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記藝】德拉克洛瓦「聖天使禮拜堂」
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以奔放構圖、燦爛色彩和大膽手法開啟歐洲藝術史上新氣象,不僅被寫實主義代表人物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所尊敬,更影響許多後輩,例如印象派眾人,如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竇加(Edgar Degas,1834 ~ 1917),或是後印象派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野獸派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等人。
1832年1月,德拉克洛瓦跟著法國外交史團到訪摩洛哥,北非穆斯林文化的特殊風情讓他的創作有了更開闊的面貌。
約莫半年後回到巴黎,繼續創作大型畫作參加沙龍展的同時,德拉克洛瓦又陸續承接多件龐大壁畫委託案,單純沙龍畫家的角色自此開始轉變。從四方畫布轉向巨幅牆面,這些大型畫作成為他後半生創作重點,佔據他多數時間。
如今在巴黎多處地方皆可見到他的作品,例如波旁宮(現國家議會)、盧森堡皇宮圖書館、羅浮宮阿波羅廳天頂、聖修爾皮斯大教堂聖天使禮拜堂…等等,都是德拉克洛瓦曾經揮灑才華之處。
--------------
左岸聖修爾比斯教堂(Saint-Sulpice)算得上是巴黎最大型的教堂,不同於西堤島上人氣王-聖母院為哥德式建築,這兒則是厚重結實羅馬式,教堂內的《聖天使禮拜堂》(Chapel of the Holy Angels)壁畫便是大師手筆。
聖天使禮拜堂壁畫的鉛筆和墨水畫草稿約於1849-1850年間進行,期間因為德拉克洛瓦被羅浮宮阿波羅廳天頂壁畫等其他委託案牽絆,不得不一再延宕,導致實際作業於1854年才開始動工。
但是不同於新古典畫派的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或是比利時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等大畫家門下有眾多子弟各司其職,德拉克洛瓦幾乎事必躬親,只讓學生協助構圖,其他工作則是自己一手包辦。這麼做的優點是可讓作品整體看來和諧統一,不過德拉克洛瓦本人卻是累慘了。
何況他老人家自從1841年之後健康情形每況愈下,拖著逐漸孱弱的身軀,加上教堂潮濕的環境,都增加了壁畫施作的難度,以至於《聖天使禮拜堂》一直到1861年才正式落成。
--------------
大師嘔心瀝血之作,聖天使禮拜堂壁畫共有三幅,都是以聖經故事為主題。
左右兩側壁畫主題分別是《雅克布與天使搏鬥》(La Lutte de Jacob )、《荷利奧杜爾被趕出聖殿》(Héliodore chassé du temple),皆由德拉克洛瓦直接在牆壁上作畫。因為曾多次調整構圖,所以實際上壁畫有好幾層,部份牆面上頭甚至有多達15層顏料。
天花板《聖米歇爾擊敗魔鬼》 (Saint Michel terrassant le démon) 則是先畫在帆布上,再行裝設於天頂。
因此要認識實則熱烈奔湧而非繾綣柔情的浪漫主義,除了要到羅浮宮瞧瞧德拉克洛瓦最著名的作品《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1830),還得來趟聖修爾比斯教堂,接受聖天使禮拜堂壁畫的震撼洗禮。
坐在禮拜堂牆邊的木椅上靜靜欣賞這三幅壁畫,只能不停讚嘆大師手筆的奔放豐沛、恢弘壯麗,無論內心如何激盪卻難以言語。
何況教堂於2017年才請專人清洗過,掃去上頭已累積四十餘年的風霜塵煙,此刻正是色彩最瑰麗美絕之際。
--------------
無怪乎連被畢卡索和馬諦斯尊為「現代藝術之父」的塞尚曾推崇〝德拉克洛瓦留下了法國最美的色彩〞,甚至有人認為〝法國藝術史如果少了德拉克洛瓦,整部近代藝術史都須重新改寫〞。
--------------
在創作禮拜堂壁畫過程中,德拉克洛瓦在教堂附近腳程約十多分鐘處覓得寓所,作為居住和工作室使用,一直到1863年在此去世為止。這裡現在也成為「德拉克洛瓦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Eugène Delacroix),由羅浮宮管轄。
