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的美成為日常】
擔心傳統工藝隨著前人的離開也跟著消逝,很多國家的藝術家甚至政府部門單位,想盡辦法要留下那些美好的傳統,烏克蘭一間造型/攝影工作室努力存續這項工藝。
2014年烏克蘭內戰爆發後,其國內許多設計師與創作者,皆試圖重振原本已逐漸沒落的傳統藝術。造型師Dominika Dyka創立的「第三隻公雞」(Treti Pivni)造型與攝影工作室,就致力於將烏克蘭傳統花冠Vinok,藉由與時尚、音樂、娛樂領域工作者合作,重現於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
#花冠歷史
花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文字記載之前!
「在烏克蘭與俄羅斯,婚禮時兩位新人都會戴上花冠,這是延續自拜占庭帝國的傳統。」美國佛蒙特州本寧頓學院(Bennington College, State of Vermont)斯拉夫文學講師Alexander Mihailovic表示,「烏克蘭保存了來自古希臘與拜占庭帝國的婚禮花環傳統,但是在烏克蘭還有另一項傳統,那就是未婚少女會在春季配戴花冠。」
#除了好看花冠還可以......
在春夏季,烏克蘭少女會配戴鮮花編成的花冠,冬季則以紙及緞帶製成的花圈取代。
每一種花朵、緞帶的顏色也都有不同的意義;這些花冠有時也會用於占卜,例如少女會將自己的花圈摘下放進流水中,藉由花圈沉沒與否與漂流方向,來預測她是否該步入婚姻。
#人人都能擁有的美麗
時至今日,花冠不再專屬未婚女性,而是走入烏克蘭人的日常生活。商店櫥窗、企業廣告、歌手形象照,以及尋常民眾的婚禮、家族攝影中,以花冠見證他們生命中重要的時刻。
圖片來源:第三隻公雞」(Treti Pivni)IG - third_roosters
#BeautiMode #烏克蘭 #花冠 #Vinok #傳統工藝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有海外學歷能不能去歐洲工作呢?⠀ ⠀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巴爾幹地區的產品經理,李澤中。⠀ ⠀ 相信有來參加年初實體活動的朋友應該對澤中不陌生。⠀ 澤中是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畢業,先在采妍國際磨練、而後獲得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機會。之後則輾轉到了歐洲巴爾幹地區,成為當地的產品經理。⠀ ⠀ 歡迎大家來聽聽...
斯拉夫 文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423世界閱讀日
#猜猜這是哪裡?
#隱藏版圖書館 #只有夏季才會開放民眾進去閱讀
布拉格的斯拉夫圖書館是斯拉夫研究領域的公共專用研究圖書館。
它是歐洲最大,最重要的斯拉夫圖書館之一。
自1924年成立以來,它一直在系統地補充,處理和訪問其收集的世界研究斯拉夫文學(主要是歷史,語言學和政治學)文獻和精選的斯拉夫作家的原始作品。
它的館藏中包含超過850,000冊圖書館文獻,一系列地圖,海報,視覺和藝術資料以及許多特殊文獻。
🔗 https://www.en.nkp.cz/slavonic-library
#IG沒有打卡點
#自己google囉
#不一樣的布拉格
斯拉夫 文學 在 捷克小姐×捷克歷險趣 Adventure in Czech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日快樂🎂🎈
100年前的今天 誕生了一位影響捷克文學的故事人物「好兵帥克」
1921/3/1 雅洛斯拉夫·哈謝克Jaroslav Hašek出版了他的諷刺和反軍國主義著作
如今 它已被視為捷克文學的瑰寶之一 並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但是 帥克是個笨蛋?還是個很聰明的人、但卻假裝自己是個傻子?這個問題尚未有結論
「好兵帥克」是捷克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謝克筆下的故事主角
帥克厭惡當時腐敗的奧匈帝國 嘲諷戰爭和舊秩序 於是展開一段驚險又恢諧的從軍旅程~
GOOGLE曾出現好兵首頁 捷克境內也能尋找到紀念好兵的蹤跡
某些小店還販售好兵娃娃和其他實用小物 你可以把好兵帶回家 讓他為你的這趟旅程帶來莞爾鮮活的回憶 💗
許多朋友到捷克總會走進「好兵餐館」
至於這個餐館美不美味?捷克小姐就不評論了😆
想知道更多關於【好兵帥克】的完整介紹嗎?
