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藝術」的概念,是隨著殖民勢力擴張而傳入】
1819年萊佛士開始建立現代新加坡,這個時期的藝術教育著重的是實用性,像殖民政府在殖民地繪製地圖、地景、自然物件與考古學物件的畫工。
但現代藝術教育的開展,20世紀初期才開始出現於新加坡地區。而有一群人頗為重要,那就是1920-30年代時值國共內戰時期,為了逃避戰火紛紛向海外移民的中國仕紳:
#新加坡 #殖民地 #國共內戰 #藝術 #仕紳 漫遊藝術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加坡政府為了彰顯光榮傳統、精神及戰力,同時讓民眾能進一步認識本國空軍,特別在樟宜(Changi)空軍基地成立第一座空軍博物館,並於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對外開放。隨著展示內容的不斷增加,星國軍方自一九九○年起在Paya Lebar空軍基地旁擴大新建一座專門的空軍博物館,並自一九九一年九月正式開館。空軍...
新加坡殖民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亞洲的紅燈區】#真正合法
關於亞洲的紅燈區,你或許較常聽到日本新宿歌舞伎町,或是泰國曼谷的娜娜廣場,不過,在新加坡的芽龍,雖然相對來說規模與名氣都小上許多,它卻應該是目前亞洲各國,唯一能夠「真正合法從事性交易」的紅燈區。
獅城的性產業,最早可追溯到 19 世紀,由於殖民時期大量的勞力引進當地,造成男女性別比例極度不平均,為數不少的女性投入性產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總督乾脆改採放任政策,在這之後,新加坡殖民政府開始規劃所謂的「紅燈區」,讓性服務逐漸特區化、制度化,並且需要取得執照。
「下班之後要立刻回家」、「必須在特定區域招攬生意」、「外籍性工作者不得服務新加坡籍客人」⋯⋯暫且撇開非法和「灰色地帶」的性工作者不談,在新加坡,紅燈區內合法的性工作者,基本上其工作權是受到保障的,但需要取得執照(俗稱「黃卡」)、也需要納稅,同時有著十分嚴格的相關規定。
「新加坡在『性交易專區』上的種種作法,或許不見得都適合台灣,但其將產業攤在陽光下、落實法制管理的精神,或許頗值得台灣和亞洲各國參考借鏡。」
#新加坡 #合法紅燈區 #芽龍 #黃卡 #好文再讀
▍換日線 7、8 月徵稿:為什麼我要回台灣?→ bit.ly/2JHbBRl
▍換日線 2019 夏季號《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bit.ly/2vMJxFO
新加坡殖民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加坡紅燈區】#亞洲唯一合法紅燈區
相較於日本歌舞伎町、泰國曼谷娜娜廣場等知名紅燈區,新加坡的芽龍知名度相對較小,卻是亞洲唯一合法的紅燈區。在芽龍,過了附近住家的營業時間後,紅燈區才華燈初上,性工作者開始在路上招攬顧客。
在英國殖民政府管轄的初期,雖然當時性工作仍然違法,但是在大量勞力引進的狀況下,需求趨動了供給,促使許多女性仍然投入性產業。其中當然有許多是被拐騙到新加坡賣淫,而這些女性多半來自日本及中國。直到一戰後,英國總督對性工作採取放任政策,新加坡殖民政府在此後開始規劃「紅燈區」,讓性服務漸漸特區化、制度化,並需要取得證照。
在二戰期間,新加坡受日本佔領,此時性服務對象以日本軍人為主,產業規模達到另一高峰。期間造成的負面印象,讓之後掌權的李光耀一度宣布性工作者違法。直到1970年代,針對性產業的管理才再次走向法制化及設立專區的路線,而後大致形成現在紅燈區的光景。
雖然新加坡針對性工作者有嚴格的規範,但因為刻板印象的驅使下,性工作者仍然受到許多歧視及騷擾。但在合法的規範下,相對地減少了執法時的灰色地帶,同時也能確保工作者的權益。
「新加坡在『性交易專區』上的種種作法,或許不見得都適合台灣,但其將產業攤在陽光下、落實法制管理的精神,或許頗值得台灣和亞洲各國參考借鏡。」
#生活 #新加坡 #紅燈區 #性產業 #JackHuang #TheWorld20
▍換日線 3 月徵稿活動:交換生的私房景點 → bit.ly/2GMC1Cd
▍換日線 2019 春季號《一畢業,就出國》→ bit.ly/2G3bn6Z
新加坡殖民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加坡政府為了彰顯光榮傳統、精神及戰力,同時讓民眾能進一步認識本國空軍,特別在樟宜(Changi)空軍基地成立第一座空軍博物館,並於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對外開放。隨著展示內容的不斷增加,星國軍方自一九九○年起在Paya Lebar空軍基地旁擴大新建一座專門的空軍博物館,並自一九九一年九月正式開館。空軍博物館的建築物採挑高設計,一樓開放空間作為戶外裝備展示區,二樓則分為八個室內展示區。戶外展示區主要展出新加坡空軍(RSAF)已除役的軍用機、武器裝備等實體,包括星國空軍建軍初期接收的塞斯納(Cessna)172K型螺旋槳飛機、T-33A型教練機,早期作為戰鬥主力的獵人式(Hunter)F.74S型戰機,以及SF260MS型螺旋槳教練機,BAC167型打擊王(Strikemaster)Mk84式教練機及該型機配備的毒蛇(Viper)渦輪噴射發動機,A-4S型天鷹式(Skyhawk)攻擊機及該型機配備的J65型渦輪噴射發動機, TA-4S型雙座教練機的機首段,由星國自行改良、換裝F4040型渦輪扇噴射發動機的TA-4SU型超級天鷹式(Super Skyhawk)雙座教練機。