羅浮宮不愧是財力雄厚又最富規模大器的美術館,為德拉克洛瓦美術館投入資源毫不手軟,盡力維持大師當年居所風貌,悉心照護庭院花草,同時定期舉辦特展,可說是小而精,美而好。
下次再到巴黎,別忘了來左岸沿著〝德拉克洛瓦之路〞拜訪大師作品,走過他曾經每日往返步行的巷弄,想像當年他老人家投入畫面埋首顏料的模樣,好好領略浪漫派的澎湃激情與燦爛色彩如何承續古典藝術的光輝,進而揚起現代藝術的前奏。
#浪漫主義很澎湃
#德拉克洛瓦
#防疫在家別亂跑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新古典主義大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再過幾小時,第 93 屆 #奧斯卡 便要揭曉賽果。純以入圍最佳影片的 8 部電影來看,對我來說片單的確不如去年(實際上近年最強的大概也是《寄生上流》這屆),但也中規中矩,同時反映出美國近年社會透出的隱憂及創作者關心的視角,如女性、如移民、如非裔、如離散等等,傳統「老白男」的窠臼逐漸鬆動。
不過,今年入圍名單中,領跑的則是「老白男」代表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的《#曼克》,以 10 項大獎居首,但若以目前風向來看,《曼克》大概僅有機會在技術獎項奪魁,眾所矚目的大獎應該是陪榜姿態,但這無損《曼克》在我心中的好。我在 #Netflix 刷了 3 次,雖然不算多,但每次都有新發現,並懾服於片中精湛的技法工藝(私自想像若能在大銀幕觀賞該有多好)。
目前看完 8 部最佳影片入圍者,以下為我個人心中排序:《曼克》、《夢想之地》、《父親》、《游牧人生》、《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猶大與黑色彌賽亞》、《花漾女子》、《靜寂的鼓手》。
以下也分享關於《曼克》的短評,提供影迷參考,趁奧斯卡前的週日,還能補片一下。
——以下有雷——
名導大衛芬奇沉潛 6 年,在動蕩不安的 2020 年交出《曼克》。1941 年,劇場與廣播界的金童奧森威爾斯執導了震古鑠今的《大國民》,縱使《大國民》在 1942 年的奧斯卡僅拿下一座獎項,但時至今日,《大國民》在影史的地位已不辯自明。
當時的好萊塢有《亂世佳人》這類大製作電影,而《大國民》的出現,除了走出與這類古典好萊塢截然不同的道路之外,或許也代表當時的電影工業擁有的更多可能性,且將所謂深焦攝影(deep focus)的說故事方法烙下經典範本,是時代的拓荒者之一,打開了新視野。
《大國民》讓觀眾跟著記者視角,透過回憶錄的方式不斷帶出主角凱恩的過往,拼湊可能的人生模樣,更重要的是,片子從媒體帝國巨擘之中,反映美國自由資本主義以及英雄主義;而《曼克》在大衛芬奇的視野底下,聚焦於《大國民》的編劇曼克維奇,他嘴巴凌厲,酒氣熏天,但才華過人,以筆為戈,觀注政治,反映社會概況。大衛芬奇在杯觥錯影、吞雲吐霧間試圖梳理出《大國民》劇本的生成原因,大衛芬奇同樣在解構神話,從財團的資本面向,到個人的英雄樣態,都是《曼克》拆卸的細節之一。
說到底,《曼克》是世人愛看的「小蝦米對抗巨人」的故事,曼克維奇是狂傲不羈,唾棄商業鉅子的編劇,奧森威爾森則是初出茅廬,亟欲證明自我的金童導演,兩者在片廠掌權的體制之中,不斷對立與斡旋,才有了曠世傑作《大國民》。大衛芬奇找到巧妙的切入點述說曼克維奇這位真實存在的人物,不刻意歌功頌德,反而聚焦於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失敗,大衛芬奇毫筆一揮,將人性的各種面向融於一爐。
而觀眾乘著《曼克》劇組匠心打造的時光機,返回 30 年代的好萊塢,橫跨在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二戰時的風起雲湧,大衛芬奇遊刃有餘地刻畫紛擾的政經局勢,更在《曼克》後段花了篇幅勾勒加州選舉,並劍指官商間的操弄,與人心動盪,而當時代的政治概況回看今年,美國大選的擺盪與鬥爭,就有了某種趣味,《曼克》的出現能在美國大選中增添一絲解讀趣味。
至於手法上,《曼克》中隨處可見對於《大國民》的致敬。首先,兩部電影雙雙採用倒敘法,從這樣的形式來看,大衛芬奇對奧森威爾斯的挪移是顯而易見的。再來是分鏡,舉例來說,片中能看到主角曼克躺在病床上,從手中將酒瓶摔下,而後酒瓶在地上滾動,此處的剪接與攝影機運動對應到《大國民》,就成了主角凱恩躺在病床上,從手上將童年時的水晶球摔下而破裂,這是《大國民》的經典之一,「玫瑰花蕾」(Rosebud)就從這裡延伸而出。