快連結到捷克小姐的社團貼文: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642695742641743/permalink/1675931742651476/
#Cesko #Czech #Praha #Prague
#捷克 #布拉格
斯拉夫 文學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沒有海外學歷能不能去歐洲工作呢?⠀
⠀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巴爾幹地區的產品經理,李澤中。⠀
⠀
相信有來參加年初實體活動的朋友應該對澤中不陌生。⠀
澤中是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畢業,先在采妍國際磨練、而後獲得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機會。之後則輾轉到了歐洲巴爾幹地區,成為當地的產品經理。⠀
⠀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澤中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在從島上發展到歐洲的歷程。⠀
-----⠀
🎙Ep077 - 外派業務的巴爾幹大冒險:李澤中⠀
#TCLee #李澤中⠀#離島人
🔗 https://www.linkedin.com/in/tc-lee-03082899/⠀
⠀
🏆經歷⠀
- 歐洲 巴爾幹地區產品經理⠀
- 歐洲 MSI筆電保加利亞業務⠀
- 台灣采妍國際TCY 東南亞海外業務⠀
⠀
🎓學歷⠀
- 台灣 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
- 台灣 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LASf8pIeKM/hqdefault.jpg)
斯拉夫 文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字軍 #Crusader #真相
十字軍的真相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想到十字軍,就會想到騎士的威風凜凜,騎士的義勇行為,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讀了越多關於十字軍的記載,就發現這根本就是假借宗教的名義的殘酷戰役,而且參加戰役的並不全部是騎士,而是一些犯過罪的人。
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就是十字軍,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傳說中的故事,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所以精彩的故事啦!
好!我們開始吧!
基督教崛起
從耶穌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後,他的使徒就開始在羅馬帝國的猶太國傳教,到了4世紀,基督教已經是羅馬帝國的最大的宗教,在380年時羅馬帝國的狄奧多西大帝正式把它列為國教。在隨後的幾世紀裡面,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區都是屬於羅馬帝國和其分裂出來的拜占庭帝國的管轄範圍內。
伊斯蘭教開始盛行
到了7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在阿拉伯地區崛起,而先知穆罕默德的後繼者,穆斯林們就開始向阿拉伯半島擴張,而在636年,穆斯林就打敗了拜占庭帝國而佔領了耶路撒冷,並稱之為古都斯。而在北非的穆斯林也越過了直布羅陀海峽,直搗伊比利亞半島中部,也就是現在的西班牙,而在730年代,北非的柏柏爾人(Barbarian)入侵法蘭克國,但是在732年被查理。馬特挫敗,717-718年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現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的舊名,它曾經是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重要的城市。它重挫了烏邁爾王朝的穆斯林軍隊的圍攻,到了9世紀,西西里島地中海島嶼都被穆斯林佔領了。
和平共處
在9世紀時,在阿斯巴王朝的管理下,耶路撒冷的年市集吸引了大量的西歐商人和朝聖者,而當地的基督徒也可以建造教堂和依照自己的法律過活。,穆斯林和基督徒的生活也算和平。到了十世紀,拜占庭帝國開始威脅到穆斯林王朝,而他們就開始引進突厥僱傭兵。
突厥
什麼是突厥人呢?花木蘭對抗的士兵就是突厥(Turkler)。而在中國北朝史書裡面,突厥比較像是一種政治概念,而不是一種民族的名字。
突厥人並沒有像阿拉伯人那麼寬容,而那個時候什葉派,也就是比較排外的伊斯蘭宗教勢力開始崛起。而創造了法蒂瑪王朝,中國史書上面稱為‘綠衣大食’,而設都在開羅,也就是埃及的首都。到了第六任的埃及法蒂瑪王朝,出了個暴君,叫哈基姆,他摧毀了聖墓教堂(耶穌復活的地方)還有基督徒的一些教堂和猶太會堂,加深了推非穆斯林的逼害。而西歐的基督徒去耶路撒冷朝聖的路也被封鎖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也越演越烈。
塞爾柱帝國
在1039年,哈基姆死後,他的繼位者就放寬了對基督徒的逼害,因為他們開始意識到朝聖者是他們很重要的收入財源,但是破壞和逼害已經成為事實,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也有了芥蒂。而後來加入突厥的塞爾柱人,更是讓基督徒更憂慮。
塞爾柱人過後推翻了白益王朝,控制了巴格達,成立了塞爾柱帝國,它的擴張(kuo )更讓拜占庭和法蒂瑪王朝有了利益衝突,開始了之間的戰爭,拜占庭打輸了,耶路撒冷也被塞爾柱人佔領了。
騎士文化
