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讀大稻埕📚 #線上書單 /
#用閱讀理解你所不知道的大稻埕
↠ 大稻埕碼頭:一座島嶼接口國際的起點,見證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地方縮影 ↞
📣 《Viva Tonal 跳舞時代》紀錄片
◼︎ 選讀關鍵字:#摩登台灣歌曲紀錄片
本片是三○年代臺灣流行歌曲進入黃金時代的關鍵作品之一,由當時極富盛名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發行,也影響了日後臺灣流行音樂。
阿嬤和五位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同事坐在台北波麗露餐廳,哼唱著七十年前台北街頭年輕男女傳唱的台語流行歌【跳舞時代】。他們臉上露出笑容,思緒回到從前…
本次 青鳥選片 郭珍弟導演 的《跳舞時代》,在電影中理解1930 年的摩登台灣時代,在波光粼粼的河岸上,重返大稻埕摩登的生活樣貌。
◼︎ 導演介紹 ◼︎
台灣女導演 #郭珍弟 ,曾以《#跳舞時代》、《#清文不在家》兩度提名金馬獎,前者更勇奪最佳紀錄片大獎。她曾三度獲得優良電影劇本獎,作品涵蓋紀錄片與劇情片,包括《#山豬溫泉》、《#海上情書》均多次獲得國際影展邀約競賽或觀摩,包括加拿大蒙特婁國際影展、日本福岡國際電影節、德國曼海姆海德堡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影展、紐約短片展等。《戀愛好好說》是她首次跨國與日本合作的電影,連續獲選山形國際電影節、高雄電影節,以及愛爾蘭「都柏林國際短片音樂影展」競賽片,電影主題曲《抱歉 我不抱歉》並由「天生歌姬」A-Lin 獻聲。
郭珍弟2020最新作品《期末考》,亦連獲瑞士盧卡諾影展、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影展,以及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影展的高度推崇,後者更直接將之選為競賽片。
▒▒ 講座陸續公布中▒▒
相關資訊| https://reurl.cc/vq4Eay
指導單位| 文化部 、 走讀臺灣
#預告片請見留言 #大稻埕走讀 #走讀台灣 #走讀大稻埕線上書單 #台灣與世界接軌的碼頭 #青鳥選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
新加坡影展 在 來趣印度 Go Indi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金馬影展寶萊塢片推薦二]
👑唱一首哀傷的歌 Bulbul Can Sing👑
🍒2019柏林影展新世代特別提及
🍒2019印度國家電影獎最佳阿薩姆語電影
🍒2018新加坡影展亞洲電影類最佳表演
🍒2018多倫多影展
🍒2018釜山影展
印度東北方鄉村,自然美景廣袤無垠,父權與傳統卻如圍牆矗立。長髮飄逸的少女波波以大地為樂園、友誼為寄託,與姊妹淘一同無拘無束地爬樹、玩水、嬉戲,享受青春與成長的懵懂酸甜滋味。然而,承受著父親希望她成為歌手的壓力,波波如同受困的籠中鳥,始終無法在眾目睽睽下自在歌唱,而初萌的青澀戀情在情竇初開的一吻後,竟引發了一連串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應⋯⋯。
印度女導演麗瑪達斯改編家鄉故事,以生活化的節奏、非職業演員、溫柔詩意的紀實性影像,譜成一首謳歌故土的田園詩篇,也是女性歷經磨難後為自己生命引吭的頌曲。
「女主角的名字波波(Bulbul),在印度是夜鶯的意思。片名是一種隱喻,這種鳥除非是自由的,否則不會唱歌。」——麗瑪達斯
場次:
🌼11.17 〈日〉 14:30 信義威秀 14廳
🌼11.21 〈四〉 14:10 信義威秀 14廳
新加坡影展 在 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人の全力以赴】她是台灣第一位參加過奧斯卡、柏林、坎城、威尼斯四大影展的演員,也是金鐘獎、金馬獎、新加坡影展影后。
她可以在《愛情萬歲》裡痛哭十幾分鐘,也可以為了《月光下,我記得》苦練純正關東腔日語。為什麼?她說:「碰到了就要做,這是你的選擇。做了決定,就要全力以赴,不然就是浪費生命。」
★活出優雅自信!6大【我。美好】生活提案
搶先看>>http://bit.ly/2FoIQrK
🌸大人社團,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新加坡影展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宜,及《築巢人》、《幸福定格》導演沈可尚也曾參與黃明川電影的拍攝、製作。
有感於90年代台灣電影普遍性的匱乏與單薄,投資方往往只要求商業的成功,而無視於藝術成就,黃明川決心投入獨立製片電影的創作,從《西部來的人》原住民遠古神話與社會處境,到《寶島大夢》戳破軍國神話和直搗黑幕深處,乃至於《破輪胎》以電影中的電影形式探索公共藝術,三部曲完整地體現、紀錄90年代的強烈騷動。經歷三次傾家蕩產又再起的黃明川,儼然台灣電影界的韋納.荷索,充滿無比強悍的創作意志。