此外,還有BT106型螺旋槳靶機,T53-L-11D型螺旋槳發動機,ACR430型雷達,作為早期地面防空主力的偵探犬(Bloodhound)MkⅡ型防空飛彈,以及SA316B型雲雀三式(Alouette Ⅲ)直升機,AS550A2型小狐式(Fennec)直升機,UH-1B型直升機,斥候式(Scout)、Mastiff無人飛行載具等。至於在室內展示區方面,第一展區主題為新加坡空軍簡介,首先帶領參觀民眾由新加坡防空司令部(SADC)至今,空軍的建軍歷程,並以時間軸搭配星國空軍配備的各項武器裝備小比例模型展出。第八展區則是主題展區,主要以新加坡空軍的核心價值為主軸,定期更換展出的內容。新加坡空軍博物館位於Paya Lebar空軍基地旁,離星國熱鬧的市中心區並不遠,有機會到新加坡旅遊的軍事迷,別忘了抽空前往參觀,雖然館區並不太大,但透過館內珍貴的圖片、模型、實體等展示,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穫。
自1819年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這裏就開始陸續建造大大小小的教堂。雖然新加坡很小,但是有多達266座教堂。這些教堂不僅是英國人建造的,也有華人教堂、泰米爾人教堂、亞美尼亞人教堂,所以也使得這些教堂的建築風格迥異,例如哥特式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中西mix風格。這些教堂都集中在CBD地區,也是新加坡最早的殖民區,喜歡建築、或者喜歡教堂的朋友可以前往探訪一下。聖約瑟教堂由葡萄牙傳教會興建於1851年到1853年,1906年坍塌後重建,到1912年完成。2006年9月4日至11月12日,該教堂為新加坡雙年展場地之一。聖若瑟堂是拉丁十字結構,內部有美麗的彩繪玻璃窗。來訪這裏的最佳時候是耶穌受難日。這一天,為紀念耶穌受難,新加坡天主教徒們盛大的遊行隊伍會從教堂處通過。地址:143 Victoria Street, Singapore
樟宜監獄Changi Prison是一座位於新加坡東部樟宜地區的監獄。監獄始建於1936年,為當時的英國海峽殖民地政府建立。新加坡之戰中,新加坡被日本占領,這座監獄被日軍用於關押俘虜。監獄裏的囚犯所建. 這裏提供錄音當導遊,很多錄音是由過去的那些犯人自己講述的。館內有一個互動式視頻展示屏,通過展示屏,可以瞭解1942年新加坡被入侵、以及之後新加坡人民組成聯盟起來反抗的歷史。從這裏開始,答錄機導遊會帶你順時針遊覽一遍這個博物館,主要是把重點放在介紹新加坡殖民地時期的情況。答錄機導遊一共會介紹25個地方,參觀的盡頭是博物館花園的一個禮堂,以前那裏是一個監獄。
新加坡殖民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
小印度有別於珠烈甘榜區,後者在萊佛士計劃下,原本是新加坡殖民地的一個分區,在英國的種族隔離政策下,作為泰米爾人移民的居住區。然而,由於珠烈甘榜變得擁擠,對土地的競爭不斷升級,許多泰米爾人遂移居到現在的小印度(珠烈甘榜區已不再作為一個獨特的區域存在)。
小印度的位置沿實龍崗河,最初吸引了養牛業,該區的牲畜貿易一度相當突出。後來,其他經濟活動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該區開始看起來像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
雖然在現代人民行動黨的種族和諧政策下,泰米爾人不再如以往局限在一個地區,但為了保存文化遺產,許多泰米爾人商業 活動都集中在小印度。各個種族的人想要吃到或買到泰米爾人文化的東西,如咖喱或泰米爾服裝,就來到小印度。許多華人父母去小印度的商店,將大米磨粉,為嬰兒熬粥。這些商店的機器,主要是為了將香料磨成粉末,用來製作泰米爾美食。小印度在許多方面類似於印度,包括道路建設和使用,與新加坡的其餘部分的衛生狀況大為不同。
實龍崗路是小印度主要的商業街,沿街有竹腳中心,竹腳廣場,小印度中心,實龍崗廣場,和穆斯塔法中心。花拉公園位於區內。區內有數座印度教寺廟,清真寺和其他宗教場所,例如衛理公會福靈堂(Foochow Methodist Church)、衛理公會甘榜加埔堂、維拉馬卡里拉曼廟、安古利亞回教堂、維達帕提雅卡雅曼興都廟、Jalan 回教堂、錫克教中央謁師所。阿督卡夫回教堂建於1859年,得名於一位泰米爾人律師,建築為阿拉伯-文藝復興風格。其祈禱廳裝飾着摩爾式的拱,體現伊斯蘭教的歷史。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沿實龍崗路,有一座高塔,於1855年建成。佛教的千光寺(釋迦牟尼菩提迦耶寺)也沿着實龍崗路,最初是由一位泰國和尚於1927年創立。對面中國風格的龍山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
小印度的貝當路,以法國元帥菲利普·貝當(後來與納粹德國合作被定罪)命名,1916年建於排乾的沼澤上,體現了新加坡中國建築的特點。
新加坡地鐵在該區設有兩個站:小印度地鐵站和花拉公園地鐵站。
新加坡殖民 在 【從新出發】住進蘇彝士運河以東最佳酒店!Raffles Hotel ... 的推薦與評價
今集就從充滿 殖民 時代韻味的國寶級酒店Raffles Hotel、曾經的華工聚居地牛車 ... Raffles Hotel Singapore |淺談 新加坡 開埠經過 看曾經 殖民 霸業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