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豪變朕豪?看搶快不惜拆招牌的義联集團】
圖:高雄點 Kaohsiung./民視新聞
義联集團興建的義享天地A館 #萬豪酒店(Marriot)原本宣布12月25日試營運,明年4月開幕,然而在試營運前夕卻默默將招牌中的萬字擋掉,並拆除Marriot字樣和商標,改名「#朕豪酒店」,引起不少討論。
根據義联集團官方回應,把招牌拆掉改名的原因是:「由於萬豪國際總部與酒店間,雙方系統的建置仍需點時間做調整,酒店雖然已全面做好營運相關準備工作並取得政府相關主管機關核可,基於操作的相關介面必須能滿足雙方意見與看法,目前正積極努力協調推進。由於台灣對國旅市場的高度需求與熱切期待,酒店將先暫以原 #朕豪大酒店 名義如期投入試營運開幕,待疫情緩解,萬豪國際總部可來台確認相關介面後,屆時會以 #高雄萬豪酒店 正式掛牌營運。」
而包含PTT、台灣城市論壇上已經有不少網友分享,包含公共設施如三溫暖等多處未開放,而原本訂房可獲得的積分與點數累積當然都取消。而根據東森新聞報導,改名原因是 #內部軟硬體設施未達萬豪標準,因此改名避免砸萬豪招牌。而官方萬豪官網也一直寫明年才開幕,顯然並未准許義联集團想搶快試營運的作法。
義联集團在根本未達品牌標準下,倉促試營運,並在開幕前一天才告知客人,雖然祭出在Marriot名義下訂房客戶免費優待,但我們認為這種拙劣的手法,根本是在砸自己、甚至台灣觀光業的招牌。
萬豪集團的Marriot在全球有500多家飯店,和併購喜達屋後納入旗下的喜來登(Sheraton),或凱悅集團的凱悅(Hyatt)同級,屬於集團內中階、老牌、展店數量龐大的經典/高級商務品牌。要開這麼多據點,大多採和各國建商、財團合作掛牌的模式。但經營模式又分為「委託管理」(總部派人經營)和「特許經營」(加盟店),前者台灣案例較少,最知名的是台北W(業主為太子建設轉投資的時代國際)、台北君悅(新加坡豐隆集團);後者就包含高雄Indigo(李方)、Le Meridien台北(寒舍)、台北喜來登(寒舍)、新竹喜來登(豐邑)等等。
義联集團先前在義大世界較高價的飯店2010開幕時,也掛牌IHG的皇冠假日酒店(Crown Plaza),是那時高雄唯一一家國際集團連鎖飯店。但在2013年底突然拆夥改名義大皇家酒店自己經營,當時也未事前告知或通知已訂房房客。當時,義联集團是採「委託管理」方式委由IHG經營,但同時在旁邊也經營另一家天悅飯店。不知道是不是營運上軌道之後覺得自己賺比較不會被IHG綁手綁腳而提前解約。到了開萬豪時,就採取「特許經營模式」,相對束縛更少,因此才能執行這種換名字試營運的鳥事。
不是說「國際品牌」一定比較高尚,但在每個飯店品牌都強調自己「奢華」、「精品」這樣過度氾濫的情況下,國際集團在品牌特色經營、軟硬體設計/維護、專業人才培訓上,水準都比國內的自有品牌相對穩定。更重要的是,大型品牌在群體作戰下,客源也相對有保障。例如加入萬豪集團飯店雖需相當成本,但因萬豪自有的會員制度與宣傳體系,依賴線上訂房網站可能只有20%以下,但獨立品牌卻有50%以上甚至更大的比率需要依賴訂房網站,仍需支付訂房網站的抽佣,或斥資建構自己的訂房引擎。退出國際飯店體系,短期財報損益可能會改善,但長期來講效益非常存疑。
在義联集團屢次不尊重國際合作夥伴的操作下,加上過去天悅二期違建案、違法開發案、反輕軌立場等等事蹟,都讓人感到,賺快錢似乎比集團永續經營更重要,令人相當擔憂其經營理念是否會傷害高雄觀光整體形象。
目前,我們也只能期待,萬豪酒店不要被義联「特別」的經營手段觸怒,在明年飯店達到萬豪要求水準後,能順利開業。
至於高雄現在和未來還有哪些國際連鎖飯店,就聽Podcast吧~記得訂閱起來!