在1000年時,隨著基督教在維京人,馬扎爾人和斯拉夫人開始傳開,開始停止了遷移,農民開始耕種和得到比較穩定的生活,有了交易和金錢,就可以買更好的戰馬和盔甲保護地區性的城堡,而這些城堡的領主和隨從們稱之為騎士,成為了貴族階級層的一個象徵。騎士精神就是崇尚勇武,榮譽和忠誠,但是要看他們的領主是不是一個明君,有時也是一些掠奪人民的財產和濫用職權,而騎士就是他的爪牙。因為他們的精神裡面,沒有禮義廉恥。
十字軍名字的由來
由於那個時候耶路撒冷被塞爾柱人佔領了,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就在意大利呼籲領主和拜占庭帝國一同解救在東亞地區的基督徒,並且最終目的就是要奪回聖地,也就是耶路撒冷。這次的號召得到了貴族和平民百姓的支持,更以十字架為軍隊的徽幟,定制大量的十字徽章派送給士兵,所以十字軍的名字(Crusaders)
逼害猶太人
其實很多領主也號召這次的戰爭,並不是真的為了解救耶路撒冷,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就碰碰運氣,希望十字軍可以奪回穆斯林霸占的土地。
由於打戰需要很多現款,因此很多領主就開始籌備金錢,包括一些平民百姓也千方百計的製作盔甲,組織了平民十字軍自己上場去,而沒有錢的時候,就去打劫猶太人,因為他們是最有錢的。但是這些平民百姓沒有士兵的紀律,每去到一帶更是姦淫擄掠,更是逼害和殘殺他們眼中認為的異教徒。尤其是猶太人,更是被他們當成主要攻擊目標。
然而這支隊伍也沒有好下場,去到了君士坦丁堡後,被它的皇帝派去對抗塞爾柱軍隊,更是全軍覆沒。
正規十字軍東征
在1096年,第一個正規的貴族十字軍就正式出發,在三年後,十字軍打敗了埃及法蒂瑪王朝控制的耶路撒冷,並建立了十字軍控制的耶路撒冷國和三個附屬小國:伊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和安條克公國,而他們攻進了耶路撒冷過後,把兩個城市,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裡面所有的平民百姓都屠殺了。這造成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就結了深海大仇。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過後當然穆斯林也反擊十字軍駐守的地區,尤其是塞爾柱人,更是開始攻打耶路撒冷的附屬國伊德薩伯國,而耶路撒冷的國王就向法蘭克國王和德國國王求助,第二次的十字軍東征就開始了,但是卻敗於塞爾柱人手下,而伊德薩伯國就滅亡了。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187年,在埃及的王朝就被阿尤布王朝代替了,更是統一了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和遜尼派這兩個巴格達的力量,他的蘇丹是連西方國家的人都認為他有騎士風範的薩拉丁,我記得這個人是因為我在一出電影Kingdom of Heaven 裡面有講到他,而另外一個主角就是Orlando bloom。而Kingdom of Heaven裡面講的時代背景就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以聖戰為號召,集聚了所有的穆斯林向耶路撒冷進攻,最後攻陷了耶路撒冷還俘虜了耶路撒冷的國王。所以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腓特烈一世,也稱之為紅鬍子,和英國獅心王查理一世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發動了第三次的十字軍東征,但是在途中紅鬍子就墜水而死,其部隊就退出了十字軍,而腓力二世和查理一世也不和,到最後就只剩下查理一世孤身和薩拉丁作戰,各有輸贏,最後達成了停火協議。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大家以為十字軍一定是找穆斯林麻煩的,對嗎?其實並不是,十字軍過後只是掛著宗教的名義去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已。在那個時候,威尼斯是個中立國,也是一個大財主,凡是有國家需要金錢和糧食來打戰,就需要經過威尼斯借錢和糧食,而那個時候教宗意諾增爵三世就發起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原本最初的目標是埃及,但是因為要用海路來攻擊開羅,需要威尼斯包辦戰船和運輸,而威尼斯開出的價格就是八萬五千馬克,也就是當時英國加法國的總收入X 2,還有開出條件,打下的土地,威尼斯需要佔一半,不過他也有派出6000名士兵參戰。由於到了最後原本預計的八萬的士兵,到最後來的人只有一萬,但是威尼斯的戰船全部做好了,而十字軍也只給了三萬多,由於還欠債,因此需要幫助威尼斯攻打札拉城,
札拉和君士坦丁堡
但是扎拉城也基督教城市哦!雖然他們也高舉十字的旗幟,但是十字軍還是攻陷了札拉城,並且大量的掠奪和殺害裡面的百姓。
其實以前扎拉是在威尼斯的管轄下的國家,但是過後就在匈牙利的支持下脫離了威尼斯,十字軍為了還債只好答應威尼斯攻打札拉,然後也幫拜占庭王族的後裔阿萊克修斯四世奪回君士坦丁堡,也是基督教城市。因為他答應支付20萬馬克,會出一萬士兵幫忙攻打開羅,更會將希臘東正教歸於羅馬天主教。
到最後大家包括教宗考慮了利弊之後,就開始攻打並且奪下了君士坦丁堡,之前的國王
阿萊克修斯四世和他爸爸就共同管理國家,但是由於他們需要支付十字軍的錢和兌現之前的承諾,所以開始對人民實重稅,引起人民的不滿!於是人民發生叛變,阿萊克西斯四世和老國王就被殺了,而新上任的國王不認之前對於十字軍的承諾,於是十字軍開始攻打君士坦丁堡,攻陷君士坦丁堡就大量的搶裡面的金銀珠寶,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歷史文物可以在威尼斯的博物館可以看到。很多希臘和阿拉伯文學作品,都在拜占庭帝國滅亡後,被十字軍帶回來歐洲。
最後打來打去都是為了利益。而且打的都是基督徒。
十字軍一共發動了十次的東征,除了第一次剛好遇到塞爾柱帝國的國王剛好駕崩,其他的東征都是失敗的。那麼為什麼他們還要去打他們所謂的聖戰呢?
