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從現代MV裡看1970年代流行】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又或許,你想跟我做害羞的事?」
──〈我要你愛〉:https://reurl.cc/Qp5Y9p
今年八月,台灣的獨立樂團美秀集團,推出了單曲〈我要你愛〉。不只在音樂編曲上極具特色,相信大家也也對復古的MV印象深刻。
1970年代被稱為「反時裝年代」。越戰剛剛結束,1960年代的嬉皮們也逐漸老去,新生的年輕人們,開始不相信宣揚愛與和平的反戰宣言,他們更為憤怒,並在某種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中開始了消極與悲觀。
這樣的心理轉變,也反映到服裝上,他們開始偋棄過去的嬉皮風格或具有曲線的典雅服裝,轉而投向喇叭褲、迷你裙、迪斯可風格等等乍看廉價俗濫,卻又極有個性的流行。
1960、70年代,台灣與香港也受到歐美流行文化影響,這支MV走的港風也是在同個時空背景下的流行,接下來我們就簡介一下每個團員服裝裡具有特色的部分吧!
◆#狗柏的喇叭褲(主唱)
講到狗柏的服裝,就不得不說那花俏閃亮的襯衫,和浮誇的喇叭褲了。
這樣浮誇的風格,當時被稱為「迪斯可服裝」(Disco Dress)。迪斯可服裝的流行,與一九七零年代的「反時裝」價值觀很有關係,七零年代的人們逐漸不在乎成衣與高級時裝的差別,開始注重務實。最明顯的就是「牛仔褲」的誕生,男女老少不分性向都愛穿牛仔褲,仿彿一整年都沒有換過似的。
但也許是平日裝束太過壓抑,晚裝的設計開始走向極端,就像一種發洩一樣,迪斯可服裝的喧鬧和俗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約翰屈伏塔在〈週末夜狂歡〉裡的穿著,外翻式穿法的寬大領子與喇叭褲,並且搭上各種俗氣的小配件,怎麼閃亮怎麼穿。
狗柏這件衣服就有著類似的外翻式領子,喇叭褲也加上了皺褶,脖子上配帶著大顆的假珍珠項鍊和艷紅的心形眼鏡,與背景的舞廳非常搭配呢!
◆#修齊的羊腿袖(電吉他)
修齊的服裝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那蓬鬆的袖子了,再搭上手上的大哥大,當然,還有他那雙\女人的腿/。
1960年代後期逐漸興起了「中性意識」,這樣的轉變出現在女性的服裝上,過去流行的甜美的迷你裙逐漸被修長帥氣的褲裝取代;然而這樣的影響不只出現在女性身上,歐美也有一些男性熱門樂團採女性化的裝扮為主要訴求,或是以雌雄同體的造型作裝扮,為日後服裝的「性別倒置」風格提出了基礎。
這件上衣的袖口使用了像是羊腿袖的設計,流行大概在十九世紀末的浪漫主義時期,大部分是用在女性的洋裝上,是屬於比較古典、柔美的設計,在這復古的風格之中,產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華麗美感。
◆#冠佑的亮片與蛇皮(KeyBoard)
冠佑在MV中梳著油頭,戴墨鏡,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閃閃發亮的亮片外套,多彩襯衣和鮮艷的絨毛褲。
1970年代除了迪斯可服裝以外,同時也受黑人「funk」音樂的影響,這類型音樂的演奏者大多來自美國都會的貧民窟,他們不在意老式的時裝和打扮,他們希望能夠穿的吸引人注目,穿的與眾不同。
所以可以看見他們繽紛的襯衣滿佈掛飾,下身穿著絲綢褲,配戴領巾,外著黑色的皮大衣,還有厚到六公分大平底鞋。當時的服裝面料多樣,色彩混雜,就像當初那些最頂級的「惡俗」歌手的服裝往往用蛇皮製作,只為了那炫目的效果。
◆#婷文的子彈內衣外穿(Bass)
雖然影片裡不容易看清楚婷文的服裝,但她的服裝也是非常有時代意義的。
1940、50年代時,美國曾經流行過一種「子彈內衣」,顧名思義就是把胸前的襯墊故意做成像是子彈那樣堅挺的形狀,突出曲線並引人注目。現代人看起來會覺得不自然,甚至有點好笑,當時子彈內衣雖然有引起討論,卻也沒在時光洪流裡傳承下去。
直到80、90年代,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一些過去被視為「另類、不合理」的概念,開始被運用到時裝設計之中,進而出現衝突性組合的精神。那些設計師們對傳統感興趣,也熱愛將傳統重新顛覆與利用,其中數一數二有名的,就是由Jean Paul Gaultier設計的尖錐馬甲內衣了
瑪丹娜在1984年的首屆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的表演上就開啟了內衣外穿的潮流,而之後幾件馬甲內衣,更是將當時40、50年代的子彈內衣的視覺性與外穿的衝突性一起發揮,這件在MV裡穿著的服裝,也有這樣的特色呢!
