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 於 新 一 代 展 Q & A 》
-
經過這次的新一代設計展,在展覽期間被詢問到了許多問題,為此,我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整理了一篇Q & A,希望大家能更了解我的作品理念及作品一些更深層的意義。
-
其中有部分高中生有來訪問我,說是學校課堂要找作品寫報告,也希望這個懶人包對部分高中生有幫助。
—————
Q:請問這個畢製創作你們是幾個人一組?
A:只有我一個,我是一個人一組。
-
Q:為什麼會想要一個人一組?
A:因為我想在畢業前做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大型創作,也算是給自己的一個挑戰和目標吧(真的是我目前為止最大型的創作了)。
-
Q:我覺得這個作品很棒,為什麼沒有入圍金點新秀獎?
A:這次的金點新秀獎我沒有報名,因為本人的疏忽以及報名的時候作品尚未完成。
-
Q:為什麼想以視力表作為發想?
A:因為視力表對於大家的的印象及聯想就是「越小越看不見」我將這個概念與動物保護級別作為結合 = 越下面那個動物已經絕滅看不見了,就如同我們的視力一樣也看不見了。
-
Q:請問你的靈感來源?為什麼想做這個?
A:我從小就非常喜歡動物,也一直都有在關心動保、保育這塊,看了很多動物頻道及動物相關的節目及書籍,因此從很久以前就對動物有相當的了解,而我也比較擅長畫插畫,所以在這次的畢業創作,在已經有動物及插畫的條件下,一直在想要如何同時有插畫又有動物,又有議題性,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議題並能夠傳達事情概念的,由於我的眼睛有散光,有時看太遠的東西會變得模糊重疊,有一次我在過馬路的時候,看不太清楚那個數字,有時候靈感真的是突然間就來,那瞬間,剛好就想到視力表這個概念,越小越看不到,那是不是最下面那個絕滅的動物,也如同我們的視力一樣,看不到了。
-
Q:為什麼想以黑白色表現,沒有考慮有色彩?
A:這個部分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我希望用最簡單純粹的黑色來表現線條的細膩與細緻,由於12張擺在一起,有色彩會使整體視覺變得更亂更雜,反而看不見那些動物插畫細膩的線條,第二個原因,我知道這世界上有部分的族群是有色盲的,他們沒有辦法辨認出色彩,我希望在看得見的情形下,任何人看到我的作品都會是同一個畫面及色彩,如果有了色彩,一般人也許覺得繽紛,但對於那些人我認為是不太公平的。
-
Q:請問底下的部分都是手繪原作嗎?
A:對,底下全部都是手繪原作,整張畫完後直接等比例掃描進電腦製作成海報輸出,因此海報部分完全沒有經過電腦的縮放,只有多上下兩塊跟加了文字排版,地圖部分就是各張視力表下面的C經電腦排排排而成了(所以現場才會準備放大鏡,讓大家能看到手繪原作更細膩的細節)。
*因為很多人以為是印刷,讓我受寵若驚*
-
Q:請問等比例的手繪原作最下面最小的那些是怎麼畫的?
A:我是用最細最細的0.03代針筆並用肉眼畫的(因為用放大鏡會有聚焦問題,所以筆也會跟著變大,一下去會炸開,因此全程都是以肉眼手繪而成)。
-
Q:如果一個畫錯了怎麼辦?
A:基本上如果畫錯一個就要整張重畫,但我目前沒有遇到這樣問題,全部都一次成功(呼好險,而且我在畫一張的開始前都會在桌前先醞釀半個小時)。
-
Q:請問你這次創作花了多久的時間?
A:去年的暑假到11、12月份是主題確定、想法的構思及資料的搜查、彙整、統整,今年的一月份正式開始畫,畫到3月底快4月初。
-
Q:你在創作上覺得最困難的事是什麼?
A:在搜查資料花了不少功夫,像是要查每一個國家有什麼動物、查每個國家的特色風格及特色元素、查每一個動物被IUCN編定的級別,再把國家風格特色融入插畫動物造型。
當然,最困難的就是要如何把每一種動物凹成一個C,既要維持C的型態,又要看得出是什麼動物。
-
Q:你平時就有在關注這樣的議題嗎?
A:對,時常(看到一些報導會流淚的那種)。
-
Q:請問你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嗎?
A:我不希望我的作品只是為了畢業而做,也不希望展覽完就這樣結束沈沒,我希望這個創作作品能夠繼續延續下去,讓更多人看見我想傳達的概念,讓更多人看見我的作品(因為這個作品其實延伸性很廣很高,自己講)。
-
Q:請問有考慮要販售海報或是產品化嗎?
A:這是被問到次數最多最多的問題,對此要再次說聲非常不好意思,其實我很想,但由於是一個人,所以在成本考量上以及種種因素有些困難,印刷方面由於尺寸與紙材的侷限,又不希望因此降低作品的品質給大眾,所以目前沒有考慮要商業化及產品化,因此前期還是想先以展示及傳達概念為主軸~(希望在遙遠的未來能有機會)
-
Q:因為你是一個人,請問你這樣做下來花了多少錢?
