣告裡的幸福框架、理想藍圖,《然後我們跳了舞》不但承繼《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同志議題,更從個體的性別認同挑戰整個傳統社會文化的性別意識,縱使有許許多多的似曾相識,但在那靈魂相對的眼神裡,再次看見了王爾德所形容人世間最為純潔的愛情樣態。
安德烈艾席蒙是這樣寫的,我們這一輩子只愛一次,有時太早,有時太遲,其他時候則有幾分蓄意。真愛代表的多重意含不只狹隘象徵浪漫主義者的無謂憧憬,而是當你單純因為一個人的存在而感受到生命帶來的種種深刻感受,好比喜悅流動、痛楚刺骨、對明天有更多期待、對生命有熱烈渴望,統稱為「活著」,不為以前,不為以後,不只是生存,而是真正的呼吸於這個當下,因為一個人,從他的視線裡我們才得以看見自己最美好的一部分。
像是 Carol 與 Therese,像是 Elio 與 Oliver,也像這部電影中的 Merab 與 Irakli,從愛慕之人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殷切期盼亦無法抵抗,彷彿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跳舞從來就不只是跳舞而已,打從 Iraki 步入四面八方被鏡子圍繞的練舞室時,我們都聽見了那聲音,光線層層折射出無聲勝有聲的一呼一應,電影裡幾乎沒有任何言語,言語不存在於超乎言語的自然情感之中,唯有處於跳舞狀態才能隔絕外界所有干擾,大大方方滯留於只存在彼此內心延展出的空間,暴露陽光下的肢體語言無所遁形,必須誠實面對身體的慾望,最完美的舞蹈狀態就是靈肉合一。
男生舞動時必須符合世俗定義的陽剛氣魄,還得同時散發如處女般的純真氣息,喬治亞傳統舞蹈承載著國家文化的精隨,換言之不出藝術化的媚俗,成為一種極權力量。我們都會選擇性忽略本質上無法接受的事物,所以政治是媚俗的,愛情幻想也是媚俗的,媚俗終究不出人類境況的一部分,我們成長在如此社會,早已與媚俗密不可分,但於尋找自我的過程中卻無法克制地持續看見綑綁軀殼的片面困境,除了在無限衝突裡不停鎔鑄出脫胎換骨的靈魂,我們別無他法。
因為一個人,短短的時間內 Merab 嘗盡大起大落,從擠身國家舞團的候選名單到自暴自棄受傷收場,他小心翼翼呵護必然熄滅的火焰,勇敢直視內心對於舞蹈的熱忱,人生因為次次重摔而越發昂首挺立,那絕非不應存在的陰柔,而是剛柔並濟陰陽並重,更是金庸早以參透的絕世武功思想本質,因為絕對的剛毅並非真正的強大。Merab 身穿那一襲別具意義的傳統紅袍,散開的衣襬隨頓點十足的肢體虎虎生風,宛若在水面上竭力燃燒的一團火,帶著熱情、冷漠、狂暴與溫和,他終於認同了這副形體、身份、慾望與情感,拾起破碎的心化為藝術養分,光明正大而毫無保留地以最強烈的柔軟姿態對體制、對思想、對社會、對傳承,完成屬於自己的身體宣言。
文 姿 云 成長 背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禮拜的電影除了《不完美的正義》相當喜歡以外,還有金馬影展時觀賞的《然後我們跳了舞 And Then We Danced》終於正式上映,因為距離當初撰文時間已相隔三個月左右,因此想再推薦一次,假使你喜歡《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喜歡《燃燒女子的畫像》,也千萬不要錯過此部去年在故事背景喬治亞放映時,仍因描述同志情節而遭到保守群眾強力抗議、院線僅存在三天便強制撤檔,卻於日舞、坎城影展以及爛番茄皆闖出絕佳口碑的的美麗作品。
多數國家幾乎都如 E.M 佛斯特所云,他們不願接受人之本性,堅信人生有既定脈絡,只能導向光鮮亮麗的成功,愛情僅有單一方向性,只能長成婚紗與汽車廣告裡的幸福框架、理想藍圖,《然後我們跳了舞》不但承繼《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同志議題,更從個體的性別認同挑戰整個傳統社會文化的性別意識,縱使有許許多多的似曾相識,但在那靈魂相對的眼神裡,再次看見了王爾德所形容人世間最為純潔的愛情樣態。