#ApplePodcast|https://reurl.cc/kdxD2L
#Spotify|https://reurl.cc/L3yRgL
#GooglePodcast|https://reurl.cc/qd7Q2y
#SoundOn|https://reurl.cc/z83xk6
#Firstory|https://reurl.cc/62orRO
新加坡永續城市特色 在 游智維的說書傳道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去年受邀撰寫交稿很 #硬 的
台灣經濟論衡 (國發會2019冬季刊)
題目:
打造地方品牌,創造在地特色產業新價值
綱要:
壹、認識自己是建立品牌的開始
貳、品牌定位在不可取代的風土條件裡
叁、日本案例參考之啟發
肆、台灣地方品牌的嘗試與案例
伍、結論與建議
認識自己是建立品牌的開始
你認識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嗎?
台灣的山很美,有幾座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呢?
台灣的海很藍,東海岸外圍那條深色的緞帶為何稱為黑潮?
台灣的人很多元,最早居住在這座島嶼上的原住民朋友們有幾族呢?
台灣的名字叫做台灣,我們總告訴外國朋友說是台灣人來自於台灣,名稱從何而來?
我總是愛在每一次的演講或者交流分享中,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倘若自己不理解自己所生存生活的這片土地,就無法因為足夠的認識而擁有自信,更何況建立希望他人理解與認同的品牌了。一個國家或者地方品牌的形成,得先從熟悉並熱愛自己開始。
台灣是一座神奇的島嶼,座落在世界最大的歐亞大陸與最大的太平洋海域交會之處的中心。
國土面積僅僅三萬六千一百九十七平方公里,跟歐洲的瑞士與荷蘭差不多大,是臨近的韓國三分之一、日本十分之一,更是只有澳洲的二百分之一,美國的二百七十分之一的面積大小,在國際上是個國土面積迷你的國家。
在這個因為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形成造山運動,形成了地質年齡僅約六百萬年的台灣島嶼,也造就了兩百六十八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成為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也創造了地形地貌的多元以及生物多樣性。
而除了自然景觀,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亦同。
從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族群、來自於歐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與閩南沿海的泉漳移民、福建廣東山區的客家族群。到日本人將台灣視為殖民地,撤退來台的眷村文化豐富多元,到現在很多東南亞新住民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
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文化族群的人,都來到了這個島上。彷彿一片森林裡有著大大小小不同的樹木植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因為這片土地適應外來不同物種的包容度很高,然後再把外來文化落地轉換長成台灣自己的樣子。
品牌定位在不可取代的風土條件裡
一座城市的品牌,要找到自己不可被取代的風土條件。如果比歷史文化,台灣無法和京都一千三百多年相比;要比文化多元,可能沒辦法跟紐約這民族大熔爐相比,要比乾淨整潔,那麼新加坡應該無人可及。
那麼,自己到底有什麼條件呢?