[#鍾錡的──(爵士鼓)]
呃,那個……對不起小編努力過了,不過衣服比較少,比較難介紹……,但小編們很看得很開心!讚讚!
◆#我要你愛我要你為了我變壞你的心一定被我攻佔佔佔佔~
這首歌在很多以地方都致敬香港的舞廳文化,在服裝也融合了各式潮流而設計,讓我們知道過去不只是過去,也是未來的一部份。
美秀集團(英文:Amazing show)是來自嘉義的獨立樂團,曲風特色是帶有復古台味的搖滾和民謠,並採用自製樂器進行演出,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點閱破七百萬的〈捲菸〉,還有像是「外遇三部曲」與〈電火王〉等等各式風格不同的歌曲。
美秀的魅力讓人無法抵擋,台灣服飾誌的小編也不禁淪陷其中,不知道苦心積慮寫完後能否積點陰德,為下次的搶票盡一份心力。阿彌陀佛,我要你愛~
參考資料:王受之《時裝史》、穆慧玲《西方服裝史》、華梅《西方服裝史》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差別」的推薦目錄: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差別 在 認識西班牙 ~ 跟著官方導遊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導遊自言自語 ~ 世界導遊日快樂!】
2 月 21 日是世界導遊日(International Tourist Guide Day),身為導遊的我,不禁有感而發。
有的時候,會有團員阿嬤問:「妳是打工的留學生吧?」被阿嬤這樣問,我其實蠻高興的,年紀不輕了,還被阿嬤當留學生看!看來個子嬌小真的可以裝幼齒 。
不過,阿嬤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多「不知道專業是什麼」的人問的。事實上,就像英國有藍牌導遊一樣,歐洲國家都有導遊執照的制度,在西班牙,導遊是專業,要考到導遊執照,才能在景點內導覽。
我的導遊執照是 2007 年考到的,先考筆試,再考口試,當時的考題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最簡單的,是帶團導覽常識跟技巧,包括溝通技巧、非語言溝通、態度和情緒指標、帶團技巧、預防衝突、意外事件的處理準則、團體預定、排定行程、跨文化接觸、旅行團的管理、諮詢和協助……等。
第二部分是最複雜的,即當地的藝術、歷史、傳統、博物館和古蹟。所以,考試內容包括:
📜 從伊比利亞遠古時期、希臘羅馬時期的重要遺跡跟案例研究
📜 仿羅馬式藝術、哥特式藝術、巴洛克藝術、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等歷代藝術風格的社會經濟背景、建築、藝術表現形式、相關景點、行程和博物館
📜 畢卡索、米羅和達利的藝術風格、生平事蹟、相關行程和博物館
📜 當地的當代藝術、音樂、戲劇以及相關的博物館和當代藝術中心。
📜 從遠古時期到現在的歷史、社會和文化,猶太人及穆斯林的歷史遺產跟相關景點
📜 各地的農牧特產、佳餚美食以及美食文學
📜 當地的傳統節日、慶典及相關美食
📜 當地的葡萄酒、cava 氣泡酒和蒸餾酒的起源、名稱、製作方式及其特徵。