如同返台時與過去(平面、商業攝影)決斷的作為,在拍完《破輪胎》後,黃明川捨棄劇情長片,將全部火力轉向紀錄片,拍攝文學家、詩人、藝術家。在當時,藝術紀錄片完全是處女之地,充滿無限可能與自由,因此引起他的興趣。他以為90年代不只是混亂的年代,也是藝文啟動慾望最高的時代。紀錄片不只有凝視各種現實衝突、體制悲劇和戰亂,黃明川更想紀錄藝術家們如何創造、又如何生活。
2018年黃明川的新作《給自己的情書》,結合紀錄片與劇情片兩種形式,以女性觀點為主。黃明川表示,對女性經驗的關注,並非突如其來,是長期的觀察與體悟,早在《神話三部曲》時,女主角都比男性腦筋更為清楚,且勇往直前地開拓命運,便可以見得。而他正在進行的影像計畫是紀錄國際女詩人,包含台灣、伊朗、印度、東南亞等地,她們在社會參與的角色。
而黃明川浸淫多年的藝術家紀錄片,也繳出傲人的成績單,作品繁多,涵蓋面向亦廣,且幾乎是全景觀的收攬,如14集的《解放前衛》堪稱台灣藝術家風起雲湧的時代切片,《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宏大而深遠,將詩人們的口音視為寶藏,予以妥善留存,《櫻之聲》更是台灣最後一批跨語詩人絕無僅有的影像紀錄。
他總是花費許多時間去紀錄創作者的聲影,《肉身搏天》拍了5年,《櫻之聲》從1994到2002持續思索跨語詩人的呈現,《解放前衛》每一位藝術家大多跟拍4年,如此才能有時間的厚度,才能真正深入精神脈絡與社會連結。他深悉任何潮流都會消逝,再怎麼前衛多年以後仍然會變成過時,然而時代的體驗是不可逆的,對黃明川來說,每一個時代的訊息,每一種獨特珍貴的經驗,都是紀錄片最無從取代的特質,也方有可能抵擋得住時間的改變。
小檔案
黃明川,知名紀錄片導演,倡導台灣獨立製片及藝術紀錄片的先驅。
1955年生於嘉義,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紐約藝術聯盟主修石版畫,又於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主修美術、攝影。曾任國藝會董事、國家電影資料館之電影基金會董事及顧問、台新藝術之視覺藝術獎國際決選團主席、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華視董事、電影中心董事,2008年至2010年間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現正生活於臺北,為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負責人,以及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藝術總監。
1983年曾獲第一屆雄獅美術評論新人首獎,後並撰寫〈台灣攝影史簡論〉,涵蓋清、日兩個時代,係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篇攝影史。90年代第一位拍攝台灣的228建碑風潮,完成《碑林二二八》。
1989年起至1999年完成三部獨立製作之電影劇情長片《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及《破輪胎》,先後獲夏威夷國際影展、新加坡影展、金馬獎影展等國內外最佳攝影獎、銀幕獎及評審團獎項的肯定。劇情短片《鹿港情深》及《1995後工業藝術祭》等受邀參加香港電影節、溫哥華電影節、鹿特丹等國際知名影展;釜山國際影展與香港獨立影展亦均擧辦過他三部劇情片的回顧專題
。
黃明川30多年來長期聚焦於台灣當代藝術人文紀錄片的拍攝,策劃並完成過《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1999-2009)、《裝置藝術十年》(1995-2004)、《地景風雲》(1993-2005)、《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台灣前輩美術家》、《飛越科技藝術》等紀錄片系列,於華視和公共電視播映。另外,尚有四位本土小說家《賴和》、《楊逵》、《東方白》、《林雙不》(1993-1997)專輯系列紀錄片。2003年藝術紀錄片《解放前衛》共14集,榮獲第一屆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年度首獎。
2010年完成台灣日據時代跨語作家《黃靈芝與錦連》、《陳千武、林亨泰與羅浪》身影之文學家紀錄片,最近完成最後一群跨語詩人的追踪,發表《櫻之聲》(1994-2016)。
2011年起自製新紀錄長片系列,計有《縱花烈放》、《辛辣國族》、《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詩藝親親》、《櫻之聲》等,近期來回美國與台灣,拍攝紐約台裔行爲藝術家與其環保意識強烈的作品,製作《肉身搏天》紀錄片。此外也接受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之委託,拍攝多部藝術家與攝影家之短片及國家影音檔案;他於2014年為他的出生地嘉義市建立亞洲第一個《國
際藝術紀錄影展》至今,並爲嘉義市拍攝兩部美術相關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