二○一五年起,筆者與團隊夥伴連續五年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前進日本大阪與東京等城市進行觀光品牌的行銷企劃。
面對國日本旅客,我們思考在當下的世代裡,日本人絕對不再是過去刻板的單一印象。居住在不同城市不同年紀的日本旅客,都有自己的嗜好與樣貌。
倘若我們沒辦法確認所有日本人各自的樣子是如何,那麼或許回過頭來想,我們只需要展現心目中最美好的台南原本真實樣貌。
台南是台灣公認的美食天堂,無論是街頭巷尾、家門前廟口處,都可以看見廉價耐用的紅色塑膠椅,跟人們的生活緊緊的連結在一起。所以嘗試把「紅椅頭象徵台灣移民島嶼的奮鬥個性」這樣的形象,連結成「#紅椅頭觀光俱樂部」來推廣台南觀光。
在展覽時,我們用一百張紅椅頭來展示一百樣屬於台南的物件,它似乎也反映了台灣移民島嶼的個性───吃苦耐勞、具有韌性,就像在路邊街頭看到的紅色塑膠椅一樣,它成本低廉,實際上卻非常實用耐用,幾乎不怕風吹日曬雨淋。
椅子上展示著無論是腳上穿的藍白夾腳拖、還是理髮店裡的洗頭器具、熱門小吃碗粿店裡的碗盤食器;武廟裡怎樣拜才會生意興隆的金紙、文昌帝君可以讓你考試順利的祭品、月下老人如何求來婚姻緣分的可能性。
每一個物件都可能是誘使人來到台南的原因,因為它就真實存在於城市的生活裡。無論是廟宇、小吃、生活、工藝等,都會是由腳下的那片土地長出的美好與記憶。
而展覽結束時,我們在每一張紅椅頭貼上以年度視覺設計的紀念貼紙,把它視為少量而珍貴的禮物送給在場的日本朋友,大家索取的反應出乎意料的非常熱烈,甚至市府後續拜訪其他日本城市時,亦被要求希望得到這份伴手禮。
這些從風土生活裡挖掘的樣貌,形成了品牌。
我一直認為台灣島嶼極為豐富,在每一座城市裡都存在的 #清粥小菜店 家,就像是台灣這社會的微小縮影。菜色裡有早上清淡口味的麵筋、蔭瓜、花生、豆棗、豆腐乳、豆枝,也有方便配飯較重口味的三層肉、蒜泥白肉、炒小捲、紅燒蘿蔔,也有一種食材可以變出各種菜色的水煮蛋、荷包蛋、吻仔魚蛋、九層塔蛋、蔥花蛋、菜脯蛋、雙菇炒蛋,連主食都能有地瓜粥、白粥、白米飯、糙米飯、饅頭等不同選項。
多元文化交匯的生活彷彿就像那擺滿一千盤小菜的店家,旅客彷彿就像是要來吃飯的消費者一樣,無論他什麼時候來到,是深夜或者清晨,當午飯或者晚餐,小菜都可以隨著心意自由選擇,讓消費者自己決定組成自己滿桌的菜色。
這也是品牌,一座島嶼想要給人們的印象。
用時間耕耘被眾人認同才是品牌利基
我總認為,地方品牌建立的成功關鍵在於時間與創意。
移民島嶼的個性中,低頭前進勤奮打拼、面對問題靈活應變是優勢。但往往優點的另外一面便是缺點,過度重視眼前立即可見的成績會忘記將視野放遠格局做大,依賴聰明經驗見招拆招也會忘記建立制度組織盤點。
而這樣的習性反映在地方品牌的堆疊過程中,就會期待外人專家可以給答案得到成效,而不是耗時往下挖掘越來越深,思考積沙成塔、滴水穿石的耕耘,才是品牌形塑的不二法門。
這關係到時間,只有願意如同蚯蚓不斷的翻土耕耘,儘管人們看不見那樣的辛苦,但是在每一片土地裡,都能挖掘屬於自己的樣子無可取代的DNA基因。
夏威夷的原住民生活裡,沒有夏威夷衫,顏色鮮豔花樣豐富的設計,其實來自於日本與菲律賓等種植業工人的服裝樣式,結合了日式絲綢面料與和服印花,還有菲律賓人的傳統襯衫樣式,融合創造出最初的夏威夷襯衫,想讓你連結到熱情洋溢的太平洋島嶼。
鄰近的日本新潟縣,亦有一個由二個城市「燕」和「三条」組成的「燕三条」,這是一個像是台灣某些地方金屬加工、機械製造廠房林立的鄉鎮區,以盛產鍋碗瓢盆等金屬餐具而聞名。他們邀請設計師山田遊參與新的品牌規劃,運用與黑手工廠印象完全相異的粉紅色做為視覺,與灰色交錯形成如何廠區封鎖線般的線條,重新吸引了世界與各地的目光。
設計能夠轉換風土條件,和新的世代新的世界連結。
地方品牌的未來得串連著永續
在建立地方品牌的同時,另一個不能不關注的是永續的議題。
我可以開一間清粥小菜店,供應一千種小菜,可是如果不在意這些小菜的來源、種植對環境是不是永續,只會做美味,卻不在意背後更多影響,這個品牌將會在未來的發展上產生問題。
推動觀光是將旅行者從一個地方吸引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一定無法避免交通的使用,產生能源的消耗,當旅客進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不管是自然或是人文歷史的環境裡,對地方都產生一種改變,因此能不能在得到感動之餘也有所回饋,是必須要重視檢討與非常關鍵的事情。
在發展地方產業,透過品牌創造更大收益的同時。
可是有多少人會去思考當從中得到了所要的,是不是更應該珍視這些貢獻給我資源與機會的資源?