安德烈艾席蒙是這樣寫的,我們這一輩子只愛一次,有時太早,有時太遲,其他時候則有幾分蓄意。真愛代表的多重意含不只狹隘象徵浪漫主義者的無謂憧憬,而是當你單純因為一個人的存在而感受到生命帶來的種種深刻感受,好比喜悅流動、痛楚刺骨、對明天有更多期待、對生命有熱烈渴望,統稱為「活著」,不為以前,不為以後,不只是生存,而是真正的呼吸於這個當下,因為一個人,從他的視線裡我們才得以看見自己最美好的一部分。
像是 Carol 與 Therese,像是 Elio 與 Oliver,也像這部電影中的 Merab 與 Irakli,從愛慕之人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殷切期盼亦無法抵抗,彷彿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跳舞從來就不只是跳舞而已,打從 Iraki 步入四面八方被鏡子圍繞的練舞室時,我們都聽見了那聲音,光線層層折射出無聲勝有聲的一呼一應,電影裡幾乎沒有任何言語,言語不存在於超乎言語的自然情感之中,唯有處於跳舞狀態才能隔絕外界所有干擾,大大方方滯留於只存在彼此內心延展出的空間,暴露陽光下的肢體語言無所遁形,必須誠實面對身體的慾望,最完美的舞蹈狀態就是靈肉合一。
男生舞動時必須符合世俗定義的陽剛氣魄,還得同時散發如處女般的純真氣息,喬治亞傳統舞蹈承載著國家文化的精隨,換言之不出藝術化的媚俗,成為一種極權力量。我們都會選擇性忽略本質上無法接受的事物,所以政治是媚俗的,愛情幻想也是媚俗的,媚俗終究不出人類境況的一部分,我們成長在如此社會,早已與媚俗密不可分,但於尋找自我的過程中卻無法克制地持續看見綑綁軀殼的片面困境,除了在無限衝突裡不停鎔鑄出脫胎換骨的靈魂,我們別無他法。
因為一個人,短短的時間內 Merab 嘗盡大起大落,從擠身國家舞團的候選名單到自暴自棄受傷收場,他小心翼翼呵護必然熄滅的火焰,勇敢直視內心對於舞蹈的熱忱,人生因為次次重摔而越發昂首挺立,那絕非不應存在的陰柔,而是剛柔並濟陰陽並重,更是金庸早以參透的絕世武功思想本質,因為絕對的剛毅並非真正的強大。Merab 身穿那一襲別具意義的傳統紅袍,散開的衣襬隨頓點十足的肢體虎虎生風,宛若在水面上竭力燃燒的一團火,帶著熱情、冷漠、狂暴與溫和,他終於認同了這副形體、身份、慾望與情感,拾起破碎的心化為藝術養分,光明正大而毫無保留地以最強烈的柔軟姿態對體制、對思想、對社會、對傳承,完成屬於自己的身體宣言。
文 姿 云 成長 背景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穿越壓力的五個方法」。
想像一個情境喔,如果你要面試一個夢寐以求的工作,或者是進行一場眾人矚目的公眾演講,你會怎麼做?你會怎麼樣讓自己不被壓力吞噬呢?
你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或者是運用很多朋友給你的偏方,拼命的給自己洗腦說:「我是最棒的!」這些有用嗎?我想你可能會嘆一口氣,大概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喔!
心理學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其實就是透過實驗研究告訴我們,面對各種情況底下,適合的自我調整。
密西根大學有一個「情緒自控實驗室」,它的主持人,叫做伊桑・克羅斯。他設計的一個實驗,你聽聽看喔。
他先請一群受試者,準備「夢幻工作」的面試,並且說出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接著呢,讓他們在面對面試官之前,先花三分鐘感受一下,自己焦慮的感覺。
實驗人員請第一組人去想:「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特別強調喔,第一人稱的主觀敘述。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關鍵在那個「我」。
而第二組呢,要他們開始去想:為什麼約翰啊、瑪麗啊;這個約翰、瑪麗就是自己的名字啦。為什麼裘凱宇會有這樣的感覺?
