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人生其實一點都不公平!
那天我帶著狗兒去爬山,卻在那短短的兩小時中,有了對生命的體悟。
爬上汐止新山,因為心裡認定這是座簡單的小山,也就是從夢湖上去大約只要半小時就能攻頂,因此從汐止的餐廳離開時,只穿著簡單的小白鞋,就當成是散步的行程,沒有預設太多。
的確,也照著原定計劃,我不到半小時就走到山頂那供人拍照的懸崖石,拍照了好一會準備下山時,我的腳開始痛了,因為小白鞋過度摩擦,腳後跟開始紅起來,我索性脫掉小白鞋,赤著腳下山。
我真是做了一個傻到極致的決定,原本以為那是難得機會與大地之母好好連結,都市生活很少可以好好踩在泥土地上那般美好的幻想,結果山路上滿地的巨大樹根與碎石,我根本無法好好下山,走得緩慢又害怕受傷。
那一刻,也許真是因為與大地連結,我卻有了很深的頓悟,心想,這不就是人生嗎?
身旁來回的山友用著擔心的眼神看著我,看著他們穿戴著裝備,水袋、登山杖、登山鞋、登山帽、排汗衫、登山包,還自備小電風扇,我則是太隨意穿著棉質上衣、休閒包、寶特瓶、休閒帽,我一邊覺得汗流浹背又悶熱,一邊覺得腳痛、膝蓋痛,緩慢又艱辛的前進。
其實人生就像登山的過程,每個人都在爬你生命註定的那座山,但每個人擁有的裝備卻截然不同,錦衣玉食的山友擁有許多資源,可以入山時就做好準備,在外在層次上可以輕鬆又穩健地前行,好的配備在行進過程可以減低極大的負擔,也給身體極大的支持力度。在內在層次上,每個人上山的態度,你知不知道你為何上山,你的家人是否支持你上山,還是總擔心你上山,或者你得帶著家人一起上山,偶爾還要幫忙背他們的行囊,你的上山總是瞻前顧後。
所以人生就是如此,為什麼有得人走得快,又訓練到自己、又充滿成就感、在路上越來越強壯、每次到了補給站就獲得更多資源、接著投資在自己身上。有得人走得慢,走得謹慎卻依舊容易受傷,瞻前顧後、膽戰心驚、惶惶不安,到了補給站已經身心俱疲,可能決定折返下山,或者需要更長的休息時間,卻看著他人走在你前面健步如飛,你在後面繼續搥胸頓足。
親愛的,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環境、體能、才智,向來都不是你可以決定的,就像是生下來你就被裝備好了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早就贏在起跑點,而且他們還沒有太多「家累」。
然而當你在思考人生時,你可以選擇珍惜那個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東西,就是每一天的「時間」,也就是如何最大化你的時間。
裝備不齊的人,本身就少了許多資源,包括知識、人脈,然而裝備不齊的人卻往往更宿命論、更容易怨天尤人,總是讓自己落入羨慕與比較的情境中,或陷入怪罪、懊悔與自責的情緒裡,接著繼續多著人生多麽不容易又不公平。
裝備不齊的人,也容易被動等待,希望有人幫自己一把,接著世界一瞬間轉變,人生就此平步青雲,稍微認命一點的會苦幹實幹,一輩子在勞動,卻還是日複一日的辛苦。
你只能最大化你每天的時間,你沒有能力最大化你生命的長度。
最大化你的時間,讓你不斷提升的過程,最快的方式就是「閱讀」,透過思想的成長、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配備,讓你不會只用原本「裝備不齊」的價值觀與思考模式,面對你的人生。
你會因為學習而快速節省你用人生摸索的時間,你知道如何上山而不吃力,你知道如何下山而不跌跤,你不需要一定經歷過、傷痛過才學會。
你會因為學習而快速升級,進階配備,你會因為更強壯、更有能力、去結交更多不同的夥伴,不會只是在裝備不齊狀態中,那種需要被幫忙的姿態,你也有能力分享你的資源與知識。
你會因為學習而願意進階探險層級,你變得不害怕改變、害怕山裡的風風雨雨,因而能擁有更多可能,看見更多人看不見的景致。
親愛的,你永遠可以決定,你如何登你人生這座山。
--
陪你一起鍛鍊心智的21天線上團課
21天關係進化之旅:在人際、家庭、愛情和工作裡提升自我
#我們將陪伴你強化十大關係能力
反思力:養成內在反思與自我覺察的習慣。
主導力:培養心智力量擁有生活的主導權。
調節力:鍛鍊情緒消融與情緒調節的能力。
改觀力:跳脫痛苦記憶調整對歷史的知覺。
修復力:進行自我修復與自我療癒的階段。
柔軟力:卸除關係防衛接納彼此真實樣貌。
表達力:採取行動在關係裡練習表達自我。
肯定力:啟動自我價值與自我肯定的狀態。
豐盛力:累積心靈存款與消除心靈的負債。
覺察力:看見人際風格與人際互動的盲點。
課程詳情:https://www.iiispace.com/21day/
新山夢湖歷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陶瓷之道| 知史百家
安煥然