如果不重視,我認為無論觀光也好,就算農業漁業也罷,都不會是一個長遠的生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每一個地方創造了被發現的機會之後,去掠奪那個創造出來的價值,假設低價、大量的方式不斷像蝗蟲過境般席捲一個地方,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一片被蹂躪過的土地,要再讓它復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目標,用17 個永續發展目標、169 個細項目標和 230 個指標來期待,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和平的世界。
這是每一個人都該研究並努力的議題,它會是一個志業的努力,也是一個永續事業的可能性。
我很喜歡從種子到森林的說法與意象。當所有人都在嚮往讚嘆所看到的一大片美好森林,卻忽略了那可能是數百、數千年前,有一顆種子落地發芽,不斷成長、擴散,才成就了現在可見的這片遼闊森林。因此現在所撒下的那顆種子,正是決定了未來最重要的開始。
品牌,從撒下種籽那一刻開始累積。地方,永遠都在那裡。
作者:風尚旅行與蚯蚓文化總經理 游智維(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前理事長)
新加坡永續城市特色 在 陳致曉 願同弱少鬥強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民需要改革,讓陳致曉改革台灣】(陳致曉競選工作站成立 新聞稿)
[懇請廣分享,分享救台灣]
#人民的聲音證實我的批判
自我宣布參選,剛好滿三個月前。這三個月,我投身陌生的選舉事務,我穿梭市場、廟會、學校、街頭、巷尾。剛開始時,我急切要將我所分析、所理解、的傳遞給市民。但是,最近我更有興趣觀察群眾反應,傾聽他們的意見,並回應他們的問題。我和市民接觸的媒介,不是面紙、礦泉水、或扇子。我們談話的源頭,都是由這一張紙開始。這張紙,概括我的理念。這三個月,我親手遞出超過五萬次理念!三個月前,我批判的根據來自我自身的觀察與閱讀。但是,三個月來我傾聽民意,人民的聲音證實我對台灣的批判!
台南人,並不是像賴清德在媒體前所描繪的那麼「悠然、幸福」。台南一大堆大型土地開發案、到處在蓋房子,但是一般台南人買不起。政府拿我們的稅金到處搞公共工程,但是人民的收入沒有因此增加、生活品質也沒有因此改善。甚至,我們的實質收入還倒退、生活品質更加惡化。因為,這些大型開發案或者假的公共建設,根本不是為了我們一般市民,而是為了政客的權貴朋友們,就是為了讓土地開發商炒地皮!