試著從第三者的敘述角度,把自己當成是外人,拉開一個距離去表述自己的狀態。然後呢,接著請他們面對一個面癱的面試官,就是撲克臉、面無表情的喔。去說說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
結果發現了什麼呢?這些「拉開距離」的組別喔,就是用第三人稱的拉開距離,他得到的分數、評價會比較高。受試者的本人,自我感覺也會比較好、比較不緊張。
而且更重要的是喔,無論面試前、還是面試後;這些人呢,比較不會有那種「完蛋了、真的砸鍋了、挫賽了!」這種負面的信念。
所以,回到你身上,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不管怎樣,「拉開距離」都是一個可以試試看的方法喔。
就算你已經度過了眼前的危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描述同樣的負面事件,自己的內心,也會比較平靜,不會一直在心裡糾結著。
甚至於,延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這種「拉開距離」的方法跟感受,它的效果是可以很持久的。就算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我們的抗壓力,都會變得比較強。
其實呢講白了,這個就是一種「旁觀者清」的效果。有時候呢,我們會給別人的建議,會比自己在海景的第一排,去面對那個問題會更容易,也更客觀。你會發現有時候,自己給別人的建議,還挺有智慧的。
所以呢,在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暫時的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的位置,已經被許多行為科學的研究證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而且具體來看哦,要怎麼樣「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呢?今天這一段影片,就是給你具體的做法。
有五個具體可以操作的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喔!
第一個就是,把你內在的語言,從「我」換成「你」。比如說,你可能會告訴自己說:「『我』很擔心下午的會議,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以把這句「內在對話」換成:「『你』對於下午的會議,感覺到緊張,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能會發現喔,因為這樣的方法,轉換敘述的角度。你就不會因為一直陷在「我」的那種主觀視角裡面,而變成是負面情緒的無限迴圈、無限循環。這是第一個方法。
而第二個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從未來的一個時間點,往回頭看。
你想像一下自己喔,坐小叮噹的時光機到未來,你從那個時間點,回頭看現在的狀況。比如說,一個月以後或一年以後,回頭看這件事情,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會真的這麼在乎嗎?或者是這件事情,還會有那麼嚴重嗎?
就好像是喔,我們小時候,你可能會因為一個玩具跟別人打架,但是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你連那個玩具到底是什麼你都忘了,你根本都不在乎嘛!
所以,有時候很有趣的是,要透過未來的時間點回顧,這樣子反而讓自己比較能夠平常心。而這一份平常心,拉到現在此刻的壓力情境跟任務的時候,你就能夠做出相對適當的呈現跟調整。
那麼接下來我們談第三個方法,第三個方法就是「切換到別人的角度」。
剛剛是用時間的概念,把自己放到未來;而現在是用空間的概念,把自己切換到別人的角度。如果同樣一件事情,別人來看會怎麼想?
如果這個人是某某某,比如說,如果是裘凱宇,如果是凱宇老師,或者是某個你在乎、你重視的人,他們會怎麼想?甚至於,如果這一個人是陌生人,他又會怎麼想?
這種感覺就像是什麼呢?我們可能在人生裡,都有那種出醜、狗吃屎的這樣的經驗。當你在路邊不小心踉蹌一下、跌倒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很丟臉對不對?你會覺得呢,這個所有人都在看,然後呢自己糾結在乎的要命。
可是呢,你換一個位置。你想一下,如果你在路邊看到有人跌倒;你看到有一個人,用很醜或者是很好笑的姿勢,仆街在地的時候。這個時候對你而言,是不是頂多笑一笑?
笑完之後,過幾分鐘你還記得這件事嗎?你可能根本就忘了,甚至於你回顧自己一天有發生這件事,你可能根本一點都記不得,甚至於完全不在乎,不是嗎?
所以,有時候放到我們眼前的一個壓力情境,如果你能夠試著,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位置、陌生人的位置,或某某人的位置。你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自己在糾結的,可以放下了。
而這一份「放下」,並不是用自我洗腦的方式,而是一個你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換位到別人的角度,發現其實可以不在乎。
好!那接下來我們談第四個方法。第四個方法叫做「模擬那個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
假設呢有一個「存在」,他一樣是你。差別只是在於,他比現在的你更有智慧,但是他擁有你一切的共同記憶,跟共同感受。那這樣的一個智慧自我,會怎麼樣看待你眼前的狀態?