📜 各地的傳說和傳統
📜 各地的展會跟農牧市集
📜 各地的博物館、重要的觀光景點、觀光資源和行程的訂定
📜 各地的天然景觀、保護區以及國家公園
第三部分是當地目前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包括自治組織、自治法規、政治組織、民間文化體育娛樂團體、企業和工會組織、經濟、媒體、旅遊業、航空運輸、交通網絡、語言等。
當年的官方導遊考試的規定是,要先通過筆試後才可以參加口試的考試。
口試是讓人最緊張的,因為是由 6 位主考官組成考庭,考問一個考生,並且口試只考最複雜的第二部分。考生必須在所有的考試主題中抽籤,抽到主題之後,主考官再從這個主題的一疊考券中隨機抽一張給考生,可能是圖案也可能是一段文字。考生有 15 分鐘可以準備,但是不能看書籍筆記,只能自己在白紙上寫個大概的敘述結構,然後要在 20 分鐘內有系統、結構和邏輯地表達出清晰流暢的口述解釋。
不過,筆試和口試不是官方導遊考試的全部,這只是知識部分的考試,考完知識部分後,還有語言考試,以確定是否有足夠的語言程度,當某種特定語言的官方導遊。所以,在我們的導遊證的後面會寫上語言,例如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丹麥文、捷克文、希伯來文、希臘文、挪威文、羅馬尼亞文、俄文、烏克蘭文、土耳其文、阿拉伯文、中文、日文、韓文……等。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通過嚴格的導遊考試,無法拿到導遊執照,無法在景點內導覽。而通過層層考試,拿到官方導遊執照之後,還被人誤認為是打工的留學生,實在讓人啼笑皆非,也讓人感覺,對大部分的台灣觀光客而言,旅遊的目的只是拍照打卡,所以,他們覺得導遊是留學生打工賺錢的工作,只要住在一個地方幾個月、幾年,稍微會一點當地語言,就可以當導遊。
事實上,在西班牙,導遊是專業,不是隨便哪個打工的留學生可以做的,只有通過官方考試的官方導遊才能在景點內導覽,沒有執照在景點講解會被取締罰款。
不過,法律沒有規定在城區(非景點的街上)一定要由官方持照導遊講解,也因此,在歐洲許多大城市,就有一堆由非常不專業的「導遊」講解的 Free Tour,帶領觀光客在街巷裡講些虛構、瞎掰、超現實、真假難辨的故事。
我曾聽到 Free Tour「導遊」瞎掰說,畢卡索有一天走進加泰隆尼亞建築師公會的咖啡廳,因為沒錢付帳,就在餐巾紙上畫畫,以畫抵帳,後來建築翻修,他們就拿那張畫當建築師公會大樓立面的圖案(見圖)。
而事實上,真正的歷史故事是:1955 年加泰隆尼亞建築師公會大樓開幕,它的建築師 Xavier Busquets y Sindreu 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外牆看到米羅的陶瓷壁畫,遂想到以壁畫來裝飾建築師公會立面的外牆,因此找上他幾年前認識的畢卡索,而畢卡索當然樂意幫忙。最後在 1960 年 10 月完成圖稿,由北歐藝術家 Carl Nesjar 以五彩拉毛粉飾而成。
Free Tour 「導遊」不知道上面這個真實的故事,自己編個虛幻的故事給觀光客,實在大材小用,這位 Free Tour 「導遊」應該去當劇作家才是!