#政府帶頭炒地皮阻礙台灣產業升級
炒地皮就是台灣與台南許多問題的根源!這些口說愛台灣的政客,不管民進黨、國民黨都把我們的稅金、用國家資源、政策、優惠稅率的方式來幫土地開發商炒地皮。炒地皮比經營企業更好賺、繳的稅金還比一般人還低。台灣的資金會自然流向房地產炒作,而不流向投資新科技、新產業。難怪,台灣二十幾年沒辦法產業轉型,而這二十幾年正是台灣土地炒作最兇,也是土地掠奪最嚴重的時期。全民付出的代價,成就的是政客、權貴掠奪土地、炒房炒地的暴利!貧富差距更嚴重、平民難翻身。
#產業不升級造成低薪、高工時、世代崩壞、人才外逃、文史/環境破壞
經濟全球化下,個別勞工的薪資與他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正相關。台灣產業不轉型,勞工普遍無用腦之地。平均薪資自然無法提高,只能低薪、長工時地賣肝!所以我們的平均薪資還留在二十幾年前!但是,物價卻隨房價水漲船高。不只如此,我們一般人還要替這些為了圖利土地開發商、不是為了我們所規劃,的不當公共建設背負大筆債務!在這種低薪、高房價、高物價、莫名背巨債的環境下,我們幸福嗎?
我及父母這兩個世代,縱使年輕時沒有這麼多公共建設,土地開發案。但是,我們覺得可以透過才能、努力來改變我們的人生。這種人民的信心刺激幾個世代人民的企圖心,帶動臺灣前進發展。但是,現在的年輕人面對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產業停滯,失去改變自己命運的信心與企圖。讓一整個世代失去企圖心的社會,談不上進步。甚至,經濟壓力以及過長的工時,逼得年輕人不敢結婚、買不起房子、不敢生小孩、甚至不敢談戀愛,只能追求小確幸!我的學生在畢業季節,總有人說「老師,我們如果留在台灣,做到死也沒辦法改變人生」,然後到新加坡、中國、甚至香港工作。因此,我們不但少子化是全球第一名!我們大學以上人才外流,也是全球第一!
產業無法轉型,不但使年輕人無法充分發揮才能,更被政府為了維繫舊產業,有藉口犧牲我們的環境。農田種工廠、一再展延,還要讓他們合法。產業無法轉型的所謂鮭魚返鄉,搬回來的企業若不是面板廠這種過氣產業,就是又要回台灣來搞房地產。炒地皮的利益鼓勵官商勾結、掠奪平民百姓。浮濫土地開發,又更破壞我們的環境、文史。和土地開發商一體的政府甚至把房地產作為經濟火車頭,加速浮濫土地開發,使得產業問題更加惡化循環!
#賴清德殘害對他恩深義重的台南人
台灣的問題很嚴重,而台南是其中問題最嚴重的城市。賴清德的11個南市都計民間委員中,竟有高達7位具土地開發業背景!他引進三立、長億等外來資金搞了300多個強制重劃案!他假借「公共利益」之名強制徵收5,379筆土地,面積達429.05公頃!賴清德透過「區段徵收、強制重劃」自平民百姓掠奪而來的土地,竟然標售取得2,603億!這些地,來自百姓血淚,造成人民家園破碎!
賴清德七年花了5984億,最後經濟不但沒成長反而還「衰退」4%!他拿民脂民膏大興土木,快速破壞府城環境/文史。台南人沒有因此獲益,平均薪資是六都最後第二名、購屋痛苦指數僅次於台北市/新北市,甚至比日本東京還要高!賴清德執政後,188萬的台南人口竟然流失6.7萬年輕人!年輕人用腳證明賴清德的惡政!
更惡劣的是,賴清德竟然讓苗栗、屏東等全台灣有毒爐渣、劇毒焚化爐渣底集中埋到台南公共工程中。上百萬噸的毒爐渣/渣底就埋在台南路平專案、各重劃區、各公共建設!這些毒土富含戴奧辛、重金屬、甚至具備放射性。隨著地下水/降雨,毒物擴大蔓延。這些毒土使市民暴露在致癌、不孕、生下畸形兒的風險中!荒謬的是,賴清德在知悉土地被汙染後,他不刨除毒土,反而驗收、付錢給埋下毒爐渣、劇毒焚化爐渣底的廠商!難道其中沒官商勾結?
「台南肺癌比例全台最高」與台南主要空汙源興達電廠難脫關係。興達電廠不汰換老舊機組,燃燒全台最劣質的媒,產生大量PM2.5及有毒汙染物。但是,賴清德市長/院長、林俊憲委員不曾為此替台南市民爭取過空汙改善機會!在林俊憲的縱容下,今年9月興達電廠獲得4年許可展延,繼續用老舊機組及劣質媒毒害市民!