這樣的狀況喔,不僅可以幫助你「拉開距離」,又能夠讓你用原本的經驗,來幫助你自己。其實有時候喔,從這種「智慧的自己」來看自己,曾經推出過的影片,我做了很多影片嘛!
那有時候心裡就有一種感覺,是哇~這一段真的不知所云、不知道在講什麼,真得有夠爛啊!可是呢,當我能夠透過這樣的角度的時候,我相對就比較不會糾結。
因為我就會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一個成長跟發展的過程,誰沒有爛過?誰沒有沒有經驗過?那當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放下這些糾結之後,我就第一個,比較能夠不被過去的經驗,或過去的想像限制住。
第二個,我比較能夠有勇氣,面對現在跟未來。所以試試看,如果有一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那些你覺得過不去,或者是覺得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
最後一個方法,第五個叫做「想像給最好的朋友,你的摯友的良心建議。」你可以問自己喔,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遇到同樣的狀況,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往往有時候,做這樣的一個「距離的切換」, 或者是做這樣一個身份的調整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人生把自己當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其實也是合理的。
可是有了這個角度之後,很多你原本糾結的,或覺得很有壓力、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你起碼會知道,現在的第一步,或者是或許從什麼樣的方向調整,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部份。
所以我們來整理一下喔,這五個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把你的內在語言,從「我」換成「你」。
第二個,從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往回頭看同樣一件事。
第三個,試著切換到別人的角度,甚至於是陌生人的角度。
第四個,模擬一下,那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這件事。
第五個,你可以想像給最好的朋友良心的建議,那會是什麼。
其實這些想法,就是我經常在「高難度對話」的課程裡面,提到的「前提」與「背景」的概念,是相呼應的。
當我們呢,都用第一人稱來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覺得」,就是「我覺得」跟「應該」的思維裡面。
這樣子呢,其實是很容易進入一種自我循環,尤其惡性循環。負面的情緒啊、壓力啊、挫折啊…這種狀況,就很容易糾結在那裡。
當你已經先「覺得」一切都「應該」會朝向不好的方向的時候,這時候你跟本看不到其它的可能啊!因為你在你「自己」裡面,你沒有跳出來嘛!
所以呢,「拉開距離」就是幫助自己看見「前提」與「背景」的具體方法。希望呢,你能夠透過這五個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期盼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我想穿越壓力,需要具體的方法;一樣面對我們的人生,一個最有限的資源,叫做「時間」。我們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最優化的身心模式。
所以呢,『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會讓你回到自己大腦運作的核心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讓你跳脫出,無論是拖延還是工作狂,這種兩極的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很期待你的參與,更期待你的發現,能夠跟我們一起做分享。我相信無論是在線上平台,還是實體教室裡,我都能夠很快的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文 姿 云 成長 背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馬如龍(馬俊麟)專訪
▲「我心中的宇宙,宇宙中心的我」藝術家馬如龍以太空為背景、結合人像,試圖將創作者的孤獨狀態具體化。
▶自小立定志向◀
從小馬如龍對於繪畫可說是情有獨鍾,幼稚園自己拿著空白簿子畫四格漫畫,到國小、國中在漫畫堆中創作獨家漫畫,國中憑著天份與自信考上復興商工、進入西畫組,進而對於油畫與純藝術感到興趣,從高中到大學,馬如龍秉持對於人像繪畫的喜愛,持續以人像作為創作主軸,發展一系列的作品。在進入研究所後,他開始思考自身創作的符號與特點,開始觀察與分析藝術市場。
▶人像創作的起點◀