如果觀光客有很多時間,可以花在聽些虛幻瞎掰的故事,找 Free Tour「導遊」可以讓你浪費很多時間在查證、發現「原來事實不是如此」上,反正花的不是錢,而是時間。不過,想要深度旅遊的遊客絕對不希望參加這種毫無品質保證的 Free Tour「導遊」。
其實,醫師是專業,教師是專業,會計師是專業,律師是專業,導遊是專業,木匠是專業,司機是專業,焊接工人是專業,廚師是專業.....各行各業都有專業。現在資訊過多,有真有假,旅遊資訊還是要看是誰寫的,是誰說的,不見得全部正確。就像醫師、老師一樣,他們在自己的專業研究過相關學問,通過政府舉辦的相關考試,而鄰居、路人、朋友、其他病患、網路說的資訊不一定正確,聽聽就好!
而專業跟不專業的差別就在這裡。
祝大家世界導遊日快樂!
#西班牙 #導遊 #專業 #世界導遊日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差別 在 認識西班牙 ~ 跟著官方導遊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導遊自言自語 ~ 世界導遊日快樂!】
2 月 21 日是世界導遊日(International Tourist Guide Day),身為導遊的我,不禁有感而發。
有的時候,會有團員阿嬤問:「妳是打工的留學生吧?」被阿嬤這樣問,我其實蠻高興的,年紀不輕了,還被阿嬤當留學生看!看來個子嬌小真的可以裝幼齒 。
不過,阿嬤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多「不知道專業是什麼」的人問的。事實上,就像英國有藍牌導遊一樣,歐洲國家都有導遊執照的制度,在西班牙,導遊是專業,要考到導遊執照,才能在景點內導覽。
我的導遊執照是 2007 年考到的,先考筆試,再考口試,當時的考題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最簡單的,是帶團導覽常識跟技巧,包括溝通技巧、非語言溝通、態度和情緒指標、帶團技巧、預防衝突、意外事件的處理準則、團體預定、排定行程、跨文化接觸、旅行團的管理、諮詢和協助……等。
第二部分是最複雜的,即當地的藝術、歷史、傳統、博物館和古蹟。所以,考試內容包括:
📜 從伊比利亞遠古時期、希臘羅馬時期的重要遺跡跟案例研究
📜 仿羅馬式藝術、哥特式藝術、巴洛克藝術、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等歷代藝術風格的社會經濟背景、建築、藝術表現形式、相關景點、行程和博物館
📜 畢卡索、米羅和達利的藝術風格、生平事蹟、相關行程和博物館
📜 當地的當代藝術、音樂、戲劇以及相關的博物館和當代藝術中心。
📜 從遠古時期到現在的歷史、社會和文化,猶太人及穆斯林的歷史遺產跟相關景點
📜 各地的農牧特產、佳餚美食以及美食文學
📜 當地的傳統節日、慶典及相關美食
📜 當地的葡萄酒、cava 氣泡酒和蒸餾酒的起源、名稱、製作方式及其特徵。
📜 各地的傳說和傳統
📜 各地的展會跟農牧市集
📜 各地的博物館、重要的觀光景點、觀光資源和行程的訂定
📜 各地的天然景觀、保護區以及國家公園
第三部分是當地目前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包括自治組織、自治法規、政治組織、民間文化體育娛樂團體、企業和工會組織、經濟、媒體、旅遊業、航空運輸、交通網絡、語言等。
當年的官方導遊考試的規定是,要先通過筆試後才可以參加口試的考試。
口試是讓人最緊張的,因為是由 6 位主考官組成考庭,考問一個考生,並且口試只考最複雜的第二部分。考生必須在所有的考試主題中抽籤,抽到主題之後,主考官再從這個主題的一疊考券中隨機抽一張給考生,可能是圖案也可能是一段文字。考生有 15 分鐘可以準備,但是不能看書籍筆記,只能自己在白紙上寫個大概的敘述結構,然後要在 20 分鐘內有系統、結構和邏輯地表達出清晰流暢的口述解釋。
不過,筆試和口試不是官方導遊考試的全部,這只是知識部分的考試,考完知識部分後,還有語言考試,以確定是否有足夠的語言程度,當某種特定語言的官方導遊。所以,在我們的導遊證的後面會寫上語言,例如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丹麥文、捷克文、希伯來文、希臘文、挪威文、羅馬尼亞文、俄文、烏克蘭文、土耳其文、阿拉伯文、中文、日文、韓文……等。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通過嚴格的導遊考試,無法拿到導遊執照,無法在景點內導覽。而通過層層考試,拿到官方導遊執照之後,還被人誤認為是打工的留學生,實在讓人啼笑皆非,也讓人感覺,對大部分的台灣觀光客而言,旅遊的目的只是拍照打卡,所以,他們覺得導遊是留學生打工賺錢的工作,只要住在一個地方幾個月、幾年,稍微會一點當地語言,就可以當導遊。