台南人栽培一個萬里年輕人到台南任國大代表、做立委、當市長,讓他藉此當閣揆、競爭總統。他竟然剝削、掠奪、毒害台南人!目前,賴清德縱使不在其位,但他所培養的幫派嘍囉仍然穩穩把持台南政壇,繼續推動、執行、護衛賴清德惡政!令人痛心的是,台南政壇面對賴清德這幫人惡政,竟然沒人拿他有辦法!行瀣一氣的林俊憲等新潮流民代自然不會監督,其他民進黨民代也不會得罪他,甚至國民黨民代也只是耍耍嘴皮子意思意思。當前台南政治人物無法滿足市民「解決公眾問題、引領方向、監督惡政」的期待。這票不適格的政治人物耽誤台南幾十年!
#人才是台灣最重要的資源、應推動以人為本的產業轉型
台灣是海島國家。難道,我們要靠房地產和國際競爭?台灣最要的資源,就是「人」!「人」也是世界各先進國家都在追求的「智慧經濟」中,最重要資源!普遍的讓「一般人」能夠發揮才能,台灣才有競爭力、產業才能轉型!而要普遍地讓「一般人」能夠發揮才能,我們必需讓「一般人」的才能與努力付出得到平等回報!乾淨的生活環境與豐富的城市文史資產,才能吸引人才!創造讓「一般人」得以「安居樂業」的環境,台灣才能真正發展,這種社會才稱得上「文明」!但是,國民黨或民進黨政客對於土地開發的興趣遠遠高於產業轉型、人民安居樂業、環境永續、城市文史。他們的利益就是他們金主財團的利益。他們的荷包滿滿,但是這種錯誤的發展思維卻讓台灣停滯、讓人民痛苦!淘汰舊政客,台灣才有希望!
#打擊房產暴利可促進產業轉型
產業要轉型,需要資金動能。「打擊房地產炒作暴利」才能把當前沉溺於土地開發的資金引導到「新技術、新產業」的投資。「解除土地掠奪戒嚴體制」、「重課屯地稅、屯房稅」不但能打擊土地炒作暴利,更可遏止官商勾結掠地,漸使政治清明!
「重課屯房稅」可逼出大量空屋進入市場,房價/房租因此下降。房價/房租下降不但使市民得買得起房,更能有效降低物價!「解除土地掠奪戒嚴體制」、「重課屯地稅」可避免浮濫土地開發。永續環境、城市文史特色才能維繫。低房價、低物價、永續環境、特色城市才能吸引人才。「匯集人才」才能發展高薪、短工時、人性職場的「智慧經濟」。發展「智慧經濟」才能帶動整體經濟產業的平均薪資!
#善用國發基金可促進整體產業升級
產業轉型,更需國家力量帶動。「國發基金」本該用來投資未來、促進產業轉型。但是,權貴們卻把「國發基金」用在投資裙帶公司、紓困不良企業。賴清德人馬的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更把「國發基金」虛擲在黃昏產業。重視「官商關係」的老舊政客,出賣了台灣的未來!
要讓國發基金引領台灣產業發展,必需嚴禁其虛擲垂死產業與裙帶企業、擴大其投資未來產業與利基技術、並提高投資於種子期/新創期企業的比例!更甚者,擁有巨大資本的財團本應負擔台灣產業升級的義務,我建議立法強制此類財團投資國發基金。如此一來,新創事業既可維持獨立經營,卻又具備財團事業協助誘因,更具成功機會。此外,國發基金成功的新創投資,不但可回饋該財團獲利,更能使該財團開展與新創技術的連結,可增加財團獲利能力!藉此,可擴大台灣整體產業升級!