進入復興商工西畫組,馬如龍便喜愛上畫人物,以身邊同學為對象,以紀錄的心境繪下週遭的人事物。這時期的創作著重於寫實技巧。到了大學時期,仍持續以自己所偏好的人物像為創作主題,畫中主角呈現無表情與性別界線模糊的狀態,描繪都市中人們空殼般度日,人物姿態各異、四周擺放無意義的水果,形成荒謬組合的眾生相,展現年輕一代有些輕蔑的態度,以及被現實困住的狀態,並在創作時提出「為什麼我們是人?」這樣的疑問,反思自己創作的初衷。
退伍後工作兩年還未考取研究所時,存了一些錢才重回創作之路的馬如龍,面對睽違三年的創作,試著用一種重新出發的角度來創作,利用各種新工具等等來象徵重新開始的契機。在進入研究所後,馬如龍便開始探討多年來的創作脈絡,以及尋找自己的藝術語彙。在以往的創作中,他認為觀者在閱讀作品會有困難,似乎無法解讀、易被忽略,希望作品之間具有串連性,因此開始尋找獨有的藝術語彙與了解市場性,這樣的探討過程為此次展覽的前言。
▶關於孤獨◀
因家庭的關係,馬如龍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許多時間一人獨處沒有與他人分享的機會。馬如龍認為「孤與獨在中文原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孤為喪父的兒童,獨為老而無子。兩字合併後多指作一種孤單的,單一的狀態。但孤獨在英文中代表的是 alone 並非 lonely,縱使周遭有人,個人進入不被打擾的狀態也可稱為孤獨。所以在此指藝術創作中的孤獨指的是一種思緒不被任何人打擾的隱遁狀態。」馬如龍以往的作品以提出社會議題或是批判性為主,展現都會中一種「無」的狀態。
作家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這個『獨』,李白也 用過,在〈月下獨酌〉裡,他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一種很自豪的孤獨,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獨才是圓滿的。又好比你面對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頂峰,會產生一種『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感覺,沒有任何事情會打攪,那是一種很圓滿的狀態。」。
▶衍伸為太空狀態◀
馬如龍認為在太空系列創作中,他並非強調太空的美好或夢幻,現實中太空沒有介質因此無法傳遞聲波、也看不見星空,其實是一種黑暗孤寂的狀態。與其說太空系列是在表現太空的樣貌,他個人認為更像是反芻對於生命探討和自身靈魂剖析的具象化。同時他也探討到生死的問題,大家都是一個人到來這個世界上經歷生老病死,也許過程中有家人的陪伴,但離開世間的時候也是一個人。馬如龍也舉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與音樂家,他們的不朽作品多半是在極為孤獨的狀態下所創造出來的。
人類因為好奇而不斷往太空進行探索,想知道宇宙的起源與邊界。這樣的一個過程,馬如龍覺得像一位藝術家而創作的過程像是太空人在外太空這樣一種孤獨的存在,人類在外太空的的探索過程就像是藝術家在探討藝術的本質、與藝術市場的未知性。而從馬如龍作品中人像呈現訊號不良的模糊樣貌,堆砌出整體圖像與觀者之間一種攝影繪畫與擬真再現的曖昧關係。既是真實,也並非真實的狀態。
▶畫面中的象徵符號◀
在太空系列的作品中,馬如龍將氣球帶入畫面當中,除了具有提升畫面彩度的功能,他也問採訪者是否想過「為什麼人要發明氣球?」,這些常出現於遊樂園和歡慶場合當中的氣球,代表美好與希望、帶給人喜悅,是一種慶祝與童年的象徵,卻也短暫而易逝。現實當中,溫度與壓力的關係氣球無法存在於外太空,遑論飄浮。在畫面中,無法看出性別的太空人手握氣球代表著我們進行的探索旅程是保有希望的,像是孩提時的繪畫初衷,也象徵生活中我們面對的世界表面和諧但內在充滿不安定。
馬如龍認為,精神上不安定與渴望逃離,卻同時要正面保持希望、建構系列的創作核心,而太空人在太空中展演的小荒謬,也正反映了現今藝術作品多利用詼諧、反諷,甚至帶點不知所云,表現出我們所處的世代與現狀。
▲馬如龍以人像結合宇宙,展現孤獨與寂靜,表現藝術家創作的狀態。
(文:金車文藝中心)
馬如龍簡歷:
復興商工美工科西畫組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西畫創作組
重要得獎記錄:
2016 新北市美展油畫類 優選
2016 璞玉發光 西畫類 優等
2016 全國油畫展 優選
2016 百號油畫展 優選
2014 璞玉發光─藝術行銷活動 西畫類 首獎
近期展覽:
2016 他/她 人物油畫群展 雅逸藝術中心 台北
2016 第二屆鴻梅新人獎巡迴展 新竹生活美學館 台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 台北
2015 師大雙年展 徳群藝廊 台北
2015 「幾何」---馬如龍個展 桃園客家文化中心 桃園
2015 "看,我在台北”新一代人文風景特展 台北信義新天地A98F 台北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展出日期:0107-02/26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