90年代初,陪同台灣成功大學陳信雄老師到中國大陸進行學術考察。一為考究中國古船;另一目的,則是帶著朝聖的心情,尋訪瓷器的故鄉。
首站是到廈門、泉州進行學術訪問,接著北上浙江。江南秀麗、西湖美。到魯迅的故鄉,小河淌水,大運河。最重要的是,在省文化局的黑色轎車一路鳴笛下,我們來到了瓷器的故鄉,上千年的中國越窯的古窯址:慈溪、上林湖。
寂靜的湖水邊,滿地的瓷器碎片和夾匝,宛如夢境中的魔法鱗甲小片。隨手拾起,秘藏其中的美和故事,隨即輕盈地躍然起舞。別小看這些晶瑩剔透的瓷器破片,它可是中國人偉大的發明,見證了多少中華文明、歷史興衰的流變。
陶器和瓷器,都是土器製作,但瓷器的燒造,其火候溫度、技術及條件,都要比陶器製作來得高超和複雜。世界各地的原始住民很多都能製作陶器,唯有瓷器則是中國人獨有而傲人的創造。
中國的陶器,可以上溯一萬年的新石器文明。諸如絢麗的仰韶彩陶、技術高超的龍山蛋殼黑陶,影響範圍頗廣的東南印紋硬陶,等等。至於瓷器,在世界文明史上,最初則是中國人的發明。其源頭,至少可以追溯三千年。早在商朝,中國已有所謂的「原始瓷器」。到東漢,成熟的瓷器燒造出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瓷器普及大眾。入唐,越窯青瓷、唐三彩、長沙窯,炫耀奪目。宋元的製瓷工業更是登峰造極,北方有耀州、磁州、均窯,南方有龍泉、建窯,以及「天下瓷都」景德鎮,瓷器之美,傲然於世。
自晚唐、宋元、至明清,一千餘年來,享譽全球的中國瓷器,以質高物美之姿,大量的銷往世界各地。這種專供外銷的陶瓷,謂之為「中國外銷陶瓷」。這是中國千多年來,對外長程貿易中,除傳統的絲綢之外,另一個重要及量多的輸出產品,是享譽世界的made in China。
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我們熟知的絲綢之路,基本上有兩途。一條是陸上的絲路,其主要的載貨交通工具是駱駝。另一條,則是海上絲綢之路,其主要交通工具是遠洋貿易大船。
絲綢是中國對外的主要傳統出口產品,惟至晚唐、宋元以後,中國外銷瓷器則是以強旺活力閃耀於海洋貿易道上。瓷器與絲綢不同,它笨重易碎,不適於陸路駱駝承載,而較適宜於船運。這是中國陶瓷的外銷主要取道於海上絲路的原因。
中國陶瓷的外銷主要靠海運,而且動輒以萬計。這導因於宋代以來,遙遙領先於全世界的中國造船技術,船體碩大、承載量巨,以及宋元海洋貿易之發達。北宋朱彧《萍洲可談》就這樣記載了中國海船與承載外銷陶瓷的典型運銷實況:「(中國)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
1976年,韓國西南海域的新安近海,發現了一艘中國元代的沉船,驚動全世界。截至1984年,從該船海底打撈出來的中國陶瓷,竟多達二萬餘件,其中大多數是完整的龍泉窯青瓷。
近一個世紀以來,海上絲路的據點都先後考古發現有大量的中國古外銷陶瓷的遺留。東至日本,南及東南亞,經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阿拉伯世界,最遠到非洲。吾師陳信雄在〈中國外銷陶瓷管窺〉一文中說:「從外銷陶瓷所到達的地域,可以知道中國人活躍的領域。貿易陶瓷數量的多寡,可以顯示中國人活力的大小」。透過外銷陶瓷「也可以重建海外一些被遺忘的史事」。
美籍學者Beyer對於菲律賓歷史的分期,認為公元800年至1521年的這一段時間(亦即西方人未到來之前),是「瓷器時代」。這段期間,菲律賓本身沒有文字記載,但中國的文明和海洋貿易的交涉,卻是源源而達。那些遺留在菲島的不腐不毀的無數中國瓷器,可資作為重建菲律賓古代歷史的依據。
遠在非洲,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從北非、東非,到南非,大量唐宋以來的中國瓷器遺落在非洲大地,猶如中國古瓷的博物館,猶如中國古瓷的儲倉(可詳見馬文寬、孟凡人合著《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英國史學家Sir Mortimer Wheeler有句名言,他說非洲的「坦桑尼亞被遺忘的第十世紀以後的歷史,就寫在中國瓷器上面」。
一千多年來,隨著中國外銷陶瓷的大量運銷,中國陶瓷成為海上絲路的重要商品。考古的發掘,這種現象,近一個世紀以來,頗受學術界重視。日本三上次男教授特為此條往來於東亞、東南亞、印度洋,遠及非洲的海上貿易道,取名為「陶瓷之道」。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新山夢湖歷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千年媽祖| 知史百家
安煥然
大海,神秘莫測,資源無限。就在中國海洋事業崛興的時代,一個海上女神隨之升起。祂就是今天我們俗稱的媽祖。