#健全公民監督能力以杜絕官商勾結
台灣的「行政濫權」並未因解嚴或政黨輪替有所改善。而「行政濫權」的背後,常是「官商勾結」。政治凌駕專業的台灣司法也無法真正制裁「官商勾結」。業配成性、黨派插手的媒體無法監督「官商勾結」。金權控制的「代議制度」更無法對抗「官商勾結」。因此,應該健全公民監督能力以杜絕「官商勾結」。
不當的權貴炒地暴利總是透過黑箱的「都市計畫、土地徵收、強制重劃、都市更新」等行政程序完成。而這些行政程序卻具體而深遠地影響市民的生活方式與財產權。因此,必需讓人民的聲音透過「行政聽證」使上述行政程序審議更加嚴謹。
不當的權貴炒地暴利又常假借「公共利益」來完成,政客為此必定會編大量謊言。但是,大量謊言又增加圓謊難度。因此,公民對抗「官商勾結」的最佳工具就是「政府資訊」。現有《政府資訊公開法》法條鬆散,極易讓政府隨便找藉口增加「政府資訊」取得難度,甚或拒絕提供。我主張修訂《政府資訊公開法》,讓人民更易揭穿官方謊言以強化公民監督能力。
#台南的機會
台南以文化立都,在新經濟中有特殊機會!台南人原本最自豪是「人才」。但是,停滯發展使台南「人才」外流,近年賴清德著力最深的「搞土地、炒房價!」使問題更加嚴重!台南的「人才」才是台南發展關鍵!台南的文化底蘊、城市特色是吸引人才的資產,是產業升級的利基。我們不但不能為了土地開發大肆破壞,更應好好維護、推倡發揚!但是,這一切需要「有文化、有遠見、有擔當、能夠抵禦土地開發利益」的政治家才能展開!
#我願承擔改變台南、改革台灣的責任
我參選,就是為了改革!南鐵等土地運動開啟我對台灣在官商勾結、產業發展、環境汙染、文史保存、勞工、教育、文化思想等多面向的深入觀察與思考。我因此看到台灣太多的沉痾,台南是其中最嚴重的城市。我必須趕快拯救我深愛的故鄉台南,使她免於被新潮流政商財團用假的公共利益快速摧毀。但是,我看不到現有政治人物、甚或政黨具備在徹底改革土地相關議題的決心,也看不到改革台南的政治力量。這種強烈的亡國感,逼得我自己投身參選!
我的「被權貴迫害經驗」讓我能苦民所苦,我的「頑強社運經驗」證明我勇於對抗強權,我「傳承自府城文人前輩的深厚文化底蘊」讓我能將台南文史特色發揮極致、我的「科技產業研發管理與國際市場開發經驗」讓我知道如何引領台南和台灣到「均富、文明、自由」的未來。世上再無另一個政治人物能同時具備這些特質。所以,我必需承擔改變台南、改革台灣的責任!
#只要找對支點,弱少亦能翻掉強權
雖然,我沒有政黨奧援、財團投資,選舉資源極其少。然而,我相信墨家精神「只要找對支點,弱少亦能翻掉強權」!這是我的工程師性格、也是我長年對抗強權所累積的自信!懇請公民們與我一同匯集弱小力量,一起改變台灣!
新加坡永續城市特色 在 新加坡建築如何一馬當先,從「低碳」到「零碳」? - ESG遠見 的相關結果
內部裝修、路邊石、止輪器和防水系統,都使用永續材料建造。超過910平方公尺的垂直綠化和生態景觀美化,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室內環境性能,更增進使用 ... ... <看更多>
新加坡永續城市特色 在 新加坡政府宣佈「2030綠色發展藍圖」,為城市綠化、永續生活 ... 的相關結果
藍圖由「大自然中的城市」、「永續生活」、「能源策略」、「綠色經濟」和「具有韌性的未來」5個部分組成。要達到這些永續發展目標須全國通力合作,由政府 ... ... <看更多>
新加坡永續城市特色 在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2030 年市民 ... 的相關結果
「綠色計劃2030」有5 大主軸,分別為自然城市、永續生活、能源重置、綠色經濟和韌性未來,其中的「自然城市」目標是建立一個綠色、宜居的永續家園,新加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