A:◉‿◉
—————
以上是我整理出的Q & A,文章慎長,看完的人很謝謝你,無法看那麼多字的人可以欣賞圖片就好(⁎⁍̴̛ᴗ⁍̴̛⁎)
應該沒有缺了~
新一代設計展地圖 在 經濟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很像是你走在一個地圖上
往一個方向前進
你參加競賽 在那個瞬間
周圍很暗的地圖就被打亮
全球最大的學生設計競賽 #2018金點新秀設計獎
入圍名單出爐
共有64校137系所共4,834件作品報名
其中850件入圍決審
入圍大贏家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實踐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
詳細報導和入圍名單➡ https://bit.ly/2HNZT5g
入圍作品將於5/25在新一代設計展上進行決選
在那之前,獎項召集人齊聚
說出他們的感想,以及期望
2018新一代設計展
時間︱2018/05/25-2018/05/28
地點︱台北世貿1館&3館
活動網址︱www.yodex.com.tw
新一代設計展地圖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厭世代覺醒
#政經星期五今晚登場
文/ 李雨蓁
厭世代面臨的低薪、過勞、階級無法流動和南北差距等問題,並非在我們這代才形成,而是過去數十年產經結構累積而來。然而,我們與其怨嘆,不如起身找出高雄的解答。
好過日的幾位夥伴提到了發展型國家的轉型失敗、大企業的虛胖與缺乏創新能力、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和相對萎縮,這些都是薪資停滯、財富世襲與產業財團化的原因。
●我們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我們認為,高雄的未來並不是找到下一個「台積電、鴻海」這樣的大型企業來投資設廠,而是找到能孵育出創新產業的生態系。要完成這樣的轉型,代價並不簡單。台大國發所所長周桂田教授,就提出我國政府長年陷入 #高碳產業 結構的 #轉型怠惰,顧忌於高碳產業之產值與政治影響力,而不敢使用政策誘導工具,釋出生產要素,內部化外部成本,而讓「高值化」真正完成。
在產業變化、全球競爭與資本移動的下,臺灣就業機會從工業轉向服務業的趨勢相當明顯,對青年人口更是如此。然而,台灣缺乏服務業高值化與「服務外銷」能力,加以職缺以低階無技術員工為主,新創產業不發達且門檻偏高,在缺乏高等教育與技職體系產學配合與永續教育下,也造成了青年低薪與貧窮化。
●低薪與勞權不彰...都和產業結構有關?!
台大社工系古允文教授研究兩千多名「青貧族」後,也發現 #產業升級、提高生產的 #附加價值 才是真正解決低薪問題的關鍵因素。也就是在建構社會安全網與稅制改革之外,產業結構仍是解決低薪的最大關鍵!我們要做的,不只是讓老闆遵守勞基法而已,而是真正壓著老闆去轉型,以及讓青創門檻下降,年輕人有機會自己創業幹掉慣老闆,整體社會創新氣氛與資源增加,誘導勞工意識提升,這才是增加薪資的基本條件。
在《厭世代》專題報導採訪余宛如時,她提到台灣新創的困境,有一部分是台灣創業者不知趨勢何在,大多用代工思維思考。《未竟的奇蹟》提出,過去台灣的「#經濟奇蹟」與代工出口經濟體有關,卻也在後來形成「#衰退典範」,都能看出代工模式為台灣帶來的枷鎖。
●開放在地數據資料庫
日本比台灣更早出現了青年貧窮、世代差異、首都一極化等問題,其中,扭轉地方經濟發展模式的政策便是地方創生。今晚我們會來好好談地方創生的發展脈絡。以下只講一點:
地方創生各種手段中,首先是開放數據,是情報網站 #RESAS(Reginal Economy Society Analyzing System)地方經濟分析系統,提供情報資訊與社群服務,包括全日本各地開放資料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像是人口結構(自然人口、社會人口增減、就職求學人口、未來人口推估)、地區經濟循環(生產、分配、支出及勞動生產力)、產業構造、企業活動(情報、海外拓展、研究開發)、觀光(國內外旅客組成、旅宿設施)、道路公共建設、雇用及醫療福利以及地方財政等數據。
台灣近年在產創條例和中央地方政策中,也強調開放數據的應用,但RESAS與台灣國發會推的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比較起來,網站介面與地圖化資料的呈現方式都更勝一籌。顯見除了供應情報給新創者之外,資料庫的圖像化設計與建置也能提供新興的資料分析與UX產業,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政府單位必須要認知到創新呈現與數據分析應用的必要性。
●政府作為媒合企業與新創的媒介
台灣新創產業或新興年輕團隊面臨的困境,一是資金,二是研發時間,原有的新創意需要金錢和時間來讓想法更加成熟,而這兩項要素都能從現有的企業中尋找,新創事業的成本不該成為政府補助的成績單,而是要讓企業家們認為自己是有責任、有義務去輔佐新創產業,如此,才能行程良善的傳承與循環。
以我的例子來說,大學畢業時,和我的畢業製作夥伴花了十幾萬研發了公共場所的雨具速乾設施,用玩的方式解決傘套不環保的問題,這個產品也在新一代設計展當中獲得廠商特優獎,但除了獎金與獎牌之外,就沒有後續了,在跟當初給予獎金的廠商接洽當中,發現他們只是想買斷這樣的產品,或是直指還有很多需要修改及實際生產上的困難,而不願給予輔助等等的回應,讓本來想成立新創研發的我們,在面臨沒有薪資來源,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下,只好各自單飛投入職場就業。
倘若產官學能真正發揮媒合的作用,我相信一定能為台灣新創產業帶來一股新興的力量,讓企業盡到社會責任,讓新創注入新的活水,畢竟年輕人的厭世,在於對未來找不到可以熱情的方向。
先談到這邊,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厭世代」的一員,歡迎週五晚上來和我們一起討論打破現狀的解答。如果你積極的認為「厭世不可取」,更歡迎一起來和我們討論行動的方針!
#厭世代覺醒分享講座
我會從智力共享和地方創生切入,來提供高雄產業的可能解答與政策方向,歡迎參加!
【時間】2/2(五)19:00-21:00
【地點】三餘書店|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
【與談人】
- 陳信諭 醫師
- 李雨蓁 設計師
- 李欣翰 業務員
- 陳柏惟 電影製片
#高雄 #新創生態系 #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