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 新鮮人找工作,英國一樣大不易
六月畢業季,很多同學都要踏出校園從學生轉換成社會新鮮人,雖然我離大學畢業很久了,但在英國也招募過新鮮人的職位,觀察到一些英國與台灣的相同與不同點
*求職不易,拒絕正常
新鮮人進入就業市場的第一步就是投履歷找工作,履歷表寄出後沒有回應像投到大海裡是很常見的,因為就業競爭.而在英國的競爭可能更比台灣激烈,英國人找工作會面臨到跟同屆畢業的英國人、歐洲人、已有其他國工作經驗但願意換新環境到英國從基層做起的全世界各地人的一起競爭.
台灣制式的履歷表通常都要填很多家庭背景等資料加上自傳,西式履歷則是強調過去經歷,特殊表表現與貢獻,個人對職場方向的期望,以偏重事實與數字成果為主.我個人實在很討厭台灣的制式履歷,很多東西跟個人能力都沒有關係呀!至於英文履歷該怎麼寫,Google後就有一堆建議文出來,就是請不要直接中翻英.(有空再說我對寫履歷的看法)
*在校成績重要嗎?
新鮮人因為尚無正式工作經驗,常常會被問到在校成績,這點在英國也是一樣的.成績優劣不代表會不會應徵上工作,但會是一個整體表現的參考值,有的英國大企業會要求應徵者的大學成績至少要達到2:1(類似中上成績),名校劍橋牛津不一定是找到工作的保證書,因為有時候這些學校是以學術面為主而少實務面.
台灣企業可能會有新鮮人聯招,可能含有統一筆試,然後再面試.在英國graduate scheme也可能以聯招的方式進行,但是統一考與職務不相關的筆試可能比較少見,通常都採用集體活動個人表現的方式來評估新人,例如小組任務-討論後上台發表.如果有筆試,通常都會是與應徵職務相關的能力,例如數學理解或英文語言.當然有更多的職位是非聯招而單獨招募,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方式可能還比聯招簡易,不必過那麼多關斬許多將.不過有些公司的graduate scheme真的是比較有系統的培訓新鮮人,也算是值得.
*繼續找...用方法終究找得到第一份工作
找工作收到拒絕信是一件很沮喪的事情,但是得從失敗中累積經驗,讓自己越挫越勇,越挫越有方向,離拿offer越來越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分析被拒絕是因為履歷不夠凸顯自己的才能嗎?我讀的科系跟我想找工作的領域差很遠,增加求職的困難度? 不夠了解應徵的職位內容? 投遞時機不恰當? 如果能多了解問題,都可以在書面或是用其他方法凸顯你其他的優點而讓缺點不是唯一被注意的焦點.
新鮮人因為之前沒有正式工作經驗,在求職過程中,想清楚根本性的問題額外重要"為什麼我想要應徵這份工作?"、"3年或5年後,我想要怎樣的職場生涯?"當想清楚為什麼想要這份工作、想在這個領域工作,就越能夠在履歷表與面試中表達出自己的企圖心,這也區隔了我與其他人的不同,畢竟這代表了"我不是只要一份工作”,”我想要的是這份工作",相信面試你的主事官也會感受到你的企圖心的.
*找到工作之後....
要開始上班了也會面臨到食衣住行的準備與改變,例如到外出房子,因為公司可能在倫敦或是你之前從沒到過的城鎮;添購上班族行頭,英國人其實還蠻愛穿西裝襯衫正式點的服裝(雖然還是看產業),所以差不多得把一櫃子的T-shirt都換掉;行的交通,不是開車就是坐地鐵公車上班,貴鬆鬆的油錢跟交通費.交通有多貴呢? 倫敦地鐵1-2區一年票是£1284=NT$6萬,1-6區£2344=NT$11萬,我家火車到倫敦約30分鐘車程年票大概是 £5500=NT$25萬,你以為新鮮人或英國薪資高嗎? NoNo,一樣被物價壓得難喘息.
新鮮人薪水不高,但生活費高,可能工作內容與工作地點也不是原本的首選,但是至少這是個職場生涯的開始,既然有了工作的機會,能盡量多學盡量多做,這些將來都會是你下份工作的資產,時尚教母美國Vogue總編輯Anna Wintour三月在牛津大學的演講中提到"The more you do, the more you can do”當你做越多,你越能做.或許職場生涯的剛開始很普通,但是後續的造化看個人,就像已入場到職場嘉年華會了,之後有什麼發展就看個人能不能多學多看多做,翻轉成不平凡了.
大家加油!
.
.
有興趣的可以讀我5/17文章- Vogue總編輯Anna Wintour的演講全稿: [職場] 時尚教母X牛津大學=給年經人職場與人生的的四個意見
照片是倫敦皮卡帝利圓環有名的廣告看板,好啦,紐約時代廣場的縮小版,哈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