事實上,在西班牙,導遊是專業,不是隨便哪個打工的留學生可以做的,只有通過官方考試的官方導遊才能在景點內導覽,沒有執照在景點講解會被取締罰款。
不過,法律沒有規定在城區(非景點的街上)一定要由官方持照導遊講解,也因此,在歐洲許多大城市,就有一堆由非常不專業的「導遊」講解的 Free Tour,帶領觀光客在街巷裡講些虛構、瞎掰、超現實、真假難辨的故事。
我曾聽到 Free Tour「導遊」瞎掰說,畢卡索有一天走進加泰隆尼亞建築師公會的咖啡廳,因為沒錢付帳,就在餐巾紙上畫畫,以畫抵帳,後來建築翻修,他們就拿那張畫當建築師公會大樓立面的圖案(見圖)。
而事實上,真正的歷史故事是:1955 年加泰隆尼亞建築師公會大樓開幕,它的建築師 Xavier Busquets y Sindreu 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外牆看到米羅的陶瓷壁畫,遂想到以壁畫來裝飾建築師公會立面的外牆,因此找上他幾年前認識的畢卡索,而畢卡索當然樂意幫忙。最後在 1960 年 10 月完成圖稿,由北歐藝術家 Carl Nesjar 以五彩拉毛粉飾而成。
Free Tour 「導遊」不知道上面這個真實的故事,自己編個虛幻的故事給觀光客,實在大材小用,這位 Free Tour 「導遊」應該去當劇作家才是!
如果觀光客有很多時間,可以花在聽些虛幻瞎掰的故事,找 Free Tour「導遊」可以讓你浪費很多時間在查證、發現「原來事實不是如此」上,反正花的不是錢,而是時間。不過,想要深度旅遊的遊客絕對不希望參加這種毫無品質保證的 Free Tour「導遊」。
其實,醫師是專業,教師是專業,會計師是專業,律師是專業,導遊是專業,木匠是專業,司機是專業,焊接工人是專業,廚師是專業.....各行各業都有專業。現在資訊過多,有真有假,旅遊資訊還是要看是誰寫的,是誰說的,不見得全部正確。就像醫師、老師一樣,他們在自己的專業研究過相關學問,通過政府舉辦的相關考試,而鄰居、路人、朋友、其他病患、網路說的資訊不一定正確,聽聽就好!
而專業跟不專業的差別就在這裡。
祝大家世界導遊日快樂!
#西班牙 #導遊 #專業 #世界導遊日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差別 在 古典主義文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古典主義文學」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古典主义时期诗歌——概述- Eliterature Club - Google Sites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 ... ... <看更多>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差別 在 古典主義文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古典主義文學」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古典主义时期诗歌——概述- Eliterature Club - Google Sites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 ... ... <看更多>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差別 在 第14講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期末複習(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線上課程on-line classhttps://hahow.in/cr/draw-the-eyeshttps://hahow.in/cr/onezukabi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nezukabi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