教廷的迷惑
由於那時的羅馬教宗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他們就利用那個時候的宗教狂熱,去遊說平民百姓參軍,而這教宗的迷惑下,就說參加十字軍可以贖罪,可以洗淨之前所犯的罪,在那個時候,他們並不是說去打戰,而是去耶路撒冷朝聖,但是由於之前的塞爾柱人的逼害,因此他們只是變成了武裝朝聖而已。而且用宗教的名義號召人民會更加有說服力,因為人民都是自掏腰包去參軍,除了自己的旅費和飲食之外,還需要自己傾家蕩產去打造盔甲和武器,更還會失去生命,應該沒有比宗教更好的理由吧
金錢,權力和領土
戰爭離不開金錢和權力,由於是在東歐和西亞地區的伊斯蘭王國開始威脅到這些領主,還有開始眼紅他們可以在聖城得到不少朝聖者的收入,更是想搶回之前屬於自己國家的領土。所以假借十字架的名義出兵,第一沒有人說你是為了利益去攻打其他國家,第二,更能得到平民百姓的支持。
宗教原本是美好的,但是卻可以在一些人的手中,變成了殺人的武器,那些在新約裡面的教誨,那些愛戴其他人的美德,在一些人的迷惑下,就變成了達成他慾望的工具。戰爭從不會改變現實,只會製造更多的殺戮,仇恨,而剩下的只有屍骨遍野。
動物界裡面沒有所謂的戰爭,只有為了食物而打鬥,而醜陋的人才會想出不是為了食物去殺害,而是為了更多領土和慾望,去殘殺自己的同類。
但願世界不再有戰爭,Peace!
好啦!今天的十字軍故事就到這裡,它並沒有你想像中崇高,如果你朋友不知道這些十字軍的故事,記得分享給他們看,如果覺得我頻道做得不錯,也可以加入會員支持我做更優質的影片吧!
好!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idha93z_s/hqdefault.jpg)
斯拉夫 文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介紹
訪問作者:陳浪
內容簡介:
新銳旅遊作家、外景節目主持人、知名講師、 文字流浪者陳浪,第三本背包客生涯著作
即使隻身出發,你也不是一個人走在路上。
對過去的緬懷,對未來的眺望,途中相遇的故事,轉身離別的遺憾,都收入行囊,都揹往遠方。
肩起的重量,是初心,更是信仰。不怕迷惘,無懼徬徨,先把心走近,再把路走長。
漫漫長途,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哪裡,是我的流浪?
從《陸途》到《遠行》,再到新作《哪裡,是我的流浪》
回顧這些年的寫作歷程,於2015年推出《沒有終點的陸途》時,雖然只是新人作者初試啼聲,但在心中已經構築起遠大的藍圖,希冀完成所謂的「陸途三部曲」,分別探討旅行的原因、過程與結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以Continent(陸地)為軸,旨在描寫我於中國大陸交換半年所走過的城市風景,把重點放在「走過的旅行地(過程)」。
隔年出版的《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則以Backpacker(背包客)為敘事出發,並向讀者闡述這些年的旅行經驗是如何形塑今日的我,讓我有所成長,把重心放在「旅人的轉變(結果)」。
一片土地,一個人,單靠這兩個要素還無法構成一趟旅行,還差「一條路」,把土地與人串連起來,因此誕生了系列最終回《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旨在回答「人為什麼踏上旅行?(原因)」。
作者介紹:陳浪
‧既是作家,也是旅人,更是夢想走遍世界的平凡大男孩。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於在學期間開始旅行,六年來揹著背包隻身走過歐美亞近兩百五十座城市,也曾赴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交流學習。對於隻身旅行有著無比熱忱,鍾情於漫漫長路上的美麗與哀愁,執著於向遠方不斷地前進與探索。
‧畢業後投入校園演講,迄今已將自己的故事帶入百餘所台灣大專院校。
‧曾任《OR旅讀中國》雜誌專欄主筆。
‧擔綱中視《神州探秘1、2》及《兩岸新視界》行腳節目主持。
‧個人出版著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 》(2015)
《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 》(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4afh3Cs_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