最後是符號象徵,在《大國民》中,空間場域極為重要,冰冷的檔案室、夫妻間的餐桌距離,都暗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關係;在《曼克》中,主角曼克來到好萊塢權貴們的重要聚會,在此也出現了狹長餐桌,曼克在此發起酒瘋,而後被拒於門外,並被譽為「猴子」,此處的影像語言,與《大國民》遙相呼應,並對戲劇產生關鍵作用。而「猴子」一詞也是《大國民》中的經典台詞。
從這幾點來看,《曼克》巧妙掌握《大國民》的手痕印記,並準確在新的故事中賦予意義,並非為了「致敬」而「致敬」,大衛芬奇的導演功力依然無庸置疑。但平心而論,《曼克》並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作品,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後設的趣味性,都要對於影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知曉箇中奧妙,但倘若能稍微理解《大國民》與當時的好萊塢狀況,《曼克》會是一部相當過癮的「影迷作品」。
《曼克》走到最後一幕,最後的台詞說道:「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替全片畫上最佳註解,在 2 小時 11 分鐘過去後,觀眾自然能明白,影像可以左右政治,干涉政權,而曠世傑作也可能僅是一個失勢、酒醉之人寫出來的奮力一搏,電影的魔力在《曼克》中展露無遺,並從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再度提煉而具現。大衛芬奇並不亞於奧森威爾斯,《曼克》是獻給編劇的作品,但在浪漫的說詞之中,觀眾望見的是不堪、醜陋與血淋淋的真實。
最後,有趣的是,1940 年走過 80 個年頭,當代電影產業的軌跡也發生巨變,尤其是在今年,串流大肆崛起,好萊塢傳統大型片廠應該沒想過,電影產業已經逐漸脫離電影院,人們在家中已然就是全世界,於是從今年的環境之中,Netflix 恰巧推出《曼克》,若用一種後設的角度解讀,《曼克》或許可說是大衛芬奇的《大國民》,藉以諷刺傳統掌權者,又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趣味。
圖片來源:Ringer illustration
新古典主義大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 93 屆 #奧斯卡 昨晚公布入圍名單,這份名單大致也符合各界預期,非裔、亞裔、女性勢力崛起,寫下了奧斯卡許多「首個」紀錄,美國影藝學院痛定思痛,近年便廣招各國與各種族裔的影人加入,藉此增加會員視野的多元性,傳統「老白男」的窠臼逐漸鬆動。
以最佳影片為例,《猶大與黑色彌賽亞》成為首部全非裔製片入圍的最作品,Christina Oh 則以《夢想之地》成為首位亞裔女性入圍等等,今年的奧斯卡入圍名單的確很多元。
而在這份入圍名中,傳統「老白男」代表大衛芬奇執導的《曼克》以 10 項入圍領跑。雖然最佳影片入圍的 8 部作品,我尚有《父親》、《夢想之地》、《金屬之聲》和《猶大與黑色彌賽亞》 4 部尚未看過,但若是《曼克》、《游牧人生》、《花漾女子》、《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這 4 部相比,我的確最喜歡《曼克》,以下也分享關於《曼克》的影評,提供影迷參考,到奧斯卡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還有餘裕可以好好補片。
📝《#曼克》評論:
名導大衛芬奇沉潛 6 年,在動蕩不安的 2020 年交出《曼克》。1941 年,劇場與廣播界的金童奧森威爾斯執導了震古鑠今的《大國民》,縱使《大國民》在 1942 年的奧斯卡僅拿下一座奧斯卡,但時至今日,《大國民》在影史的地位已不辯自明。當時的好萊塢有《亂世佳人》這類的大製作電影,而《大國民》的出現,走出與古典好萊塢截然不同的嶄新道路,是時代的開創者先鋒之一。