媽祖信仰與宋元的福建閩人航海活動有著密切關係。媽祖的顯靈和神跡,大部分與護佑沿海航行者有關。人們對媽祖形象的形塑,一開始就賦予祂具有控制海濤風向的靈性,深具護佑航海人員性命安全的神格職能。
媽祖的誕生,一般認為是在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誕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嶼,是林姓人家的女兒林默娘。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取代後周,但此時東南諸國未滅。五代「十國」中的閩國,雖在公元945年為南唐所滅,但漳泉等地仍為王審知、陳洪進等所割據,直至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才納土歸降於宋朝。因而,公元960年媽祖林默娘的誕生,應說是在注重海洋事業發展的「十國」末年。
有關媽祖的文獻,就目前所知,最早是南宋的文人集子和方志。媽祖在南宋以前的事跡,均是南宋以後的追記或附會。要至南宋以後,才有了當時代的媽祖文獻。
在宋代,興旺的海上絲綢之路出現了新的主角:中國海商。尤其是在南宋以後,中國海商,特別是福建閩商的海上活動更是蓬勃。媽祖信仰於這段時間出現,絕非偶然之巧合。這與中國海洋事業興勃、當時代的民生經貿背景,以及興勃的閩人航海事業之社會條件和背景起著某種互動的發酵作用。
媽祖一開始就具有「護航女神」的職能,具有支配大海的神力,能預知海上風濤變幻,拯救護佑海上遇險之船民,是「航海者有禱必應」,具有水神,而且是海神的神格。
南宋真德秀《聖妃宮祝文》指說媽祖是「凡航海之人仰恃以司命是用」。吳自牧《夢梁錄》更說媽祖「其妃之靈著,多於海洋之中,佑護船舶,其功甚大」。媽祖在南宋時期的福建沿海地區,已是庇佑海上活動者的守護神。
由於媽祖的「護國庇民」之神功,自宋代以來,屢受歷代朝廷敕封。從北宋宣和五年朝廷賜廟額「順濟」,媽祖崇祀正式收編進入官方的宗教體制開始,南宋受封14次,從「夫人」晉升為「妃」。元朝之時,因為護佑海運漕糧有神功,朝廷又把媽祖封號由宋代「妃」爵晉升為「天妃」。明代庇佑鄭和下西洋等有神功,保持「天妃」封號。清代,康熙23年攻克台灣、澎湖之後,媽祖地位更是獲得提升,由「天妃」晉升「天后」。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天后聖母」、「天后宮」之緣由了。
媽祖被收編進入古代帝制王朝的傳統儒教宗法系譜,也被佛、道吸納和融合,納入佛道神系之中。李丑文《靈惠妃廟記》指該廟在「至順三年(金山僧)僧德煥募眾重修」。元代,莆田黃四如《聖墩順濟神廟新建蕃厘殿記》提出了媽祖「即普陀大士千億化身」之說。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是具體化地指說,媽祖的出生,是因為其母親夢吞南海觀音給的優鉢花,懷孕生下了媽祖。所以,媽祖5歲的時候就能誦觀音經。佛教經典還有一部《觀音大士說天妃娘娘》。佛、道及民間信仰的交融,影響所及,明清以後,許多的天妃宮、天后宮往往建有觀音堂、佛堂或配祀觀音,也有不少觀音廟以媽祖為陪祀。
在道教方面,《宋會要輯稿》〈張天師祠條〉記有媽祖合祀於張天師廟內。另,前引之元代黃四如《聖墩順濟廟新建蕃厘殿記》也說媽祖「即姑射神人之處子」,亦可推斷,至少在元代,媽祖信仰已含有道教色彩。《道藏》〈洞神部〉收有《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據推斷,這是明初永樂七年之文獻。由此可窺,在明初,媽祖已被纳入道教的譜系之中。
謝重光教授《媽祖信仰:建構東亞共同體的重要精神資源》一文指說,媽祖信仰與儒、釋、道三教融合的基礎,在於媽祖信仰分布地域的廣大和信眾數量的巨大。這就使得儒、釋、道三教都不能無視媽祖信仰,必須想方設法接納祂,以壯大本教的力量。至於媽祖信仰與儒、釋、道三教融合的過程,既可看作是媽祖信仰對三教成分的吸納,也可看作三教對媽祖信仰的改造。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新山夢湖歷史 在 新北旅客- 汐止的新山夢湖超美的 你可以選擇環湖拍照或是爬 ... 的推薦與評價
汐止的新山夢湖超美的 你可以選擇環湖拍照或是爬上新山享受居高臨下來看可愛的Travel of Rice 小米遊記介紹吧大眾運輸工具汐止火車站對面的寶島眼鏡行 搭新北市新 ... ... <看更多>
新山夢湖歷史 在 汐止新山夢湖看你要攀岩爬壁的挑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汐止# 新山夢湖新山夢湖 為「新山」和「夢湖」合起來的景點,在網路上有許多網美照。夢湖最適合一般大眾,地主好心免費開放給民眾,步道為階梯好走, ... ... <看更多>