《大國民》讓觀眾跟著記者視角,透過回憶錄的方式不斷帶出主角凱恩的過往,拼湊可能的人生模樣,更重要的是,片子從媒體帝國巨擘之中,反映美國自由資本主義以及英雄主義;而《曼克》在大衛芬奇的視野底下,聚焦於《大國民》的編劇曼克維奇,他嘴巴凌厲,酒氣熏天,但才華過人,以筆為戈,觀注政治,反映社會概況。大衛芬奇在杯觥錯影、吞雲吐霧間試圖梳理出《大國民》劇本的生成原因,大衛芬奇同樣在解構神話,從財團的資本面向,到個人的英雄樣態,都是《曼克》拆卸的細節之一。
說到底,《曼克》是世人愛看的「小蝦米對抗巨人」的故事,曼克維奇是狂傲不羈,唾棄商業鉅子的編劇,奧森威爾森則是初出茅廬,亟欲證明自我的金童導演,兩者在片廠掌權的體制之中,不斷對立與斡旋,才有了曠世傑作《大國民》。大衛芬奇找到巧妙的切入點述說曼克維奇這位真實存在的人物,不刻意歌功頌德,反而聚焦於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失敗,大衛芬奇毫筆一揮,將人性的各種面向融於一爐。
而觀眾乘著《曼克》劇組匠心打造的時光機,返回 30 年代的好萊塢,橫跨在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二戰時的風起雲湧,大衛芬奇遊刃有餘地刻畫紛擾的政經局勢,更在《曼克》後段花了篇幅勾勒加州選舉,並劍指官商間的操弄,與人心動盪,而當時代的政治概況回看今年,美國大選的擺盪與鬥爭,就有了某種趣味,《曼克》的出現能在美國大選中增添一絲解讀趣味。
至於手法上,《曼克》中隨處可見對於《大國民》的致敬。首先,兩部電影雙雙採用倒敘法,從這樣的形式來看,大衛芬奇對奧森威爾斯的挪移是顯而易見的。再來是分鏡,舉例來說,片中能看到主角曼克躺在病床上,從手中將酒瓶摔下,而後酒瓶在地上滾動,此處的剪接與攝影機運動對應到《大國民》,就成了主角凱恩躺在病床上,從手上將童年時的水晶球摔下而破裂,這是《大國民》的經典之一,「玫瑰花蕾」(Rosebud)就從這裡延伸而出。
最後是符號象徵,在《大國民》中,空間場域極為重要,冰冷的檔案室、夫妻間的餐桌距離,都暗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關係;在《曼克》中,主角曼克來到好萊塢權貴們的重要聚會,在此也出現了狹長餐桌,曼克在此發起酒瘋,而後被拒於門外,並被譽為「猴子」,此處的影像語言,與《大國民》遙相呼應,並對戲劇產生關鍵作用。而「猴子」一詞也是《大國民》中的經典台詞。
從這幾點來看,《曼克》巧妙掌握《大國民》的手痕印記,並準確在新的故事中賦予意義,並非為了「致敬」而「致敬」,大衛芬奇的導演功力依然無庸置疑。但平心而論,《曼克》並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作品,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後設的趣味性,都要對於影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知曉箇中奧妙,但倘若能稍微理解《大國民》與當時的好萊塢狀況,《曼克》會是一部相當過癮的「影迷作品」。
《曼克》走到最後一幕,最後的台詞說道:「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替全片畫上最佳註解,在 2 小時 11 分鐘過去後,觀眾自然能明白,影像可以左右政治,干涉政權,而曠世傑作也可能僅是一個失勢、酒醉之人寫出來的奮力一搏,電影的魔力在《曼克》中展露無遺,並從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再度提煉而具現。大衛芬奇並不亞於奧森威爾斯,《曼克》是獻給編劇的作品,但在浪漫的說詞之中,觀眾望見的是不堪、醜陋與血淋淋的真實。
最後,有趣的是,1940 年走過 80 個年頭,當代電影產業的軌跡也發生巨變,尤其是在今年,串流大肆崛起,好萊塢傳統大型片廠應該沒想過,電影產業已經逐漸脫離電影院,人們在家中已然就是全世界,於是從今年的環境之中,Netflix 恰巧推出《曼克》,若用一種後設的角度解讀,《曼克》或許可說是大衛芬奇的《大國民》,藉以諷刺傳統掌權者,又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趣味。
圖片來源:FanArt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